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發展與變化
李奈辭別施耐德出了勝利堡,便徑直去了勝利堡北邊的火車站,準備乘車到三亞新城。早前他以個人名義在那邊購置了一套別墅,雖然每年去住的時間不多,但一直都安排有專人負責日常打掃和維護,隨時可以入住。這次估計要在海南島待一段時間,不時還要來勝利堡這邊報到,李奈便打算到那邊落腳了,這樣往返於勝利堡和三亞城區之間也不至於太辛苦。
李奈駕輕就熟地打發隨從用流通券買好車票,然後從檢票口進站候車。勝利堡車站比起剛竣工的時候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依然只有一南一北兩個月台。月台地面上用不同顏色的油漆標出了甲等車廂、乙等車廂和貨運車皮的候車位置,其中甲等車廂是為海漢首長、高級幹部以及外來富商準備的高級車廂,內設軟座,車窗也是由玻璃製成,每趟車就只有一節小車廂,票價自然也較高一些。乙等車廂是一般歸化民的首選,票價便宜但乘車環境相對較差,車廂里只有木製長板凳,車窗是簡陋粗糙的鐵條窗欞,遇到每天的交通尖峰時間,一節車廂要滿滿當當地塞上一兩百人,有時甚至連車頂都爬上了人。
李奈等了約莫一炷香的工夫,終於看到遠處的鐵軌上緩緩駛來了噴著白煙的火車。月台上的工作人員大聲地吹響銅哨,以此來提醒候車的人們退到地面劃定的安全線之外。
早期才通車的時候,經常會有因為看熱鬧而把人從月台擠下鐵軌的事故發生,出了幾次人命之後,司法部就出台了極為嚴厲的車站管理條例,在火車進出站時不遵從工作人員指示退出安全線之外,前兩次抓到會處以罰款,第三次抓到就直接送苦役營接受一個月勞動教養。這個措施已經施行了快兩年,有效地幫助乘車者養成了比較良好的乘車習慣,在車站發生的事故也已經少之又少了。
李奈第一次乘坐火車的時候也是驚為神跡,甚至想過如果能在廣州城和番禺縣之間修築一條這樣的鐵路,將會大大提升李家莊在珠江航運中的重要性。不過這個計劃最終也僅僅只是存在於他的腦子裡,並沒能變成現實。這樣的大工程涉及到的不僅僅是錢的問題,沿線土地的歸屬權就足以讓其胎死腹中,哪怕李家在番禺縣權勢熏天,但番禺縣的地皮可有不少是在廣州府達官貴人手裡掌握的,要讓這些人把地拿出來修鐵路,李奈不需細想也知道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此外地方官府也不會全是糊塗蛋,對於這樣一條從珠江入海口直達廣州城的便捷通道所存在的軍事風險,駐守廣州的明軍將領肯定是看得到的,也勢必會阻止這種工程的修建。
而這種事情在海漢做主的海南島上就不會發生了,首先這裡的土地全都是被海漢執委會控制,征地修路就算有人不服也沒有辦法反抗。其次本地的官府幾乎全都被海漢架空,現在海漢要修鐵路甚至都不用知會官府,直接自行動手就行了。據說目前海漢已經在計劃在瓊州府城與儋州之間修建一條鐵路,將瓊北兩座大城用鐵軌聯繫起來。如果這條長度超過200里的鐵路真能建成通車,那無疑會成為兩地間最快捷的交通方式。
李奈想在自己家鄉乘坐火車的願望,大概近期還不太可能實現,除非今後廣東易主,讓海漢來掌權,或許還有可能變成現實,不過李奈對此倒是不報太大的期望,畢竟這對於大明子民來說實在有些大逆不道。
李奈和隨從順利驗票上車,與他們同乘甲等車廂的只有五六個歸化民幹部,都是剃頭易服的海漢打扮,跟普通歸化民的明人著裝外表大不一樣。不過李奈跟海漢人打交道的程度遠非普通人可比,他一看便知這幾人並不是正宗的海漢人。
