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5章

bookmark

  第2335章

  就行動的目的性而言,這個任務的確比較簡單,一字記之曰「搶」,出兵搶糧搶錢搶人,只要把平戶當地所有能夠搶回來的東西統統擄走,就算是完成了任務。

  當然這種行動的意義不僅只是扮演強盜去打劫而已,這一方面是鍛鍊朝鮮新軍的實戰能力,另一方面則是為了繼續削弱打擊平戶藩和當地的十八芝餘孽,對其持續放血,使平戶藩無法迅速恢復實力。

  特別是後一個目的,如果由海漢軍親自出動,那鐵定是虧本買賣,倒不如將這類對戰鬥力要求不高的作戰任務交給協從軍去完成。

  平戶水軍在此之前就已經被剿滅了,朝鮮軍也不用擔心在海上爆發戰鬥,就算他們在當地登陸後遇到強烈抵抗,至少還可以安然從海上撤回來,安全方面不會存在太大的問題。

  申學義和安道石領完任務,仍然覺得如同在做夢一般。一年之前的朝鮮國還處於外敵入侵的困境中,需要靠別國援救才得以勉強保住了國祚。而一年之後朝鮮國竟然要獨力出兵去攻打宿敵日本國,這放在以前簡直是他們想都不敢去想的事。

  不過也有一點讓他們略感遺憾的細節,那就是朝廷要求出戰的朝鮮軍不得打出旗號亮明身份,以避免這種針對局部地區的劫掠行動被日本幕府視為了兩國開戰的信號。雖然這在他們看來其實有一點掩耳盜鈴的味道,但過去日本人也是這樣乾的,出兵劫掠朝鮮東南沿海地區之後,把鍋全推給海盜倭寇就完事,朝鮮就算心裡不痛快,也沒法以此為由跟日本開戰。

  當然如果日本幕府不吃這一套,要逮著這機會跟朝鮮算一下帳,那海漢軍應該也不會袖手旁觀。在海漢留學了一年的安道石甚至隱隱有一種感覺,海漢人或許巴不得日本幕府製造事端,這樣他們就可以有充分的理由對日本展開進一步的軍事行動了。

  目前可供這個行動調遣的新軍只有千餘人,僅靠這點人手可不太保險,所以行動時肯定還得調集其他部隊予以配合。特別是跨海前往平戶所需調動的水軍,更是需做好統籌安排,否則這來回千里航程很可能就會變成整個行動中風險最大的環節了。

  至於這個行動到底需要在平戶當地搶回來多少物資和人口才能保本甚至盈利,安道石和申學義其實都沒有太在意這方面的問題。他們更為看重的是對日本國動手這件事所象徵的意義,而經濟方面的收益多少顯然不是首要的考量條件。

  海漢方面從海陸兩軍中各挑了兩名參加了今年討伐平戶作戰的軍官,作為軍事顧問參與到作戰計劃的制定過程當中。至於作戰部隊,王湯姆說到做到,並不打算派出成建制的部隊參與到這個任務中去。

  對於這個計劃充滿熱情的可不只是接到任務的這些軍官,很快李凒便也按捺不住,親自參與到作戰計劃的制定過程中來。他在三亞留學期間也曾去軍事學院旁聽了一段時間的理論課,還三不五時跑去市立圖書館惡補了不少海漢軍以前的戰報,雖然比不得經驗豐富的軍中將領,但制定作戰計劃這種紙上談兵的活動,李凒倒是也能指點一下江山。

  當然還有一個李凒不會宣之於口的原因,就是他的確也有那麼一點不放心。自家組建這支新軍成軍還不到一年,到底戰鬥力是個什麼水平,目前尚未接受過實戰考驗,李凒也有點擔心這支部隊是否能夠執行海外作戰的任務,所以才想要親自過問此事。

  王湯姆聽說了這消息之後也沒有覺得太驚訝,反正聯合司令部制定的作戰計劃最後還是要遞交到他這裡審批,所以也不用擔心李凒外行領導內行,搞出什麼匪夷所思的行動方案。既然李凒這麼關心此事,那也正好能為軍方減少一些麻煩,在物資和人員的調配上得到更有力的支持。

