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綏靖政策

  寧虎不肯離開,至少在秦風最需要兄弟陪伴的時候,寧虎不願意扔下秦風一人,獨自面對梁帝權衡之術下的苟且。

  秦天虎一邊擔心永安侯那邊著急,一邊又頗為欣慰。

  秦風能有這般出生入死的兄弟,也算是他的福分。

  就在這時,大門外傳來一陣密集的腳步聲。

  緊接著,一同返回京都的秦小福,便氣喘吁吁地跑了進來。

  「公子,外面來了不少官員!」

  「有禮部官員,也有光祿寺的,足有十幾人。」

  現場所有人,甚至包括秦天虎,都不由將視線投向秦風。

  秦風卻眼神無波,似乎根本就沒把這大陣仗放在心上。

  「禮部和光祿寺,皆與喪葬有關,此番前來,自然是針對李郎下葬一事,不必太過在意。」

  秦風深吸了口氣,強行壓下心中的憤慨與怨恨,轉身看向秦天虎:

  「父親大人,禮部和光祿寺不少官員,皆是您的舊友,不如請您先迴避一下,此事交給兒子便是。」

  秦天虎沒有任何遲疑,當即轉身回到後院。

  與此同時,禮部和光祿寺官員,在秦小福的恭迎下,邁步走了進來。

  起初,眾官員仗著『人多勢眾』,臉上頗有幾分傲氣。

  但是當看到跪坐在棺木前,眼神冷厲的秦風。

  以及周遭凶神惡煞的衛士。

  眾官員的氣焰,瞬間熄滅,紛紛換上一張笑臉。

  在場官階最高者,乃是光祿寺卿陳友。

  陳友使了個眼色,眾官員,紛紛裝模作樣地為李郎行禮祭拜。

  禮成,眾官員紛紛退到兩側。

  只剩下陳友一人,站在秦風面前,強行擠出一絲真誠。

  「秦千戶,你率領北境將士,擊退北狄蠻夷,立下奇功,聖人龍顏大悅,已經下令封您為萬戶侯。

  「自我大梁建國以來,還尚未封過萬戶侯,您可是獨一份恩寵。

  「這萬戶侯,雖然仍舊是侯爵,但也算得上天下第一侯。

  「待三日後慶功宴上,聖人便會昭告天下。」

  當初梁帝為了羞辱和敲打秦風,封了一個史無前例的「一戶侯」。

  如今,居然又要破格封秦風萬戶侯。

  秦風非但沒有半點喜悅,反倒盡覺諷刺。

  只要梁帝高興,莫說萬戶侯,十萬戶侯,百萬戶侯,又能如何?

  一個爵位,就想抹平北境將士們流的血,未免也太可笑了。

  「陳大人,聖人還跟你交代了什麼,一併說了吧,不必拐彎抹角。」

  陳友不動聲色地注視著秦風。

  此人素有大才,無論是商賈之道,還是奇謀兵略,都是信手拈來。

  否則秦風也不會年紀輕輕,就成為北境擁兵自重的豪強。

  凡是手裡有兵權者,皆要小心應付。

  更何況還是「耗死」北狄的秦風?

  「秦公子與李郎的情義,即便是聖人也極為動容。」

  「只是……這其中有些往事,不便講明,今日你我之間的交談,只限於這大堂之內。」

  「出了這個門,便要忘得一乾二淨。」

  「不知秦公子可曾聽過一句老生常談的話?」

  「江山,向來只有爭奪,絕無禪讓的道理。」

  「龍乃翱翔天空之物,無論聖人還是明王,便於我等凡塵螻蟻不同。」

  「同樣築巢於高空,永不落地的雄鷹,鷹生雙子,必有一亡,只有最強壯的後代,才能繼承廣闊的天空。」

  「明王天生將才,當年戎邊時,曾與北狄數次鏖戰,立下戰功,無人能及。」

  「但明王卻不是一個好君主,至少對於大梁而言,他不是。」

  「當今聖人,權衡之術登峰造極,也正是在聖人的治理下,大梁才有今日鼎盛。」

  「若恢復李郎身份,聖人的位子必將動搖,這是所有人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說到這,陳友雙手平伸,再次對李郎的棺木行了一禮。

  舉手投足,儘是敬意。

  此舉深意,也再明顯不過了。

  恢復李郎的身份,這在名義上是不可能的。

  但在實際上,卻可以給予李郎『世子』的待遇。

  禮部官員,光祿寺大臣,皆已經來到靈位前祭拜。

  已經與「世子」無異。

  禮畢。

  陳友自袖子中取出一封密信,遞到秦風面前。

  「秦公子,這封信,乃是聖人親手簽發,只要你肯高抬貴手,放棄恢復李郎身份。這京都六部五寺,除了一二把手,官身隨你挑選。

  「聽聞秦公子最怕麻煩,我這禮部倒是有不少閒差。

  「以秦公子的年齡,若是能做到員外郎,必然會促成一段佳話。

  「至於北境諸事,只要秦公子忠於聖人,聖人自然不會多做干預。」

  陳友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已經足夠展現誠意了。

  只可惜,秦風的眼神,自始至終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隨手接過密信,秦風沒有半點遲疑,順手扔進了火盆里。

  此舉令陳友愣了半天。

  「秦……秦公子,你可知燒了這封信,意味著什麼?」

  現場所有官員,皆是倒抽了一口涼氣。

  就在寧虎,也不由眉頭微皺,要知道這封信,可是聖人簽發。

  燒了信,無異於欺君罔上,這是死罪!

  就在這時,一聲冷笑響起。

  「陳大人,你是真傻,還是故意裝糊塗?在聖人身邊謀事這麼久,你難道還不了解聖人?」

  「你回去且告訴聖人,這一手綏靖,用錯地方了。

  「至於聖人與明王之爭,我向來三緘其口,就是擔心惹火燒身。

  「只是,這火終究還是燒起來了。」

  事已至此,秦風已經沒有退路。

  若是連李郎的公道都討不回來,那秦風也無顏面對北溪父老。

  「聖人一心只知權衡,卻不明白,得人心方得天下。

  「這大梁今日興盛,真是由聖人治理的,而非先皇先賢們的遺產?

  「若聖人真有此雄才大略,北狄怎會虎視眈眈?

  「北境三位將軍,怎會一去不返?

  「三公之一的高太尉,晚節不保。太傅至今不歸,太保只在乎爭權奪勢。

  「南境豪族虎視眈眈,各地的天災人禍,這諸般劣跡,還真要多虧了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