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東升和馬曉軍的團隊在銀杏村整整呆了兩個星期,這期間他們不僅僅對鏡湖體系的企業進行了深入的了解,還特別走訪了銀杏村和周邊區域的村民,掌握的第一手的資料。👺✊ ➅❾ŞHᑌ᙭.ᑕό𝓜 🎀👌
對於厲東升來說,鏡湖體系引進現代化技術和管理模式,對銀杏地區的自然條件進行合理有序開發,從管理學的角度相當有前瞻性。無論是從鏡湖資源的開發程度和環保概念的引入,鏡湖體系的管理層擁有一整套的發展理念,和許多隻為眼前利益的企業有著很大區別。
在大家拼命追逐經濟效益的年代,鏡湖體系願意花費大價錢投資污水治理系統,儘可能避免機動車尾氣對鏡湖景區的污染,大力推行節能環保建築以及各種新能源設備,都是難能可貴的。
在掌握了大量的資料後,厲東升回到北平之後準備從管理學的角度對鏡湖體系崛起的各種原因進行分析,探討這種發展模式的可行性。
在厲東升看來,鏡湖體系本身就擁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
和厲東升的動作相比,馬曉軍顯然要快得多,這也和財經報導時效性比較高的緣故有關。
在來到銀杏村之後的第六天,馬曉軍關於銀杏村系列報導的第一篇文章新鮮出爐,發表在剛剛出版的最新一期《海州財經》!
馬曉軍選擇的切入點很切當,從在海州熱銷的銀杏食材開始入手。開始向專業和半專業的讀者介紹銀杏村的綠色食材產業。
在報導之中,各種各樣美味絕倫的食材、水果引起了讀者的極大興趣,尤其是那些曾經品嘗過銀杏美味的讀者,更是引起了極大共鳴。至於那些還不曾體驗過銀杏美味的讀者,放下雜誌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鏡湖農產』專賣店和各大超市的銀杏專櫃,購買傳說中的美食!
而銀杏美食的美味也是在第一時間征服了所有的讀者,甚至不少讀者決定在假期前往銀杏村,在當地品嘗這些美味。💞💣 ❻❾รH𝔲x.𝒸𝓞M ♠🐟
不過在專業財經媒體來看,銀杏美食的神奇之處可不僅僅它的美味。而是在它背後所代表的龐大利益!
小小的蕭家農場拋開十萬畝蘑菇林。用於種植果樹、蔬菜和養殖項目的面積也不過6萬畝,折合約4000公頃!但就是這點面積,居然有可能在2010年創造超過12億rmb的產值,這簡直就是令人震撼!
平均算下來。蕭家農場平均一畝地可以出產2萬rmb。這對於國內單位面積產值較低的農業產業來說。無異於一顆大衛星!
僅此一項,國內對農業產業有所關注的財經專家、農業專家乃至政府官員對於蕭家農場的興趣大增!
雖說蕭家農場的成功不見得所有地方和企業都可以照搬,但是如果能夠從蕭家農場的發展軌跡種摸索到一些規律。也是物有所值。別的不說,若是能夠把每畝地的年產值提高到1萬rmb,對於國內農業產業的促進就極為可觀。
因此,從報導問世之後的第三天,陸續有一些媒體、農業企業、農業專家、地方政府等等人士通過各種渠道,通過姚州市委市政府以及市直機關,表達了來到銀杏村,對蕭家農場進行採訪調研的意向。
對於突如其來的人潮,姚州方面多少有點措手不及,不過政府機構應付此類事情還是很有經驗的,稍一調整就理順了各種關係。
不過由於蕭家農場已經被列入了姚州乃至滇南省重點農業企業的行列,姚州市政府的工作人員只能請示新上任的市委書記江偉建,應該如何處置?
即便江偉建貴為正廳級幹部,對於背景強大的蕭家農場,也不敢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讓蕭家農場出面接待,只能是親自和蕭濤進行溝通,確定了外來參觀者的接待事宜。«-(¯`v´¯)-« 6➈丂𝕙Ǘ乂.ςⓄⓜ »-(¯`v´¯)-»
一陣忙亂之後,蕭家農場方面終於同意接待姚州市政府組織、安排的參觀團,恕不接待個人參觀,這也是蕭家農場的底氣所在。若是換成了普通的農場,肯定無法擋住如此巨大的壓力,最後淪為參觀景點,最終被生生拖垮。
在此之前,國內就曾經有一些先進企業被永無止境的參觀、學習給連累,最終消失在歷史長河,蕭風可不希望蕭家農場也步入後塵。
第一批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觀者還沒有抵達銀杏村,馬曉軍的第二篇報導又新鮮出爐,這一次文章的主角變成了滇西北最常見的野生菌!
