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求訂閱

  「江寧老師,還有,還有嗎?」

  聽著劉禹錫的詩作,眾人對於這一位歷史人物,亦是變得無比的感興趣了。

  「還有啊……」

  看到大家這麼感興趣,原本江寧只是想簡單講講劉禹錫的。

  畢竟大唐詩人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要是每一個都是詳講,真不知道得講到猴年馬月。

  不過想了想,劉禹錫還真與其他的詩人不一樣。

  不說其他。

  光是這一份豪情,那就值得眾人學習的。

  想了想,江寧便接著繼續說道:「行,那我就再講一些。」

  「劉禹錫可以說是一生都是豪情到底,不管是被貶,還是東山再起。有一次,劉禹錫被貶到地方當司馬。但地方上的縣令看劉禹錫不爽,於是就分配三間很偏遠的房子給劉禹錫住。結果劉禹錫不但不覺得這偏遠,也不覺得這房子怎麼樣,他每天還吟詩作對。這讓縣令更是不爽了,又將劉禹錫派到了縣城的郊區,甚至三間房子還減到了一間半。但哪怕如此,劉禹錫仍是苦中作樂,邀請了許多的朋友,他們每天一起談詩寫字,過得很是讓人羨慕。」

  「見如此,縣令一氣之下,直接就讓劉禹錫住到山上去。縣令想,現在你住在山上,山上也沒有幾個人,我看你怎麼樣。結果,劉禹錫不鬧也不爭,而是很欣然的搬到了山上。同時,他還知道縣令的意思。為了讓縣令知道自己的態度,於是劉禹錫就在自己的住處旁,刻下了一篇駢文,這篇文章叫做《陋室銘》。」

  一邊說,江寧一邊念了出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是的。

  這一篇同樣也是駢文。

  同樣也是一首流傳千古的文章。

  雖然他的文章華麗程度,比不上滕王閣序。

  但是。

  這一篇《陋室銘》可以說是最好背的。

  至於原因。

  那就是。

  這篇文章,簡直跟詩一樣,甚至跟唱歌一樣。

  正如現在。

  當江寧念出這一首《陋室銘》,江寧仿佛回到了前世的課堂之上。

  當時年少的自己,不正是跟著同學們,在那裡搖頭晃腦的背這一篇文章嗎?

  但相反。

  背其他文章的話,可能會很苦惱。

  可像《陋室銘》這樣的文章,別提背得有多爽快了。

  「我草,這篇文章牛逼。」

  「這個劉禹錫太有才了。」

  「我喜歡,我喜歡,我太喜歡了。」

  聽著江寧背出來的《陋室銘》,一眾網友內心忍不住激動的說道。

  而江寧並沒有結束。

  在眾人耳邊,眾人又是聽到: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最後一句孔子云特別有意思。

  這應該是最早引用知名人士瞎扯的話吧。

  很明顯。

  孔子肯定沒有說過這句話。

  這就像現代我們直接說一句,魯迅說過。

  恐怕魯迅先生再世,也會冒出來喊一句,我真說了這麼多嗎?

