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馬鈴薯:土蛋蛋變金蛋蛋

  第261章 馬鈴薯:土蛋蛋變金蛋蛋

  天禾最新的大米和土豆已經運了過來,食堂的大廚們已經在精心的進行炮製。

  本地的員工喜歡吃土豆。

  郭陽卻更想嘗嘗大米的滋味。

  他已經很久沒吃大米飯了。

  即使他對吃食不怎麼講究,但長期呆在北方,最常見的就是各種麵食。

  他前世可是南方人啊!

  雖然也能接受麵食,但以前可是以吃大米為主。

  所以他對天禾的大米還挺期待的,尤其是種子商店培育的天稻22。

  這是常規稻種,不是雜交稻,常規稻口感本來就具有優勢。

  何況種子商店對天稻22的特徵評價是:產量一般,但口感和品質極優,對水質和土質要求高。

  這不由就拉高了郭陽的期待,相反,他對天薯21的期待感就要稍微低點。

  土豆這東西,在西北,尤其是甘肅,家常便飯中隨時能見到它的身影。

  其中又以定西土豆品質最為出名。

  定西位於隴中地區,因「安定西邊」而得名,素有「甘肅咽喉、蘭州門戶」之稱。

  這裡是海拔2000多米的黃土高坡,植被稀疏,坡度大,水土流失嚴重,耕地破碎。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定西都以『苦甲天下』而出名,土地貧瘠,乾旱缺水。

  鄉親們只好種些洋芋,圖的就是這些土蛋蛋旱澇保收,又能當菜又能當糧。

  兩百多年來,鄉親們習慣了自家種洋芋自家吃,即便賣,也就在十里八村轉。

  但這種情況在新世紀前後發生了改變。

  黃土高原的土壤雖然貧瘠,但卻土質疏鬆,富含鉀元素,這是土豆生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1998年,定西各級政府都成立了馬鈴薯產業開發領導小組。

  整個產業迅速的發展。

  這裡生產出了全國最優質的土豆,也有全國最好的寬粉。

  這裡的馬鈴薯暢銷華北、華中、華東、華南等國內市場,並遠銷東南亞、俄羅斯、沙特阿聯、歐美等國。

  從上世紀90年代初的10萬畝,發展到2006年的350萬畝,躋身於國內三大馬鈴薯產區之一。

  這裡有全國最大的馬鈴薯脫毒種苗、商品薯和精深加工基地,構築起了定西馬鈴薯的產業集群。

  天禾種業名氣雖然大。

  但在定西,天禾的馬鈴薯分部只是三十多家種薯企業中的外來者。

  唯一的優勢:財大氣粗!

  就差沒把有錢兩個字刻臉上了!

  去年10月,天禾先後在定西建成了組培樓、自然光照培養室、種薯霧培生產線,以及固定的原原種網棚擴繁基地等先進繁育設施。

  形成了馬鈴薯脫毒苗、網棚原種生產、一二級種薯繁育基地的一整套專業化生產模式。

  實際上,這些總投資也不過一兩千萬元,對天禾是輕輕鬆鬆。

  然而,當年定西地區旱作農業研究中心,分流成金芋、鑫地、禾豐3個股份制合作企業時,資金極度短缺。

  三家企業只能各自承擔脫毒、原種生產、繁育的一個環節。

  這才讓定西躍居全國最大的馬鈴薯脫毒種薯生產基地,生產了全國80%的微型薯。

  「有好的薯種,才能種出優質的商品薯。」

  當地的馬鈴薯種植戶在多年的種植中逐漸意識到了這一點。

  全市良種普及率接近60%,也有部分農戶開始使用脫毒種苗。

  「以前是自留種,幾年後產量就不行了,病害也多,有的土豆吃起來味道發麻,就是因為病毒的原因。」

  馬鈴薯是無性繁殖作物,在種植過程中,病毒會通過種薯無性繁殖多代繁殖過程中逐漸積累,導致種薯退化。

  所以防止品種退化,實現品種的商品特性和產量,這是需要脫毒種薯的重要原因。

  通過莖尖剝離技術繁育出脫毒苗,脫毒苗經過檢測放置溫室進行栽培繁育成微型薯。

  隨後是微型薯——原原種--原種一代--優質脫毒種薯——農戶,這才是一個完整的繁育過程。

  天禾卻以一舉之力,在短時間內,就形成了完善的馬鈴薯繁育體系。

  嘉禾是省內最知名的企業。

  而馬鈴薯在全國絕大部分地方都可以種植,天禾在省內發展馬鈴薯種業,對當地領導絕對不亞於買中了彩票。

  其雄厚的資金和科研實力,甚至讓地方喊出了要讓定西的種薯出口到全世界!

