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慈不動聲色,請了當地武舉人璩紈來商議,制定了武術論證方案。
就是主持一場以武會友的擂台友誼比賽,來鑑別這個張木匠等人的武術套路,也好辨別他們是何許人也。
這個武舉人,也是一個鄉紳大戶,他的武舉紅頂也是捐來的,自己好拳腳,更好交結習武之人。
雖技不如人,但武德公認,卻似柴進、盧俊義,還結交了天下習武的好漢。
這次舉行此活動,他是不知曹仁慈的真正用意。只知以武會友,不知以武識人。
璩紈老夫子從自身嗜好出發,而不遺餘力地來舉辦這場聲勢浩大的擂台賽。
曹仁慈為了慎重,以防擂台賽變成英雄大會,出現聚眾鬧事起事,而影響地方政局,那就欲速不達,那就毋為權首,反受其咎。
於是請示了泰安府曹仁政,說明原委。府衙驚動起來,隨即派出武官等若干衙役做監督,一怕鬧事,二怕賊逃。
但有言在先,所有經費都於曹仁慈出,不得藉機斂財,更不得轉嫁黎庶,更不能勢態擴大。
在這多事之秋,又何必多事集會,尤其召集武林大會,群雄出沒,草莾英雄,正好藉機動盪。
這一流恃武逞強,唯恐天下不亂,何況賊人當道,良莠不齊,魚目混珠,是賊是匪,很難識別,更難控制。
曹仁慈可是胸有成竹,拍著心口向曹仁政保證,擬有三個萬一,預防百分之百,確保萬無一失。
他將場子做大,又將場子縮緊。特選在他的幫會議事廳。
廳可客納千人,但有四門緊閉在巷道內,上有一層槍口,對大廳人員活動,了如指掌,一有風吹草動,就能有效射殺。
更重要的設立重獎,凡擂台賽取得魁首的,就可獲取千兩白銀,同時又簽定生死文書,以武會友,挾著錢帶關係,不得不為其一搏。
文書是這樣寫的:因比武槍刀劍器無眼,改為木質兵器。
在比武中若被誤傷致死者,不得追究大清律法責任。
生死由命,富貴在天,望公平競爭,不得營私舞弊,否則取消資質,罰金百兩。
甲乙簽名,丙丁鑑證。
這個甲乙就是對擂者,丙丁即為魯南幫和泰安府。
張木匠和張木材兩兄弟本不想參加,自知複雜,不辯龍蛇,怕引發事端,暴露身份。
但習武之人,激情難耐的張揚,宿命在武痴上,天天去看擂台賽,心動手癢地能不想展露頭腳,立碗群雄。
尤其見識了天下英雄好漢雲集於此,一為展示自己武藝,二為千金誘惑。那種為了爭霸賽事,從骨骼中燃燒著兇悍。
而且前赴後繼,一批批上台對擂者,都被打的兩敗俱傷,甚至死了人。
這個打死人的就是他的弟子曹覲朝,和一個瘦猴混名叫浪淘沙,這兩個傢伙真不知天高地厚,各自結對,分別打了一組,各自展示了武功。
但都是好勇鬥狠,全然是以強凌弱,招招出手都是致人於死地,完全失去了武德。
可臨到他兩個對決賽時,這個曹覲朝先是招招得手,占了上風,可被對方一個連環腿,給踢倒在地,這個浪淘沙得勢後,招招要奪曹覲朝的命,這個曹覲朝真的招架不住,節節敗退,命在旦夕。
曹仁慈驚恐萬狀,忙喊張木匠上場助陣,救兒小命。
張木匠看著徒弟被打成這樣,自已失面子,又真怕這小子性命攸關,畢竟是師徒關係,也有幾分感情。
急忙跳出,欲上場制止。張木材首先一個彈跳,竄上了擂台,施展了張家祖傳真功,其勢排山倒海,其力剛柔相濟,其形天龍出洞。
看的人眼花繚亂,精妙絕倫,不知所云,唯有齊聲喝彩。懂行看門道,不懂看熱鬧。
此時的那些官兵們,資深習武的,和璩紈皆知這是江湖失蹤多年的迷蹤拳,這是梁山好漢一百零八將中船火兒張橫所創,已有幾百年了。
能有此武藝,定是張橫後人,聽說前幾年鬧事的張木匠就有其技法,是不是就是他。
但看年齡,這小子還是個娃,與官府要緝拿的張木匠年齡特徵不相符。官衙對照著,不知可否。
可這個張木材技藝超群,三拳兩腳,真的就打敗了浪淘沙,救了曹覲朝一命。
可是就在下擂台的時候,有個官兵大喊:快快捉拿賊人張木匠,不要讓他再逃逸了!
張木匠一聽說要捉拿他,可慌了,畢竟有前科,多宗命案,負案在逃,已被官府立入黑名單,全國通緝,就是杳無蹤影。
今露頭,原來以為燈下黑了,越是危險的地方越安全。官兵可是多年追擊,都未找著,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廢功夫,這廝卻在燈火闌珊處!
張木匠可被目擊者逮著了,那喊話的就是張木匠的死對頭,幾乎被這個賊官給抓著。
有一次被逮住,捆綁不嚴,張木匠幸有縮骨功,才得以逃脫。
這個賊官論武藝不比張木匠差,真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深山潛藏猛虎躍,池淵翻湧蛟龍出。那些官兵一聽說有賊人在此,便一擁而上,欲擒張木匠。
這個大活人,而且蘊藏著一身好武功,豈能束手就擒。
弟兄倆個可施展了真功夫,聯手出擊,只見刀光劍影,不見身體現形,身體完全被自己兵器護著,形成了外包,外來兵器難以攻破這個堡壘。
他們邊打邊退,殺了幾名官兵,就不見了蹤影,逃之夭夭。
後來張木匠在家鄉實在生存不了,才外出謀生,拖家帶口,一路潛伏,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天當房,地當床,蘆草御冰霜,隨著雁聲流北方。東一頓,西一頓,可憐虎落平陽。
後來張木匠又上了胡萬年的賊船,落得如此下場,而且是為賊人做事,英雄也為二斗米折了腰。張木材倒是無瓜葛,當然,亂世用人,又不在一個系統,也就被洪渾烈選拔任用。
兄弟倆相安不得三年,又出現這等事,眼看哥哥張木匠臨危受死,兄弟豈能見死不救,就是赴湯蹈火,粉身碎骨,也要捨命相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