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的,趙星就找到了自己想要找到的故事內容,這篇故事的標題是「銅錢」。
開篇給出的故事時間是『雍熙六年』,故事地點是秦嶺的山道上,作者以第一人稱的形式,介紹了如何在山道上遇見了沈培德等三人;後來故事敘述的內容與趙星在夢境中的經歷雷同,對於崔小姐和鶯鶯的消失過程也有描述,只是略去了沈培德在黑店內大開殺戒的內容,這應該是於旺不想染上官司的一種敘事手法。
故事最後對那個點題的『銅錢』,是特別詳細的做了交代,從如何把幾個銅錢串綁在一起,到最後又如何只剩下那唯一的銅錢以及完好的繩環,語言簡練但又惟妙惟肖,充分展示出其奇幻的一面。
故事中,對沈培德提及的另一個世界的情況也有記述,作者也闡述了自己實在是無法定義這樣的情況,所以寫出來供有識之士參詳。
對於故事中有關這枚銅錢的敘事描述,也算是讓趙星漲了這方面的見識;他雖然預先知道於旺如此設置銅錢的意圖,但他實在是無法確知,當沈培德回歸後,那個串著繩環的銅錢,到底會是個什麼局面。
至於另一個世界能夠把沈培德等人招回的能力,當年於旺在和沈培德進行探討時,給其冠名是『掌控之力』;而在這篇故事中,於旺是給其定義了一個更為響亮的名字『世界之力』。
對于于旺如此用心寫下的這篇紀實文章,趙星不知道那些古人會是一種什麼想法,但他看故事最後的那些當世讀者留言,基本上都是夸作者腦洞大,居然在宋代就知道寫穿越小說了;卻沒有一人會做出猜想、去認為於旺記述的是其真實的見聞。
不過趙星想想客觀現狀,也確實覺得是無可厚非,換做是自己在沒有經歷過這種狀況時,也會想當然的把這個故事當成個小說或道聽途說。
對此事感嘆一番之後的趙星,又去網上搜索了一下專家們對《奇趣誌異》的評價,發現是一致性的認為:其就是一個志怪類的小說集,裡邊參雜了不少作者的道聽途說或者是作者的想像。
更有專家評論:於旺其人缺乏辯證唯物主義的觀念,對道聽途說居然不加分析的一一採納,一些地方明顯是宣揚了封建迷信思想。
這讓趙星忍不住的想吐槽,實在是境界決定了思維的前瞻性。
趙星再重新搜索了一下於旺的簡介,發現其居然沒有做官或從軍的的經歷;他實在想不明白於旺當時去洛陽謀發展時,是所獲得的官位太小、以至於歷史就沒有記載呢,還是於旺最後就沒有被任用。
至于于旺對於那個人肉飯店事件,最後是如何了結的,趙星雖然很想知道,但卻找不到這方面的內容;
經過夢中的經歷,趙星對於旺的評價也是非常高的,他覺得於旺絕對是屬於才高八斗式的人物,沒有讓於旺進入北宋的官場中去施展才華,實在是北宋的損失。
在這一次的夢境中,讓趙星也傳承到了沈培德的刀法,特別是沈培德的快刀技,讓趙星覺得使用出來也是相當無敵的。
周日上午在證實了夢境中的於旺、就是那個歷史名人於旺之後,趙星專門在網上搜索『M市的武術器材商店』,然後去給自己買了一把專供武術練習用的大刀;為了避免被人矚目,他還專門給這把大刀配了一個袋套,這樣帶著這把大刀在外邊行走之時,就不會引人注意了。
在買到大刀之後,他專門的去附近的公園內、找了一個僻靜之處,抽出大刀開始操練起來;一開始他是先使出『沈培德使用過的正常速度的招式』,使出來是意隨心指,每一種動作在使出來時,心中都十分瞭然『這招式的用意何在』;自我感覺也挺帶感,感覺是完全的使出了沈培德的風格,
接著他開始使出快刀的招式,立刻就感覺到有些問題了;雖然快刀的招式動作他能夠使出來,而且感覺著也是原汁原味的使用,但舞出來的刀花卻不是那麼一回事。
這是因為他買的這把練習用刀的刀身較單薄,在猛然間的快速舞動時,刀身就顯得有些飄忽、擺動,不是正經招式中該有的表現。
這讓他有些犯愁,真要是買一把像模像樣的大刀,放在室內欣賞還可以,帶到戶外去練習刀術的話,總有些『攜利器招搖過市』的嫌疑,似乎是極不妥當;而在室內練習的話,一時還沒有這麼大的空間方便他練習,因此這事還真的得從長計議。
既然暫時刀不如人意,他決定暫時不考慮快刀的刀式了,先練習一下快刀的手速再說,沒有想到當他第二次將大刀按照快招模式舞動時,剛舞動完前半程就覺得有些後力不繼了;這也讓他明白了為什麼沈培德對自己的快刀招式要省著用了,當這快刀技使出來時,對心臟的負荷要求是大增,以至於讓他感到供氧不足、力不從心。
晚上他再次帶著大刀次出門練習時,其結局還是雷同;他能完美的使出一次快刀套路,想要緊接著再耍一遍時,直接就力有不逮了;這時候只能是練習正常刀速的招式。
而抱著對於旺關心的態度,在這一天的空閒時間,趙星基本就是在閱讀那個《奇趣誌異》。
在這些短篇故事中,有少部分內容他已經在夢境中聽於旺講述過了,更多的卻是頭一次聽聞;這些故事內容確實配得上『志怪』的稱呼,很多故事的情節都顯得匪夷所思、光怪陸離,令人難以置信。
不過由於有了自己親歷過的夢境經歷,趙星看問題的格局也高了,對於那些令人難以置信的故事內容,他也能抱著寧可信其有的態度,去進行分析和判斷,去進行揣測和推敲。
趙星相信於旺是個很講究實事求是的人,既然古時候的於旺能夠鄭重其事的把這些內容記錄下來,做為有著先進思想的現代人,為什麼不能以科學的發展觀,去更好的對這些內容進行分析和判斷呢。
在閱讀完這整部《奇趣誌異》之後,靜思的趙星突然想到,於旺沒有去洛陽投軍的原因,或許是受了沈培德事件的影響;以於旺對科學的較真態度,或許於旺的一生,都是在研究與『異世界』有關的謎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