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吹上天

  第127章 吹上天

  分道而行。

  朱娘帶著家眷,乘坐馬車至九江,在九江上船直驅安陸,而朱浩則與戲班、唐寅一起,直接在渡口上船,順贛江而下,達鄱陽湖,再出大江。

  按照朱浩的計劃,戲班回到湖廣後,先在安陸周邊地區進行一輪巡演,而他則與唐寅直接到安陸,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會在長壽縣城外與家人匯合,到村子避居一段時間。

  船隻出發。

  唐寅進船艙後把衣服換了下來,這次走得太急,身邊沒有細軟傍身,未料婁素珍會出來給他送盤纏,但也只是銀錢而已,短時間內沒法靠岸買必要的衣物。

  好在朱浩都給他安排妥當了。

  等唐寅換好衣服出來,神色看上去正常了些,盯著朱浩,略帶不解地問道:「你背後何人在指點?現在我們已安全,可以帶我去見見了!」

  朱浩笑道:「我背後就是江水,能有什麼人?水鬼嗎?」

  唐寅不喜歡跟朱浩貧嘴,神色有些不善:「如此周到的安排,不可能有人提前安排好一切……那個人應該就在周圍,就混在戲班裡,我說得對嗎?」

  從南昌城出來後,唐寅整個人都有些魔障了,朱浩真懷疑這傢伙是不是真的有發瘋的跡象,不會裝著裝著就不自覺代入瘋子的角色吧?

  朱浩知道解釋也是徒勞,唐寅不相信以他的年紀能安排好一切完全可以理解,正如他平時都會把做了什麼事推到唐寅教導上一樣,他的很多行為只有「背後有高人」指點才能解釋得通。

  「這件事回到安陸後再跟你細說……衣服還合身吧?」

  朱浩沒法解釋,也就暫時不解釋了。

  簡單的交談,唐寅來到甲板上,看著贛江兩岸的風景,神色還有些淒哀。

  明顯他在為之前婁素珍來送行之事覺得心中有愧。

  半晌後,唐寅自嘲一般感慨:「想我唐某浪蕩半生,本以為能在南昌府安定下來,未曾想終歸還是孑然一人身……」

  朱浩在旁瞧好戲一般看著唐寅在那兒抒發情感,這老傢伙,總算有點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個浪蕩子,這輩子成婚兩次,一個和離,一個病逝,有個女兒還不在身邊,跟親族關係也不融洽……

  朱浩很想說,你覺得自己悲涼嗎?

  如果跟你未來八年,也是你人生最後一段旅程相比,你會發現眼下的日子還不是那麼糟糕透頂。

  你覺得你的過去不堪回首,但你真正不堪回首的日子還沒真正到來。

  「朱浩,你還是說說,到底是誰讓你來幫我的吧。」風景再優美也會看膩,最後唐寅依然把目標放在朱浩身上,好像得不到這個問題的答案,他會寢食難安。

  朱浩苦笑道:「唐先生,我們不應該討論一下接下來去哪兒的問題嗎?我要回安陸,我跟我娘說,會帶你到安陸教我讀書,我娘才放心我跟你一起走……

  「如果你不跟著我,而是選擇獨行,你的生活會遭遇極大的困難……想要安然回蘇州並不是容易的事,恐怕你很容易就會被寧王派去的人找到。」

  唐寅沒有回答朱浩這個問題,他已被人左右過一次命運,這次不想再任人擺布。

  朱浩趁熱打鐵:「在我看來,唐先生跟我到安陸,除了能躲避寧王府的追查,還有機會接近興王府,今後的人生說不一定會有一番大造化。」

  唐寅有些不耐煩,同時無奈地搖了搖頭:「朱浩,做人還是要務實些,你覺得我會從寧王府這個火坑跳出來後,再進入另外一個王府,把自己置身險地嗎?」

  朱浩笑呵呵道:「興王府跟寧王府能是一回事嗎?寧王可是要造反,而興王……如果不出意外,可是潛龍所在,孰輕孰重,唐先生這樣的聰明人會分不出來?」

  唐寅當然分得出。

  不然當初他也不會專門去安陸,並試圖接近隋公言,還跟朱浩講什麼「姜太公釣魚」的大道理。

  「你憑什麼認為興王府會接納一個流落在外的窮酸書生?」唐寅顯得很謙卑,沒有目中無人的高傲,聽起來像是正經跟朱浩討論問題。

  朱浩撇撇嘴:「唐先生不如問問我這半年都做了什麼……我講講吧,在你離開安陸後,我進了興王府當伴讀,跟興王府的郡主、世子一起讀書有半年時間,認識了隋先生以及後來的公孫先生,還有王府袁長史等人,隋先生離開王府後,我還以自己所知,給世子、郡主上課……」

  「你說什麼?」

  唐寅打斷了朱浩的話,「即便你有幾分急才,焉能給王子上課?」

  朱浩攤攤手:「說出來你定不信,最初只是玩唄,我跟郡主、世子的關係都不錯,給他們講講《論語》、《孟子》很難嗎?唐先生如果覺得我一無是處,我又是如何協助你離開南昌的?」

  唐寅一時語塞。

  如果真的只把朱浩當成一個八歲大的孩子,朱浩怎可能會幫自己完成逃離南昌的大計?即便不相信朱浩有本事,也該相信他背後有高人,那朱浩在高人指點下,給郡主和世子上上課,很不可思議嗎?

