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 亂戰(下)

  第904章 亂戰(下)

  金正所部一共二千四百府兵、六百騎兵,外加百十個親兵,總共三千出頭。路線沒什麼複雜的,就是先繞路,再沿著中陵川往西北方向疾進。

  此河自善無城西流向西北,然後一分為二,

  一路折向東北,被稱為沃水,因其自漢沃陽故縣城東流過而得名,鮮卑稱之為「可不泥城」

  (今涼城縣雙古城)。

  一路繼續流向西北,再折而西南,仍稱中陵川,即今之紅河,最終匯入黃河。

  這一路上有一條南北向的支流,曰「誥升袁水」,因鐵弗匈奴首領誥升爰而得名,沿此河向北,可直插一條連接盛樂、平城的東西向大道,位於參合陘西。

  金正的目標正是此處。

  不過,他們甫一出擊就遇到了大麻煩:遷回北上之舉終究還是被發現了。

  竇勤立刻分派三千餘騎追襲而去,試圖攔截。

  而與此同時,善無城南的數千府兵在羯人騎兵的遮護下,趁夜抵達城外,扛著白天製作的簡易長梯,登城猛攻。

  一時間,曠野之中星星點點,到處都是贊動的人頭,喊殺之勢幾乎刺破夜空。

  竇勤擔心城池守不住,親自率兵沖了一陣,

  結果劉閏中亦親自上陣,在千餘府兵的配合下,與索頭騎兵展開大戰。

  竇勤連沖兩陣,都沒能破開白天一衝就散的羯人騎兵,頓時有些驚惶。

  至後半夜時,攻城的那兩千餘府兵已經兩次攻上城頭,差點就將其拿下。

  這個時候,竇於真率一隊騎兵撤了回來,身上還背著幾支箭。

  「阿爺,藹頭在哪?這仗再打下去,沒有絲毫勝算。方才已經有一些人趁夜走了,應是去山中與老弱婦孺匯合,恐要投降。」竇於真下得馬來,氣喘吁吁地說道。

  他們部落的老弱及牲畜多退往沃陽方向了,損失固然是不輕的,但也盡最大可能保存了元氣。

  善無這邊委實沒有堅持下去的理由,

  「藹頭失算了!」竇勤重重地嘆了口氣,道。

  三路大軍南下,會師馬邑,先聲奪人。這個計劃剛提出來的時候,竇勤沒有過多反對,因為並非沒有成功的可能一一之所以要兵分三路,主要是騎兵消耗太大,三萬人擠作一團,七八萬匹馬,

  而地勢又不夠開闊,遇敵時只有前鋒那麼點人可以接戰,純純浪費兵力。

  但壞就壞在被敵人先手攻擊了。

  他們兩萬餘人自中陵川而上,直接堵住了他們這一支人馬,連戰連勝,一路進至善無城下。

  也就是到了這裡,地形相對開闊,連連退卻的局面才得以挽回,

  但敵軍統帥似乎又帶人北上了,壓根沒把他們放在眼裡,膽子奇大無比。

  竇勤稍稍一想,便推算出金正試圖去盛樂。

  路線並不難猜。山間進兵,沿著河谷是最方便的,不但地勢平坦,沿途還水草豐美,更利於人畜飲水。否則,光缺水一條就能覆滅數萬大軍。

  「我已遣了好幾撥人去找藹頭。西路的丘敦氏也派人去聯絡了。」竇勤說道:「藹頭願不願回來,丘敦氏會怎麼做,聽天由命了。」

  竇於真重重了一下腳,罵道:「時局哀微至此,都是拓跋氏子孫自己作出來的!」

  竇勤苦笑了一下。

  這話沒錯。自己不亂搞,別人如何有機會呢?

  從拓跋猗盧被兒子六修殺死,拓跋普根擊殺六,然後普根及其子始生相繼暴死,拓跋鬱律被弒殺,再到拓跋什翼犍、拓跋槐與賀、那互相攻殺,現在又是槐、什翼犍翻臉成仇-」」

  從頭到尾都是內戰。

  有些時候,豆陵都在想,若是拓跋氏聯盟不接觸晉人,始終維持傳統,內部不存在新舊之爭乃至仇殺,會不會更好一些?

  你一漢化,結果出問題了。

  最可怕的是,這個問題被別人抓住了,揪著不放。

  拓跋氏散成了一地。即便豆陵不是鮮卑人,而是高車,亦對此感到遺憾。

  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能再度把拓跋鮮卑統一起來,共同對敵。

  如果誰能做到,竇勤倒還真願意投他。這個時候,些許新舊之爭似乎已經不算什麼,該考慮的是整個拓跋氏聯盟的生死存亡。

  「」馬蹄聲響起,吸引了父子二人的注意力。

  蹄聲自東方傳來,布置在外圍的游騎上前攔截,喝問連連。

  不一會兒,一身穿皮裘的發烏桓人被引了過來。

  「羽德,多年未見,一向可好?」來人呵呵笑道。

  「你是一一」竇勤就著火光仔細看了下,道:「王豐的家令王昌?」

  「正是我。」王昌大笑道:「一別經年,不請我喝杯酒?」

  黑暗之中,竇勤臉色數變。

  王昌走近幾步,輕聲道:「可敦讓給你帶句話。」

  竇勤面無表情,但也沒有阻止他說下去。

  「可敦說,再打下去,只是鮮卑打鮮卑,空耗元氣罷了。」王昌說完這句話,便閉口不言了。

  竇勤沉吟許久,道:「到我帳中來。」

  ******

  從五月二十三日開始,賀蘭藹頭就一直在猶豫。

  據俘虜所述,陰館城內只有一千多兵,而他有一萬多騎兵,十倍之。

  部下有人請戰,謂之攻下陰館,糧草不缺。

  但賀蘭藹頭沒有同意。

  他們又在靠近馬邑郡城的方向襲擊了一支運糧隊,殺邵兵千餘人。

  兩次得手後,已有近七萬斛粟麥,還找到了羯人的一個放牧地點,得牛羊八萬餘、戰馬六千匹。

  此時說是一萬五千大軍,但手頭掌握的其實只有裝具最好、戰力最強的五千鐵甲騎兵,其餘萬騎都散了出去,四處劫掠,並搜尋邵軍的放牧地點,間或與被動員起來的馬邑豪強的騎兵交戰,一時半會收攏不起來。

  更何況,陰館縣內真的只有一千多兵嗎?

