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談心

  第942章 談心

  潘滔沒在平陽待多久,半月後,他又乘車來到了洛陽。

  金谷園外,士人云集。

  時人都知道,大晉尚書令庾珉這幾天召集了很多士人,僧道之流,借王衍之金谷園舉辦盛會。

  潘滔路過金谷園時,庾珉熱情相邀,他笑著拒絕了,只言要趕至洛陽,操辦公務。

  他於九月二十五日奉詔入宮,至昭陽殿時,眉頭微微一皺,只覺這邊烏煙瘴氣,雜亂無章:大群來自懷太子浮屠、法始立寺、白馬寺的僧眾正在做法事,

  為最近剛剛病倒的天子司馬熾災祈福。

  中間一僧人,年歲已經頗大,竟是鬚眉皆白,且觀其面目,並非中夏種類,

  乃西域胡僧也。

  潘滔入內時,有人在老僧耳邊說了幾句。

  老僧不為所動,堅持誦完經文後,方才起身,對著潘滔拜了一拜。

  潘滔有些驚奇,問道:「法師乃方外之士,何須跪拜?」

  老僧雙手合什,道:「貧道拜龍氣,非拜官人也。」

  潘滔一聽,就知道此人在裝神弄鬼,頓時不太高興,有心不理他,然後又忍不住教訓道:「方士僧道,慣故弄玄虛,以惑世人。汝一不占相,二不卜巫,三不仰觀虛空星宿,何言之鑿鑿?」

  老僧也不著急,只道:「佛家有神通,無需占手足面目相,無需著草缽盂卜巫,亦無需觀星,便可知諸多奧妙。」

  「哦?那你可知秦州戰事如何了?」潘滔冷哼一聲,問道。

  秦州戰局只會先匯報給尚在長安的梁王,然後才會發送至各處。

  如果緊要的話,五百里加急,旬日內便可送來洛陽,但絕大部分戰事進程不會這麼急,而是按部就班地送達,再傳至洛陽,起碼一個月以後了,甚至更久。

  他不信這老頭安坐洛陽,卻能知道秦州之事。

  不過老僧在聽得潘滔的話後,也不著急,而是吩咐沙彌取來胭脂,然後握在手心。其手掌則縮入袖中,像抽風一樣動來動去。

  所有人都被吸引了注意力,連剛剛抵達的皇后梁蘭璧都靜靜地站在那裡觀看。

  片刻之後,老僧亮出了手掌。

  潘滔湊近一看,只見上面像鬼畫符一樣畫著幾個人形,中間一人脖子上有條橫線。

  「此何解?」潘滔問道。

  「匈奴酒泉王石武降,石勒已就擒。」老僧說道。

  此言一出,眾皆驚異。

  潘滔沉吟片刻,喚來一名隨從,道:「這幾日你就在驛站守著,一有消息立刻報來。」

  「遵命。」隨從轉身離去。

  潘滔又看向老僧,問道:「僧何名耶?」

  「天竺佛圖澄。」

  「原來是你。」潘滔顯然聽過這個名字,知道此人有幾分門道,但一直沒能琢磨明白此人的各種小把戲。

  這個時候,只聽宮人、侍衛、官員們紛紛拜倒:「拜見皇后。」

  潘滔一驚,理了理袍服,同樣拜倒於地。

  「眾卿起身。」皇后梁蘭璧輕啟朱唇,柔聲道。

  眾人次第起身。

  「潘卿,請隨我來。」梁蘭璧看了看潘滔,道。

  「遵命。」潘滔再行一禮,快步跟了上去。

  昭陽殿內空曠、寂蓼、幽遠,一副冷冷清清的樣子。

  行走之前,除了皇后身上的環佩叮噹聲之外,就只有沙沙的腳步聲來。

  走著走著,梁蘭璧突然問道:「梁王已盡得關西之地?」

  「臣離長安之時,秦州尚未全有。」潘滔答道。

  「那就是還要打?」梁蘭璧停下腳步,問道。

  「自然要打。」潘滔回道。

  「征戰很辛苦吧?」

  「是。」

  梁蘭璧沒再說話,只沉默地向前走著。

  潘滔悄悄琢磨了一番方才的對話,微微有些疑惑,心中起了些大不敬的猜測。

  天子寢殿很快到了。

  司馬熾正躺在榻上,臉色蒼白,面容愁苦。

  他倒不是完全裝病,而是真的病了-

  邵勛壓服拓跋鮮卑時「小病」;

  待攻破長安的露布飛捷傳至洛陽時,「病情加重」;

  群臣恭賀「中興」時,則「大病不起」。

  大家心裡都明白怎麼回事,天子這是心病,藥難醫也,

  今日潘滔入覲,他本來是不願答應的,奈何現在做不了主,只能病中召見了那邊梁蘭璧在寢殿外十餘步停了下來,也不急著進去,而是轉過身來,低聲道:「近日朝中有人提及禪讓之事。陛下大怒,令奪其職。潘卿今日亦是為此事而來吧?」

  潘滔不意皇后說話如此直接,但他也是久歷宦海之人,臉皮相當之厚,只見他行了一禮,道:「梁王彎弓百戰,平定天下,若能行禪讓之事,今上亦不失公侯之位。若不能,則一一潘滔沒有繼續說下去。

  若天子死扛著不肯,會怎樣?其實不難,就是有點難看。

  天子有心病,乃至不起,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如此,病逝很正常吧?