這些歸化民幹部看起來都非常年輕,頂多也就是二十出頭的樣子,雖不認識李奈,但都對他拱手示意。李奈聽著他們的談論,也與海漢人的北方口音有著較為明顯的差異,應該都是本地人,但還是努力在說著海漢目前推行的「普通官話」。李奈不問可知,這些年輕人應該都是由海漢教育體系培養出來的「海漢秀才」。
雖然海漢治下地區並不禁止讀書人參加大明的科舉,甚至還會對赴考的學子有種種照顧措施,但海漢同時也在逐步建設自己的「科舉」體系,自行建學,合格的學生全部安排就業。能夠在這個體系中出類拔萃的人才都會進入到海漢的各個部門中任職,而且入仕的門坎要比大明科舉低得多。在早期入學的一些歸化民青少年,目前都已經陸陸續續地分配到各種海漢官方機構,混得好的如符力、於小寶、張千智、黃雀等人,已經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出了不錯的成績。
李奈也曾與他們當中的一些人有過接觸,知道這些貧苦出身的年輕人對於改變他們人生軌跡的海漢有著極高的忠誠度,他們中的絕大部分人都不再將自己視為大明百姓,而是真正意義上的海漢人——儘管目前大明官方還並沒有承認海漢有這麼一個國家存在。
這些年輕的歸化民幹部還並不算是最為狂熱的海漢擁躉,李奈知道真正的狂熱分子其實都聚集在另外一個地方,就是海漢民團。因為「金盾護運」的工作需要,再加上他的個人愛好,他曾經不止一次參觀過海漢民團的作訓狀況,也切身地感受過民團中那種近乎洗腦的宣傳手段,普通士兵就不說了,但凡只要帶個「長」的軍官,幾乎都是狂熱的海漢擁護者。毫不誇張地說,他們當中的絕大部分人都有為海漢戰死沙場的決心,並且也十分熱衷於通過軍事手段來實現海漢的對外擴張。李奈認為如果不是上面還有執委會這麼一個權威的機構,會出於全盤考慮保持海漢與大明之間的長期和平,海漢民團大概早就已經發兵攻占珠江三角洲地區了。
李奈望向車窗外,火車正在通過榆林半島與鹿回頭半島之間的海灣,可以看到海邊聯排的巨大的船塢。目前的勝利港造船廠據說員工已經超過兩千人,造船訂單讓這個地方一直處於晝夜不停的運行狀態。每個月都會有大大小小的新船從這裡下水,而海漢艦隊中超過八成的作戰船隻,也都是在這個地方進行建造。雖然這地方的造船數量或許還比不過廣東珠江沿岸的船廠總和,但下水的船隻噸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建造軍艦的船塢外圍都有高高的竹棚和竹柵欄遮擋,從火車上看不到裡面的施工情景。不過李奈因為身份特殊,也曾不止一次進入船廠要害部門參觀,對於裡面的情況還是比較熟悉的。他從高高伸入空中的桅杆頂部,就能判斷出其中的一處船塢正在建造「威嚴級」的戰船——只有這種巨無霸戰船的主桅杆,才能延伸到如此之高的空中。
李奈個人對於海漢在南海地區,包括珠江口海域所形成的實際掌控並沒有太大反感,畢竟海漢人做這些事情沒有傷及大明海商的利益,反倒是趕跑了原本在廣東沿海肆掠不堪的海盜。對福瑞豐這樣安分守己的海商而言,有海漢這種比較權威的勢力在海上維持秩序,反倒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金盾護運」目前也開始在承接海上的押運生意,其中有不少都需要與民團海軍進行合作,海軍所能控制的海域,也就是「金盾護運」可以放心大膽,通行無阻的地區。以從業者這個角度來說,李奈倒是很希望海漢海軍能夠掌控的地區更多一些。
