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數日,李牧一直待在府邸。
那大鳳皇帝李默,與皇后葉婉商量了一下,決定出去散散心。
翌日,李牧剛剛起床洗漱,管事宦官便跑了過來。
「王爺,陛下有請。」
管事宦官扯著公鴨嗓子喊道。
李牧一怔,便點頭道:「好,我知道了。」
當即,李牧便讓管事宦官在府外等候。
他洗漱完畢,便騎馬而去。
「陛下為何召見我?」
「陛下見王爺一直在家裡,便讓奴婢過來請您。」
李牧一愣,便笑了笑。
一字並肩王王府,便在皇宮不遠。
到了皇宮,李牧便往大殿走去。
滿朝文武都已經到了。
眾人見李牧來了,無不行禮。
武安侯撫須一笑,神色曖昧。
李牧一陣無語。
很快,那大鳳皇帝李默到了。
眾人急忙恭敬行禮,山呼萬歲。
「眾位愛卿都免禮吧。」
李默笑了笑道。
文武百官,一起站起身來。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管事宦官,扯著公鴨嗓子喊道。
那文武百官,相互對視。
「陛下,江南數省,喜獲豐收,百姓安居樂業,路不拾遺。」
一名大臣,出班奏道。
「陛下,大運河即將貫通。」
……
在場眾臣,有的將事情說了一遍。
李默微笑,看向眾臣。
「此乃眾位愛卿之功。」
眾臣激動,宰相踏上一步。
「此乃陛下之功。」
眾臣也紛紛行禮。
李默笑了笑,又看向了眾臣。
「其實,朕還有一事,要與眾位愛卿說下。」
李默話音落下,在場眾臣,無不訝然。
眾臣齊齊看向李默。
「陛下,臣等聆聽聖訓。」
「陛下,臣等聆聽聖訓。」
眾臣無不恭敬行禮。
「如今,四方平定,海晏河清,朕打算與皇后封禪泰山,不知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封禪泰山,在歷史上乃是大事。
一般有作為的帝王,都想封禪泰山。
那文武百官,聽聞此言,盡皆激動。
「陛下,如今四海承平,陛下封禪泰山,便可彰顯我大鳳國威,此乃大事,更是喜事。」
「陛下,前些日子,臣在山林之中,偶見一物。此物,龍首鹿角,獅眼狼蹄,身上有彩雲籠罩。微臣一見,便覺驚異。後一問才知,此乃麒麟。」
「陛下,麒麟為瑞獸,麒麟現世,可見我大鳳在陛下治下,極為昌盛。」
「如今,陛下封禪泰山,此乃順應天意,陛下,天意不可違。」
文武百官,盡皆上前行禮。
李牧聞言,一臉錯愕。
這些傢伙,也太會搞怪了吧?
他不禁笑了笑。
有眼尖的大臣,見李牧在笑,便沉聲問道:「一字並肩王,你在笑什麼?」
「怎麼?我不能笑?」
李牧朝他看了一眼,那大臣不敢說話了。
武安侯也感覺這些大臣所言,均是廢話。
什麼祥瑞,什麼瑞獸,真是可恥。
李默微微一笑,看向眾位大臣。
「朕決定後日便前去封禪,但,朝中不可無人。」
李默向李牧看了一眼。
「朕封禪途中,大鳳便有一字並肩王監國。」
轟!
李默話音一落,無異於在大鳳朝堂,掀起了軒然大波。
→
那文武百官,無不露出震驚之色。
無論是誰,都在訝然。
陛下居然讓李牧監國?
他李牧算個什麼?
諸多大臣,神色不悅。
尤其宰相臉色極為難看。
他沒想到,陛下居然把監國大事,交給了李牧。
本來,宰相覺得他位高權重,應該監國的。
可是,沒想到,陛下把監國大事,給了李牧。
這使得宰相有些生氣。
他一臉錯愕,不知該說什麼。
諸多大臣,更為不悅了。
尤其,那些對李牧有些仇怨的。
內心深處,更為不安。
三皇子臉色驟變,驚詫無比。
父皇怎麼讓李牧監國了?
不應該讓他監國嗎?
他可是三皇子。
這李牧,縱然是一字並肩王,那也是個異性王。
可是,父皇怎麼把如此大事,交給了李牧?
三皇子的神色,有些不悅。
四皇子也心中不平衡了。
憑什麼讓李牧監國?
這李牧算個什麼?
怎能有監國之職?
四皇子踏上前去,正要說話。
李默朝他瞪了一眼。
「老四,你出來做什麼?」
四皇子神色一怔,急忙行禮。
「父皇,孩兒願留在京城,為監國。」
四皇子恭敬的道。
李默聞言,冷哼一聲。
「朕讓你為監國了嗎?」
「父皇,孩兒願與李牧一起為監國。」
四皇子不服氣,又誠懇的道。
哼!
李默冷哼,凝視四皇子。
「你陪著你母后一起跟朕封禪泰山。」
四皇子遲疑了一下,應了一聲。
李牧也訝然無比。
他沒想到,陛下會讓他為監國。
他本來還想著出去逛幾天。
可陛下卻把一座大山壓在了他的身上。
李牧想拒絕的。
可武安侯卻直接踏出。
「陛下,李牧為監國,乃眾臣之所望,百姓之期盼。」
霧草!
諸多大臣,無不無語,盡皆麻了。
這武安侯居然說出如此喪盡天良之言?
諸多大臣,盡皆懵了。
有大臣出班,冷哼出聲。
「武安侯,這是你一廂情願,與我等無關。」
這位大臣有些生氣。
即便是武安侯,也不能代替他們。
宰相撫須,默然不語。
鎮國侯踏上一步,道:「陛下,李牧為我大鳳護國大將軍,他為監國,無人反對。」
話音落下之際,諸多大臣,又都懵了。
鎮國侯,你也過來整這一出?
眾臣齊齊麻了。
三皇子也走了出來。
李默見三皇子踏出,便沉聲道:「老三,你出來做什麼?」
三皇子神色一怔,便急忙道:「父皇,兒臣願為監國!」
李默聞言,神色不悅。
三皇子感受到了什麼,內心一陣不安。
「老三,你覺得你可以監國嗎?」
李默反問,令得三皇子,更為不安了。
「父皇,孩兒可為監國。」
三皇子又恭敬的道。
一旁,宰相聞言,不禁露出一抹喜色。
「陛下,老臣以為,三皇子可為監國。」
「陛下,您封禪泰山,路途遙遠,應該讓一字並肩王,護駕左右。」
「三皇子已經成人,也該讓他歷練歷練,熟悉熟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