  反正當你覺得應該用一句話來說明你的道理,而你又覺得自己說這一句話份量不夠。

  於是你就讓魯迅先生過來幫忙,一句魯迅先生說過……這就大為的增加了所說份量的力度。

  顯然。

  董雨是第一個反應過來了:「江寧老師,孔子真說過這句話嗎?」

  「哈哈哈,當然說過。」

  「你怎麼知道?」

  「劉禹錫不是說過嘛,你要是不信,你去問孔子好了。」

  得。

  這個問肯定是問不著了。

  但是。

  江寧今天所講的劉禹錫,卻是比以前他們了解過的任何一位詩人,還要來得讓人記憶猶新。

  ……

  「嘖嘖,今天江寧老師這一場快抖直播當真是太精采了。」

  「那可不,沒看人家連央視主持人董雨都來了嘛。」

  「嗯嗯,看到了,據說這一期還將當成是央視的一個節目。聽說正在剪輯。」

  「不得不說,央視眼睛太毒了,江寧老師在文化這一塊,那可是金字招牌。」

  很快。

  在央視的剪輯之下。

  一期有關於唐朝的節目,就此出現。

  而當江寧在古安古城牆上一首又一首唐詩不斷出現,只是瞬間,卻是掀起了一場唐詩熱。

  「啊啊啊,這個叫江寧的老師太強大了,好喜歡他講的劉禹錫。」

  「他講的王之渙也很好啊,我喜歡王之渙的那一句,春風不度玉門關,很是悲壯。」

  「我喜歡的是王維,這不正符合現在我們當下的佛系人生嗎?」

  「沒想到,唐朝竟然還有這麼多的詩人,還有這麼多的知名詩句。」

  「那肯定的啊,唐朝幾百年,肯定出了無數多的詩人。但因為種種關係,有很多詩詞流失了。還好,有這位江寧老師。」

  「據說江寧老師手上有孤本。」

  「嗯,聽說了,據說江寧老師下過大墓。」

  「別亂說,到時候上頭將江寧老師抓起來怎麼辦?」

  「我這不是八卦嘛,不過,說真的,我很想拜江寧老師為師。」

  「你想跟著江寧老師學什麼?」

  「挖古墓。」

  「噗嗤……」

  在央視的加持之下。

  一眾詩詞愛好者,卻是瞬間沸騰了起來。

  與之同時,王維,王之渙,劉禹錫……三位歷史人物,亦是被人不斷的挖掘了出來。

  「號外號外,兄弟們,其實歷史當中有王維這個人物。」

  「哦,是嗎,不是說沒聽過這人嗎?」

  「主要是沒有太多史學家記載過王維,還有一個問題是,王維當年犯了錯誤,可能大家對於他不感興趣。我也是查了一系列的史料,有的還是與江寧老師一樣的孤本,我這才查到一些關於王維的資料。」

  「說說。」

  「據說王維是太原王氏,出身名門。同時自小王維就很天才,不但對詩詞歌賦很精通,同時也很善於音樂之道。他20歲的時候,就中了狀元。做的官叫做太樂丞,就是管理宮中音樂舞蹈一類的官。但可惜,有一次他讓人跳了黃獅子舞,結果就被貶了。」

  「跳黃獅子舞怎麼就會被貶?」

  有人不解的問道。

  <center>

  </center>

  「好像是黃獅子舞是帝王舞,普通人不能跳。」

  「原來這樣。後來呢?」

  「再後來,王維經過此事就對官場有一些厭倦了,他嚮往隱居生活,不想再當官了。但結果安祿山造反,安祿山將王維給抓了起來,並讓王維給他們管理宮庭樂官。王維原本是不想的,但他只要不答應,他知道這一些宮中樂人都可能死去。所以,他便答應了。而後來,安史之亂結束了,王維因為給安祿山當過差,又被人抓到了把柄。還好他弟弟出面求情,這才得到寬恕。」

