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綁定炒作
言官參奏很方便,大明監察體系很完善,風聞言事只要不涉及帝王家私事,或是非要削尖腦袋去得罪皇帝,是不會受到任何處罰的。
就算受到處罰,也能落個好名聲。
朝堂上,朱四聽了言官的話,沒做任何表示,朝會結束後,便將吏部尚書喬宇和內閣首輔楊廷和傳召至乾清宮。
這說明皇帝很清楚是誰搞出來這一切,用這種方式告訴楊廷和,別以為朕不知你們那點小伎倆。
「……不過就是一份京官外調名單,每年都會有這種事,可能今年是改元後第一年,言官們比較在意吧。」
朱四上來還在喬宇和楊廷和面前為諫言此事的言官說好話。
喬宇道:「陛下,臣也認為,應當早些做決定,免得因官職空缺導致地方政務出現混亂。」
「嗯。」
朱浩很好說話,直接把先前留中的奏疏拿了出來,揮揮手讓張佐將其交給喬宇。
這麼順利就把事情給解決了?
那……
皇帝將奏疏留中的目的是什麼?
楊廷和本能地感覺到,新皇應該在名單中做了不少改動,故意不在朝堂上說,而是以這種方式交給喬宇,其目的很簡單:
你們吏部不是著急要把這些官員外調,平穩地方局勢嗎?那朕的改動,你們是不是要接受?要不伱們提出異議,回頭再來一次上奏,到時朕繼續給你們留中不發……
看誰拖得過誰!
楊廷和道:「陛下……」
在楊廷和看來,他的料想大概率會發生,所以不需讓喬宇把這份批閱好的題本拿回去再商議和思量,而是現場就把問題給解決了。
「楊閣老,你先別說話。」
朱四抬手道,「朕知你是怎麼個想法,你也清楚朕並沒有要為難吏部的意思,儘管放心吧。」
楊廷和心想,你知道我要說什麼嗎?
喬宇也像是意識到這一層,當場就把奏疏打開,跟先前內閣的票擬一致,硃批未做任何改動,也就是說……除了題本留中了幾天,拖延了辦事進度外,其餘的,什麼影響都沒有。
真沒有?!
喬宇有點不理解小皇帝的舉動了。
純粹是一時興起,故意給吏部找麻煩?
等楊廷和看到喬宇投過來的疑惑目光後,知道自己多慮了,小皇帝好像深諳官場規矩,有些東西只是留中不發,讓你們憑白緊張幾天,但其實朕什麼都沒做。
朱四道:「朕叫兩位前來,不只為了說這件事,朕覺得先前進宮日講的年輕講官中,以修撰楊慎和朱浩二人學識最好,所講內容朕非常喜歡,朕想將他二人提拔為常進日講,以侍講兼詹事府左、右中允,不知你們有何意見?」
喬宇一聽,這是要提拔楊慎和朱浩?
提拔楊慎能理解,畢竟楊慎是楊廷和的兒子,就算中途罷官多年,但也算是翰林院中的老資歷,但——提拔朱浩是怎麼個意思?
朱浩進翰林院才一年時間,明顯不夠格啊!
楊廷和道:「陛下,翰林院進侍講,至少要等六年或九年考滿,如今他二人尚未有此資格。」
對於小皇帝的話,楊廷和得好好琢磨一下。
先前他便覺得,朱浩在興王府中的定位不清不楚,明明是敵對勢力錦衣衛朱家出身,卻在興王府眼皮子底下混出名堂來,連中大小三元,其成長軌跡讓人嘖嘖稱奇。興王府中很多人都認識朱浩,而皇帝對朱浩好像也沒有仇怨……
雖然朱浩在新科進士中算得上是反對皇帝的先鋒,經常參與到大禮議等事件中,旗幟鮮明地站在了文官集團一邊,可這還是不能讓楊廷和放心。
現在新皇直接把朱浩和他兒子一起提拔,楊廷和不得不多個心眼兒好好揣摩其中關節。
朱四道:「以朕所知,翰林修撰是從六品,而侍讀和侍講也不過是正六品,難道說朕連提官員半品官階的資格都沒有嗎?朕不是有私心,等入秋後,朕還要聽他們為朕講解經義和天文地理知識呢。」
楊廷和拱手:「陛下此舉逾制,請收回成命。」
「哦。」
朱四深深地瞥了楊廷和一眼,木著臉點點頭,「好吧,朕知道了,那是說,他們就算再有才能,但為官經驗不足,也不能勝任侍講的職位……楊閣老,你是這層意思吧?」
楊廷和雖然覺得這是個陷阱,但還是拱手:「是。」
朱四臉上浮現一抹詭異的笑容:「那這樣吧,不如讓他二人,下放到地方歷練一下,出京兩三年,學一些為官的經驗……楊閣老請放心,朕絕對不是要貶謫他二人的意思,等返回翰林院後,仍舊會委以他們侍讀、侍講之職,不知……楊閣老意下如何?」
楊廷和聽到這裡,頓時感覺小皇帝這是兜了個圈子要找他兒子的麻煩。
先是說要把楊慎提拔為侍講,等他這個當爹的跳出來反對,結果小皇帝立馬翻臉,說要把楊慎和朱浩一起調到外地做官?還說這不是貶謫?