野生菌作為滇南特產,也是滇南對外出口的主要產品,從松茸到各種野生菌類,包括竹筍類產品,每年可以為滇南帶來超過2億美元的外匯收入。對於滇南這個以農業為主的高原內陸省份,2億美元的數目可不小,因此無論是政府還是媒體都對這方面相當關注。
馬曉軍的報導重點不僅僅放在鏡湖區域今年有可能實現的外匯收入超過一億美元的消息,更是聚焦在葉氏貿易的入駐給鏡湖區域的農牧民帶來超過往年兩倍的收入。
在三農問題成為全社會焦點的情況下,葉氏企業減少貿易過程中的中間環節,直接面對農戶進行高價收購,更是引起了高層的關注。
滇西北作為少數民族聚居地,再加上自然環境惡劣,向來是國家扶貧攻堅計劃的重點地區,為了能夠提高滇西北農牧民收入,促進當地農牧業產業升級,上至國務院,下至省市縣,各級部門都是絞盡腦汁,花費巨大!
而蕭家農場、葉氏貿易乃至整個鏡湖體系的快速崛起,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完全改變了鏡湖區域的經濟發展,樹立了一個標杆!
更難能可貴的是,鏡湖體系的崛起並不是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的採礦業或者是污染工廠,而是以旅遊、綠色農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核心的產業集群!這種發展模式非常符合國家目前所制定的科學發展觀、可持續發展戰略,引起了高層智囊團的注意。
當然了,鏡湖體系要想成為國家農業產業的標杆企業,還需要不斷發展,擁有更大的影響力才行。
即便如此,馬曉軍連續兩篇報導依舊是在國內引起了較大轟動,原本僅以旅遊而聞名的姚州一時間成為了國內農業產業結構升級的典範,蕭家農場也成為了明星企業。
一時間,通過各種渠道試圖前往蕭家農場採訪、參觀和學習的個人、團體是絡繹不絕。
不得不說,馬曉軍在財經媒體界的影響力不可小覷,兩篇報導就讓蕭家農場獲得了如此廣泛的關注。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報導的深入,包括鏡湖景區、鏡湖牧場、鏡湖乳業以及『蕭家私房菜館』都將一一呈現在讀者面前,鏡湖區域的巨大變化也是第一次登堂入室!
…………
由於蕭風的堅持,厲東升的學術報告是不會出現蕭風的名字,蕭家在鏡湖體系中占據的絕對股權也被淡化,這樣雖然有些掩耳盜鈴的嫌疑,但至少能夠儘可能地減緩公眾了解真相的速度。
至於馬曉軍的採訪報導,鏡湖體系的職業經理人倒是亮相極多,蕭家方面一個都沒有露臉,這也是蕭風可以淡化的結果。
畢竟,這樣一筆巨大的財富,陡然出現在公眾面前,多少會引來一些麻煩。雖說現在已經不是『鄙視財富』的特殊年代,不過蕭風一時半會還是無法做好出現在鎂光燈之下的準備。
即便蕭風儘可能地遮掩,蕭家的龐大財富也在一些專業人士的眼中無所遁形,開始有人著手調查蕭家名下的資產!
關嘉航是福布斯雜誌駐華夏地區的特派記者,長住海州,專門收集國內各大富豪的資產變動,也對華夏經濟的運行進行一些分析判斷。
連續兩期的《海州財經》都重點報導了一個叫做銀杏村的地方,這引起了關嘉航的注意。作為一名資深財富記者,關嘉航敏銳地察覺到,鏡湖體系背後應該擁有一個強大的財團,而這個財團目前卻仍未浮出水面。
為此,關嘉航特別登陸了鏡湖公司的官網,查看鏡湖體系的相關信息,接著他登陸各大網絡論壇,試圖從各種蛛絲馬跡之中尋找到一些事情的真相。
在過去的幾年中,關嘉航就是依靠著敏銳的觀察力和細心的分析,從大量新聞之中抽絲剝繭,挖掘出不少隱形富豪,因而獲得了總部的嘉獎。
這一次,關嘉航感覺鏡湖體系的崛起並不是那麼簡單,決定針對鏡湖體系進行一番明察暗訪,把這家隱藏的財團揪出來。
還不等關嘉航動身前往銀杏村,馬曉軍的第三篇報導新鮮出爐,這一次的主要內容就是蒸蒸日上的鏡湖牧場!根據馬曉軍的預估,如今總存欄量畢竟五萬頭的鏡湖牧場資產價值正在朝著20億rmb的規模高速前進,或許它是目前國內單體價值最高的牧場!
這一次,關嘉航再也坐不住了,立刻收拾行裝,帶上兩位助手,分成明暗兩組前往銀杏村進行採訪。
關嘉航多年來的工作經驗告訴他,鏡湖體系有可能是一個新興財團的傑作,而財團的主要擁有著應該可以突破10億rmb的關卡,成功躋身福布斯華夏大陸富豪榜。
如今是找到了獵物的雄鷹,關嘉航瞬間動力十足!(
ps:ps:今天收到了三十幾張月票,總數突破200章,謝謝鄉親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