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謀劃安南

  第285章 謀劃安南

  「鐺…鐺…鐺……」

  九月,當清晨的晨鐘作響,朱高煦卻已經在郭琰和宮女們的服侍下穿好了常服。

  感受著眼皮的酸澀,他不免開口道:「有時候倒是覺得能睡一個懶覺十分不容易。」

  「那是因為殿下每日處理公務太晚了。」郭琰為朱高煦整理好邊角,抬頭笑著看著他。

  「我也無奈。」朱高煦嘆了一口氣:「我與父親,始終還是沒有爺爺那份精力,而且需要管的事情太多,比爺爺那個時候的國政繁雜太多。」

  「國防大學的事情,你上點心,偶爾回家催催岳祖父,讓他把事情早早辦下來。」

  朱高煦交代郭琰,現在的郭琰就是朱高煦與淮西武勛溝通的橋樑。

  好在郭琰也做的不錯,至少在她到了的這兩個月時間裡,東宮與燕府的關係變好了不少。

  「明日吧,今日我已經請了舅母和幾位國公夫人,若是有枕邊風吹著,下面的人倒也不至於那麼大怨氣。」

  郭琰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朱高煦在外處理國政,她就要溝通好勛貴們的後府,不至於讓矛盾激化。

  「辛苦了。」摟住郭琰捏了捏她肩膀,朱高煦便笑著走出了春和殿。

  瞧著他離去,旁邊伺候了他多年的婢女,眼下的春和殿女官也不由開口道:「殿下比起以前,好像更自信了。」

  「這不是件好事……」郭琰眼裡有幾分擔憂,她只覺得朱高煦現在有些過於自信和自大了。

  曾經的他居安思危,每日吾日三省吾身,可現在……

  「稍許把傅讓都督的夫人也請來吧。」

  郭琰交代了女官一句,便不再看朱高煦背影。

  同時,朱高煦也三點一線的參加了早朝,隨後跟隨朱棣返回了武英殿內。

  父子二人坐下後,朱棣便看著朱高煦,不知道該說他什麼。

  不多時,一份奏疏送到了他的面前,那是經過朱高煦處理的六軍都督府奏疏,其中內容是關於山東衛所裁撤的事情。

  朱棣瞥了一眼奏疏內容,然後才開口道:「山東的衛所裁撤倒是容易,可這讓其它各都司如何看待?」

  「只要給予足夠的屯田,基層軍戶不鬧起來就足夠。」朱高煦自信開口,可在朱棣看來,卻有些自信過頭了。

  「基層軍戶想要獲取消息,還是得通過地方武官獲取,這些武官常年在當地帶兵打仗,早就有了自己的人。」

  「你派一支兵馬過去,就想要把他們解決,未免有些太過自信了。」

  相比較郭琰,朱棣就直接多了,畢竟他和朱高煦說過,他們兩父子最好不要藏著掖著。

  至於朱高煦的自信,朱棣也能理解。

  誰還沒有過這種時候,當年他突襲乃兒不花時,年紀比朱高煦現在還要大些,恨不得把下巴抬到天上去。

  好在有徐氏的開解,他才漸漸恢復了平靜。

  現在看來,朱高煦雖然做事情老成,但心性終歸不行。

  朱棣諄諄勸導,可在朱高煦聽來,卻一時間摸不住朱棣是想要敲打自己,還是自己真的自信。

  「為君者不要太高傲。」朱棣又開口勸導一句,這會兒朱高煦卻是聽清了,朱棣是真的覺得他有些自信了。

  「自己自信嗎?」朱高煦一時間都不自覺自我質疑了起來。

  或者說,他將自信換成了自傲也是一樣。

  「今日你就暫時不要處理朝政了,閒著沒事去拜訪拜訪以前的故人吧。」

  朱棣開口勸解朱高煦,並不忘提起一件正事:「俺想給伱四舅和傅讓拔擢爵位,只是一直沒有機會,你剛好去找傅讓說說這件事,也算安撫他。」

  「是……」朱高煦還沉浸在朱棣說自己自信過頭的事情上,起身作揖回禮後,便走出武英殿,乘坐車輿往宮外走去。

  坐在車輿上,朱高煦許久沒有開口,直到快要駛出宮城,他才對駕車的亦失哈詢問道:「亦失哈,你覺得我有什麼變化嗎?」

  他的詢問突如其來,亦失哈聽後卻沉吟片刻,沒有著急回答。

  直到車輿停下,朱高煦即將換乘馬車的時候,借著攙扶的機會,亦失哈才開口道:

