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喜憂參半

  馬勒力以身相許,不是璞老太太的話感動他,而是璞玉貞的真情和她哀憐感動他,一個七尺男兒,自是有淚不輕彈。

  因為太感動人了,也太憐愛人了。那日璞玉貞,抱著襁褓嬰兒,由那貼身丫鬟陪伴著,一大清早就在衙門口等待,等了小半天,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等到她的意中人馬勒力。

  那是周身顫抖地燥熱,一種電擊般的暖流湧上心頭,竄上天庭,滿臉的漲紅,似之紅暈當頭,美不勝收。

  自獄中一別,她就在家待產,有著希望之果,這一果來自馬勒力,是他給了她的臉面,讓她有了生存的價值和生存的希翼,名正言順,有了人格尊嚴。

  總比土匪下的種要好聽的多,不至於唾沫星子淹死人,那種桃色新聞,街談巷議,千夫所指,無病而死。

  一種流言蜚語,蜚短流長,以訛傳訛的,是那老太太們專利的話語權,非說的山河狂瀾,五洲聲響,譽滿全球,來一個烏雲蔽日,陰霾四野。

  似那眾楚群咻,蜩螗沸羹,沸反盈天的讓人哭笑不得,又讓人洗耳恭聽,天下奇聞異事了,成了故事新篇。

  這個儒聖之家競然奇恥大辱,有失儒教,有失門風,更是不潔之人,辱沒了聖賢,太沒有規矩了。

  一個不守婦道的女人勝比一場戰役,那個讓人情由衷的是那風花雪月,那個萬花叢中一點紅。

  好個事者更似江南秋冬的夜雨,綿綿不絕於耳,涼透了情意,又滋潤了心田,總叫人心曠神怡,有著情緒化了。

  現在是璞玉貞越是靠緊馬勒力,馬勒力越是難洗乾淨身子,那是黃泥掉進褲襠里,不是屎來也是屎了!

  近日璞玉貞回娘家補塘,與璞老太太訴起苦來,可憐天下父母心,兒女是媽媽身上的肉,能不心疼肉疼。

  其實媽媽也聽來了風言風語,也知道閒言碎語,女兒這從出嫁,就沒有過上有婦之夫的正常人的生活,嫁了個無性人,生個蓮花無人采,自成凌波仙子踏清波了!

  有道是蓮花高潔,出污泥而不染,卻陷入污泥,不得不染,那個採蓮人臆念就是馬勒力,不二人送,兩家看好!

  這次可有救駕了,而是雙重的。兩情相悅,各得其所,都解決當前的困厄。一個是名正言順地找兒子的爸爸,一個以身相許的籌借那契約錢,弄個皆大歡喜。

  那日璞玉貞抱著兒子,親昵地替兒子問馬勒力叫一聲爸爸,讓馬勒力不由自主地看看襁褓里嬰兒。

  不看不要緊,一看有磁性,那個小眼是那樣的純真,向他滿臉的笑,還笑出聲來。

  似那心靈的呼喚,一下子扣住了馬勒力的心,突顯了人之初,性本善。他的舐犢之情,讓他渾身散發著愛的花朵,一起飛向了嬰兒。

  可是他的愛是化著那五萬金,卻引來了殺人魔頭,引狼入室,混亂了世界,又是一場腥風血雨,那就是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

  一時清安城全員發動,守衛城防,禦敵於外。官兵們在城牆上城門外構築工事,作臨戰準備。

  城內百姓聽說來了幾千名土匪欲來攻城劫物,那還了得。一時人心浮動,街面一片混亂。

  逃命的出城而去,保財的藏匿起來,一時難逃的,又被官兵捕獲,作了民力,做好兵運備戰工作。

  城區內結成了防護牆,軍民團結一家親,試看天下誰能敵?形成了利益共同體,一致對外。

  竟然是:

  叉耙掃帚作刀槍,

  鍋碗瓢盆擊鼓響。

  建築材料構工事,

  挖河堵門一起上。

  這種保家衛國的精氣神,一時凝聚力量,可嘉之至。

  因為百姓皆知兵匪流寇都是殺人越貨的主兒,擄掠姦淫,無所不為。

  亦知官府兵力有限,完全依賴不了他們作為守護神、護身符,自救才是根本出路。

  就如同上次捻軍餘黨流竄,府衙官役自保而棄百姓於不顧,各自逃命,以致群龍無首,百姓任賊踐踏,如羊圈進入餓狼,可遭了殃。

  弄得城池盡毀為灰燼,市民遭劫一空。

  痛定思痛,記憶猶新。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百姓深受其害,每談及此事,可對官兵深惡痛絕。

  這邊城防是聞風而動,草木皆兵,嚴陣以待;那邊匪劫是獵獵戰旗,人喧馬嘶,氣勢如虹。

  可城外偷盜者和路經者,若丟盔棄甲,狼突豕奔,聞風而逃。

  一路條石建材等等物資拋棄一地,狼藉一片。尤其老病婦幼更是哭爹喊娘,如山洪瀑發,似社會動盪,黑雲壓城城欲摧了。

  高家堰堤上的盜民,不知土匪出洞是針對他們的,而依然如故,按部就班地拆裝卸石材,以為遠離清安城,就無後顧之憂。

  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即將大難臨頭,卻做著發財的夢,至死不悟。

  堤上盜石者依然不下三千人,湖邊船舶約有百艘,在夕陽的餘暉下,彰顯出勞動者的精神。

  當夜土匪就兵臨堤邊數里許的武墩處,安營紮寨,搭灶架鍋。此處離漂母墓不遠。

  龍文閣未親自下山,領兵的卻是一個大鬍子,乃淮楚人氏,但有孝心,獨拜韓信,如川人尊關羽一樣,將韓信視為護佐神。

  而漂母飯信乃千古絕唱。

  淮楚大地以漂母為慈母典範,歷來受世人尊敬。

  然而有所不知,君子不食嗟來之食。

  漂母慈愛,但不溺愛,古來書傳有一句,:信喜,謂漂母吾必有以重報母。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

  這裡的一喜一怒,淋漓盡致地表達了漂母深明大義的千古高風,施恩不圖報的情懷。

  這裡的大丈夫、王孫,喚回了韓信久違的自尊,表達了漂母對韓信的希冀!

  漂母之怒,是在關愛上恨鐵不成鋼,是鞭策、規勸和激勵,與南昌亭長的患信於拒食,屠中少年的侮信於跨下橋有著截然不同的內涵與效果。

  患信和侮信,表達的是一種輕蔑和侮辱,只能使韓信憤怒、仇恨和絕望,絕不會使韓信的靈魂得到淨化和升華。

  而漂母卻是通過對韓信的深切同情與關注,通過自己位卑而自尊,貧寒而自重,年邁而能自食的人格力量的感染,以及適時的進言諷勸。

  促使韓信反躬內省,與過去決裂,樹立遠大志向,振奮搏擊人生的雄心,有了自省、自警、自立、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