  大不了再讓太子登基過渡一下,行禪讓之舉。

  梁蘭璧自然也想到了,沉默片刻後,看向西邊的天空,微微嘆了口氣,

  道:「事已至此—-宮中玉璽、印信皆在我手。」

  潘滔下意識看向左右。

  梁蘭璧收回目光,道:「自三年前始,宮中便儘是可堪信任之人了。」

  潘滔無語。

  他隱約知道這事,吏部尚書梁芬可能暗中參與了,梁王應該也知道。

  女人啊,一旦絕情起來,那是真的可怕。

  潘滔甚至懷疑天子到底還能不能出得寢殿。

  梁蘭璧繼續往前走。

  宮人們推門而入,潘滔緊緊跟在後面,甫一入殿,便聞到一股藥香。

  他抬眼看了看,很快便尋著了司馬熾所在的位置,立刻上前行禮道:「臣潘滔拜見陛下。」

  司馬熾比起以前消瘦了許多,雙眼毫無神采,聽到聲音時,只看了眼潘滔,

  便扭過了頭去,也不讓他起身。

  「潘卿起來吧。」梁蘭璧在一旁說道。

  說罷,讓宮人搬來一張坐榻。

  「謝皇后賜座。」潘滔坐了下來。

  司馬熾又轉過了頭來,用憤恨的眼神看了眼梁蘭璧。

  梁蘭璧並不看他,只神思不屬地想著事情。

  「邵勛讓你來作甚?」司馬熾雙眼望天,出聲問道。

  「非梁王所遣,臣自來也。」潘滔正襟危坐道。

  司馬熾冷笑一聲,但滿臉病容的他,笑起來卻比哭還難看。

  潘滔也不管他,只道:「臣遍觀典籍,堯舜之時有揖讓禪代之舉,殷周之際則有干戈革命之事。」

  「永嘉以來,盜賊蜂起,九州幅裂。其有高門巨室,僵於道途,又有黔首黎元,墜於塗炭。是故海內鼎沸,豺狼逞凶。」

  「幸有上帝降靈,梁王受命,定難亂,海內一匡,實有再造社稷之功。」

  「今國土東到大海,西至秦涼,南抵叢林,北極流沙。大蠢所指,莫不順服。馬駕所至,人情允洽。土庶心悅誠服,黔首歡欣鼓舞。至此,始知普祚將終,梁德益興也—

  「住口!」司馬熾聽到這裡,實在忍不住了,破口大罵道:「潘滔,汝嘗食晉祿,卻做了亂臣賊子,祖宗泉下有知,羞也不羞?」

  潘滔笑了笑,道:「陛下,臣聞牧野之後,尚有宋承殷祀。魏普禪代,亦有山陽、陳留之美。梁王起於肅殺營伍之內,戰於鋒刃相交之所,二十年來自有煌煌之威。晉室如何得的天下,陛下深知,無需臣贅述。」

  「梁王曾言『前秦道消,失鹿難追;後漢政散,瞻烏靡止。』此間真意,陛下可知?」

  司馬熾聽了這話,只覺心底一寒,方才熱血上涌的憤怒立刻散去,轉而有些惶恐起來。

  他真的連曹魏、司馬晉一概不認?不承認這是正朝?

  這樣一來,司馬氏豈不是淪落到連商紂都不如的地步?人家好歹還有宋國奉祀香火呢。

  而如果他連大晉都不承認,那麼司馬氏皇族豈不是說殺就殺?

  不,這是潘滔在嚇唬他。

  這話若拿到外間,潘滔斷然不敢說,只會在他床前故意恐嚇,逼迫他答應禪讓而已。此時若屈服,便是上了他的大當。

  不過,現在他的旨意連後宮都出不了,便是不答應,又能如何呢?

  司馬熾明明在病中,臉色蒼白無比,這會卻浮現出幾絲潮紅。

  潘滔看了有些傻眼,天子不會被他一嚇,病突然好了吧?

  不過都無所謂了,天子病重也好,疾愈也罷,都影響不了大局了。

  實在不行,徑趨東宮,把太子找來「監國」,可能更方便一些。

  當然,這種大事他不可能擅自做主,必然要得到梁王准許。

  潘滔想了想,梁王肯定是不希望今上出事的,因為解釋不清。最完美的情況,還是今上心甘情願遜位,梁普順利禪代,一如曹魏、司馬普舊事。

  他更不用著急。

  此時才剛剛開始造勢,事情還得醞釀發酵一段時間,諸般儀制、禮程還得慢慢走。

  他還有時間慢慢處分。

  想到此節,他也懶得多說了,丟下一句「陛下宜細思之」後,便行禮告退了。

  出得寢殿之時,潘滔深吸一口氣,數十年宦海沉浮磨練的心境竟然也有了幾絲波瀾。

  威逼天子,嘿!這感覺簡直難以言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