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此次朝廷平定浙江倭寇之患,必須由老夫領兵出征!」楊文昭話音堅決,儼然鐵了心,要親自帶兵剿滅倭寇。
龍椅之上,女帝聞言,臉上也是不覺流露出幾分頭痛之色。
「楊老將軍忠心可嘉,然則領兵打仗,多耗體力精神,老將軍還是留在朝堂之上運籌帷幄為好。」
女帝看著七十八歲的楊文昭,不得不開口勸說道。
「陛下說的對,老將軍還是留在朝堂上為好!」兵部尚書抓住機會,連忙附和著女帝說道。
聽到女帝發話,楊文昭臉上才終於露出了幾分遲疑的神色。
看著突然出現的插曲,朝堂之上不少大臣,晚上分分掛著一副哭笑不得的神色。
現如今,在大梁朝堂之上,除了內閣首輔徐勁松以外,也就只有這位兵馬大元帥,能讓陛下如此對待。
「啟奏陛下,微臣保舉一人,十三王爺蕭宗南,擔任朝廷平亂大元帥,定可馬到功成!」
當此時,右側文臣隊列中,戶部尚書裴延走了出來,話音一時間響徹太和殿。
聞言,女帝當即將目光,看向了朝堂左側,身穿蟒袍的蕭宗南身上。
作為皇室宗親,蕭宗南和蕭衍一樣,同為先皇之弟,但蕭宗南只有三十歲出頭,實際比女帝大不了多少。
「陛下,微臣久居京城,當此國家危難之際,願意領兵出征,為陛下分憂。」
感受到女帝的目光後,蕭宗南也不得不站出來,話音無比恭敬虔誠。
朝堂上不少人紛紛為之側目。
「陛下,十三王爺乃先皇之弟,曾數次領兵前往江南平定叛亂,的確是此次帶兵的最佳人選。」
當此時,小閣老徐淼,也從隊列中站了出來,表達了對蕭宗南的支持。
聞言,女帝將目光從蕭宗南身上收回,看向了徐勁松身上。
「徐閣老,內閣以為,此次應當派誰領兵出征?」
女帝開口詢問說道。
一直未曾開口的徐勁松,應聲出列。
「回陛下,內閣以為,浙江地形多山脈,派十三爺領兵出征,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徐勁松的話音中,略帶幾分遲疑,說話時小心翼翼的抬頭看著女帝。
女帝隨即陷入了短暫的思索。
這一刻,整個太和殿迅速安靜了下來。
所有人都清楚,現如今朝廷的一眾武將裡面,真正有資格帶兵出征的,也就是楊文昭,蕭衍,蕭宗南等人。
楊文釗雖然一直是武將之首,並且深得兩代帝王信任,但終究是上了年紀,貿然出征,能不能平安到達浙江都是未知數。
蕭衍作為皇室宗親裡面,聲名遠揚的九王爺,帶兵能力極強,但常年都是在和北方外族廝殺,幾乎從未參與過山地作戰。
至於趙公明,雖然能力極強,但畢竟是直隸總督,且眼下已經回到了直隸地區,不可能再次掛帥出征。
換言之,當下似乎最合適的帶兵人選,的確也就只有十三王爺蕭宗蘭了。
「傳朕旨意!」
女帝沉思了數十息後,口中終於再度傳出了話音。
「著即命十三王爺蕭宗南,統帥五十萬朝廷大軍,前往浙江平定倭寇叛亂!」
經過一番抉擇,女帝最終還是選擇了肖宗楠掛帥。
「陛下聖明!」
旨意一出,朝廷百官再也沒有了爭論,紛紛高呼女帝盛名。
「皇叔此次出征,還望盡心竭力,定要將那二十萬倭寇驅逐出我大梁朝。」
女帝看著肖宗楠,一臉語重心長的叮囑說道。
「陛下放心,微臣此去定當一舉成功!」
蕭總難信誓旦旦,開口保證說道。
……
朝堂掛帥之爭落幕,女帝出現在了御花園內,同時陪同在其身旁的,還有九王爺蕭衍。
「皇叔,十三叔此去,當真能夠平定倭寇嗎?」
看著花園內一朵朵嬌艷欲滴的花朵,女帝臉上流露出了深深的擔憂之色。
「十三弟文武兼備,此前的確數次帶兵前往江南平定叛亂,有陛下鴻福在,定可將倭寇驅逐出浙江。」
蕭衍回應說道。
實際上,如果他不是因為沒有山地作戰的經驗,一定會和蕭宗南爭這次帶兵權。
但為了大梁江山著想,他在朝堂上選擇了退讓。
「但願如此吧。」
女帝憂心忡忡。
她考慮的比蕭衍更多,江南地區是江南黨官員的地盤。
內閣既然推薦了蕭宗南,說明事先已有準備,如果換人掛帥出征,恐怕將會被江南黨官員左右掣肘。
屆時不能打贏倭寇還是小事,就怕後面糧草不濟,大軍反為倭寇所滅,到那時候,才是真正江山倒覆!
「倒是夏雲身居浙江,微臣擔心,此次十三弟前往浙江,一旦和夏雲發生嫌隙,事情反倒不變。」
此時蕭炎說出了自己心中的擔憂。
聞言,女帝這才想起來還有這麼一回事。
對呀,夏雲現在是浙江巡撫,萬一到時候和蕭宗南發生了摩擦又該怎麼辦?
對於夏雲的秉性,她可是一清二楚,是一個動輒就要殺人的傢伙。
萬一到時候把蕭宗南給殺了,事情恐怕將更加難以收場。
當時他只想著浙江倭寇的事情,結果忘了這一茬。
「陛下,微臣建議,加封夏云為浙江大營杭州將軍,如此一來,二人之間分別處事,或許可保周全。」
蕭衍緊接著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浙江大營杭州將軍,是朝廷正經八百的一品官銜,不過由於雷振林身處浙江,因此這個職位已經很久沒有人擔任了。
「加封夏云為杭州將軍?」
女帝有些意外,不過眼中卻也浮現出幾分明亮之色。
沒錯,加封夏云為杭州將軍,如此一來在官職上,和肖冬蘭直接平級,可以極大程度上避免一些摩擦的發生!
尤其是避免蕭宗南到達浙江後,對夏雲下達各種命令,從而引起夏雲的不滿這種情況。
「皇叔這個主意甚好!朕現在就下旨!加封夏云為一品杭州將軍!」
短短數息時間過後,女帝當即一錘定音,同意了蕭衍的建議!
於是乎,半個時辰過去,女帝的命令便通過朝廷內閣下發了出去。
一時之間,在京城內又引起了不小的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