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魄力
褚方俯臥於馬身,全力沖馳,這時荊州軍終於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驚怒之下,紛紛引弓射之,一時間箭矢亂飛。
然而此時褚方已經衝出甚遠,箭矢大多落在空處,就算偶有射中,也因為褚方人馬俱甲而不能傷其分毫。
不過眨眼的功夫,褚方便駕馭二馬衝過護城河的大橋,直抵臨湘城郭之下。
如今荊州大軍初至,臨湘尚未封死城門,當即便有守軍開門,將其迎入。
隨著褚方單身入城,臨湘城牆上的士卒頓時爆發出震天的歡呼聲。
而城外的荊州軍,則士氣大挫,陷入一片死寂。
褚方橫穿數以千計的敵軍,殺傷六人,寒毛未傷的入城方式,對他們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臨湘城西臨湘水,北倚瀏水,唯有南面和東面地勢開闊,而這兩個方向,自然也是防守的重點。褚方是從南面進入的臨湘,張羨目下卻在東面城牆上,這也是荊州大軍主力所在方向。
劉表治下南陽、章陵、南郡、江夏等地皆產鐵,因此荊州軍裝備之精良,在天下諸侯中可謂數一數二,士卒人人頭戴兜鍪,身披鎧甲者,亦不下萬人。這就是劉表為何能夠屢屢擊退來犯敵人的底氣所在。
望著玄甲曜日,朱旗絳天,雄壯威武的劉表軍,張羨臉上不露聲色,內心卻頗感憂愁。
他現在麾下有士卒萬人,新募之兵五千餘,而鎧甲還不到兩千,面對劉表軍,自然底氣不足。
忽然間,張羨聽到城南傳來巨大的歡呼聲,他心中對此頗為不解,弄不清楚現今的形勢下,還能有什麼事值得歡呼雀躍。
直到士卒爭相高呼褚子平之名,張羨才知事情原委,不禁大喜過望。他現在不缺士卒,缺的是大將,尤其巴丘一役,諸將傷亡殆盡,就更缺了。褚方一至,算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褚方談不上大將之才,過去只帶過一營不滿千人,但他為人驍勇善戰,也有極高的名望,士卒都服其孝勇,當此困境之時,能夠極大振奮軍心。
桓階不由長舒一口氣,笑道:「褚子平終於來了。我與他昔日同在烏程侯帳下效力,素知其為人孝勇,亦以信義聞名。我料其得知府君有難,必定前來,褚子平果然沒有令我失望。」
張懌則是一臉慚色,無地自容,他之前曾因褚方遲遲不至而破口大罵,如今看來,倒是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其實何止他,就連張羨,也對褚方不抱什麼希望了。畢竟他今年以來,前前後後給褚方寫了三封邀請信,全部石沉大海。
沒想到臨湘安全之時,他不肯來,臨湘危機之時,他卻來了。
張羨當即率張懌、桓階、劉蟠等人,走下城牆,迎接褚方。
沒過多久,身披袍鎧,駕馭二馬的褚方便在兩名騎吏的引導下來到臨湘東城城下。
等到褚方一下馬,張羨就迫不及待的大步上前,拉住褚方的手,說道:「仆當年赴任長沙,途經酃縣時,由於吳人蘇代為禍甚烈,百姓苦之,是以仆匆匆北上臨湘平叛,未能親身拜訪,直到今日,才有機會正式見面。」
說實話,當年張羨並沒有太過重視褚方,至少不值得自己折節下交,登門拜訪。不過褚方到底也是長沙首屈一指的武將,張羨便派人慰問其母,送上厚禮,並且此後年年都是如此。
一是欣賞他的孝心,二是籠絡他的手段,反正這點財物對張羨來說微不足道。而多年不懈的堅持,終於在今日獲得了回報。
褚方沉聲道:「過去家母在世時,常受府君饋贈,彌留之際,亦對府君恩情念念不忘,一再叮囑在下,日後當思報答。