  其陣勢之大,

  讓原有的科研企業目瞪口呆!

  這是來了頭要吃肉的狼啊!

  還有,你錢是這麼用的?

  接下來的時間裡,天禾很快推出了一個品種,這讓不少人內心緊了緊,一粒優質種薯的選育需要很長的時間。

  天禾明顯是有備而來啊!

  定西已經有四十來個較為成熟的品種,這下又多了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事實上,天薯21還是初次開始推廣,上層管理人員的高調只是為了宣傳,基層的技服人員其實很低調。

  天薯21:高產,廣適,抗病,適宜種植在乾旱、半乾旱地區。

  技服人員找准了定位,

  南部高寒陰濕區,以及洮河、渭河、漳河的河谷川水區,這兩個地方壓根兒沒想過去推廣。

  而是直接到了中北部黃土高原丘陵溝壑乾旱半乾旱區。

  這裡的地形怎麼說呢?

  用丘陵起伏,溝壑縱橫,似乎也很難形容出地貌的複雜程度。

  山、嶺、梁、峰、峴、墩、嘴、頂、尖、坡、坪、台、崖、埂、塄、溝、岔、灣、屲、灘、坑、川、河谷……

  你能想到的地形地貌,反正這裡都有。畢竟曾經還被聯合國評為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

  但這裡,卻主要開展高澱粉和主食專用馬鈴薯的高產栽培種植。

  不過這種高產是相對的,東北、華北畝產6000斤以上才能算高產,只要敢上化肥,甚至八千斤,一萬斤都能種出來。

  而這裡因為常年乾旱,能畝產3000斤,就算是大豐收了。

  卻是適合天薯21的安家之地。

  雖然有天禾的名氣加持,但天薯第一年的推廣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難。

  很多農戶養成了有什麼種薯就種什麼的習慣。

  而意識到良種重要性的農戶,也因為脫毒種薯價格貴,很多人並不願意使用。

  市經過脫毒的商品種薯供種面積還不到10萬畝,供種率極低。初來乍到的天薯21並不占優勢。

  不過天禾有自己的推廣體系。

  與種植大戶或者村社合作建立馬鈴薯示範種植基地,示範基地都會得到天禾公司的種薯、農資、農機等支持。

  尤其是在使用脫毒種薯這一塊,地方財政困難,良種補貼覆蓋的範圍很小。

  天禾直接給農戶減免了大部分費用,突出一個財大氣粗!

  極大的減輕了農戶的負擔。

  自然有不少人選擇了與天禾合作。

  這種簡單粗暴的推廣方式,讓一直苦於推廣脫毒苗的企業和科研人員目瞪口呆!

  還能這樣!

  狗大戶啊!

  企業是要盈利的啊!

  你這樣怎麼收回那麼多的投資成本?

  不怕企業倒閉了嗎?

  哦,是天禾啊!

  那沒事了。

  …

  在安定區新建村,50多歲的老書記蘇克儉,就帶領村民與天禾合作建立起了示範基地。

  起壟、覆膜、切塊、播種……村民分工明確,有條不紊地開展馬鈴薯種植。

  豐凱雖然還沒研發出質量穩定且適合中小地塊使用的優良小型機械。

  但簡易的播種機還是能輕鬆生產一批,兩人一組,一人打窩,一人丟種,速度快得飛起!

  全村有2700多畝溝溝坡坡上的土地種上了天禾的天薯21。

  夏天的時候,這些起伏的山坡上,最打眼的就是連綿不絕的馬鈴薯。

  漫山遍野的馬鈴薯花開成海,增收致富的馨香沁人心脾。

  在經過幾個月的辛勤勞作之後,這連片的馬鈴薯示範基地,也沒有辜負一眾村民的期盼。

  迎來了有史以來的大豐收!

