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老師,江寧老師,您到西安了嗎?」
「董雨,你不會告訴我,你也在西安吧。🍪😝 ➅➈ⓈĤ𝕌ⓧ.¢𝐨𝔪 ☮♜」
「答對了,我可是在這裡專門等你呢。」
一到西安,江寧便接到了央視主持人董雨的電話。
這讓江寧有些驚訝:「你這是讓我受寵若驚啊。」
「哈哈哈,那就好。你現在在哪,我來接你。」
「我剛下火車。」
「好,我馬上到。」
20分鐘之後。
江寧見到了董雨。
「你還真來啊。」
「那當然。」
「怎麼,想請我吃飯?」
「吃飯當然沒問題,不過,吃了我的飯,那可得為我們央視錄一個節目。」
「原來是在這等我啊。」
「放心,江寧老師,我們的錄製費一定不會少你。」
「不要這麼了解我好不好。不過,你們要錄什麼節目?」
「錄一期有關唐朝的節目。」
「你們不會是知道我要講唐朝,特別搞了一期唐朝類的節目吧。」
「呵呵……巧合,巧合。」
「真的嗎?」
「江寧老師,誰叫你這麼火,我們這是想蹭你流量。」
「乖乖,連央視也蹭流量。」
江寧也是佩服了。
沒想到。
蹭流量這種事情,央視也干。
當然。
這也不能怪央視。
要怪。
只能怪江寧實在是太火了。
這不他還沒來到西安,僅僅只在火車上,就已經讓全國各地都火了一次。
「不過,江寧老師,雖然我們這是錄節目,但這一期我們錄製比較隨意,也沒有特別的環節,具體就是和你原來一樣。」
「我都是隨便到處走的,一邊走一邊說。」
「沒關係,我們要的效果也是這樣。要不,下午我們就去西安古城牆。」
「Ok。」
江寧點點頭。
……
下午。
江寧與董雨出現在西安古城牆上。
西安古時稱之為長安,西京,等。
是十三朝古都,更是周,秦,漢,唐四個無比重要朝代的都城。
所以講唐朝,必然少不了西安。
「董雨,一說到唐朝,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
「唐詩。」
「為什麼?」
「因為自小我就讀唐詩,哪怕現在,也是非常喜歡。而且,我們央視之前還做過好幾期有關唐詩的節目,收視都非常好。」
走在西安古城牆上,江寧與董雨在閒聊。
同時。
一邊的工作人員亦是開始了錄製節目。
另一邊。
江寧也打開了直播。
「江寧老師,您好像有一部叫做《唐詩三百首》的書籍。」
「是的。」
江寧點頭:「這部書籍記載了313首唐詩,同時也記載了許多不知名的詩人。不過,這部書籍是一部孤本,他並沒有流傳出來。」
「就像您之前在火車上說的張繼。」
「對。」
江寧點頭。
董雨這時也是適時的背誦說道:「夜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好美,要不是江寧老師您,恐怕我們都無法欣賞到這麼一首經典的詩作。」
「是啊。」
江寧也是點頭:「其實唐朝有非常多的詩人,甚至,有的還不是詩人,但因為唐朝的詩文化,很多人也都會寫詩。也有很多寫得很好的詩作,但因為種種原因,他們的詩作並沒有流傳出來。」
董雨也是點頭:「前幾年有關專家做了一個唐詩的統計,據說整個流傳下來的唐詩大概在5萬首左右。但,這一些專家也表示,如果不是因為印刷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唐詩最少有50萬首。」
「是啊。」
江寧同意這個觀點。
「江寧老師,您能介紹一下您這本唐詩三百首裡面的詩人嗎?或者,再與我們分享一些唐詩。」
「行。」
江寧點頭:「今天你請我吃了飯,我就分享一位詩人。這位詩人,與王勃是同一時代,同時也是初唐四傑之一,他叫做駱賓王。」
「駱賓王?」
董雨念了念駱賓王這個名字。
明顯。
她腦海里並沒有駱賓王太多的印象。
對此,江寧也是解釋說道:「別想了,史書上沒有太多關於駱賓王的記載。這裡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駱賓王出身寒門,並不是什麼名門,也沒當過太大的官,所以,史書上對於他並不會有太多的記載。另一個,那就是駱賓王曾經參與過討伐武則天,所以有關他的一些事跡可能也沒有流傳下來。」