  「殿下,確實不如以前待人溫和了,多了幾分凌厲。」

  「……」見亦失哈都這麼說,朱高煦這才皺眉回想起自己抵達京城這幾個月的所作所為。

  確實,自朱允炆死後,他那種居安思危的心思就淡了許多。

  靖難之役的成功,給了他充足的自信,而太子之位,以及朱高熾的退走雲南也讓他沒了後顧之憂。

  因為他抓住了朱棣不會殺親兒子的缺點,所以他開始有恃無恐。

  只是如朱棣所說一樣,自己興許真的有些自信了。

  「去雞鳴寺吧。」

  朱高煦改了去向,亦失哈聽後也沒有詢問,而是駕車送著他前往了雞鳴寺。

  馬車走在京城之中,尤其是在離開宮城範圍後,可見的是百姓們的生活情況。

  他們與靖難之役前的生活情況一樣,沒有提高,也沒有下降,但對於朱高煦來說,這樣的沒變化就是最響亮的耳光。

  他不是自認為自己執政就會做出比朱元璋和朱允炆強得多的政績,讓百姓安居樂業嗎?

  可就在他眼皮底下的京城百姓都沒有什麼生活變化,他還指望更遠的地方嗎?

  現在的他,與被困在宮城的朱棣有什麼區別,目光無非都是被局限在京城內罷了。

  遠離京城的事情,他真的能分辨清楚,看得到嗎?

  「召胡綸來雞鳴寺。」

  朱高煦深吸一口氣,吩咐的同時,也在車輿和騎兵的護衛下抵達了雞鳴寺。

  這裡是朱棣剛到京城落腳的地方,而現在他是一個人的居所。

  抬腿走上雞鳴寺,在寺廟之中小沙彌的引導下,朱高煦成功見到了那個熟悉的背影。

  他背對自己坐在蒲團上,手裡盤算佛珠,嘴裡念念有詞,似乎在誦讀經文。

  走到他面前,朱高煦盤腿坐在蒲團上。

  那動靜響起,引得姚廣孝緩緩睜開了眼睛。

  見到來人是朱高煦,他詫異片刻就恢復了平靜。

  「殿下有事情要找貧僧嗎?」

  姚廣孝平淡開口,朱高煦聞言也頷首,而後才緩緩開口道:「我年少成名,如今得了太子位,卻是有些忘乎所以了。」

  「這並不出奇。」姚廣孝明白了朱高煦來雞鳴寺的原因,因此開導道:

