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增長
移民區有四百多戶人,均為原湖區附近的搬遷群眾,但年輕人大都外出務工了,從事農業種植的多是60歲以上的人群。
這類人思想比較保守,不願意接受新事物。
而且沙海農牧的治沙需要大量勞務,每天也能有10塊錢的收入。
所以承包溫室的人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多。
八百多個棚最終租出去了六百多個,平均每戶人1.5個棚左右,但實際上租1個棚的家庭幾乎沒有。
比如莊稼漢老丁帶著妻子就承包了三個棚。
總共7畝多的種植面積,意味著他們將沒有時間去做治沙勞務。
清晨,老丁牽著驢車,車上裝著苗場提供的辣椒穴盤苗,妻子在一旁小心護著苗,防止掉落。
「老丁,拉這麼多苗呢?」
迎面走來幾位老漢和農婦,手裡還拿著栽樹用的鐵鍬,其中一農婦好奇的問道。
老丁眯著眼笑道:「不多,不多,三個棚,得栽兩萬多株苗呢。」
幾人都面露詫異,眾說紛紜。
「三個棚!你們兩口子還真肯干啊。這下一年到頭都得在棚里忙咯!」
「老丁,你還真看好這日光溫室種菜啊。我聽說,其它縣也有搞這個的,但很多最後都荒廢了。」
「就是啊,老丁,現在大伙兒都忙著上工扎草方格,栽樹,掙勞務費,等樹栽得差不多了,可再沒這機會咯。」
「這些苗最後也是要算錢的啊,還有租金,可別最後虧進去了。」
「我心裡有數。」老丁牽著驢車和幾人錯過。
幾人好奇的打量著驢車上的辣椒苗,苗莖健壯,根系旺盛,確實是不可多得的好苗。
等老丁夫婦走過後,幾人繼續向遠處的沙丘走去,想到那健壯的辣椒苗,有農婦忍不住說道。
「那辣椒苗可以啊!」
「咋的,你也想去種菜呢,這一天10塊錢可是穩穩噹噹的啊,我聽說煤礦那邊工人才8塊錢一天呢。」
「菜不好種啊,辛苦不說,棚里濕氣又重,還得認認真真的干,在沙漠栽樹多好,那麼多人,想歇口氣總有機會的。」
而另一邊,老丁的溫室里。
栽培槽里已經裝好了基質,夫妻兩人正手腳飛快的栽著苗,進度是肉眼可見的變化著。
一上午的時間過去,拉的一驢車辣椒苗將將栽完,夫妻兩累的夠嗆。
「苦歸苦,但每掙一分都是自己的。」老丁這樣給妻子和自己打氣道。
而像老丁夫婦這樣,願意接受新事物,學習新技術的移民家庭有近三百戶。
一時之間,溫室區里,辣椒、番茄、黃瓜、架豆等各種蔬菜苗開始供不應求。
陸漢斌不得不聯繫天禾種業從其它地方調苗過來。
與此同時,陸漢斌也定下了剩餘兩百個日光溫室的用處。
「就這樣吧,購買一批細支岩黃芪、檸條錦雞兒、沙拐棗和白刺等草種,在溫室里進行育苗,第二年在沙漠裡進行實生苗移栽。」
參會的眾人面面相覷,兩百個溫室,近千萬的投資,就拿來育草種?
「為什麼不拿來種蔬菜,已經有很多農戶不看好了,我們再不帶頭,農戶們跑路了怎麼辦。」說話的是負責溫室種植版塊的李齊,四十歲出頭,在天禾種業呆了不到三個月,便被調到了民勤。
「李經理,伱能保證種蔬菜就能賺錢嗎?」陸漢斌沉著的問道。
蔬菜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的人工是天量,農戶干自家活和公家活可是完全不一樣的積極性。
「至少不會虧、能回本,溫室里育苗沙生植物不是純虧嗎?」
「但有了這片植物,明年邊緣的這片沙漠就能完全固定住了。」
陸漢斌知道有很多人會打他的小報告,但這些人根本就不了解老闆的心思。
在沙海農牧動作頻頻時,省里也協調景電管理局陸續調來黃河水,紅崖山水庫再次綻放了生機,下游的渠道里也有了來水。
苜禾農牧承接的生態修復工程也有條不軌的進行著,節水改造、關閉機井、實施生態移民、古河道治理等等。
生態治理之路漫長,但在苜禾和沙海農牧的持續高強度投入之下。
郭陽的自然能量肉眼可見的有了增長。
……
五月的九泉,沙漠裡的胡楊林,枯木逢春,野草也從泥土裡竄了出來,綠意盎然。
在雙橋和元壩的夾子荒灘上,一片片紫色的花悄悄盛開。
遠遠看去,綠、紫相間的花海開在藍天白雲下清新秀麗,仿佛鋪了一層厚厚的綠紫色地毯。
但湊近一看,很多又矮又稀疏的地塊就顯露了出來。
張偉穿了件黑色短袖,消瘦的面孔顯得意氣風發。
不遠處的機耕道上,兩台芬特930和數台農機一起,蓄勢待發。
「老闆,這一大片苜蓿都要還田啊?」
郭陽看著已經有些成型的農機隊伍,眼帶笑意的調侃道。
「聽財務說,你們農機春耕外出服務,算上機械折舊才剛好持平,這不得再給你們加點擔子。」
張偉悻悻的摸了摸頭,「這行的門道有點多,訂單好接,但就是賺不了幾個錢。」
「不急,賺錢的事以後再說,你們先把活給幹了,和各地的農場建立好聯繫,打好關係。」
這兩年農機的補貼政策還沒下來,專門從事農機服務的人少,所以訂單好接。
但也因為沒有補貼,導致農機的回本之路漫長,有的甚至到報廢也回不了本。
張偉說道:「大多數農場還是挺願意和我們合作的,我們的農機先進,幹活效率高,質量好,對他們也是好事。」
站在一旁的向天山將長袖往上捋了捋,日頭漸升,溫度高了起來。
「其實這些苜蓿也勉強達到了刈割的標準,拿去餵肉牛羊還是沒問題的。」
郭陽笑盈盈的看著老向,「沒有產量,品質也不夠好,還是直接還田吧!」
「像你這樣的老闆還真少見,別人都是早早的希望有收益,而你卻一點也不急。」
「目光要長遠。」郭陽說道。
他想到了陸漢斌,最近有很多人在明里暗裡的告狀。太年輕,能力不足,憑白讓公司虧錢,各種說法都有。
郭陽卻不太在意這些,犯錯是早有預料的,驚喜的是自然能量的增長速度在意料之外,想必陸漢斌也在堅定不移的執行他的策略。
向天山說道:「苜蓿還田的確是好事,腐熟過程中也能釋放大量養分,提高土壤肥力。」
「對,先還田幾萬畝。腐熟發酵兩個月,到時候苜禾1號也收穫了。」
「那我們就開始幹了。」
農機的轟鳴聲此起彼伏,紫花苜蓿翻壓還田,需要先用割草機械將地上部分切割下來,在地表形成覆蓋層,隨後才將其翻壓至地下。
在10來台農機的相互協作下,還田工作有條不軌的進行著。
自然能量增長的速度又提升了,但郭陽想購買紫色等級的種子,這還遠遠不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