簡直就是在懲罰二人在日講時出言不遜。
楊廷和板著臉冷冰冰地道:「陛下,他二人留在翰苑,或能繼續為陛下日講,若外調的話,怕是經年難回京師了。」
朱四皺眉:「楊閣老,你這話算幾個意思?朕要提拔重用他們,你說他們經驗不足,朕想要讓他們出京到地方鍛鍊,你卻說他們更適合翰林院……問題是留在翰林院,不是要混個六年、九年才能提拔為常進日講麼?難道朕還要等個十年八載不成?」
問題異常尖銳。
連喬宇都覺得楊廷和太過「矯情」。
人家皇帝給你面子,要把你兒子提拔為侍講,這是大好事啊,皇帝作為倡議者,世人不會說是你假公濟私,這有何不可?
至於朱浩……就算真的資歷不足,你也可以區別對待一下,至少先把楊慎的侍講官職給落實。
「行,楊閣老不同意,這件事容後再議,朕還會問問翰林院和詹事府中人的意見……朕馬上就要大婚,很多禮數上的事不懂,正好一併問了,至於禮部那邊也拜託二位多提點一下,今日就這樣吧。」
朱四眉頭微皺,好像對商議的結果不太滿意。
可楊廷和到現在也沒弄明白,新皇說這話到底有何目的。
既然皇帝下了逐客令,楊廷和只能跟喬宇行禮後退了下去。
……
……
「中堂,其實讓用修進侍講,這不一直都是你的心愿麼?他中間是斷了幾年仕途,但若以考評論,他成就應該不低,先前多次進侍日講,該早些把他的前途給定下來才好。」
喬宇出來後,與楊廷和並肩走在出宮的路上,忍不住提醒楊廷和。
楊廷和皺了皺眉,側頭看了喬宇一下,問道:「你沒聽到,陛下還提及敬道?」
喬宇笑道:「敬道那孩子,我沒接觸過,但據說才華橫溢,至大明開國以來翰林院中以他這般年歲就能站穩腳跟的僅此一人,你之前不是挺欣賞他的嗎?順帶提拔一下有何不可?」
在喬宇看來,新皇把楊慎和朱浩捆綁在一起往上提拔,目的就是為了避免別人說皇帝是偏袒楊廷和的兒子。
一下子提拔兩個,別人的閒言碎語就會少很多。
楊廷和卻不如此認為。
「敬道在翰苑中,的確任勞任怨,幫我做了不少事,但尚無資格進侍講。先前不過是陛下戲言爾,不必放心上,等入秋後,經筵日講重開,自有鴻儒為陛下授課,敬道只需安心在翰林院中學習便可。」
楊廷和語氣生硬。
喬宇笑了笑,他總算聽出來了,楊廷和好像並沒有把朱浩當成門生對待。
楊廷和見喬宇笑容中帶著一絲揶揄,只好進一步解釋:「敬道出身安陸,跟興王府的關係不清不楚,老夫對他……一直都不太了解,尚需時日觀察。」
「哦?是這樣嗎?那倒是應該好好觀察一二。」
喬宇只是聽說過朱浩而已。
作為吏部尚書,怎麼可能有太多人入他耳獲得他關注?
也是因為朱浩在翰林院中跟楊慎走得很近,又娶了戶部尚書的女兒直接跟皇帝對著幹,喬宇才知道有這麼個人,若說朱浩的政治背景和傾向,喬宇並不清楚。
但既然楊廷和有了主意,作為擁躉喬宇只能無條件支持,笑了笑便不再理會。
……
……
楊廷和在乾清宮聽了皇帝的話,沒太當回事。
只要自己拒絕,那朱浩和楊慎晉侍講之事,就不可能落實。
可在他晚上回到家後,楊慎卻知曉了這件事。
「你是說……翰林院中對此傳得沸沸揚揚?是何人把消息放出來的?」楊廷和本還不覺得怎樣,現在赫然發現小皇帝似有所圖謀。
故意把這件事泄露出來,讓世人知道,皇帝有意把楊慎和朱浩提拔為日講?這種幾乎破壞翰林院規矩的提拔,不是讓朱浩和楊慎一起捲入到驚濤駭浪中?輿論對二人能有什麼好評價?
楊慎鄭重道:「據說是宮裡邊傳出的風聲,具體是誰就不得而知了。他們還說,父親在陛下面前嚴詞回絕。」
楊廷和冷聲道:「是有這麼回事。」
楊慎臉上滿是失望和沮喪。
他考中狀元時間很長,雖然最近這些年一直處於賦閒狀態,但返回翰林院後也想早點獲得晉升,不能總活在父親的陰影下,但因他當官時間不長,很多同科進士現在都已經混上去了,他還跟一個新科狀元般依然是翰林院修撰。
說出去,著實有點丟人。
「你有想法?」
楊廷和問道。
楊慎勉強收攝心神,低下頭道:「兒一切都聽從父親安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