  從秋收開始的那一刻,老書記蘇克儉臉上的笑容就沒停下來過。

  那一顆顆沉甸甸的土蛋蛋,在他眼裡,就是一顆顆的金蛋蛋,還仿佛挖不完似的,不斷的從土裡滾出來。

  一摞摞土豆,如同一座座小山,村民們每天都早出晚歸,忙著挖金蛋蛋。

  大人們在田間地頭忙活,放學歸來的小孩還會聚在一起挖地鍋、燒洋芋。

  燒地鍋是門技術活。

  得大一點的孩子才會。

  先是在山坡邊挖土灶,隨後用一些鵝蛋大小的干土塊,在土灶的上方壘起一座「小山」。

  從山上撿來的柴草點燃,放進土灶里。

  待上面的土塊完全燒熱時,放進新鮮的洋芋,用土塊堵上燒火門,敲開土灶上面用小土塊壘成的小山。

  讓滾燙的土塊與洋芋充分接觸,再用浸濕的土將頂部封起來。等頂部的濕土變干後,洋芋就熟了。

  最後,將洋芋從灶里挖出來,拂去表面的黃土,掰成兩半,烤熟的洋芋外焦里嫩,泥土的天然氣息撲鼻而來。

  大人們忙活之餘,也會跟著品嘗燒洋芋。

  只覺得今年的洋芋好吃了不少,這簡單的美味,既是鄉村的樸實無華,也是味蕾的極致享受。

  除了燒地鍋外,新土豆打出來的洋芋攪團,點綴上油潑辣子和韭菜花,酸辣鮮香讓人直呼過癮吶,過癮!

  忙了一整個秋天,2700畝的土豆才採收完畢。

  一部分土豆已經出售給了來收購的經銷商,還有大部分則是入庫待售。

  即使採收的時候,就知道今年增產不少,但當產量真的統計出來的那一刻。

  全村人都沸騰了!

  6500噸!

  平均畝產超過了4800斤!

  增產太多,以至於村民一度懷疑是不是產量統計錯誤了。

  由於耕地破碎,又乾旱缺水,新建村的馬鈴薯平均產量常年在2500~2800斤左右。

  能產3000斤以上馬鈴薯的地塊極少!

  今年卻統計出了4800斤的畝產,讓村民有點吃不准了。

  是不是書記老眼昏花,看錯數字了啊!

  但多次測算後,事實卻證明新建村的產量並沒有錯!

  就是畝產4800斤!

  增產了接近2000斤。

  這讓老書記想起他第一次種商品薯的那一年,當年立馬每畝增產了750斤。

  然而今年卻是每畝增產2000斤,還是帶著全村人一起!

  這脫毒種薯果然了得!

  比普通商品薯還要厲害!

  按每斤0.45元算,那也增收了900元,每畝的收益達到了2160元!

  土蛋蛋還真成了金蛋蛋!

  村民們臉上也洋溢著喜慶,家家戶戶的媳婦開始比拼起了打洋芋攪團,村里散發出濃郁的土豆香味。

  這可是每畝增產幾百元。

  對年人均收入只有1600多元的新建村來說,這份增收的幸福,不亞於天上掉餡餅了。

  雖然還沒賣完,但每家每戶都在盤點著該增添些什麼家具了。

  天禾原本也想著幫著銷售,但蘇克儉拒絕了,稱不愁賣!

  定西雖然財政實力落後,地方政府卻對馬鈴薯產業極其的重視。

  多年前就組建了專門的營銷隊伍,手裡也掌握了外運的車皮,還修建了大量的儲藏窖。

  甘、蒙、陝、黑,定西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內蒙。

  經過長期的輪番作戰,定西馬鈴薯取代了幾大傳統產地主導終端市場的主體地位,成為全國市場的領先者。

  如今,如果定西馬鈴薯一天不到貨,廣州零售市場的土豆價格立即上漲5毛。

  所以,蘇克儉根本就不愁銷路。

  6500噸的土豆,沒用多久時間就一銷而空!

  整個村子銷售收入達到了585萬元!

  歡聲一片。

  與新建村一樣,天禾其它幾個示範基地也相繼迎來了大豐收。

  這些示範基地都建在乾旱地區,而天薯21,其最大的特點就在乾旱、半乾旱地區種植效益明顯。

  所以,耐乾旱的高產特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而這些乾旱地區還有一個共同特點,貧困,革命老區,紅色文化,長征路上的加油站。

  如今,這些村子卻紛紛迎來了大幅增產和增收。

  這在當地可是個大新聞!

  脫貧致富奔小康。

  這可是光鮮亮麗的政績!

  在2005年,定西的馬鈴薯產業就受到了人民日bao,農民日報等yang媒的報導,進入了高層的視線。

  而今,又迎來了新的變化。

  還是天禾種業搞出來的,省內的明星企業,要資金有資金,要技術有技術,實力槓槓的。

  許多人都意識到了未來的潛力。

  先是鄉鎮上領導來了,隨後市領導也來了,同樣也引起了省內省外的關注……

  然後,他們就看到許多村民買上了三輪車、彩電,還計劃著蓋新房。

  金蛋蛋還真鋪出了小康大道!

