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帝國以後就稱大秦帝國了,以後全部改寫為大秦。
1931年12月13日,大秦報社所有版面介紹了秦軍統一大慶帝國,並改新朝為大秦帝國。
刊登1:秦軍消滅了列強駐紮在我國的所有駐軍,並收回了被列強強行占據的租界,還在全國範圍內抓捕在我國犯罪的他國人,全國範圍抓捕內奸、犯罪分子!
刊登2:秦軍在統一全國的時候遭遇大英帝國、白鵝帝國、大倭帝國的武裝阻止,造成我軍幾十萬人的傷亡,為我們英勇的戰士默哀!
……
白鵝帝國把主要軍事實力都集中在西洲大陸,在與大秦帝國交界處軍隊並不是很多,無法短時間集結大量部隊,如此,他們才在邊界與我軍對峙,沒有再次進攻秦國邊防要塞。
大英帝國在殖民地軍隊倒是多,但都是招募的本地新兵,前面訓練好的炮灰早就被投入到西洲大陸戰場中去了,因此,英軍才暫時沒能力找麻煩!
倭軍這次在大秦帝國的統一戰爭中,陸上倭軍突破不了江防工事,海上艦隊又遭到重創,正在回家舔著傷口呢。估計正在策劃報復行動,但是他們國內士兵也就4000多萬,其他軍隊都還沒訓練完成,想要報復可沒有那麼容易。
因為大秦這個後勤基地突然沒有了,對大倭帝國可是相當嚴重的,他們沒有了大秦這個廉價的物資基地,你說他不急才怪,但急也沒用。大秦的突然統一了,還把租界收回去了,大秦軍隊戰鬥力一下提升了多少倍,你說倭軍怎麼辦?也只能等情報明朗一點才好行動啊!當然是等他們埋在大秦國內間諜給他提供消息了!不過他們永遠也想不到,他們的情報系統早就被羅恆的情報部門摸透了(地圖功能幫助)。
在開放戒嚴後,羅恆讓軍隊按照情報部給的情報去使館區抓捕在我國犯罪的人員,不管他是什麼官,先抓了再說。如果遇到反抗可以就地擊斃,不需要有顧慮。
同時,羅恆讓人通知駐他國的前朝大使,國內已經統一,現在正改朝換代,問一下他們是否還願意擔任外交官,並把在國內犯了罪的外交人員抓捕回去。如果不想幹了,又沒有犯罪,就發放遣散費遣散;願意留下的就暫時撤回國內接受培訓,然後根據工作能力重新安排外交工作崗位。
對於是皇宮問題,還是需要重新修建的,至於那個存在了幾百萬的皇宮,羅恆可不想住進去,哪怕是分身居住。皇宮裡面都不知道裡面死了多少人,發生過多少事,裡面是否存在以前存留下來的某些遺留問題(如:對身體有慢性影響,逐漸使居住在裡面的人身體虛弱…)。
羅恆決定將老皇宮開放作為遊樂場所,故宮本身就是一件超級文物,他的每一個建築都是文物,所以他也是一座博物館。以後故宮也可以作為影視基地、文化基地等用途!羅恆讓分身傀儡把整個老皇宮用至寶掃描了一遍(開放權限給分身傀儡),把裡面(埋藏起來的)真正有價值的東西都收走,是對修煉者有價值的物品,不是普通的古董。
羅恆決定在京都和兩個陪都都修建一座新皇宮,將他們全部都建成要塞級別的,就算氫彈來了也破不開的那種超級建築群,然後挨著皇宮(這個皇宮是皇室居住地,皇帝辦公在皇宮相連的中央軍政院)不遠處建立各部門的總部,所有建築肯定是要塞級防禦工事,地下建築多達幾百層,地上建築三層,軍政院前還要修一座無比巨大的廣場。皇宮選址為京城外紫鏡湖湖中島(面積並不比老皇宮小),政府各部門圍繞紫鏡湖建設,對整個紫鏡湖地區進行規劃設計,搬遷附近幾個村莊,並給他們在京都新城區修建房屋(私人宅基地的),按村規劃統一修建。
以皇宮為中心,建立首都新城區,老城區也會進行城市改造,城牆也不會拆除。老城區街道寬度有限,所以主幹道修建在地下,地面為輔道。新城區雖然沒有城牆,但是它的防禦能力只會比老城區更高,更完善。因為整個新城區就是一個要塞,開放給百姓的房屋沒有多大特色,但都有個地下室,而且與人防工程相連。
羅恆(高級官員聊天群):全國公路建設、鐵路建設、橋樑架設也要儘快提上日程,建設部要規劃出全國道路交通網絡!
羅恆:你們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話,「想要富,先修路」。
羅恆:所以交通道路是非常重要的,這個一定要重視!
張海雲(建設部長):好的,少爺,我們會很快將建設方案規劃出來。
程鵬(交通部部長):我們會儘快和建設部拿出一個可行的交通網絡方案出來的。
羅恆:嗯!工業部也要開始工業布局了,你們也要開始規劃了。
李玉龍(工業部部長):好的,我會根據情況合理規劃好工業布局的。
羅恆:對於三個軍閥頭子,你們怎麼看?
羅禮(暗衛):這種軍閥頭目還不斃了?
羅海(情報部):你拉倒吧!你!
羅海:關起來吧!好吃好喝供著!
羅林(軍部):我覺得關起來就行了,反正也不差他那一個吃的。不殺有好處也有壞處。
羅林:
1、彰顯法治原則:通過司法程序對軍閥頭目進行審判和懲罰,向公眾傳遞一個重要的信息,即任何人都不能逃脫法律的制裁,顯示國家對法律的尊重和執行。
2、防止復仇和報復:關押軍閥頭目可以防止他們組織復仇和實施報復行動,保護社會的安全與穩定和其他相關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
3、教育和警示作用:對軍閥頭目的懲處可以作為一個案例,向其它人展示違法行為的後果,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
4、促進國家統一和整合:加強中央政府的權威,促進國家的團結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