  相較於交給朝鮮軍的這個差事,海漢軍接下來要執行的作戰任務才是這個冬天的重頭戲。

  隨著漢城局勢的逐漸平定,這次從大同江基地南下平亂的部隊也要準備撤回去了。按照這幾年逐步形成的習慣,海漢軍在入冬之前都會對遼東半島沿岸再做一次掃蕩,作為例行的年底大練兵。

  特戰團和海軍陸戰隊兩支精銳部隊會一如既往地在這個行動中充當主力。雖然多數時候滿清根本無法在漫長的海岸線上組織起像樣的防線,但也會集結一些兵馬堆在海岸附近的縣城裡,以抵抗海漢小股登陸部隊的襲擾。

  而海漢軍在滿清控制區域登陸作戰,一般是快進快出,不會花時間去啃一些防禦手段較為完善的硬骨頭。所以在這種掃蕩行動中,通常不會爆發大規模的交戰,滿清地方官府都是收縮防禦以圖自保,等待海漢軍搶得差不多了自行撤走,就一如大明北方防線的部隊對待清軍南侵的態度一樣。

  當然了,是否攻打諸如縣城這樣的大型目標,主動權一直是掌握在海漢手中,如果安了心要打下海岸線附近某處城池,當地清軍也很難擋得住海漢的雷霆攻勢。只是這類目標的價值有限,打下來也不值得派兵長期駐守,兵力有限的海漢軍對此一向興趣不大。

  在上一個冬天的行動中,海軍陸戰隊進入到敵占區,成功拔掉了清軍一支成建制的火槍隊,也是歷年的冬季行動中與清軍交手最為激烈的一次。

  但真正讓海漢比較擔心的並不是清軍陣中還有多少類似這樣的火槍部隊,而是平戶藩是否已經向滿清傳授了製造燧發槍及火炮的最新技術。

  當年登萊之亂的時候叛逃到遼東投敵的明軍中也有一些武器匠人,但他們帶到遼東的兵工技術還比較原始,造出來的武器性能有限,火器部隊只能作為戰場上的輔助兵種,也很難對海漢軍形成威脅。後來在金州防線上偷襲海漢巡邏隊的清軍火槍隊,便是裝備了來自平戶藩的燧發槍,如果相關的生產製造技術流入滿清,那就意味著滿清會開始大量培訓火槍兵,這對海漢將是十分危險的狀況。

  王湯姆和錢天敦認為這種狀況發生的可能性不小,今後駐防在遼東半島的清軍只會越來越難對付,所以現在更是得加大力度打擊遼東半島沿海地區,讓駐防金州以北的數萬清軍就近獲取補給物資和民夫更為困難,從而間接起到削弱其戰鬥力的作用。

  所以在今年冬天,他們準備要搞一次大規模的掃蕩行動,讓陳一鑫在金州地峽發動佯攻,牽制住駐防該地區的清軍。而大同江駐軍則是由東向西,對遼東海岸進行清理。

  這次行動代號被命名為「踏雪」,王湯姆預計海陸兩軍會在行動中投入至少六千人以上的兵力,整個行動可能將會一直持續到年底。

  儘管海漢軍戰鬥力擁有絕對優勢,但在北方駐紮的軍隊規模仍遠不足以對滿清發動滅國之戰,僅是金州到瀋陽的七百里路程,這樣的戰略縱深就足以讓極度依賴後勤補給的海漢軍打退堂鼓了。所以對沿海地區發動的襲擾式作戰,也就成為了現階段海漢軍打擊滿清的主要方式。

  在上報三亞後,執委會和國防部對於這個行動計劃都表示了支持,並且要求參戰部隊在行動期間查證滿清是否已經得到了平戶藩的兵工技術。

  「要確定他們是不是得到了平戶藩的技術,那就只有一個辦法,跟他們真刀真槍地幹上一場!」王湯姆對於三亞要求理解得相當透徹。

  國家花費重金將最精銳的部隊部署在遼東地區,當然不是為了做擺設好看,而是要讓他們對滿清的擴張態勢形成有效的遏制,以此來減輕大明所承受的軍事壓力,換取大明對海漢在沿海地區各種特權的默許。至於最有效的遏制手段,那當然就是軍事打擊了。