  讓隔壁的青海一陣艷羨,青海氣候冷涼,土壤富含鉀,是全國馬鈴薯最佳適宜生長區,把土豆視為瑰寶。

  同樣也是重要的馬鈴薯種薯基地,其青薯系列品種在定西地區也很是暢銷。

  青海耕地面積70%是山旱區。

  對天薯系列的抗旱高產,屬實是眼饞了,直接發起了引種請求,並邀請天禾去投資……

  總之,天薯21在周邊火了起來。

  脫毒種薯價格確實不便宜,每畝需要300~400斤種薯,每斤2元的話種薯就要去掉600~800元。

  即使是示範基地里的村民也感覺心疼。

  但仔細一想,以前每畝產兩千多斤,畝收入也就1000~1200元,扣掉種薯後也就不到一千元。

  種天禾的脫毒種苗的話,至少能產4800斤,畝收入2160元,扣掉種薯費,都還有1360元以上。

  而且,天禾對示範基地還有各種補貼。

  事實上,隨著天薯的走紅,省內省外購買脫毒種苗、微型原種的客戶訂單開始多了起來。

  天禾現有的繁育基地不夠了。

  有些隔離條件好的示範基地直接就能轉型成為天禾的洋芋脫毒種薯一級擴繁基地。

  因為地方領導喊出的口號:「讓定西的脫毒苗、脫毒種薯賣向全國、全世界。」

  這並不是一句口號。

  而是切實努力的方向。

  我國馬鈴薯的產區正在發生轉移,南方秋冬種馬鈴薯的面積越來越大,馬鈴薯錯季上市銷售的空間越來越小。

  這是危機。

  同樣也是機遇。

  天禾的種薯定價策略,給農戶留足了盈利的空間。

  從而帶動了整個定西地區脫毒種薯的推廣,帶動馬鈴薯產業的發展。

  定西有三十餘家種薯繁育產業鏈上的企業,生產的種薯多種多樣,加工企業四五百家,產品暢銷海內外。

  耐乾旱,又高產的天薯,更像是一個強有力的生力軍,讓定西的馬鈴薯產業更有競爭力。

  也讓更多的農戶脫貧致富。

  ……

  酒泉。

  郭陽從天薯的發展歷程中回過神來,做到茶几邊,泡起了紅麻茶,等待著午餐時間。

  天薯單品銷售額突破億元不成問題,現階段卻沒什麼利潤。

  畢竟選擇了較為貧困的山區。

  不過這也是種企存在的一種意義,帶領群眾脫貧致富。

  尤其是對天禾來說,一個又一個種子的大賣,賺足了錢,現在更是國內種企的牌面,不僅要對外扛起大旗。

  有餘力了,也可以做些更有社會責任感的事情。

  國內馬鈴薯的平均產量比俄羅斯高,但比歐美發達國家卻相差一半。

  主要就差在西北和西南的山區,也是國內貧困現象比較普遍的老少邊區。

  天薯能在這些地方紮根,帶領農戶增收致富。

  郭陽心裡是挺有成就感的。

  獨自悠然的品了會兒茶,祁連山的積雪越發明顯,雪山之巔,白雪皚皚,仿佛是天地間最純淨的寶石。

  郭陽獨自靜靜的感受著這份壯美。

  一陣敲門聲打破了這種寧靜。

  是羅修,只聽他輕聲說道:「老闆,吃飯了。」

  郭陽看了眼時間,已經到飯店時間了,「好,馬上就來。」

  走出辦公室時,郭陽能看到員工也已經在陸續往食堂走去。

  一些女員工一邊走還一邊興奮的討論。

  「快點,快點,聽說今天食堂又在搞新花樣了。」

  「有啥?」

  「土豆宴叻,還有大米飯,都是公司的產品。」

  「啊,那有啥稀奇的,我小時候早上吃土豆,中午吃洋芋,晚上吃馬鈴薯,早就吃膩了。」

  「我以前也膩煩,來九泉後,反而開始想念那一口了。」

  郭陽和羅修不動聲色的從旁邊走過,討論的聲音依然不減,其餘的人也說說笑笑。

  郭陽不由感慨,公司女員工多些,好處確實不少,更有生氣活力些。

  也能解決一部分嘉禾內部的需求。

  等到了食堂門口,氛圍更濃烈了,前方不停的傳來驚呼聲,讓後面的人也不由往前擠。

  濃郁的飯菜香味也傳來。

  「土豆開會咯!」

  「這都是用土豆做出來的?」

  「真沒想到有這麼多花樣。」

  郭陽一進門,便看到一場別開生面的土豆盛宴。

  土豆魚翅、土豆甲魚撈飯、太極洋芋羹、刺身洋芋、土豆披薩、土豆冰淇淋……