一邊分享,江寧一邊與董雨參觀起西安古城牆。
你還別說。
走在西安古城牆上,江寧有一種來到了大唐的感覺。
雖然。
大唐離現在已有1000多年。
但看著那厚重的城牆,一系列歷史人物卻在江寧腦海里不斷的浮現。
「我先介紹一下駱賓王。」
「駱賓王出身寒門,是現在的義烏人。據說他自小就很有才華,號稱神童。當然,可能大家對於這個神童的稱號有一些免疫。或許大家覺得,只要是一個知名人物,他在少年的時候就很有才華。確實,很多的一些歷史上知名人物,他們在少年的時候也確實表現的很有才華。但這個很有才華,也只是傳說。但駱賓王不是,據說他在7歲的時候,他就能吟詩作對。」
「有一天,家中來了一位客人。客人見他面容清秀,聰敏伶俐,就問他幾個問題。七歲的駱賓王皆對答如流,使客人驚訝不已。駱賓王跟著客人走到駱家塘時,一群白鵝正在池塘里浮游,客人有意試試駱賓王,便指著鵝兒要他以鵝作詩,駱賓王略略思索便作了一首《詠鵝》的詩作。」
說完。
江寧便念起了這一首《詠鵝》。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center>
</center>
這首詩一出,直播間一眾粉絲便大叫一聲好字。
「好,好一首詠鵝。」
「7歲就能作出如此好詩,這個神童當之無愧。」
「雖然是7歲寫的,但這樣的好詩,哪怕一些才子也未必作得出來。」
是的。
雖然這一首詠鵝很簡單。
但越是簡單的詩作,他作起來越難。
雖然大家也不見得就對詩有很強的欣賞眼光。
但自小就學詩。
而且這一段時間一直呆在江寧直播間,受江寧的薰陶,不自覺水平也長了不少。
「好詩。」
一邊的董雨也是鼓掌:「真不敢相信,這一首詩竟然是一位7歲小男孩寫的。」
「其實我們現在想有些不可能,但在當時的那個時代,未必不可能。」
江寧解釋說道:「唐朝是一個浪漫的國度,也是一個詩人的國度。在那個時代里,唐詩不只是屬於他們的文化,也屬於他們的一種流行審美。所以,那個時候只要是個讀書人,基本上都會寫詩。而有一些才思敏捷的少年,他們受其影響,便寫出了這樣的經典之作。」
……
「江寧老師,駱賓王七歲成詩,按理來說,他的前途應該很好才對。」
兩人繼續向前,董雨一邊繼續問道。
江寧點頭:「這是我們現代人的看法,在古代,寒門就是寒門。寒門很難成為人上人,雖然駱賓王自小就是神童,但他的仕途卻並不順暢。不過駱賓王確實非常有才華,也得到一些貴人的推薦,從而令他步入朝堂。只是駱賓王生性耿直,多次上書彈劾官員,隨後便被誣入獄。雖然後來出獄,但也沒人敢再用駱賓王。也因此,駱賓王對於自己的遭遇,一直耿耿於懷。」
「有一次,他在幽燕一帶送別友人。臨行的時候,他給友人寫了一首送別詩。」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
昔時人以沒,今日水猶寒。】
這首詩叫做《易水送別》。
與之駱賓王第一首寫的《詠鵝》不一樣。
詠鵝因為比較簡單。
雖然他確實寫得很經典,但未必所有人都能體會得到。
但這一首《易水送別》,那就不一樣了。
這一首詩只是一讀,便感覺有一股慷慨激昂之意。
「江寧老師,這首詩寫得好大氣。」
一眾粉絲在公頻上不斷的說道:「好像有種捨身赴死的感覺。」
「確實如此。」
江寧點頭:「這裡有個典,他說的是戰國時期,燕國被秦國就要滅亡。燕太子丹便找了一位刺客荊軻,想刺殺秦始皇,以此阻止秦國攻擊燕國。這裡的易水,就是太子丹送別荊軻的地方。而在送別之時,荊軻也知道,他這一次去,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他都會死。所以,在與太子丹作別之即,荊軻大聲吟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江寧簡單的說了這一個典。
但哪怕只是簡單的說,那一個視死如歸的刺客荊軻,卻是如慧星流過,無比的明亮。