前時府君來信,因在下正在酃縣征討賊寇,倉促間難以脫身。數日前乍聞北軍南下,臨湘危在旦夕,思及府君昔日恩情,心中不敢猶疑,便放下一切,火速而來。」
張羨聽罷,忍不住嘆道:「巴丘大敗,兵將一時俱喪,全軍幾至覆沒。表軍南下之際,仆調在外諸營入衛臨湘,共抗大敵,卻不想應者寥寥。面對得勢猖獗的劉表軍,諸將各擁兵眾,亦不免膽寒,然子平卻不避危險,孤身北上,這是何等英勇無畏。」
張懌在一旁開口道:「似劉伯嗣、蔡宏超等人,平日素以豪傑自詡,危急關頭,卻望風而逃,與足下實有若天壤之別。」
二人的行為,絕對和劉景脫不了干係,不過張懌沒敢提劉景的名字,褚方現在的身份還是劉景主簿,當著他的面侮辱劉景,簡直比侮辱他本人還要嚴重。
劉蟠一聽,臉色立刻沉了下來。
褚方駁道:「足下怕是說反了。在下路上聽百姓議論,劉伯嗣在巴丘時於全軍大敗之際,收攏數千潰兵安全返還。而蔡宏超不久前平定東部豫章賊,解除了長沙後顧之憂。在下至今寸功未立,如何能與二人相比?」
被褚方當面反駁,張懌不禁面紅耳赤,自感顏面大失。
張羨面色平靜地頷首道:「子平所言甚是,劉伯嗣、蔡宏超確實對長沙有大功,他們雖然沒回臨湘,卻也沒有投敵,不該過分苛責他們。反倒是仆信任有加,視為心腹的吳巨,竟然陰降北方,壞我大軍,委實可恨!」
每每想到吳巨,張羨就感到心痛如絞,若非他背後捅刀,局勢不至於一下敗壞到這個地步。
張羨又道:「算了,不提那個卑鄙小人。子平,仆欲以你為羅縣令、長沙北部都尉,督臨湘諸營兵,不知子平意下如何?」
羅縣令、長沙北部都尉是之前吳巨的官職,在長沙可以說是僅居張羨一人之下,而在萬人之上。最重要的是督臨湘諸營兵,這等於是任命他為守軍統帥。
不意張羨竟有如此魄力,褚方大感意外,心裡不由生出敬意,當即下拜道:「多謝府君信任,在下必不負府君重託。」
張羨扶起褚方,笑著說道:「有子平為仆督軍禦敵,表軍縱有十萬之眾,仆又有何慮?」
褚方抱拳道:「府君深得民心,士卒用命,上下一心,表軍雖眾,亦休想撼動臨湘分毫。」
「善。」張羨撫掌笑道,「走,子平,隨我登城觀敵。」
「諾。」
臨湘城中歡聲雷動,不可避免引起了臨湘東郊的荊州大軍的注意。蒯越此番南下,手中持有一份名單,上面列的都是長沙名士、豪傑,褚方自然也在其上。
和吳巨不同,蒯越從沒有想過招攬褚方,沒辦法,誰讓他昔日曾為孫堅的部將呢,就像桓階一般,他絕對不會投誠,雙方註定成為敵人,斷沒有迴旋餘地。
根據蒯越掌握的情報,褚方目前當在酃縣劉景麾下效力,城中為何要高呼其名?等到南邊的斥候來報,方才恍然大悟。
蒯越內心素來不甚看重武人,亦為褚方的信義英勇而讚嘆不已,當著眾將的面,不吝誇耀,認為他身上有古人之風。
蒯越越誇獎褚方,吳巨便越覺刺耳,他感到周圍人看他的目光全都帶著異色,令他心生煩躁。
身軀矯健,面容俊朗的劉磐開口道:「我之前聽人說褚子平乃是荊南首屈一指的猛將,過去孫堅亦愛其勇,以為先鋒,摧鋒破敵,善戰無前,只是因侍奉病母,才滯留南方。我心中還頗有幾分不信,今日觀其行為,倒也不全是虛言。只恨我當時未在南邊,不然必斬其於馬下。」
蒯越聽罷,心裡頓時便有幾分不喜,這種只會逞匹夫之勇的人,他最是看不上,偏偏對方又是劉表的侄兒,又不能不用。
蒯越耐著性子勸道:「褚子平盛名之下,豈能無因?異日戰場相遇,劉中郎千萬不可輕敵大意。」
劉磐心中不以為然,論武藝,他只服漢升一人,其他人,包括褚方,都不被他放在眼裡。口中說道:「我自不會輕敵大意,只盼異日先登之時,與其相遇。」
蒯越嘿然,他根本就沒想過讓劉磐先登,自古先登陷陣,最是危險,他可是劉表的親侄兒,萬一有個什麼三長兩短,劉表縱使嘴上不說,心中也會責怪他。
蒯越不理劉磐,目光轉向下首一人,其方面大耳,五官出眾,留著絡腮鬍須,甚有英氣,不是賴恭又是誰?
