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營壘

  第103章 營壘

  請出劉修後,劉景將募兵的任務交給了他。

  自古以來,遊俠、惡少年群體便是天然的優質兵員,蓋因他們皆身懷武藝,膽大心粗,好鬥輕死,只要對其等嚴加訓練,足可以成為天下一等一的精兵。昔日追隨李陵深入胡地,轉鬥千里的五千步卒,便是「荊楚勇士、奇材、劍客也。」之後教射於酒泉、張掖,立時成為天下少有的精銳之師。

  可惜劉宗之前一次就招募數百遊俠、惡少年,蔡升再收攏百餘人,臨湘的負劍之徒差不多被一網打盡,余者不過十之一二。

  沒有了遊俠、惡少年這個優質的兵員,劉修只好擴大範圍,從大眾之中招募士卒。

  所謂「選士而無去取,是驅市人而戰也。」這就是說,招兵而無選擇取捨,等於是驅趕烏合之眾作戰。

  相比於城郭之民,劉修更喜歡鄉野愚夫,他認為鄉野愚夫皮肉堅實,不畏辛苦,聽從命令,易於訓練。

  不過鄉野愚夫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當兵,還要從中精挑細選出膽大之輩,因為「伶俐而無膽者,臨敵必自利;有藝而無膽者,臨敵亡其技;體壯而無膽者,臨敵必累贅;有力而無膽者,臨敵必先怯;俱敗之道也。」其他皆次要,唯膽當先。

  除此之外,在漢代要想當兵,對身高也有一個最低標準。當然,這個要求幾乎可以忽略。

  漢代繼承秦制,選拔士卒還在沿用著數百年前戰國時期的標準,身高超過六尺二寸即可,這個身高是一名十五歲少年的標準身高。荊南地區的人普遍較北方人矮小,但絕大部分男性身高都超過了六尺二寸。

  對於兵員,劉景曾有意招募避亂於長沙的北方流民,前些年益州牧劉焉便收編了數萬南陽、三輔流民,號稱「東州兵」,戰鬥力頗為不俗。

  劉修卻將他勸住了,其理由非常充分,如果是像劉焉那樣將北方流民單獨編成一軍,自然沒問題,可劉景卻想讓南人北人共處一營,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一般,雙方語言、習性、風俗……無一相似之處,時間一久,必生衝突。

  劉景也意識到自己有些想當然了,在古代,人們的地域觀念極強,晉代衣冠南渡,南人北人就互相譏諷對方為「北傖」、「貉子」,當即絕口不再提及此事。

  劉景認為實力越強越好,並不介意多養一些人馬。

  得到他的授意,劉修在臨湘各鄉大肆徵兵,一共招募了八百餘人,加上蔡升手下的百餘遊俠、惡少年,人數不多不少,正好一千。

  成軍之日,劉景特意休沐一天,帶著劉亮前往營地參觀。

  營地設在臨湘正南五十里外,此處乃是南方通往臨湘的必經之地。

  近年隨著揚州豫章郡局勢的糜爛,很多豫章人攜家帶口,橫穿山脈,來到長沙醴陵一帶避禍,身處他鄉為了不被欺負,當然就會選擇抱團取暖。

  醴陵位於臨湘以南,二者間距離不過二百餘里,臥榻之側,有這樣一股不受控制的流民勢力,張羨豈能安心?他不僅在醴陵部署了大批兵力,像劉宗、蔡升等新軍也被派到南邊防備流民。

  劉景和劉亮趕到時,發現營地雖然才建成不久,卻已經初具規模。

  漢時設置營壘,大體分為兩種,平原廣澤、無險可恃,便立方營,而依山傍水,有險可守,則立月營。月營又叫偃月營。

  如今劉景面前的,便是一座標準的偃月營,其背靠山險,面向平地,形成一個向前突出的半圓形,一道寬度和深度都超過一丈的壕塹將營壘與外界徹底隔絕,外以木柵為牆,鹿角、樓櫓,一應俱全。不問亦可知,這必是出自於劉修的手筆。

  蔡升、馬周、劉修儘管忙得不可開交,可一得到劉景到來的消息,立刻放下手邊的事,趕到營門外迎接。

  劉修身上穿著一件帶著披膊的兩當鎧,數以千計的甲片以麻繩組編,其上用絲帶編綴成菱形圖案為飾,左右腋下開襟處以絳帶系接。這件奢華精良的鎧甲,不僅令蔡升、馬周羨慕得直流口水,就是劉景也頗為眼熱。

  劉修如今整個人的精神狀態,就像變了一個人,神情莊重,眼神凌厲,極具威嚴。

  劉景心中不由肅然起敬,一時感慨道:「從兄和居家時完全判若兩人,令人側目,看來從兄天生就是一名軍人。」

  劉修內心泛起波瀾,嘆道:「這個世上,除了仲達,還有誰會任用我這麼一個廢人?若非仲達,豈有我之今日?」

  「孫臏斷足,猶能縱橫天下,名垂青史,從兄何必總是介懷身體呢?」劉景搖頭道,隨後目光轉向蔡升、馬周,問道:「宏超、子謹,你們投身軍旅也有一段時日了,有何感受?」

  蔡升苦笑道:「前時合聚百餘人,行止之間,還算頗有章法,以為軍旅便是如此,等真正入了軍旅,才體會到其中之艱難。單單修建一座營壘,就隱藏了太多太多的學問。」

  馬周亦忍不住感慨道:「與大兄相比,我和宏超比那些招募來的鄉野愚夫也強不了多少。」

  連日來劉修展現出的能力深深折服了蔡升、馬周,二人以兄事之,尊敬有加。

  劉景失笑道:「從兄研讀兵書二十餘載,豈是一般人?連我都只能甘拜下風,何況你們。既然知道自己的不足,日後就多多努力吧。」

  蔡升頷首道:「大兄亦言:『匹夫之勇不足取,為將不可不知書。』每晚皆招我和子謹入營舍讀書學字。」

  這正是劉景最希望看到的,心裡一陣歡喜,對劉修道:「從兄,有勞你費心了。」

  劉修微笑道:「他們二人雖然目不識字,卻十分聰明,亦知大義,只要用心學習,日後必可成為良將。」

  劉景笑道:「在這一點上,我與從兄所見略同,宏超、子謹,你們可不要辜負我和從兄的厚望啊。」

  蔡升和馬周對視一眼,齊齊道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