  土豆這種「百搭」的食材,在廚師精湛的廚藝下,變成大雅之堂的美味。

  先不說好不好吃,光是這種視覺就讓人挺享受。

  員工們爭先打著菜。

  郭陽則直接來到了飯桌上,各式各樣的菜品都已經準備好,每一樣都有。

  對他反而是有點浪費。

  不過那碗大米飯倒是吸引了他的注意,在這滿屋子的土豆香味中,還能聞到一絲米飯香,那就很難得了。

  大米飯的色澤潔白如玉,粒粒分明,宛如一顆顆飽滿的珍珠。

  散發出淡淡的米香,那香氣仿佛能穿透鼻腔,直達心底。

  郭陽用筷子夾起一撮米飯,它們黏在一起,卻又不會過分粘連,呈現出一種獨特的黏性和蓬鬆感。

  當米飯入口時,那軟糯的口感讓人陶醉,每一粒米飯都在舌尖上跳躍,釋放出濃郁的米香和淡淡的甘甜。

  「好吃。」

  「不錯。」

  羅修也來自南方,對米飯也有一種執念。

  兩人就這麼細細的品嘗著。

  前所未有的滿足。

  食物不僅僅在於它的口感和香氣,更在於它帶給人的那種溫馨和滿足感。

  而嘉禾的食堂總是能帶給員工各種驚喜。

  從各種爽口的蔬菜、牛羊肉,到優質麵粉,到如今的土豆和大米。

  食物的品質有保證,變化也極為的豐富,可以預計的未來,也還會有各種各樣的食品出現。

  海鮮、蔬菜、水果、啤酒花……

  多姿多彩的味覺盛宴,無疑也能極大的增強員工的幸福感。

  吃完飯。

  郭陽愜意的在園區附近溜達了一圈,突然覺得整體的綠化還是單調了一些。

  琢磨了會兒,他4月份培育了20來個花卉種子,一個夏天的制種,也產出了不少

  在辦公區逛了一陣,又問了問其他人,才在天禾的種子加工里找到嚴群。

  「老嚴,中午都不休息會兒?」

  嚴群站在一條種子生產線不遠處,笑道:「蔬菜種子大部分已經分選加工好了,主要就還剩玉米種子,天玉1號今年的任務重。」

  「這會兒多忙點兒,過年才有時間休息啊!」

  郭陽愣了愣。

  已經11月中旬了。

  一年好像又要過去了。

  嚴群繼續說道:「老闆,你過來找我有什麼事?」

  回過神來,郭陽突然覺得綠化這事兒不該找嚴群,開口道:

  「也沒啥事,就想著廠區和公司附近的綠化太單調了點,公司不是有20來個花卉種子嗎,想利用起來,你知道誰擅長這方面的不?」

  嚴群思考了片刻,說道:「這事兒簡單,從花卉制種基地找幾個工人,就能把活幹了,我來安排吧!」

  「還是要簡單設計下。」

  「沒問題。」嚴群建議道:「我覺得可以在戈壁的集團總部附近搞一個花卉苗圃。」

  「公司也可以馴化一些本地的野生花卉和鄉土植物,用作花境使用。」

  郭陽上次培育的花卉種子多種多樣,但為了搭上惠農網,培育的種子地域性沒做過多的限制。

  不過由於搜集的種質資源多是來自西北,所以對西北的氣候也有一定的適應性。

  想了想,郭陽才說道:「這倒也可以,不過要想賺錢,還是要到大城市圈附近才行。」

  嚴群失笑著說道:「天禾建花卉苗圃,主要還是為了培育種子。」

  郭陽也笑著打了個哈哈,「那行,你先忙著。」

  在園藝花境這塊,西北地區四季分明,冬天寒冷,土壤貧瘠,降雨量小。

  同時植物品種也相對缺乏,城市建設相對落後,花境的應用還處於將將萌芽。

  相比之下,南方花境植物材料豐富,一般可以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甚至還可以四季有花。

  伴隨著房地產的紅火,園藝花境也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代。

  嘉禾沒那麼多的精力去涉足花境工程,但在花境植物培育這一塊,倒是可以再花點心思。

  未嘗不可以讓大西北也四季有花,四季有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