在海漢海軍逐步接管珠江口水域之後,兩廣水師也很「知趣」地慢慢退出了這一地區。目前水師的駐地已經向西遷到了黃茅海一帶,這裡是西江的入海口,從西江溯流而上可以直達兩廣總督所在的肇慶府。而海漢軍方對於這樣的勢力範圍劃分也非常有默契,從來不派戰船到包括入海口在內的西江流域活動。
這些潛移默化的形勢變化,李奈都是看在眼中,不過作為一個跟海漢的利益糾葛已經深到解不開的生意人,他絕對不會再站到官府一邊。而且這樣的態度並不是他自己所獨有,他的家人,他所能接觸的生意夥伴,乃至一部分官場中人,對於兩廣境內靜靜進行中的局勢變化都更願意站到海漢一邊。李奈曾聽施耐德用「既得利益者」這個詞來評價這種行為,很準確地反映出了這種立場選擇的根源還是在於利益。
雖然大部分人還是會把大明掛在嘴邊,但李奈相信這些人心中跟自己一樣敞亮,被海漢占去的這些地方,大概都會和海南島一樣,不再會是朱家的天下了。以海漢的發展速度,想要吞併更多的大明國土,並不存在軍事上的障礙,更多的還是看海漢人是否需要而已。
想到這裡,李奈忍不住望向車窗外的鹿回頭半島方向,雖然因為鹿嶺山丘的遮擋,從車上無法看到山丘另一邊的情景,但熟悉本地狀況的李奈卻不難想像出陸軍駐地里熱火朝天的訓練場景。
海漢民團的陸軍基地就在鹿回頭半島上,雖然李奈不清楚駐紮部隊的規模,但他相信當地的兵力足以拱衛勝利港和三亞港兩處要害。而毗鄰陸軍基地,位於鹿回頭半島南端的區域,就是三亞接收外來移民的隔離區了。從移民變成海漢民團的士兵,僅僅也就是一牆之隔的距離而已。時至今日,大明肯定不太可能再通過軍事手段收回這些地區了,能夠保住大陸的國土不被海漢蠶食,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當然了,遠在北京紫禁城裡的天子大概並不清楚南方發生的狀況,因為兩廣總督和各級官員上報朝廷的奏摺中並不會提及這一地區已經改名換姓歸了別人所有。過去瓊州能夠上貢給朝廷的賦稅就十分有限,朝堂上並沒有什麼人關注這個號稱天涯海角的偏遠地帶。如今海漢人每年都會掏錢繳納瓊州府應有的賦稅,完全取代了地方官府的職能,朝廷自然也不會有人留意到這種無聲無息的變化。即便有相關的消息傳到京師,也不會有高官相信這些傳聞——哪會有人造反不豎旗殺官,還每年按時按量給朝廷繳納賦稅的?
不過海漢還會向大明朝廷繳納多久的賦稅就不好說了,據李奈所知道的消息,已經有瓊州、儋州、崖州等多個州縣的讀書人聯名向海漢執委會上書,要求將海南島從大明獨立出來,正式劃歸為海漢領土。如果有朝一日這種倡議變成了現實,李奈認為兩廣官府大概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至於說上報到朝廷之後會不會龍顏大怒,下令發兵討伐,他倒並不覺得有多大的可能性,福廣兩地的軍隊深知海漢民團的厲害,即便有朝廷的命令也根本不會主動與海漢人開戰,多半就是走個形式唬弄一下了事,如果朝廷要因為戰事不利而治罪地方上的軍官,那搞不好還會逼出更大的事情——畢竟跳槽到海漢民團的大明武官已經不稀罕了,參將級別的都有好幾個了,逼急了在明軍中出現成編制的跳槽也並非不可能。
至於從內地調兵攻打瓊州就更不現實了,不說別的光是氣候就難以適應。而且與海漢有著諸多利益瓜葛的兩廣官場,也多半不會配合外來軍隊的行動。就算朝廷能調個三五七萬軍隊到廣東,估計也沒多大機會開到島上與海漢人列陣對戰——在海上武裝處於絕對劣勢狀況下,在大陸集結的軍隊連通過瓊州海峽的機會都微乎其微。
(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