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木板去村長家商量繡坊的用地事宜。
他在趙家椅子上屁股都沒有捂熱呢,白家人要在村里開繡坊的消息就通過村長媳婦的嘴在村里傳播的沸沸揚揚。
大家一邊感嘆老白家單靠鎮上的鋪子發家了,一邊羨慕老白家的繡坊說開就開。
「咱村里誰有本事開繡坊啊,那得向外頭請多少繡娘?」有個小媳婦問道。
「那這就要問老白家了,總之肯定得下血本。」村長媳婦說道。
「繡坊開在咱們村,咱們也就是眼饞一下。這以後有了繡坊,鎮上的鋪子裡就不要咱們的針線了。」一位大娘憂心的說道。
這句話一落,大家紛紛陷入沉默中。
神樹村哪家女子都會繡個帕子打個絡子拿去鎮上針線鋪子寄賣補貼家用,以後老白家的繡坊開張了,請的繡娘繡的肯定好又快,以後還有村里女人賺零花錢的活路嗎?
「唉,這也是沒辦法的,誰讓咱們家沒有一個旺家的小姑娘呢?」一位媳婦嘆氣。
順著她的視線,大家看到小福圓下了學,正朝村子裡走來。
「小圓寶,聽說你家要開繡坊了?」村長媳婦問道。
大家伸長了耳朵,都希望從小福圓嘴裡聽到確切消息。
小福圓停下腳步,點頭道:「是的,要開繡坊了。」
「嘖嘖,看來是真的了。」胡大娘說道。
小福圓朝胡大娘笑道:「大娘,您上次縫製的口罩特別好,我們家繡坊打算請您來打絡子呢,不知道大娘願不願意。」
胡大娘驚呆了。
她沒聽錯吧,小福圓竟然願意讓她去老白家繡坊打絡子。
要是別的孩子這樣說屬於小孩子胡言亂語,但小福圓不一樣啊,她是鄉主又是白家的寶,她的話白家哪個人敢駁。
「哎呦,小圓寶,大娘這……」胡大娘差點落淚,激動的說道,「大娘謝謝你啊,這把老骨頭你還願意要我。」
小福圓說道:「誰說您老了,您的絡子打的可好看了。」
胡大娘激動的落淚,其她姑娘媳婦大娘們炸開了窩。
「小圓寶,你看我可以不?嫂子的針線活鎮上鋪子都說好。」
「你們繡坊要我嗎?我最會繡花兒。」
「小圓寶,你們再要人的話,可以想著大娘,大娘會繡人像。」
大家圍著小福圓,紛紛請纓要求加入繡坊當繡娘。而且大家清楚的知道,只要小福圓答應了,這事准能成。
本來家裡就打算請村里人當繡娘,小福圓差點脫口而出。
但想了想,對著大家甜甜一笑道:「我知道啦,不過這事還要我奶奶和娘同意才行,再說了繡坊的繡工要求很高,誰想來得拿著繡品過了我娘那一關才行。」
進入繡坊的條件是她臨時加的。
首先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加入繡坊,肯定要繡工出色的。
其次,她如果一口答應大家進入繡坊,會讓大家不重視。
想要繡坊一炮打響,必須讓大家重視起來,拿出最好的針線功夫。
「小圓寶方才說的,那就是咱們都有機會了?」
「你倒是想的美!小圓寶都說了,繡品得過了白家阿嬸那一關,阿嬸的繡活可是咱們村最好的。就你那繡的鴛鴦像鴨子,喜鵲像麻雀,怎麼能入了阿嬸的眼。」
「如果能進白家繡坊那就再好不過了,老白家實誠不坑咱們。鎮上拿繡鋪子,次次都壓價。」
「老白家願意收我當繡娘,我肯定鉚勁干。」
……
小福圓走後,村裡的八卦軍團就白家繡坊議論紛紛。
人人都希望加入進來當繡娘。
趙村長聽完白木板關於繡坊的用地一事,幾乎毫不猶豫就表示這事可行。
「趙大哥,咱倆從小一起長大。我家裡窮的揭不開鍋那些年都是你幫襯,我心裡記著你的情呢。鎮上的鋪子是白三壯的暫且不論,這個繡坊在咱村里打算邀你參股,你願意不?」
白木板十分誠懇的對趙村長說道。
趙村長心下狂跳。
不枉是從小穿開襠褲就在一起玩的兄弟,有了好事不忘自己。
他聽說白三壯在鎮上的鋪子越做越大,這才一年就要開到淮城了。
你問他眼饞不眼饞,當然眼饞,但誰讓自家沒有門路呢,白木板願意帶自己發財,傻子才不願意。
「需要多少銀子?」趙村長穩了穩心神,爽快的問道。
白木板伸出手指頭:「五十兩。」
這個數字是白木板和白老太太以及甄氏商量的結果。
本來白木板的意思是既然都要帶村長發財了,不如直接送股,幹嘛還多走一道程序要銀子。
甄氏同他說,白送的反而讓村長心裡不舒服。
再來說趙家,雖然掛著村長,但日子也就比村里其他人略微強點,拿出五十兩銀子對趙村長來說有點困難。
「老哥,你要是缺銀子,我借你。」白木板說道。
但是五十兩銀子已經很低了,開個繡坊得花多少銀子?老白家願意帶自己發財已經夠意思了,怎麼好意思再借人家的錢。
「老弟,你能想到我……咱哥倆啥也別說了,這五十兩我出。」趙村長一咬牙道,大不了把自家的良田賣出去兩畝,或者去大宅子管何管家借點銀子。
他一個村長,何管家總得賣幾分面子吧。
「但是咱醜話說在前頭,生意有賺就有折,你入了銀子不一定能賺回來……」白木板提醒道。
「你這是啥話,既然我願意入股,盈虧我都得負。」
趙村長一臉嚴肅,心裡卻樂開了花。
繡坊會折本?
扯淡吧,有小福圓坐鎮,它就不可能賠。
趙村長對小福圓的福運十分有信心。
很快,繡坊的地批了下來,就在村子東北角。
白大壯和白木板父子倆給鐵器廠告了假,帶著村里男勞力蓋繡坊,村裡的女人們也不閒著都在鉚勁繡自己拿手的繡活。
老白家這些天的門檻差點被踏破,每天天剛亮,村裡的姑娘媳婦大娘們就捧著繡好的作品來讓甄氏檢閱。
得到甄氏誇讚的,則高興的落淚;
得到甄氏委婉批評的,則回去再接再厲。
最終,村里十八位繡娘脫穎而出,錄為白家繡坊第一批繡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