  看城外被遺棄的密密麻麻的糧車,就可判斷城內應還有極大數量的丁壯,他們或許不能野戰,

  但蹲在城頭廝殺有什麼問題嗎?說得好像騎兵下馬攻城很厲害似的。

  二十三日午後,他率軍往雁門關方向挺進,雙方幾乎在第一時間交手。

  左驍騎衛三千人與他們衝殺了一陣,被直接擊退。

  下馬結陣之後,甲騎沖了一陣,羽而歸。

  至此,賀蘭藹頭試出了斤兩:這支所謂的洛南府兵,步戰確實厲害,騎戰也不錯,可以擊敗匈奴騎兵,但和鮮卑最精銳的鐵甲精騎比起來,還差了一籌。

  但人家並未退走。

  更有整整六千銀槍甲士在車陣的遮護下,緩慢又堅決地前進著,這是他們難以對付的。

  譬如此刻鐵甲精騎去了鐵鎧、棄了馬,只著輕便的皮甲,換上騎弓,圍著車陣左右馳突,但始終沒有機會。

  「唉。」賀蘭藹頭在心中默默嘆了口氣。

  就在這個時候,數十騎自東北方向奔來。

  「匹婁氏的人。」有人輕聲說道。

  亦有人迎了上去,片刻之後,將那群人帶了過來。

  賀蘭藹頭一看,其中兩人背上插著箭矢,好像被人襲殺過。

  「輔相,此為豆陵部拂竹真(驛卒之意),自吐文水追過來,半途遇到了晉軍騎兵,觀其旗號,應是義從軍,自新平方向而來,匹婁部的人已經迎上去了。」

  賀蘭藹頭對此並不驚訝,只問道:「豆陵那邊怎麼了?為何還沒趕來匯合?」

  「大人他半途遇到了晉將金正主力十萬人,戰不利,退至善無,以誘晉軍。」拂竹真忍著身上的疼痛,說道:「我走之時,半途還看到了武周城方向有千餘騎西行,應是前鋒。彼時夜黑,我等沒被他們發現,火速南下報訊了。」

  「伊婁氏的人呢?沒去堵截武周川的敵軍?」賀蘭藹頭聽完便覺得不妙,下意識問道。

  信使茫然。

  他地位太低,壓根不可能知道己方全局的部署。

  伊婁部在哪裡,沒人告訴他啊。即便他們大舉出動了,他短時間內也不可能知道。

  賀蘭藹頭也反應了過來,便不再看信使,只是臉色卻愈發陰沉了。

  那個叫金正的晉將勇猛精進,搞得他很難受,值此之際,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噶—..」遠處傳來的聲驚醒了賀蘭藹頭。

  那是銀槍右營見天色漸晚,決定就地紮營。

  左驍騎衛的府兵們遮護在側,遠遠注視著這邊,

  所有人都看向賀蘭頭,不乏有臉色難看之輩。

  金正十萬大軍肯定是假的,但三萬人或許是有的。這三萬人里,又以步卒居多,他們攻下善無的可能很大,一旦善無丟失,再在各個要道列柵成守,威脅就太大了。

  如今只希望伊婁氏的人能儘快增援而至,別讓晉人舒舒服服控制這麼一大片區域。

  賀蘭藹頭又抬頭看了下遠處的銀槍右營、左驍騎衛八千餘兵馬。

  南下馬邑的目的是什麼?

  其一是吃掉敵軍先鋒,但他們的先鋒居然主動鑽到了自己的肚子裡。

  其二是破壞敵軍的積儲,這個目標只完成了一部分,也不怎麼順利。

  再留下去,或許還能搜尋到一部分敵軍的放牧地,破壞其補給,但己方被留下來的風險也越來越大了。

  值得嗎?

  「收攏人馬,聯絡丘敦氏,令其前來接應。」賀蘭藹頭當機立斷,下達了命令。

  信使很快四散而出。

  遠處的車陣內,邵慎登高望遠,靜靜看著。

  與草原引弓之國交戰,對他而言是第二次了。

  這一次,感受更加深刻。

  敵騎來去如風,雙方可以說沒有固定的戰場,今天在這打,明天在那打。

  你露出了破綻,會立刻發現鋪天蓋地的騎兵圍過來。

  你無懈可擊,會一連好幾天都看不到大隊敵騎。

  在這個過程中,需得時刻緊張著,不能給敵人任何機會,只有遇到城寨,才能徹底放下心來,

  美美地睡上一覺,恢復體力精力。

  他不知道敵軍在賣什麼關子。

  因為對他們這支部隊而言,戰爭的主動權不在手裡,鮮卑想打就打,不想打就走。

  鮮卑人願意停下來決戰,那一定是他們認為時機成熟了,否則壓根不會和你決戰。

  但無所謂了,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他們只要成功抵達馬邑,將隨軍攜帶的十萬斛糧食順利運抵前線,就算成功了。

  (第三更到,有票速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