「荊軻,荊軻,春秋戰國時竟然有如此的刺客。」
眾人眼睛裡面無比的震驚。
同時。
他們也被荊軻這樣的人物給驚艷到了。
「歷史當中有許多很精彩的人物,甚至是一些小人物。可是,也正是因為他們是小人物,他們太渺小太渺了,渺小到連史官都不想去記載。所以,如果沒有史官去記載他們的事跡,那他們也將會被埋沒。」
事實上正是如此。
很多時候。
史書上是不會去記載像荊軻這樣的小人物的。
前世如果沒有司馬遷大人,又有多少人知道荊軻?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感覺來了。」
「我也是,一下子便非常的有感覺。」
聽著這一首詩。
再聯想到荊軻這樣的一位驚艷的人物,眾人眼睛裡一眨也不眨,聲怕錯過任何一個字。
「江寧老師,荊軻後來刺殺秦始皇成功了嗎?」
有粉絲在公頻上無比關心的問道。
這一個問題一出,江寧差點沒在城牆上摔下去。
一眾網友也是樂了:「哥們,您這問題問得。」
「您看,差點都將江寧老師給摔到城牆底下。」
「還要問嗎,這要是將秦始皇都給殺了,那哪裡還有秦朝,哪裡還能一統天下?」
自然。
這樣的一個如此讓人驚艷的荊軻,他刺殺失敗了。
正如開頭。
荊軻知道。
不管自己是失敗還是成功,他都會死。
所以。
最後荊軻的結局,那就是死亡。
「駱賓王引用荊軻這一個典故,其實也是認為自己懷才不遇。所以,後來當徐敬業討伐武則天的時候,駱賓王便進入到了徐敬業的陣營,並為徐敬業寫了一篇千古檄文。」
說到這裡。
江寧看向了董雨:「董雨,還記得王勃寫的《滕王閣序》嗎?」
「當然記得。」
聽到江寧說到滕王閣記,董雨直接就背了出來:「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厲害,這都背下來了?」
江寧有些驚訝。
「據說滕王閣推出了一個背誦全文免門票的活動,為了免門票,我就背下來了。」
「高。」
江寧朝著董雨豎起了一個大拇指。
想來。
董雨背滕王閣序,可不是為了免門票。
「滕王閣序一直被認為是千古第一駢文,而駱賓王的這一篇檄文,用的也是以駢文的方式寫出。此檄文一出,據說當時武則天看到,亦是無比之震驚。認為能寫出此檄文的,當大才也。後來知道是駱賓王寫的,又說,如此人才竟然沒有得到重用,這是宰相的過錯。」
「江寧老師,您這樣說,我對這篇檄文可十分感興趣了。」
「既然感興趣,那我們就一起欣賞一下這一篇千古檄文,《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穢亂春宮。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後庭之嬖。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踐元後於翬翟,陷吾君於聚麀。加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弒君鴆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猶復包藏禍心,窺竊神器。君之愛子,幽之於別宮;賊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嗚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虛侯之已亡。燕啄皇孫,知漢祚之將盡;龍漦帝後,識夏庭之遽衰……】
要說罵人罵到一定境界的。
駱賓王算是此中高手。
這一篇檄文不只是文采匪然,同樣將武則天罵得驚天動地。
甚至。
這裡面的罵人之法,比之街頭老百姓罵得還要惡毒。
可就算如此。
因為這一篇檄文罵得實在是太有文采了,所以歷來亦是被無數人爭相傳頌,甚至是模仿。(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