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女大公

bookmark

  「上尉,《庫爾蘭計劃》的核心問題,就是土地問題和民族問題。」

  「土地?民族?」法爾肯霍斯特上尉看著赫斯曼,「少校,您是想將波羅的地區的德意志人都集中到庫爾蘭?」

  「還有立夫蘭。」赫斯曼補充道,「大約6.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以里加為中心,其中一半多為可耕地,剩下的都是丘陵、湖泊和沼澤。」

  他說的就是後世的拉脫維亞!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是沒有拉脫維亞國家這個概念的,只有拉脫維亞人。這是一個人口僅七八十萬的小民族,沒有屬於自己的國家,歷史上不是被德意志人統治,就是被俄羅斯人統治。

  赫斯曼接著說:「根據波羅的臨時政府的統計,在庫爾蘭和立夫蘭地區有大約100多萬非德意志人,其中拉脫維亞人占60%(此時的拉脫維亞人也不都在庫爾蘭和立夫蘭),俄羅斯人占20%,其餘是愛沙尼亞人、立陶宛人、波蘭人、烏克蘭人和猶太人。另外,在波羅的地區和立陶宛還有奧屬波蘭,奧屬烏克蘭,目前一共有大約80萬德意志人,其中的大多數都在里加周圍,也就是在庫爾蘭和利夫蘭地區。而《庫爾蘭計劃》建議重新安排庫爾蘭和整個波羅的地區的人口,將德意志人集中到庫爾蘭和立夫蘭。再將庫爾蘭和利夫蘭的拉脫維亞人儘可能地遷走。以確保德意志人可以成為未來庫爾蘭自治邦的第一大民族!同時,庫爾蘭自治邦還要做好準備,在必要的時候接納來自波茲南和西普魯士的德意志人。」

  赫斯曼的《庫爾蘭計劃》並不複雜,核心思想就是用人口和子宮去占領庫爾蘭和立夫蘭!第一個目標是讓庫爾蘭自治邦的德意志人口達到100萬。考慮到庫爾蘭、立夫蘭的農業條件和德意志人的勤奮,6.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絕對能讓100萬德意志人生活得很好,這樣就能繼續吸引來自德國本土的移民。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庫爾蘭自治邦說不定會擁有300萬人口(包括非德意志人),超過後世的拉脫維亞。

  而協約國再怎麼不講道理,拿100萬庫爾蘭德意志人也是沒有什麼辦法的——那裡畢竟是歐洲!而且,庫爾蘭自治邦的德意志人也不會沒有武力。

  「如果未來的庫爾蘭自治邦能擁有100萬德意志人,那麼在充分動員之後,庫爾蘭防衛軍就會擁有10萬名戰士。依託多丘陵、沼澤和森林密布的地形,可以抵擋20萬到30萬遠道而來的協約國軍隊……」

  打的準備當然還是要做的!在《庫爾蘭計劃》中,赫斯曼建議成立一支人數在五萬左右的常備軍——庫爾蘭防衛軍。骨幹將是從東線德軍中招募的志願者,他們將會擁有庫爾蘭自治邦和德意志雙重國籍,還會在庫爾蘭自治邦分配到土地。

  「土地分配是怎麼回事?」尼古拉斯.馮.法爾肯霍斯特上尉手中有一份《庫爾蘭計劃》的副本,他一邊聽赫斯曼講解,一邊也在翻閱副本,同時還用鋼筆在副本上面寫字記錄。他發現副本裡面有許多關於「土地分配」的內容。

  「要給每一個想要生活在鄉村的波羅的德意志人分配足夠維持中產生活的土地。」赫斯曼說,「這是所有庫爾蘭德意志人團結起來的關鍵。庫爾蘭自治邦有很多土地,對吧?如果我們不把那裡的土地分給德意志同胞,那麼又如何讓他們相信庫爾蘭是他們值得用生命去保衛的家園呢?如果有一部分德意志人地主在土地分配中受損,我們可以在別的方面給予補償,比如庫爾蘭自治邦的債券,自治邦的公務員職位,或者里加城內的物業。」