  錢天敦看完電文之後,對王湯姆的理解也表示了贊同:「今年清軍在遼東半島方向安靜得出奇,幾乎沒有對地峽防線發動過大規模攻勢,我也感覺他們似乎是在悄悄憋大招了。這個冬天,不能讓他們過得太舒服了。」

  制定跨地區的大規模作戰計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還要在時間上與金州駐軍協同行動,這對於擔任跨海投送任務的海軍艦隊有著極高的要求。好在針對遼東半島沿岸的打擊行動已經變成了每年的例行節目,參戰部隊對於這樣的作戰方式已經比較熟悉,王湯姆和錢天敦在制定作戰方案時就少了很多顧慮。

  而為了確保踏雪行動的保密性,他們甚至特意沒有向朝鮮方面通報,以避免走漏風聲。李凒雖然有些困惑於海漢對收割平戶一事的淡然,但也根本想不到他們的注意力其實是放在了滿清這邊。

  在王湯姆和錢天敦率部撤離漢城的時候,遼東金州的備戰工作已經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了。

  旅順港作為遼東半島港口條件最好的不凍港,每到冬天便會承載整個金州地區的物資人員進出,到了戰時尤其忙碌。最近每隔一兩天便有三四條來自山東登州芝罘港的貨船抵達旅順港,在這裡卸下大量的糧食和其他物資,然後將本地產出的一些土特產運往南方變現。

  來自江浙地區的稻米和山東當地的麵粉,一同被卸到碼頭上,然後便由軍方的車隊運往百里外的金州地峽前線。

  這些上等糧食都是由官方採買,專供給作戰部隊,並不會在本地市場上銷售。不過對於經辦此事的商戶來說,這卻是大大的肥差,畢竟軍方的採購價可比民間的成交價高多了。

  但與競爭激烈的南方殖民地有所不同,本地這些肥差的歸屬都毫無懸念。在山東組織糧食採購和運輸,全是由福山縣馬家一手包辦,是的沒錯,這個馬家就正是陳一鑫老丈人家。

  自從傍上了陳一鑫這棵高枝之後,馬家便一飛沖天,短短兩三年就成為了福山縣首屈一指的地方豪紳,就連馬家莊也經營成了登萊地區小有名氣的物資集散地。

  陳一鑫早兩年的時候還打算攜妻回南方發展,但勝利堡一紙調令將他從山東調到了遼東,負責鎮守金州地峽防線。後來王湯姆和錢天敦都去了朝鮮那邊,於是整個金州,連同南邊的芝罘島地區,也全都劃在了他的治下。

  山高皇帝遠,陳一鑫大權在握,自然也就淡了南下發展的心思,索性便安下心要在北方好好經營。他在北方沒有什麼根基,自然要對自家人大力扶持,馬家便是乘上了這股東風,攬下了眾多油水頗豐的買賣。

  不過只要是涉及軍方採購的訂單,陳一鑫都盯得極緊,會要求馬家務必操辦得滴水不漏。

  此次押貨跟船過來的,便是陳一鑫老丈人的大舅子姜盛,到了港口完成驗貨交接之後,姜盛便在車馬行租了一輛篷車,趕往金州地峽的海漢軍營地。

  姜盛到了營地,輕車熟路地亮明身份,入營來見陳一鑫。

  陳一鑫見到姜盛出現微微有點意外,旋即便屏退手下,詢問姜盛的來意。他知道以姜盛的身份,如果不是有重要事務,肯定不會親自跑這麼遠來見自己,只需派人送個信過來就行了。

  「是福山銅礦的事。」姜盛喝了一口茶水,便開門見山地說明了自己的來意。他知道陳一鑫公務繁忙,可沒時間聽自己慢慢囉嗦。

  「登州府派了人過來,說是朝廷的旨意,要把福山銅礦收歸大明了,讓我們儘快停工撤出,逾期便按抗旨不遵處置。我與你老丈人商量了一番,覺得對方若是要硬來,恐怕福山縣又要陷入戰亂,所以特地跑一趟金州,來找你討個辦法。」

  陳一鑫聽完之後嘆了口氣道:「朝廷的旨意?我看是這些人想發財想瘋了,隨便編個理由就想把礦收走……世上哪有這麼便宜的好事!」

  (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