  「當年秦王李世民初登大寶,何嘗不是忘乎所以?」

  「只是一場渭水之盟,讓他明了了一切,但即便到了晚年,依舊開始驕傲自滿。」

  姚廣孝說著,亦失哈也搬來了矮几放在兩人中間,擺上了茶具,為二人泡茶。

  「少師拿我與唐太宗相比,卻是高看我了。」

  朱高煦確實驕傲自滿,但如果搬出李世民、朱元璋、朱棣這群人,他自認為還是能力不足的。

  他比這群人多的,只有從後世帶來的歷史教訓和經驗罷了。

  「貧僧想說的是,古往今來,許多帝王都善於偽裝,不同的是有人一裝到底,而有的人年紀大了便壓制不住貪念。」

  「他們有的追求長生,還有的追求肉慾……」

  「相比較之下,殿下的驕傲自滿算什麼?」

  「您真正應該警惕的,是這些東西才對……」

  姚廣孝的想法很陰暗,他覺得所有帝王都在偽裝,只是有的裝到底,有的沒成功。

  「我不求長生,至於肉慾,即便貪求,也不會影響天下。」

  朱高煦對自己還是有自信的,長生這玩意他根本不信,他頂多就是貪求些美色,但絕不會為了女人去做得罪天下的事情。

  必要時刻,他連郭琰都能放棄,更不要說其它女人。

  「若是如此,那才是最恐怖之事。」

  姚廣孝淡然開口,朱高煦略皺眉頭:「不為長生與女人禍及天下,有何恐怖?」

  「不求長生與美色,那便會追求權力與功績。」姚廣孝緩緩開口,引出了他對朱高煦的看法。

  這話說出,便是連在斟茶的亦失哈都頓了頓手上動作。

  這動作很小,卻被朱高煦察覺。

  誠然,他現在的步子確實有些大了,疏通黃河、運河,還要下西洋,裁撤衛所、移民百萬、糾察稅務……

  這些事情,單一挑出一件,都能讓平庸的君王忙碌數年,而他卻在坐上太子位後不到四個月就將這些事情全部安排上了。

  他的這舉動,不正是好大喜功的表現嗎?

  「少師覺得這些事情不該做?」

  朱高煦端起茶杯,沉吟後抿了一口。

  「其實殿下心裡自有一把秤,這些事情到底該不該做,到底該如何做,何時做,您比貧僧更為清楚。」

  姚廣孝畢竟與朱高煦二次見面,不可能交心的說出一切,他只能引導。

  「殿下現在的局面,可不算太好……」

  姚廣孝望著低垂眼帘沉吟思考的朱高煦,緩緩開口道:

  「疏通黃河是好事,但下西洋和移民百萬、糾察稅務這些都得罪了人,裁撤衛所、縮減兵員更不用多說。」

  「您入京城以來,除了拉攏淮西武勛外,其餘時刻一直在樹敵,而眼下的敵人已經足夠多了。」

  「兩個月前,陛下為您緩和了江東六府官員的關係,可眼下看來,您又得罪了其他人。」

  說到此處,姚廣孝也不再繼續說下去了,因為他知道如果說到這裡,朱高煦還不清楚自己犯了什麼錯的話,那他們就沒有必要繼續說下去了。

  

