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發配 戴罪
朝議。
輪到定張家兄弟罪的時候,因為張家兄弟供述比較清楚,互相檢舉,把該說的不該說的都吐露得乾乾淨淨,以至於大臣們對他們的罪行沒什麼爭議,目前要討論的,只是要如何處罰。
皇帝先定了基調。
讓他們戴罪立功,分別到西北一處軍中效命,期限是一年半到兩年時間。
既像是流徙,但其實並沒有罰他們去做苦役,如果到西北領兵都要被看作不仁義,就不會有那麼多勛貴爭著想去西北掌兵了。
基調定好。
孫交本以為會有很多人出來為張家兄弟說情,但現在楊廷和不在,外戚張家跟楊廷和的聯盟關係不復存在,接下來朝臣自然也對張家兄弟的遭遇採取了冷眼旁觀的態度。
大概只有皇帝說要殺張家兄弟時,才會有人出來為其說情。
結果如朱浩所言,有大臣爭取讓張家兄弟外放到宣大一線,為皇帝回絕,堅決要將他們派到三邊。
眾人都等蔣冕出來說話。
但不知為何,作為首輔大學士的蔣冕,在朝堂上就像是透明人般,有他沒他一個樣。
而且蔣冕不像楊廷和那樣,楊廷和就算不說話,背後也有一堆人會按照他的意思辦事,而現在蔣冕不發話,別人也都裝啞巴。
最後朱四定調:「……既如此,朕去請示過太后就安排執行。諸位卿家有何意見,這兩天還可以上報,朕會酌情考量。退朝。」
……
……
孫交從奉天殿出來,人有些恍惚失神。
毛紀走過來,客氣地問道:「志同先前為何沒有出面勸諫?」
孫交搖頭:「不方便。」
孫交到底不是刑部和大理寺等法司體系的官員,更不是都察院的人,他這次對張家兄弟的事,保持了足夠的克制……連蔣冕都不說話,憑什麼讓我出來為他們說情?
但順勢踩張家兄弟一腳,我也做不出來。
進退都不得,那我就站在原地看熱鬧好了。
毛紀道:「懲戒張氏一族,看似針對外戚,實則有人慾藉機生事,志同需留意,接下來就有人要對我文臣行限制之舉,或會牽扯到朝中更多人。」
「哦。」
孫交表情淡漠。
他聽出來了,毛紀大有拉他入伙的意思,想跟他結成一黨,共同對抗皇權。
但問題是,楊廷和在朝時,他都不想跟楊廷和合作,現在蔣冕朝中影響力明顯差遠了,就算再加個毛紀也不夠皇帝打的,憑什麼就讓我加入你們?
形成鼎足之勢,讓皇帝覺得大臣間存在一些博弈,平衡各方關係,不好嗎?非要把君臣關係搞到劍拔弩張不可?
毛紀回頭看了蔣冕一眼,旋即又湊上前,低聲對孫交道:「務必要防備陛下下一步動向……或跟議大禮有關。言盡於此。」
說完,毛紀離開,往蔣冕那邊去了,隨即內閣幾人往文淵閣行去。
孫交駐足看著幾名閣臣遠去的背影,心裡非常納悶兒,他們怎就確定皇帝下一步動向是要議大禮?
聽起來合情合理,但要是沒人跟他們通風報信,他們能如此篤定?
是有人故意泄露風聲,還是說走漏了消息?
為何又來跟我說?
孫交帶著滿心不解,低頭悶聲出宮去了。
……
……
仁壽宮內。
朱四果然在朝議後,跑去跟張太后稟告。
「……太后,朕讓兩位舅舅去三邊,是讓他們有機會為大明效忠,自古以來,華夏忠臣良將都是在北方邊疆建功立業,而兩位國舅一直都缺乏軍旅鍛鍊,朕覺得他們能力還是有的,尤其建昌侯,先前去西北一趟,可是立下軍功回來……」
朱四說了許多把張家兄弟調去西北的好處。
張太后有些動心。
當然,張太后並不是看不出皇帝的意圖,說白了就是讓張家兄弟去西北,不留在京城干涉朝政,也不至於鬧出什麼亂子來不好收拾。
「皇帝啊,你讓兩個舅舅去西北,出發點或是好的,但你可曾想過,他們到西北後,可能隨心來處置事情?到了那邊,自會有很多人限制他們的一舉一動,再便是他們本為戴罪之身,軍中人能給他們好臉色看?別到時候軍功沒得到,反倒又出什麼差錯。」
身為太后,有親弟弟掌控京營多好?
