第二天玄奘就離開了這個小鎮,不過他沒有繼續前往戒日王朝的方向了,而是直接前往了瑤池城的方向,因為前往那邊……已經沒有了意義,戒日王朝都沒有了,他去了幹什麼呢?有什麼意義呢?什麼意義都沒有。
所以他還是最終做出了選擇,如果說那些佛經最後都會回到玉門關的話,那他不介意去求見霍剛,請求可以讓他閱讀那些佛經。
說起來玄奘還沒有見過霍剛呢,雖然說他在進入大漢的時候需要拿到通關文牒,但是這通關文牒並不需要霍剛這個一國領袖來負責。
僅僅需要下面的巡捕司就可以辦理了,因為大漢和大唐之間的關係,所以他的通關文牒辦理的也是很順利,沒有任何波瀾,自然也沒有機會見到霍剛了。
但是這一次的話,相信這些事情應該不是普通人可以做主的,最後還是需要他求見霍剛。
所以,這一次玄奘的態度非常的堅決,跟這些牧民的聊天,讓玄奘對於見到霍剛更好奇了,或者說對霍剛這個人更加好奇了,據說他才不過雙十年華的年級,這個年級即便是在大唐也算是年輕人。
而霍剛呢?不僅僅已經打下了如此之大的帝國,更重要的是他讓整個國家都做出了巨大的改變,這種改變甚至比中原王朝幾千年的變化都要來的更大。
他甚至有一種預感,也許用不了多久,大漢的這一面旗幟也許將會插在所有這些胡人的土地上,包括那些大食等國家,那報紙上面所說的,鼓勵所有的工人,百姓移民,而且移民的地方更多的像是邊境。
這樣的事情,或許普通人不覺得什麼,但是玄奘卻多少察覺到了一些,也許下一步的大食,大漢所稱之為波斯的就是大漢的下一步目標。
不知道大漢的腳步什麼時候會停下,按照玄奘所想,窮兵黷武是沒有好下場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這個條例似乎在大漢這裡並不適用,至少目前來說,大漢反而似乎是越來越繁榮了。
也許想一想那西域是所有漢人都從來不曾踏足過的領土,曾經所說絲綢之路,而現在,絲綢之路都已經快要變成大漢的國內道路了,這一點估計用不了多久就要來臨了。
玄奘的腳步很快,在路上當他遇到一個商隊的時候,玄奘主動行禮,請求對方能否捎他一程,這一刻的玄奘身上頗有一番出塵的氣質,就像是那個牧民所說的,大漢雖然沒有他們佛教生存的空間,或者說大漢人根本不信任除了霍剛之外的任何其他人。
但是大漢並不阻止他們這些人在大漢行走。
霍剛並不知道這一點,他現在關注的事情並不在這裡上面,霍剛每天關注的事情都是在他腦海裡面的玉門之靈上面,可以看的到在玉門之靈上面,那位於部洲半島上面,屬於大漢國土範圍的面積在不斷的擴大,隨時都在增加。
按照目前的進度,等到今年春節的時候,賀莫咄他們還沒準真的可以達成他們的戰略目標也說不準。
實際上,現在他們已經將所有的印度半島原本的人都壓縮到了恆江流域以南大約500公里的距離上,這個距離接近鐵勒河已經不遠了,這……賀莫咄他們這是在往死了趕敵人啊。
按照目前的進度來說,這些戒日人每天行走的距離至少在三十多公里的距離。這個距離已經非常的長了,要知道那些低種姓的人根本沒有足夠的糧食,估計也就是它們當地吃的東西足夠多。
不過很快霍剛就得到了劉安他們送來的第二部分的情報,或者說是賀莫咄他們主動送來的情報,那就是賀莫咄之前的那些操作……居然取得了超出霍剛他們預料的作用,那就是這些低層的低種姓的人,似乎有相當一部分已經放棄了他們原本的信仰。
很多他們原本重視的那些牛之類的家畜都被他們宰殺吃掉了,似乎是在抵抗他們原本的信仰。
牛在戒日王朝的信仰裡面,或者說濕婆教的信仰裡面依然是被當成聖物,當然這個聖物還沒有達到後世那麼病態的地步,現在的戒日王朝的很多耕地依然是用牛來耕地的。
而牛的聖物地位的由來其實也是因為它是農業所必須的家畜之一,就像是大唐同樣嚴格禁止宰殺耕牛一樣,都是一樣的道理,只是在這裡將牛神話了而已。