  「我應該先停下哪一件事?」

  朱高煦很清楚自己應該停下一些事情,但他在做的這些事情都很重要,如果現在停下,那日後就難辦了。

  「事情有輕重緩急,有的事情連高皇帝都沒能做成,殿下羽翼未豐,何必著急?」

  姚廣孝的話脫口而出,朱高煦便明白了他在說什麼。

  直隸的糾察稅務,確實查出了不少東西和人,但也得罪了不少人。

  朱棣確實幫朱高煦和江東六府官員緩和了關係,但這不代表江東六府官員就不記仇了。

  朱高煦自以為他以鈔抵稅七百萬貫能贏得江南人心,殊不知這群人根本不領情,斗恩升仇就是他們的寫照。

  「我知道了,還有嗎?」

  他頷首應下,目光放在姚廣孝臉上,卻見姚廣孝輕搖頭:「其它的,便是貧僧說了,殿下也不會停下的。」

  「殿下只需要記得,您還年輕,可以慢慢來,凡事欲速則不達。」

  「受教了。」聽到姚廣孝這麼說,朱高煦就知道他想說下西洋的事情,可朱高煦停什麼都不可能停下西洋的事情,所以姚廣孝才會說他即便說了,自己也不會停下。

  緩緩起身,朱高煦朝著姚廣孝作揖行禮,隨後才走出雞鳴寺。

  在寺外馬車旁,被召來的胡綸已經等待許久,見到朱高煦出現,他立馬就迎了上去。

  「殿下,山東的事情已經有了眉目。」

  「上車說。」

  朱高煦打斷了胡綸的話,拉著他坐上了馬車,並對亦失哈開口道:「去傅府。」

  「是……」亦失哈應下,開始令人駕車。

  不多時,待馬車動了起來,朱高煦才將目光放到了胡綸身上。

  胡綸見狀便作揖道:「以我們的人目測各地情況來說,孔府及其親眷擁田數百萬畝。」

  孔府,這個當初就讓朱高煦不待見的「政治正確」,眼下成為了山東清丈田畝的最大阻礙。

  洪武元年,朱元璋賜給孔府祭田兩千頃,收入用於祭祀孔子、四氏學教官俸祿等。

  另外,朝廷還在前代基礎上,增加孔府學田,即孔氏家學所屬的土地。

  孔府祭田和學田都不向朝廷納稅,孔氏子孫也免除徭役,只有私田需要按規定納稅。

  但實際上,即使私田,朝廷也經常給予蠲免,只納很少的稅糧。

  除此之外,孔府還有一項稅收特權,就是孔子各廟書院和祭田田莊設立的集市,孔府有權徵稅。

  孔府的勢力,不僅停留在山東,也在河南、直隸、北平等地擁有大量的田地。

  明代的田畝丈量是一筆糊塗帳,所以紙面上孔府擁田百萬畝,可實際上擁有的數量要比紙面數量更多。

  如果能抓住罪證,一舉扳倒孔府和其親近的其它鄉紳富戶,那山東的情況就可以得到改善。

  原本朱高煦是準備用建文佞臣來扳倒南北孔府的,可他仔細找了找,不管是北孔官員還是南孔官員,他們的罪名都不足以牽扯到整個孔府。

  所以從兩個月前,他就讓胡綸去踩點,對孔府的情況做調查。

  「有致命的地方嗎?」

  「沒有……」

  朱高煦詢問,胡綸卻尷尬搖頭。

  「這不怪你,是高皇帝和建庶人給孔府賜田太多了。」

  「不過你也不用泄氣,只要停止賜田,他們再想兼併土地,始終會露出馬腳的。」

  朱高煦安撫胡綸,同時對他開口道:「你的西廠,現在有多少人了?」

  「算上臣自己,一共有三千六百七十二人。」胡綸不假思索的回答,朱高煦聽後則是想到了剛才姚廣孝的話。

  「孔府那邊你留些人查就行,其它人調轉方向,主要給我查沿海走私的事情,看看有多少人牽扯到了走私上。」

  姚廣孝說下西洋是需要停的事情,可朱高煦不可能停。

  既然如此,他就得掌握下西洋為什麼需要停的原因。

  走私這種事情,不管南北都有情況。

  北邊走私鹽鐵,南邊走私各類物資,單說紅糖一項,每年往來日本所獲利益便可達到十萬貫,其餘綢緞、鐵料就更不用多說。

  日本鍛造刀劍所用最好的鐵料,就是產自明朝齊魯、閩粵等地的鐵料。

  這些貨品的走私利潤很大,足夠撐起一個利益鏈。

  趁這個機會,可以抓住一群人的把柄。

  「我稍許讓亦失哈調二十萬貫給你,你自己調用,但我要的東西,你想辦法送來。」

  「殿下放心!」

  眼見朱高煦這麼說,胡綸也作揖應下。

  不過在他應下後,朱高煦還是提醒一句道:「你查這些事情,肯定會有人阻礙行賄,只要你守得住本心,該給你的我都會給你。」