  尼古拉斯.馮.法爾肯霍斯特上尉看了眼興登堡,興登堡點了點頭。庫爾蘭自治邦可以說是德意志帝國在這場世界大戰後唯一可能保留的勝利果實了。這是用200萬人的鮮血換來的!庫爾蘭德意志地主的利益,根本不能和200萬人的鮮血相比。而且,庫爾蘭德意志人失去政權,他們的土地早晚也會被人沒收。

  「另外,我們也應該儘可能安置好被遷走的拉脫維亞人……可以在波蘭和立陶宛安置,把屬於俄羅斯貴族的土地分給他們一些。最好能在波蘭和立陶宛形成幾個或十幾個拉脫維亞聚居區。」

  赫斯曼還在《計劃》中提及了拉脫維亞人的安置問題。他並不希望讓幾十萬拉脫維亞人憎恨德國……如果能慷他人之慨,又何樂而不為?給畢蘇斯基製造個拉脫維亞問題也不錯!

  「少校,您還在計劃中提到了庫爾蘭加入波蘭聯邦或是和愛沙尼亞組建聯邦的可能。」法爾肯霍斯特上尉眉頭微皺,「難道就不能考慮讓庫爾蘭獨立嗎?」

  「組成聯邦國家顯然比較有利,」赫斯曼解釋說,「首選當然是由庫爾蘭自治邦和愛沙尼亞自治邦共同組成波羅的聯合國家……可以是大公國,也可以是共和國。」

  在赫斯曼的《庫爾蘭計劃》中,愛沙尼亞人和拉脫維亞人的命運是完全不同的,後者會被遷離故土,而前者將擁有一個自治邦,成為原愛沙尼亞省(原沙俄)和立窩尼亞省土地上的主體民族。這兩個自治邦再合併成波羅的聯合國家,國家的首都則會設在里加……這樣做的好處是很明顯的,因為愛沙尼亞民族非常弱小,人口也不多,比拉脫維亞人還少一些。如果和強大的德意志民族組成聯邦,那麼聯邦國家的權力就會被德意志人操縱。另外,德意志人一直以來也是愛沙尼亞和立窩尼亞這兩個沙俄省份的上層,控制著許多土地和產業。如果愛沙尼亞和庫爾蘭組成聯邦,那麼愛沙尼亞人就不能沒收德意志人的財產。

  「那麼大公國的大公是誰?」法爾肯霍斯特上尉又問。

  「目前是一位德意志君主……這是陛下考慮的,不是我們能決定的。」赫斯曼說。在他的《庫爾蘭計劃》中,並沒有提及波羅的聯合公國君主人選——現在德皇威廉二世還在台上,討論這個問題未免不敬。

  不過在赫斯曼心目中卻有一個最合適的人選。

  「說吧,」興登堡揮揮手,「制定《灰色方案》本來就是要應對非常時期的。我可不認為到了那時,一位德意志帝國的公爵還能當波羅的聯合公國的君主。」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協約國沒有那麼好說話,除非庫爾蘭德意志人準備打仗!雖然不一定會輸,但還是應該儘可能避免戰爭,畢竟龐大的德意志帝國都被打敗了……

  「理想中的人選是奧麗加.尼古拉耶夫娜女大公。」

  「沙皇的女兒?」興登堡皺著眉頭,「這倒是個好主意!她的確有資格做波羅的聯合公國的君主,英國和法國都不能說什麼。」

  波羅的聯合公國這塊地皮本來就是羅曼諾夫王朝的,尼古拉二世的頭銜裡面就有「愛沙尼亞親王」、「立窩尼亞親王」、「庫爾蘭和塞米加利亞親王」這三個親王,就是指波羅的聯合公國這一帶的君主。這個英法美都是承認的,所以由沙皇把這三個親王傳給奧麗加,在法理上沒有任何問題。而且考慮到協約國反對蘇俄的立場,他們更不會反對這個安排。

  「可是蘇俄那邊呢?」興登堡的眉頭皺得更緊了。「他們會接受羅曼諾夫王朝的人在波羅的上台?」

  「應該不能吧?」赫斯曼笑了笑,「不過也沒有什麼,等協約國對蘇俄的干涉失敗了,我們再請她下台!到時候就是波羅的聯盟共和國了。」

  ——

  又到拜求收藏和推薦的時候了,大大們還有票票嗎?能讓羅羅的周推薦超過一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