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科技油門踩的有點猛 (第一更,求訂閱)

  每一個初來大明的人,無論是窮人也好,富人也罷。【,無錯章節閱讀】都會有各種各樣的發現,他們都會會驚訝於這裡的一切。

  從華夏來的人們更多的是驚訝於民眾的衣食無憂的生活,畢竟,在華夏數以億計的平民百姓仍然在掙扎在窮困潦倒、饑寒交迫的生活中。

  而從歐美過來的人,更多的驚訝於這裡的文明。

  在19世紀,文明是與科學劃上等號的,評價一個國家文明與否,只有一個標準——科學與工業。只要科學昌明,工業發達,那怕他們在殖民地殺死幾百萬土著人,奴役千百萬奴隸,都不會被視為野蠻人,相反,那怕就是再怎麼彬彬有禮,只要科學不昌明,工業不發達,那就是野蠻人。

  這個世界從來都是如此的赤果果。

  也正因了解這一判斷標準,朱大皇帝每天都會投入大量的時間,關注大明的科學技術發展。

  一日之計在於晨。

  和往日一樣,朱大皇帝的翻看著手中的報告,這是農工商部的半年月報,翻看著這半年大明的科技成果,對於目前大明的科技進步,他還是非常滿意的。

  將報告合上,朱先海看著方展博,這位剛剛晉升的農工商部尚書,說道。

  「目前的技術進展倒還算不錯,不過要著重推動民間的技術,帝國中央試驗室雖然是技術的龍頭,但是僅僅只有龍頭還不行,民間自發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

  大明的技術源頭在那?

  當然是帝國中央試驗室了,朱大皇帝每年都會從「皇家圖書館」里取出大量的資料,送到帝國中央試驗室,那裡有技術人員對那些技術進行研究,正是靠著商城裡提供的書籍以及部分實物,大明的技術才會會有著突飛猛進的發展,當然,朱大皇帝也很注重節奏,畢竟在科學上不可能一口吃個胖子。

  他會根據大明的技術水平,有針對性的提供技術資料或者實物,促進大明的技術發展,讓他慶幸的是,隨著現實中大明的技術進步,商城裡的技術同樣也在更新換代。

  現在商城裡的技術水平基本上已經等於1900年代的水平,而像汽車、化學、製藥、冶金等行業的水平,因為剛開始的時候油門踩的有點猛。經過多年的發展之後,更是達到20世紀20年代,甚至三十年代水平。

  步子大了扯到淡……有可能,但是大明某些行業確實遠超過這個時代,比如汽車行業,現在幾乎已經達到了一戰水平了。唯一的問題就是產量問題——生產流水線仍然在試驗之中,一但成功,勢必會帶來翻天覆地的地變化。

  對此朱大皇帝不著急,那怕是在商城中有類似的技術書籍,他也沒拿出來,為的是什麼?就是讓大明的科研人員能夠「無中生有」的進行技術創新。

  畢竟,拐杖早晚有一天是要丟掉的。不能讓他們總覺得有拐杖可以依靠。「無中生有」的發明創新才是大明所需要的。

  「陛下所言甚是,民間技術研發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民間技術研發更有活力,實用性更強,而且民間的研究人員更擅長在官方的技術上進行二次研發,雖然難免是走法律漏洞,可是卻推動了民間的技術力量,現在有不少企業都有相應的研究人員,專門進行技術研究,民間的技術力量越強,大明的技術力量自然也就越強。」

  方展博的回答,讓朱大皇帝深以為然的說道。

  「我們現在每年可以培養2.75萬名大學和高等專科生,再加上每年8萬左右的中專生,人才的培養也算是初有成效,不過在技術創新上,我們還只是一個學生,吸收、消化,然後才是創新,作為一個後進工業國,那怕就是我們在某些方面領先於世界,也不要有什麼驕傲的,畢竟,決定水桶容量的是最短的那塊木板,列強之所以為列強,必定有他們的專長之處,在很多方面,我們還只是一個學生。」

  學生!

  這是朱大皇帝給大明的定位,畢竟,即便是算上公司時期,滿打滿算也才15年,這些看看似進步非凡,可實際上,這種進步是開了金手指的——靠著商城的資料、實物和朱大皇帝領先時代的知識儲備,才讓大明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搶到了先發優勢。

  但是這種先發優勢可以持續多長時間?

  這就需要打個問號了。

  畢竟,在大明進步的同時,其它國家也在進步,在大明向英、美、法、德、荷等國派出留學生,補足自己的短板時,歐美各國也在大明開創的技術領域,實現了他們的突破。

  當然了,他們的這種突破在很大程度上是仿製大明的工業品。

  而且有些工業品受限於金屬熱處理、金屬材料的區別,他們只能仿製出一個模樣,並且壽命短、質量差。

  可至少比起歷史上,已經很進步了。

  至少在歷史上,歐美各國的汽車工業以及機電在1875年還是一個大大的「0」,可是現在呢?

  他們同樣也在生產內燃機、生產汽車,他們同樣也在生產交流發電機,生產變電設施,電動機也正在取代蒸汽機。第二次工業革命以比歷史上更迅猛的速度進行著,世界各國的工業進步,簡直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

  按照朱大皇帝對工業史的了解,現在各國的技術水平,實際上已經領先世界10年到20年的水平,當然這只是技術水平,並不等於實際工業水平,各國的整體工業水平參差不齊,但是發展卻是極其迅速的。

  這就是大明帶來的先進技術所帶來了另一個影響——全球科技疊代的加速,也就是所謂的「邊界效應」。

  「陛下,臣以為,我們和西洋是一個互相學習的過程,固然我們在很多方面落後於西洋,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們的基礎薄弱,甚至直到今年,大明的第一代大學生才剛剛畢業,所以這種薄弱也是不可避免的。」

  他所指的「第一代」特指在大明讀小學、中學直到大學。

  15年!

  這些在大明的教育體制中,接受了完整新式教育的學生才是真正的「第一代大明學子」。

  「但是在另一方面,我們的實用技術領域,卻遠超過歐美各國,所以,在互相學習的同時,臣以為,我們更應該做好保密,尤其是某些特殊技術的保密工作。」

  作為農工商部尚書方展博,特意提到了大明的工業界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山寨和技術外泄。

  「陛下,在過去的幾年之中,歐美的廠商大量仿製我們的產品,儘管他們的產品質量不佳,但是不可否認的一點是什麼?就是他們的那些蹩腳貨,已經影響到了我們的市場。」

  誰能想到僅僅只是十幾年的時間,大明的產品就被各國所「山寨」,他們之所以山寨大明的產品,是因為大明的產品更加新穎,更加獨特。當然技術含量也更高。

  儘管不少產品因為技術含量高,外國人一時難以仿製,但是在方展博看來,被仿製不過只是時間問題。

  「陛下,「MADE IN DAMING」靠的是什麼獲得的市場?是技術上的領先,是可靠的質量,如果我們不做好保密工作,有一天,我們肯定會失去我們最值得驕傲的東西……就是我們的技術領先地位!」

  ()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