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600 時光輪轉(大結局)

  第606章 600. 時光輪轉(大結局)

  「休元,這十幾年那邊已經弄好了,你確定真的要去麼?」

  曾經帶著幾分跳脫的張南如今因為歲月的洗禮也變得滄桑起來。如今的大漢海軍早就遍布東海、南洋等地。

  「去,當然要去啊,你們兩個倒好說,尤其是你,一個海軍大都督,至今都沒有什麼大功,我都懶得說你,你看看人家益忠,兒子有出息,自己厲害。」

  同樣年過四旬的馮習倒還是那副樣子,奚落了張南兩句,不過張南直接對著他豎了個中指。

  自從馮習有一次這麼做了之後,張南纏著他詢問了一個月,才被不厭其煩的馮習告知了含義。自此之後,張南也愛上了這個動作,連帶著傳播給了幾乎整個荊州。

  「你們倆是好過了,我可不好過。要不是我之前推脫了一下,我就問你,你覺得我去北伐了,把那些蠻子揍了一頓,像幼常他們一樣,斬獲頗豐,你覺得陛下該如何封賞我?」

  馮習懶得搭理張南,手指敲了敲桌子,低聲說道。

  「這……」

  張南也沉默了。如今馮習雖然官職上沒到最頂峰,依然是衛將軍,可是無論是驃騎將軍關興,還是大將軍張苞,亦或者車騎將軍馬謖,見了馮習誰敢命令他?

  甚至這幾個人隔三岔五都得來向馮習請教軍事和兵器方面的道理。

  馮習自從南征貴霜後就幾乎不問戰事了,安心在荊州教育子女、和關銀屏繼續造人,順便指導指導科技發展。

  就連政事如果不是黃權、李嚴他們偶爾來徵求自己的意見,馮習都不會過問。而馮習的長子馮軫之前隨馬謖、鄧艾一同參加了北伐,也立下了功勞,如今在朝中也算是青年才俊了,未來可期。

  「我知道你也回答不出來,答案是升無可升。雖然我和銀屏也勉強能算是陛下的親戚,沒血緣那種,但是大將軍這個位置如果給我,對朝堂來說還是有些敏感了,而且我都是郡侯了,下次總不能是一字王了吧?要知道高祖曾經斬白馬為誓,非劉姓不可為王。總不能我們擊敗了曹丕,現在又反覆無常吧?」

  馮習看著張南那副樣子嘆了口氣,他之前這般激流勇退,自然是想好了後路。

  「你就別扯這些了,我就問你,你去不去。益忠可是願意來的。」

  馮習敲了敲桌子,把話題說回正事。

  「去,奶奶滴,你們倆兒子都長大成人,在朝中也頗為舒服,我兒子怎麼才那麼大一點……」

  張南說到這兒都氣得牙痒痒,無論是馮軫還是傅僉,都已經是大漢年輕一輩的翹楚了,張南自己的兒子張麟才十三歲,還在張南身邊呢。

  「自己不行就別怨別人。行了,奏摺我都寫好了,準備出發吧。」

  馮習擺了擺手,三人從江陵的南郡侯府大廳中走出,各回各家,開始各自準備起來。

  中興十九年,衛將軍馮習、前將軍傅肜、右將軍張南三人聯名上書,名曰出海探索。本來劉禪是不願意的,但是此時已經六十五歲的老丞相諸葛亮卻悄悄面見劉禪了一趟,之後劉禪就同意了三將的出海要求。

  同年,三人連帶著部分家眷一同出海,向南而去,不知所蹤。劉禪搜索了良久未果,只能讓還在朝中的馮軫繼承其父爵位,為夷陵侯——這個也是馮習昔日提出的,他並不希望自己的兒子能繼承郡侯,只要縣侯即可。

  而大漢的運轉並沒有因為失去幾個人就停滯下來。中興中期,劉禪從西域商人處得知了西邊尚有羅馬的存在,派遣商人與密探前去打探消息。

  不巧的是羅馬帝國此時正在內憂外患的巔峰時期。軍隊擁立的阿拉伯人菲利普被造反的將領德基烏斯殺死。德基烏斯又在幾年後與哥特人的戰爭中戰死,即位的加盧斯又遇到了瘟疫……

  這種情況下的羅馬比昔日的貴霜還要虛弱,而大漢在以馮習昔日編撰的《大漢百科全書》指導下,已經將最基礎的水泥發明出來了,甚至以蒸汽機為基礎的交通工具更是普及開來,即使從洛陽去西域也不再是什麼費勁兒的事情了。