  「臣惶恐,臣今日一切都為殿下所給予,斷不會為了蠅頭小利而放棄大好前程!」

  朱高煦的話,讓胡綸連忙作揖表示忠心,他很清楚,朱高煦收拾不了天下所有官員,但朱高煦可以收拾他,而這就足夠了。

  何況,朱高煦如今不過二十有一,身強力壯。

  別說熬走那群文臣,便是熬走他胡綸都不是問題,他何必要貪戀那些蠅頭小利。

  「你清楚就行。」

  朱高煦淡淡一句,同時馬車也抵達了傅府門口。

  走下馬車,朱高煦看了一眼當初懸掛「穎國公府」牌匾的地方,此時哪裡懸掛著「傅左都督府」。

  「臣傅讓,恭迎殿下大駕光臨,殿下千歲……」

  傅讓早早就帶著妻女等待朱高煦到來,他的妻子是他在廣西征戰時迎娶的思恩府土司之女,並且已經為他誕下一女,如今還在襁褓之中,不足歲許。

  「進去吧,我有些事情要與你說。」

  朱高煦示意傅讓跟上,並帶路走進了傅府之中。

  來到這裡,讓朱高煦想到了以前,想到了傅友德。

  伴隨著他坐在正廳主位的時候,他還沒有從回憶中走出,直到傅讓坐下,並讓人準備飯菜,他才回過神來看向了傅讓。

  「我說過,穎國公的位置給你留著。」

  「我現在,哪裡還有資格……」

  朱高煦開口,可傅讓卻苦笑,他並不認為靖難之役結束後寸功未立的自己能得到一個公爵的爵位。

  面對他的苦笑,朱高煦卻突然詢問道:「你在廣西改土歸流,難道就沒發現廣西西南與雲南東南土司對朝廷陽奉陰違嗎?」

  「自然。」提起正事,傅讓也恢復了平常的神態,眉頭緊皺道:「這些土司,全因有安南的胡主撐腰,常年對朝廷不敬。」

  傅讓說出了西南沿安南土司不安定的主要原因,這聽上去有些天方夜譚,可卻是自唐末到如今一直存在的事情。

  安南長期操控土司對朝廷不敬,甚至連廣西布政使司有時候也要考慮與安南的關係。

  當初寧遠土司刀拜爛、廣南土司儂貞佑的叛亂,就是因為有安南撐腰才會鬧得那麼久。

  對於安南,朱高煦心裡一直懷著收復的想法,畢竟掌握了安南,就掌握了進入南洋的橋頭堡。

  從安南南邊清遠出發,就能直接抵達萬里石塘,前往呂宋和勃泥,甚至可以沿海前往暹羅和南邊的巨港。

  這樣一個不安分卻有很大價值的惡鄰,在朱高煦看來,本就該誅滅。

  他之所以要先下東洋,再下西洋,原因就是得先從東洋獲取長遠利益,然後趁機誅滅安南,打造下南洋的橋頭堡。

  來找傅讓,就是想給傅讓一個建功立業的機會。

  不止是他,還有王瑄、楊展、張純等人也是如此。

  「您想對安南動手?」

  傅讓不傻,當他被朱高煦引導說出安南的時候,他就知道了朱高煦的想法。

  「下西洋,必須得拿下安南。」朱高煦開口道:「打安南這件事,我準備讓你來。」

  「南邊氣候和北邊不一樣,神機營和女真八衛受不了的。」傅讓已經到京一個半月,自然知道了神機營和女真八衛的厲害。

  可問題在於,神機營和女真八衛根本沒去過廣西,廣西的氣候他們肯定適應不了。

  「所以我準備調一批火器給你,由你攜帶前往廣西練兵。」

  朱高煦不假思索的回答,同時詢問傅讓:「你要多少兵馬能保證收復安南並坐穩當地?」

  他詢問後,傅讓沒有立即回答,而是思考片刻後才給出答案。

  「如果有足夠的野戰炮和攻城炮,並且還能有海軍配合的話,地上最少需要五萬人,並且還要有十萬民夫和足夠的馬船來運送糧草。」

  「這些我都能給你!」朱高煦頷首道:「下東洋需要一年時間,所以對安南動手時間我預估在永樂二年冬季。」

  「具體怎麼出兵,走哪條路線,以何種口號出兵,你自己在這兩年時間想好。」

  看著朱高煦的目光,傅讓知道這是他讓自己一家復爵的最佳機會,而他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他緩緩起身,不卑不亢的對朱高煦作揖唱禮:

  「臣,定不辱使命!」

  《明太宗實錄》:「九月丙子,都督傅讓上疏安南挑撥土官,亂我國政,上遣禮部斥安南。」

  《明太宗實錄》:「九月丙子,上與太子曰:「勿驕」,太子遂自省,上聞之甚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