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百里玄策!被抓

  李安為避人耳目,費時周折方才料理了諸多雜事。

  隨後,她與吳遙及其其餘鏢師,悄然踏覽了瀋陽衛之異國風情。

  等到事情全部結束後,這才暗中喚見梁瑤與劉破軍。

  他們二人早獲密訊,知曉君王蒞臨,卻未得聖旨,不敢擅越禮數。

  初次瞻仰劉破軍,此將近四旬之士,風采依舊,方顏英發,或因少時被劉老監悉心培育,博覽群書,詩詞歌賦,使得他雖執戈為將,卻滿襟飄逸著儒將之氣。

  而他年僅三十有三,已晉升宗師之境,顏面更顯年輕。身披鎧甲的他,英姿勃發,尤顯雄渾。

  見到李安,劉破軍深施三禮,神色虔誠。

  首拜,為覲見君王之禮;再拜,感恩陛下不誅義父,令其安享天年;三拜,則是對君王信賴,賜予遼東指揮大權的感激。

  李安面對此等勛臣,同樣是禮數周全,親自攙扶,賜以坐談之位。

  而梁瑤,則是心意相通,多事不言而喻。

  三人品茗而坐,劉破軍便洗耳恭聽,將遼東與後金之勢,層層剖析,細緻入微,將雙方軍力、經濟、國內支持及鄰國態度等,細細道來。

  繼而,劉破軍與梁瑤共同陳罪,此次遼東之戰,雖然大獲全勝,但大梁軍中同樣有巨損,尤以兩大王牌騎軍和騾騎軍損失為甚,令人扼腕嘆息。

  然而李安對此同樣有所理解,他知後金民風兇悍,武勇非凡,五萬精騎中的精銳損失一半,確是難能可貴之舉。

  對於大梁而言,損失雖重,卻猶如浮雲;但對數百萬人口的後金,這二萬五千精銳的損失,無異於斷其龍脈。

  現局之下,大梁同樣非處於絕對優勢,後金雖軍力僅存二十餘萬,然其騎兵之多,使大梁同樣須頭痛良多。

  倘若戰局愈演愈烈,恐後金將以國之全力,與大梁玉石俱焚。

  大梁王朝,昔日邊防之盾,十五萬雄師如今銳減至十二三萬之數。

  而中冀之軍,同樣僅餘二十八萬之眾。

  合四十萬之眾,若只守不攻,固然堅如磐石。

  但中軍非邊軍,豈能長守邊陲?

  一年或兩年,或者是十年、百年,難道仍將徘徊於此地?

  提調中央王牌之師,內陸防禦空虛,若遇突發,恐怕災禍臨頭。

  更有外國虎視眈眈,窺覷大梁與後金之爭。

  大梁若在小小後金前顯疲態,恐那些表面歸順之番部,與懷野心之國,暗生異圖。

  一旦群起而攻,大梁之處境,岌岌可危。

  今之大梁,猶如一隻巨獸,雄壯無疾,小獸敬畏,年年進貢。

  然倘若巨獸染病、衰弱、老邁,昔日之小獸將露出鋒銳之牙,群起而攻,欲奪巨獸之位。

  大梁若不願遭逢衰病巨獸之命運,於與後金之戰,必須展現出彪炳戰功,必須聲威大振,必須易如反掌,以此震懾四方,贏得喘息之機。李安心懷壯志,若給以時日,定能借古人智慧,使大梁帝國強盛數倍。然而時光不待人。

  探子密報,後金國正磨刀霍霍,軍備擴張,意欲不久將來發起進攻。

  後金自知非大梁敵手,不敢打持久戰,唯有借一決勝之戰,攻占遼東,方能為女真族爭得一線生機。他們如逆水行舟,不進必退。

  國家之間,民族之間,從來弱肉強食,要麼是吞噬,要麼被吞噬。現在,兩國都有進行決戰的迫切理由,拖延不得,耗不起。

  然而這場戰役牽一髮而動全身,非短期可決。

  後金雖然兵強馬壯,但後勤卻是他們的致命短板。大梁以步兵為主,騎兵不足,防守得宜,進攻則力不從心。

  不可輕舉妄動。

  而在決戰之前,大梁同樣需充分準備,若遼東失守,後金勢如破竹,渡過山海關,直逼中原,那日將近在咫尺。

  梁瑤立於御案之前,眉宇間盡顯沉思之色。

  她深知眼前此人,固然非真正的梁青雲,然而其權謀手腕,同樣非泛泛之輩所能及。於朝堂之上,能有此等見識者,實為寥寥。

  她輕吐一口清氣,方才緩聲道:「皇上聖明,然江湖之事,猶如浩瀚之海,波濤難測。若欲激浪平息,非一日之功。威之以武,固然直接,然不若以德服人。最好先遣使垂詢,以禮相待,感人心,讓江湖諸侯自知大義,慨然效忠。倘若仍有倔強不服者,再施震懾之策,也不算遲也。」

  李安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點頭道:「好,朕就依文殊公主所言,先遣使者以禮相請。江湖之中,同樣有仁者義士,定會有人願意拔劍相助。」

  「臣遵旨。」梁瑤微施一禮,心中卻是五味雜陳。皇上此舉,雖似寬宏,實則籠絡人心,令她不得不更加警惕。

  李安則轉首對劉破軍道:「朕已允你所請,你自當盡心竭力,為大梁開疆拓土。」

  劉破軍頷首應諾,神色間難掩激動之情。

  此時,一名宦官應聲而入,低聲稟報:「皇上,鷹王百里玄策已到。」

  李安眼中掠過一抹精光,示意宦官將人帶來。

  不多時,一身玄衣,氣宇軒昂之人被帶至御前。雖被束縛,卻依舊神情不屈。他一見李安,便怒目圓睜:「李安,你陰謀詭計,竟能囚我至此!」

  梁瑤與劉破軍互視一眼,皆能從彼此眼中看出對方對這突如其來之局勢的警惕。

  李安卻是微微一笑,對百里玄策道:「鷹王英名遠播,今日能見,實為榮幸。朕欲邀鷹王出力,助我平定北疆,不知可願?」

  百里玄策冷笑一聲,卻是不置可否。

  梁瑤心知此時局勢微妙,便輕聲對李安道:「陛下,此人乃江湖中人,倘若能以江湖之道,解其心結,或許更能收人心。」

  李安微微頷首,示意梁瑤繼續。

  梁瑤深吸一口氣,目光如炬,直視百里玄策:「鷹王,大梁興亡,乃國之大事。若能助我大梁一臂之力,必將江湖地位,更上一層樓。」

  此時的百里玄策掙扎不已,此番若是答應下來。

  他們草原兒郎的名號又當如何是好!

  所有人把目光集中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