  因此人到中年的劉禪毅然決然地命令漢軍做好準備,趁著羅馬帝國虛弱之際前去漁翁得利。

  蟄伏了十幾年的大漢再度露出了它的獠牙。漢軍在車騎將軍馬謖、衛將軍鄧艾、鎮南將軍馮軫的帶領下自西域改立的西州出發,一路越過波斯、直達東羅馬地區。

  漢軍的到來成為了壓死虛弱時期的羅馬帝國的最後一根稻草,內憂外患之下的羅馬根本無力與漢軍戰鬥,而且各地勢力也趁機宣布獨立,讓羅馬帝國幾乎瞬間就分崩離析。

  而漢軍又遵照馬謖的意思,故意在當地扶植不同民族自立,將好好的羅馬帝國分割的七零八落,且彼此間還非常不對付。漢軍還將諸多文獻、學者、財寶全部打包,準備帶回大漢,充實大漢的底蘊。

  同時漢軍缺德至極,在馬謖的命令下就地取材,用地中海的鹹水將目之所及的羅馬帝國的田地全部搞成了鹽鹼地,從根本上削減了羅馬帝國再起的可能性。

  等到漢軍四年西徵結束,帶回大漢的金銀等俗物無算,光是來自於希臘、羅馬等地的文獻書籍都有幾大車,剩下帶不走的全被馬謖一聲令下燒光了。

  馬謖從馮習那兒是真的學到了不少東西,而且融會貫通的不錯,所以無論是對丁零、三韓還是此時的羅馬帝國,都是戰功赫赫。

  而抓回來的近千學者也順利地為大漢提供了歐羅巴的很多信息,結合世界地圖讓大漢對於萬里之外的另一片大陸也了解甚多。

  時光飛逝,大漢很快改朝換代,劉禪死後被稱為漢興武帝,與其父昭烈皇帝的衣冠冢一同葬於洛陽皇陵。而由劉備創立的大漢,被後世稱為後漢,或者季漢,區別於西、東兩漢。

  此後的大漢又歷經六百載,才因為末代皇帝無能,不理政事導致各地民怨四起,最終在內戰中壽終正寢。不過等大漢壽終正寢之時,畫風已經變得奇怪了起來。無論是各地的起義軍,還是漢軍官軍,都是清一色的步槍、機槍、火炮、裝甲車等物,如果不看時代,恐怕能被人以為是原時間線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而取代了大漢的新朝代定國號為明,明代自然也要延續前朝,除了將昔日大漢的疆土重新控制住,還將昔日大漢無力管轄的貴霜南部、南九州全部納入麾下。而被後世稱為東南亞的地方,也被明納入了版圖,稱為洋洲。

  不過在控制洋洲的時候,明朝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情。那就是被視為參考的《大漢百科全書》中的世界地圖居然有錯誤。

  經過明朝海軍的探索,在洋洲以南有一個巨大的島嶼,其規模大小遠超倭島和夷洲,但是如此巨大的島嶼在《大漢百科》之中的位置卻是一片汪洋。

  對於這種異常,明軍自然是不能放過,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準備後,第一批明軍登陸了這個不曾在世界地圖上記載的「新大陸」。

  明軍意外的發現上面居然已經有人居住,而且服飾、語言都與漢人無異。經過詢問才知,原來這些人就是後漢早期來到此地定居之人,這裡也被當地統治者稱為「孤洲」,意為與世隔絕之地。

  明軍探索、了解之後,發現雖然孤洲的科技發展相比大明落後不少,但是思想上卻並沒有太多落後,而且島上以「馮」、「傅」、「張」三家為大姓,也是這個島嶼的主要話事人。

  島上種植作物亦與大明無二,島民皆言說是先祖帶來。

  經過明軍與島上馮家之人溝通後,在這代馮家家主的帶領下,明軍來到了位於孤洲中部的一片荒漠,這裡在後世被稱為艾爾斯岩,不過如今被叫做日月岩。

  雖然據說本意是看日出和星星都很好的地方,但是卻莫名其妙地和如今的大明國號對上了。

  而日月岩的一角有一處被圍牆保護、而且供奉香火不斷的地方,是三座墓碑。

  待明軍上前才看清上面鐫刻的墓主的名字:

  漢前將軍倭島都督傅肜之墓

  漢右將軍海軍大都督張南之墓

  漢衛將軍兵馬大都督南郡侯馮習之墓

  (全書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