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64 各方反應(510)

  第67章 64. 各方反應(510)

  傳令兵帶著馮習的命令傳遍了各營。眾將的反應也是不一而同。

  趙融、向寵這般與馮習打過交道的將領雖然不知道馮習的用意,但是出於對軍令的尊重和對馮習能力的信任,還是一絲不苟地執行了馮習的命令,讓士兵們多挖防火隔離溝、營帳之間稍有距離、移除所有可能引火之物等。

  也有一部分將官不以為然,但是礙於馮習大都督之名,也不得不做做樣子,但是實際效果也就那麼回事兒。

  另外就是劉寧杜路二人了,他們覺得馮習純純就是在小題大做,沒事兒找事兒。陛下好不容易體諒下情,讓諸軍稍歇,馮休元這賊子還搞那麼多注意事項,不就是在沒事找事?

  無論眾人是何等想法,但是軍營是全數都按老劉的要求,遷入林中了。在馮習、馬良二人的死命勸說下,老劉最終同意了象徵性地詢問一下諸葛亮的意見,讓馬良回蜀中問計。

  馮習尚覺得不保險,親自手書兩封,一封把現在的情況盡數闡明,讓馬良乘坐快船,逆流而上,送回蜀中,交予諸葛丞相,希望諸葛亮能回信勸說劉備一番;另一封則是作為後手與保險,送給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人。

  除此以外,馮習還讓傳令兵立刻去見張南,把自己的一些安排告知張南,同時對可能發生的一些事做好了預案。

  與此同時,吳軍大營,漢軍那麼大的動靜自然不可能瞞過吳軍的斥候,斥候立刻匯報陸遜與眾將軍。

  「大都督,此時不出兵,更待何時?」

  周泰一抱拳,向陸遜請戰。

  「時機未到。此時蜀軍不過遷營爾,且各部交替進行,井然有條。我軍若貿然出兵,必被其糾纏不可脫身,屆時我軍恐難逃覆滅之途。」

  陸遜直接否決了周泰的諫言。此時的漢軍在馮習的指揮下,各部輪番搬遷營地,交替戒備吳軍來襲。加上吳軍本身就被漢軍連敗十餘場,士氣、兵力皆遠遜於漢軍,此時偷襲非但難以立功,甚至可能把自己全部搭進去。

  「然漢帝終歸耐不住性子,行軍打仗豈有結草而營之理?諸位將軍切莫心急。不出旬月,蜀軍必有破綻,待得天時、人和一到,我軍必能反敗為勝。」

  陸遜也是繼續安撫各位將軍。此刻的陸遜和歷史上不同,因為折了韓當諸將,已經被吳將們深深地不信任,所以陸遜也必須儘快證明自己,沒有時間和機會再敗了。

  漢軍紮營於林中已過數日。不光是吳軍,魏國細作也是時時關注夷陵戰場,將漢軍動向報於曹丕。

  曹丕看完大笑,群臣不解,出言詢問。曹丕便讓侍衛大聲讀出細作所送情報,魏臣皆是難以置信。

  「陛下,看來蜀軍大將不識兵法,早晚要被吳軍所敗。」

  下手王朗出列說道。

  「非也非也!此非蜀軍大將之策,傳聞乃是劉大耳親定!蜀軍大將、謀士皆勸他不動。劉玄德不曉兵法,豈有於包原隰險阻之地屯兵者?此乃兵法之大忌也。諸卿且靜候消息,朕敢斷言,不出一月,蜀軍必敗於吳軍之手!」

  諸臣皆是誇讚魏帝聖明,一派軍賢臣明之相。只有一人在旁,面上古井無波,但是心中卻泛起了漣漪。

  「劉使君……為何要如此行事?莫非真的是天要亡漢?」

  馬良也是知道此事事關重大,下船後快馬加鞭竟是不出七日就匆匆趕回成都,來不及洗漱就來相府見諸葛亮。

  「季常此來為何?莫非前線有何消息?」

  諸葛亮和馬良關係不錯,看到馬良匆匆趕回成都也是頗為好奇。

  「丞相,大事不妙。我軍雖勢如破竹,馮習將軍先是作為前鋒,全滅吳將孫桓前鋒五千餘眾,後陛下下令,與馮將軍匯合,命馮將軍為本次東征大都督。馮將軍與水師都督張南將軍連克吳軍,現已兵至夷陵、猇亭一帶。但……但……」

  馬良也不知道該如何表達了,索性把馮習手繪的地勢圖以及漢軍的遷移布防圖遞給諸葛亮看。

  諸葛亮看完就大驚失色。直接將漢軍布防圖摔在桌子上,大怒問道:

  「何人為陛下獻此策?荒謬!當斬!我以為馮休元作為大都督必知兵法,為何不勸阻於陛下!還是此策乃是馮休元所設?」

  諸葛亮一看心裡就涼了半截,這不是等著吳軍來放火燒營麼?此次東征不乏兵法純熟的將領,怎麼能出如此下策?馮習看著也不像是蠢人啊,難道這麼明顯的兵家大忌馮習作為大都督看不出來?

  「非是馮都督所獻!此策乃是……陛下自謀……我與馮都督共勸陛下,但陛下執意如此,故馮都督遣我快馬回成都,希望丞相親筆修書,澄明利害,勸說陛下莫要如此行事。」

  馬良一說諸葛亮就懂了,自家陛下看來是飄了,東征一路連戰連捷讓劉備又有些忘乎所以了,這也是劉備少有的老毛病了。上次犯病還是去東吳與孫夫人成親之時,也是同樣高興地樂不思歸。

  「我立刻作書一封。季常,馮休元可有其他安排?」

  「馮都督讓我等文臣最好遷至他神武營軍中或者吳元雄軍中,說較為安全;同時讓各部做好防火準備,他自己所在神武營更是如同銅牆鐵壁一般,甚至他命士卒往帳篷上抹上濕土,且每日都要保證濕潤。」

  諸葛亮聞言才稍稍放心,嘆了口氣。

  「亮遠在川中,恐無法為陛下出謀劃策,只能盡力勸服陛下。戰陣之事只能仰賴季常與休元。我觀休元此次東征多有奇謀與獨特戰法,且似乎對陛下行事頗有準備。季常在必要之時可以與休元共同行事。」

  諸葛亮也是想起來馮習之前在蜀中的時候天天搞得那些么蛾子,還有現在那個時不時都會有奇怪聲響的神機營,能如此行事之人肯定不會是蠢人。

  自己得坐鎮成都,也不知道夷陵現在具體的情況,只能寄希望於馮習和馬良能隨機應變。

  馬良也是抱拳領命,等到諸葛亮修書完畢,立刻就轉身離開,來不及在成都休整一番就火速向夷陵趕回。

  畢竟馬良也知道,能早一天就早一天,遲則生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