軍權在手,她這個太后說話都更有份量。
若是倆弟弟以戴罪之身去西北,張太后想用人都找不到對象,就算兩個弟弟真的是歪瓜裂棗,至少用著放心,沒了這對兄弟,張太后實在想不出還有誰會真心實意幫她做事。
朱四道:「可是太后是否想過,他們的確犯罪了啊!難道有過錯不懲罰,能讓天下人服氣?留在京城,怕是他們以後想做點事都難,別人既會說朕包庇縱容兩個國舅,讓他們無面目做人做官,永遠被人指指點點……既如此,還不如給他們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張太后態度不是很堅定。
聽了朱四的話,她又覺得有一定道理。
讓兩個弟弟執掌京營一營,結果就因為倒賣軍械之事,鬧出了天大的醜聞,京營是沒法呆了,難道兩個弟弟留在京城混吃等死就是她這個當姐姐希望看到的?
朱四好似許諾空頭支票般,信誓旦旦道:「太后,要不您看這樣,讓他們到西北後,只要平穩做上一年半時間,回到京城,朕就給壽寧侯晉升為昌國公,讓建昌侯提調京營,朕還準備將神機營交給他……不求他們在西北有功,但求無過錯就好。」
「這樣啊……」
張太后想了想,好像這筆買賣挺合算。
但她還是有所疑慮,問道:「那他們去了三邊後,當何差事?」
朱四道:「自然不會虧待他們,就算不做總兵,也會安排副總兵當,延綏等處的指揮使,會歸他們調遣。朕只是不希望看到他們在京城繼續做傻事……您看這樣如何,讓張永再去協助他們一下……先前建昌侯就是隨張永去居庸關,拿下軍功的。」
張太后凝眉想了想,突然問道:「當時除了張永之外,還有個人是誰來著?」
朱四想都沒想道:「是唐伯虎。」
「唐伯虎是吧?讓他一起去吧!給他個差事,這樣哀家也能放心。」
張太后現在是護弟狂魔,感覺讓兩個弟弟去西北鍛鍊一下也好,就想給弟弟配備最好的幕僚和幫手團隊,總之是之前張延齡在居庸關和宣府取得戰功的關鍵人物,她要一一派過去跟著。
朱四道:「太后,唐伯虎乃是朕在王府時的先生,他現在身體抱恙,怕是去不了西北。不如這樣您看……朕讓曾經的總制宣府、大同、偏頭關等處軍務的臧鳳,跟他們一起去,您看如何?」
張太后問道:「臧鳳?他是誰啊?」
朱四心裡暗忖,伱這個當太后的真是孤陋寡聞,連臧鳳都不知道是誰?
這可是之前朝堂爭議的關鍵人物,難怪楊老頭最後灰溜溜走了,感情連他的靠山都不知道臧鳳這個人是誰啊。
「乃是朕一手提拔起來的宣大總督,他才能卓著,值得信任。」朱四道,「先前三邊總制已裁撤,現在朕想讓此人前去擔當。」
張太后微笑點頭:「哀家看,挺好的。你為了幫兩位舅舅,也算是有心了,那這件事,哀家便先答應下來。找人去通知他們吧。」
……
……
朱四順利在張太后這裡完成說項。
事情之順利,連朱四自己都沒想到,出了仁壽宮後,朱四甚至還在問張佐:「那老女人,全都答應了?」
張佐聽了一陣汗顏。
那位可是你名義上的母親,轉臉就以「老女人」來稱呼,你是有多不待見她?
要是被她聽到這稱呼,該怎麼想?不想廢了你的皇位才怪!
張佐道:「是。」
朱四笑道:「她缺心眼兒吧?朕把她兩個弟弟調去西北,讓她在京城沒什麼人能依靠,怎這麼輕易便鬆口了?」
張佐試著分析:「陛下,您看是否這樣,其實太后一直都覺得兩位國舅不爭氣,想給他們個機會去軍中獲取一些資歷,回來後好再委以重用?」
「算了吧,那對傻逼,到哪兒都那德行,先前朕還要聯合老女人對付姓楊的,才對他們兄弟倆寬容,現在不用客氣了!朕會跟敬道一起好好收拾他們!去西北還想囫圇著回來?就算是朕答應,敬道也不會答應的。」
朱四很得意。
這次的計劃,從朱浩提議讓張家兄弟執掌京營,獲得張太后支持,把楊廷和趕走開始。
到後面張家兄弟貪贓枉法,也有朱浩暗中設計給他們挖坑的意思,要是軍械沒有銷路,張家兄弟能這麼容易上當?
最後就是看似恩遇,其實是發配流徙,讓張家兩兄弟遠離京城,讓他們到三邊自生自滅……看似給其安排了個頂級幕僚隊伍,但那配置跟張家兄弟有何關係?臧鳳去西北當三邊總督,難道會受張家兄弟節制?
在京城,或許多數人都忌憚張家兄弟。
可在西北那豺狼虎豹遍地的地界,誰還在意張家兄弟是誰?他們去了,就算想為非作歹,也要有憑靠才行,誰會把手裡的資源分給他們?
「對了,敬道先前還提到誰來著?」
朱四往乾清宮走,突然問了張佐一句。
張佐想都沒想回道:「乃王瓊。」
朱四道:「行,朕要好好用這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