「正所謂先禮而後兵。伯敬,你是零陵人,而張羨昔日為零陵長,你們二人也算頗有交情,不如你去城下勸其歸降,如何?」
賴恭忍不住皺眉道:「張長沙性格倔強不屈,斷不會降。」
蒯越含笑道:「試試亦無妨。就算張羨不降,也可以語言稍稍瓦解臨湘堅守之心。」
賴恭暗暗搖頭,這也沒什麼用,效果幾乎等於無,張羨在長沙任上數年,廣施仁德,甚得士民之心。相反,劉表對長沙從無恩惠,自然被長沙人視為敵人。
不過胳膊扭不過大腿,蒯越是主帥,他說什麼就是什麼吧。
賴恭並未帶護衛,匹馬出陣,直抵護城河下。
他雖與張羨有些交情,本身亦為荊南零陵郡人,可這絲毫不能改變他支持劉表統一荊州之心。
劉表雖無王霸之略,但他卻有治理之才,治下百姓,都能安居樂業,荊南固然也算安寧,可到底是處於半割據,不聽州中號令,必須要儘快改變這種狀況,因為目前荊州的局勢絕對談不上好,北有曹操、西有劉璋、東有孫策,皆為宿敵。
曹操暫時講和,劉璋無他遠略,最令人擔心的莫過於孫策,此子與劉表有殺父之仇,自跨江以來,短短數年間席捲數郡,恐怕要不了多久,便會一統江東。到時候荊州若是還處於分裂之中,必然會陷入多面作戰。
所以,荊州必須一統,才能抵抗住四周覷覦的敵人。
若是以前,賴恭還會擔心妹妹賴慈的安危,不過他得知妹妹已被劉景接往酃縣,而且期間還曾帶領外甥虎頭還家探望父母。賴恭由此便徹底放下心來。
賴恭策馬徘徊於護城河邊,揚聲道:「故人零陵賴伯敬,有請張府君出面一敘。」
張羨剛剛回到城牆,便聽到賴恭的呼喚,探身而出道:「伯敬,你我相識多年,記得從前在零陵之時,你我常常促膝而談,討論治郡安民之策,不想一別多年,你我再見之日,竟是在兩軍之前,莫非今日,你要與我兵戎相見嗎?」
賴恭大聲道:「在下也常常回憶昔日之時光,張府君在荊南多年,為政有方,百姓深受恩惠,便是在下,亦是如此。
此番隨軍南下,實乃迫不得已,張府君可知道,荊州現今的形勢已是十分險惡,荊州一統乃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張府君不想與在下兵戎相見,不如舉三郡而降。劉牧乃宗室仁人君子也,必會善待張府君。」
張羨哈哈大笑道:「伯敬若是前來敘舊,仆願與你言之,若是為劉表說客,速速離去。」
賴恭心知張羨意志極堅,最後說道:「張府君,大戰一起,必會生靈塗炭,你難道真的要三郡百姓,跟著你玉石俱焚嗎?」
張羨不禁陷入沉默,他自出仕以來,幾乎就沒有離開過荊南,這裡可以說傾盡了他半生的心血,他最不想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基業,毀於一旦。
不過現在顧不上那麼多了,他與劉表,誓不兩立。
「伯敬勿要再言,速去。」
「張府君,珍重。」賴恭緩緩搖頭,一拉韁繩,調轉馬頭,馳回陣中。
賴恭無功而返,在蒯越的意料之中,本就沒抱希望,自然也就談不上失望。
蒯越率領大軍徐徐而退。
大軍初至,難以馬上攻城,因為攻城器械,不方便搬運,基本都是就地取材製造。除此之外,還要在外圍深挖數道壕塹,以便困死臨湘,最後則是填平護城河。如有必要,還要壘起幾座土山,以壓制城牆上的守軍。
反正想要攻城,絕非一時半刻,需要極其繁瑣的前期準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