而神話了之後,但是在這裡依然是用牛耕地的,只是耕地的時候,他們對牛足夠的尊敬,而且就算是牛老了,病了,死了也不能吃牛肉,只能喝牛奶,提供黃油,燒牛糞之類的。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們的信仰破滅,有相當一部分低種姓的人開始了反抗之旅,而反抗的第一步自然就是先將他們原本當做是聖物的東西毀滅掉,在這樣的情況下,牛自然也就是第一個遭重了。
那些高種姓的人在他們這裡還有足夠的威懾力,而且那些人都有著重兵來把守,他們不敢反抗,只能是對這些東西下手了。
當然,也有這些人的糧食已經消耗完畢,不得不找東西吃的原因,在人餓的時候,尤其是快要死的時候,很多人是根本不在乎什麼信仰之類的,雖然他們平時也許很在乎。
所以這些家畜佷快就開始第一個倒霉,對於這樣的行為,賀莫咄他們自然不會管,他們只是默默的跟在後面,他們身上又不缺少糧食,反正他們的敵人根本走不快,所以賀莫咄他們只需要派遣少量的騎兵,大部分的騎兵跟在後面都可以等到糧食的補給。
有了足夠的糧食他們根本不在乎,而至於更後面的,跟在他們後面遷徙的老弱突厥人,他們遷徙的速度更沒有什麼要求了,所以每天走多遠算多遠,而且不缺少食物,他們自然也其實沒有什麼危險。
唯一要小心的就是野生動物而已,但是如此之多的人一起行動,野生動物是不敢來騷擾的。
對於這些低種姓人那看似發泄的做法,賀莫咄等人不阻止,反而嗤笑不已,因為在他們突厥人看來,迫不得已的長途遷徙,等到了情況緊急的時候,哪怕是老人,生病的突厥人餓死,都不能夠吃羊,吃牛馬。
因為老人,病人餓死了,剩下的年輕的,孩子還可以活下來,只要抵達了他們新的放牧地點就行。
但是如果為了救這部分人將羊群吃掉了,那麼最後的結果就是所有人都死了,一個都活不下來,這很殘酷,但是這是草原遊牧民族數百年用生命總結下來的經驗。
牛羊就是他們活下來的唯一的機會,沒有了,整個部落都會陷入整個絕境,而這些戒日人顯然在走入絕境,只是他們自己還不知道而已。
「這些人活的太安逸了,怪不得他們如此的溫順。」一個部落將領看著距離他們數千米黑壓壓的人群,面色冷酷的開口道。
「是啊,他們這裡的氣候環境終年溫暖,這讓他們種植的糧食可以一年熟好幾次,所以他們並不缺少糧食,而且野外就有無數的雜草,讓他們可以輕鬆飼養很多動物。」
「他們根本沒有任何危機感。」這個將領冷冷的開口道,「他們有著最好的生存條件,如果我們早就知道他們這樣的存在的話,我們早就將他們消滅了。」
「現在這樣也好,在首領的帶領下,我們未來更加可期。」另外一個將領淡淡的開口道,「雖然我們的權利變小了,但是我們部落的那些普通人都過的更好了。」
這些將領原本都是一些部落的首領,只是他們的部落並不是大部落,所以他們對於自己部落的普通牧民其實也是很關心的,跟他們的關係也很好。
「是啊。所以,感謝首領終於降臨,拯救我們這些迷途的人終於回歸長生天的指引。」之前的那個將領也是面露笑容。
在他們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霍剛也在查看劉安緊急送回來的部分戒日王朝關於農業方面的記載。根據霍剛的印象,其實印度半島的農業並不像是東南亞地區,可以一年三熟,而是跟大唐差不多,幾乎大部分地區都是一年一熟。
不過這些數據是來自於後世,而一年一熟的地區指的是面積廣袤的後世的南印度,也就是德干高原,因為是熱帶季風氣候,6-9月是雨季,而剩下的都是旱季,旱季的時候蒸發量巨大,所以不可能兩熟。
但是這東西並不是絕對的,就像是霍剛所說的,這種後世的數據說的是整個印度,而南印度占據了印度極大的面積,即便是一年一熟也是占據了相當一部分的產糧區,自然是主要數據。
實際上,在恆河流域並不是如此,作為富饒整個印度半島的水流量最大的河流之一,恆和流域加上平原地區,一年兩熟完全沒有問題,甚至部分地區可以做到一年三熟。
而整個恆河流域的產糧區面積可以極其恐怖的,不誇張的說,如果後世多一個恆河流域放到中國南部,同樣是平原的話,光是整個恆河流域的產糧數量就差不多能讓國內翻一倍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