  →

  不少人從各個方面找到史料,向大家講解著王維。

  一眾網友聽著王維的人生。

  再結合王維寫的這一些詩句,卻是更能夠感受到王維內心的想法。

  同時對於王維的佛系,也有了更為全面的理解。

  「難怪王維被稱作詩佛。」

  「變故太大了,心境也會發生極大的改變。」

  「沒錯,而也正是這樣的經歷,這才讓王維的心境變得古井不波,令人神往。」

  眾人不斷的議論著。

  ……

  「我去,6000萬粉絲了。」

  央視節目之後,江寧的快抖帳號迎來了一波瘋狂關注。

  哪怕不需要江寧宣傳。

  這會兒。

  江寧的粉絲量,卻是直接破了6000萬。

  哪怕就是江寧。

  當看到6000萬的粉絲量,江寧也是暗自咂舌。

  要知道。

  快抖平台超過5000萬的主播本來就不多。

  哪怕就是有。

  一大堆也是公司團隊,甚至不少還是上市公司。

  作為個人帳號的,江寧是唯一的一個。

  這還不只。

  最最讓人不敢相信的是。

  江寧的快抖帳號屬性,還是文化教育類。

  要知道。

  這文化教育類雖然漲粉比較容易。

  但一到1000萬粉絲之後,那就基本上漲不上去了。

  之所以漲不上去。

  那就是。

  很多人雖然覺得教育重要。

  但也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人,並不完全相信文化教育類的主播。

  或者哪怕會刷到這一些,他們也認為,真正要學習文化,那得到線下。

  或者是到權威的專業媒體電視台。

  比如央視什麼的。

  可現在。

  江寧不但突破了1000萬,而且現在還奔到了6000萬上去了。

  這不。

  江寧破6000萬粉絲,亦是成為了快抖裡面一件大事。

  不少主播,不少媒介,他們還特別報導了這一事,蹭了一波流量。

  不過。

  就在江寧感嘆之間。

  一眾網友看到江寧上線了,卻是紛紛給江寧發了私信。

  「江寧老師,都上線了,趕緊開直播。」

  「對啊,江寧老師,還偷偷上線不告訴我們,都上線了,與我們聊會唄。」

  「江寧老師,6000萬粉絲都破了,7000萬還會遠嗎?」

  看到這一些私信,江寧有一些尷尬。

  這快抖,真應該推出一個隱身的功能啊。

  要不然。

  偶爾上線刷個視頻,都被別人給發現了。

  還好快抖有屏蔽瀏覽記錄的功能。

  要是讓人發現自己刷的都是一些美女啥的視頻,那樂子就大了。

  江寧心想著。

  以後要搞個小號,不然被發現了真不太好。

  不過現在被發現了,江寧只好打開了直播:「好啦好啦,別鬧了,開播了開播了。」

  「哇,江寧老師,您果然在線啊。」

  「都被你們發現了,我能怎麼辦?」

  「哈哈哈,既然如此,繼續啊。」

  「繼續啥?」

  「講大唐詩人啊。」

  「昨天講了劉禹錫,還有嗎?」

  「有是有,不過今天沒有準備。」

  「就要你沒有準備,準備那就太俗套了,還是喜歡你想到哪裡講到哪裡。」

  「那行。」

  這也是江寧喜歡的一種方式:「那我們繼續講,這一次講誰呢,講一位劉禹錫的好基友。」

  「劉禹錫還有好基友?」

  「當然有。」

  江寧點頭:「古代其實有很多的詩人是相互認識的,甚至有很深厚的友情,這就像我們一樣。這一些詩人雖然是歷史人物,但卻並不是孤獨一個人存在的,他們的人生是相互交織在一起。比如王維與孟浩然,王維與賀之章,王維與李白,李白他的小迷弟杜甫……他們都認識。又比如,現在的劉禹錫與柳宗元。」

  「柳宗元,好像這人也是二王八司馬事件當中的一位。」

  「對。」

  江寧點頭:「這位柳宗元與劉禹錫一樣,也參與了改革,同樣也被貶為了司馬。」

  「江寧老師,那柳宗元也寫詩嗎?」

  「柳宗元寫得詩比較少,我只記得他寫的一首《江雪》。」

  「能講講這一首詩嗎?」

  「講是可以講,不過,現在講的話,大家對於柳宗元不太了解,可能不是特別能夠理解這一首詩的意思。所以,要講這一首詩,還得先從柳宗元的生平開始說起。」

  江寧整理了一下語言,說道:「柳宗元與劉禹錫是同科的進士,所以他們很早的時候就認識了。因為他們志向都很遠大,同時年齡又差不多,一時兩人結成了很深的友誼。後來,兩人都參與了改革。但改革只有一百多天,他就失敗了。隨即,柳宗元與劉禹錫一樣,也被貶到了地方。」

  「雖然被貶到地方期間,但柳宗元卻十分關心百姓的疾苦。此時大唐已經不再是盛唐,進入到了中唐。與盛唐不一樣,經過安史之亂,中唐時期整個社會一系列的矛盾開始不斷的爆發出來,一眾老百姓過得也不是特別好。一次,他在永州碰到了一個捕蛇的人。」

  「據說,永州的野外出產一種奇異的蛇,它黑色的質地白色的花紋;這種蛇碰到的草木全都乾枯而死;如果蛇咬了人,沒有能夠抵擋蛇毒的辦法。然而捉到後把它晾乾用來做成藥餌,可以用來治癒麻瘋、手腳拳曲、脖腫、惡瘡,去除壞死的肌肉,殺死人體內的寄生蟲。起初,太醫用皇帝的命令徵集這種蛇,每年徵收這種蛇兩次,招募有能力捕捉這種蛇的人,抵他的賦稅。永州的人都爭著去做捕蛇這件事。」

  「可是,柳宗元碰到的這位捕蛇的人卻說,他家祖上三代都在捕蛇。但因為捕蛇這件事十分的危險,只要一被咬到,就可能死掉。也因此,他的祖父以及父親都因為捕蛇,最後死在了蛇毒之下。而他捕蛇已經有十二年,也好幾次險些喪命於蛇毒當中。柳宗元聽到之後就很同情他說,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可以和當地的官差商量一下,恢復你的稅賦,以後你就不要去捕蛇了,也就不要再冒生命危險。可這位捕蛇者一聽,連忙說,司馬大人,您如果想幫我,那就應該讓我繼續捕蛇,而不是讓我不要捕蛇。」

  這個故事。

  來自於柳宗元的經典散文,捕蛇者說。(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