  「繼續說。」

  唐寅在短暫沉默後,反而有了一探究竟的想法。

  你一個孩子再機警,總有言多必失的時候,在我有意引導下,肯定能把你的話套出來!我倒是想知道到底是誰在暗中教你這個小滑頭。

  有了此等想法,唐寅不再打擾朱浩繼續「吹牛逼」,言語中反而帶著鼓勵。

  朱浩道:「我在王府教郡主和世子時,袁長史覺得我教得好,問我是怎麼回事,我說是有個啟蒙恩師姓陸,一切都是他教我的。」

  聽到這兒,唐寅瞬間變成苦瓜臉。

  你吹牛逼就吹牛逼,為什麼要稍帶上我?

  我他麼的幾時教過你?

  「朱浩,做人最重要的是誠實,這才是我曾教你的……應該教過吧?你真的不自量力,居然去教王子和郡主學問,王府長史還對你青睞有加?」唐寅只當聽笑話,臉上卻沒有表現出來,目的當然還是套話。

  朱浩笑道:「唐先生不信,就當故事聽聽,我繼續說……後來隋先生走了,換了個生員出身的公孫先生,名叫公孫衣,字鳳元,年輕得很,其實就是因為王府被朝廷盯著,不敢隨便找教習,怕混進奸細,所以找了個沒有跟腳的年輕人。

  「這個公孫先生才學不行,又沒什麼教學經驗,聽了袁長史的誇獎,讓我教了幾堂課,覺得效果很不錯,後來乾脆上課時就讓我講,他在下面聽……」

  唐寅徹底聽不下去了。

  見過吹牛逼的,沒見過這種吹牛逼的,牛皮飛上天,簡直不靠譜到家了。

  先生不講課,讓學生講,先生在下面聽?

  到底誰才是先生?

  如果你十幾歲就開始考功名了,我可以認為你是個才子,贏得了先生的尊重,臨時讓你講一堂課,三人行必有我師嘛。

  可你只是個屁大點的孩子,這種牛逼你都敢吹?

  「朱浩,我沒記錯的話,你好像是錦衣衛千戶朱家的子弟吧?興王府會輕易收你這樣的孩子進王府?你是不是從來就沒進過興王府?」

  唐寅開始「揭破」朱浩的謊言。

  朱浩繼續笑呵呵道:「唐先生沒說錯,興王府最初的確不收我,以我所知,恰逢朝中重臣以宋仁宗立濮王子典故,奏議要在皇室宗親中挑選孩子入皇宮讀書,興王便想讓世子多為世人了解,這才把我招進王府。

  「我進王府後,先被人晾在柴房半月之久,恰逢王府失火,我無意中救得世子,因而得信任才為世子之伴讀……」

  唐寅聽了差點笑出聲來。

  故事越編越離譜了。

  你小子進王府就進王府嘛,還拿出家國大事作為藉口,以為我會相信這些事是你一個孩子所為?

  牽強附會!

  還說救世子?事情有那麼湊巧的?

  「唐先生,我知道你不信,可你跟我回了安陸,問問興王府的人,不就一清二楚了嗎?你也別說什麼你跟興王府的人不熟,你問隋先生行不行?哦對了,他現在可能不在安陸了,不過我料想年後他會回來,為什麼呢,因為公孫先生年底已離開王府,我都說了他水平不行……」

  你小子是不是也覺得自己扯謊太過離譜,說一個先生會聽學生講課,然後就跟我說這個先生已離開王府,算是「死無對證」,是吧?

  還說會找隋公言回去,其實人家隋公言一直都在王府教書,你也沒進王府當伴讀,兜個圈子繞回原點,然後證明你是對的,其實你什麼都不知道?

  唐寅實在聽不下去,伸手打斷朱浩的話:「朱浩啊,你都說了那個公孫先生走了,王府不能招別的先生嗎?非要再把隋先生請回去?」

  朱浩正色道:「唐先生,王府豈能隨便招教習?就算是從外地請來的,錦衣衛也不可能坐視不理,必定會暗中收買,是這麼個理兒吧?」

  唐寅這次沒反駁。

  「像公孫先生這樣生員出身、沒什麼經驗的教習,本就不會在王府中久留……這樣的人不懂官場規矩,錦衣衛難以威逼,或也不屑威逼,但那些舉人出身的教習,他們為了前途,敢不受制於錦衣衛?」

  「當王府發現這些人被收買,臨時要找教習,去哪兒找呢?還是要考慮曾做過王府教習的隋先生,但其實隋先生如今已在外地為官,請回來也不容易,或要許諾更厚的酬勞,不單純是金錢名譽……」

  朱浩說得這麼深,這麼透徹,不是為了講故事,其實就是想告訴唐寅如今安陸的狀況。

  以及興王府在請教習方面的現狀。

  「如果唐先生到了安陸,一切情形又將不同,唐先生不想被人知道行蹤,興王府也不想讓錦衣衛知道唐先生的身份……加上之前我在王府當伴讀曾為先生鋪過路。除了一拍即合,我實在想不到別的詞來形容這件事。」

  「那時,唐先生不需姓唐,姓陸就挺好,王府知你身份但不會揭破,也不怕你被錦衣衛收買,寧王府查不到興王府,我還繼續到興王府當伴讀,在唐先生下面讀書,我娘也能放心。唐先生前途似錦,或有從龍之功,我也有機會出人頭地……這算是幾全齊美呢?」

  唐寅聽到這裡,已經笑不出來了。

  這分析……

  如果說朱浩是吹牛逼,那這牛逼絕對是要上天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