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 造反不著急,來吃瓜先!讓你忽悠黔首,你咋把自己也忽悠了!
復國,是所有亡國遺民們共同的心愿!
也正是為了復興故國,這些人方才走到了一處。
然而對於邾昌的想法,宋亞卻是搖頭道:「宋某依舊不認為齊王有能力助你我復國。」
「在宋某看來,齊王便是連其自身都難保!若是你我投齊,齊國甚至有可能將你我盡數送給秦王處置!」
「投齊只是一個讓黎庶們心裡有些底氣的口號而已。」
「宋某始終認為依靠別國不如自立!」
「待到大勢已成,邾兄若是依舊不改己志,可帶八城之地投入齊國。」
「餘下的疆域,當為宋、蜀、魯等各國的復國之基!」
邾昌誠懇的說:「宋兄何故對齊王有諸多偏見?」
「齊王,真君子也!」
「且齊國曾因欲一統天下而被天下各國聯手攻滅,齊國定然不會再生出如秦國一般的妄想,更會對我等亡國之民多有親善。」
「倘若天下間只有一位君王心懷存興滅國、繼絕世之志,必是齊王無疑!」
「今秦勢大,你我暫且託庇於齊,方才是長久之計啊!」
一眾亡國遺民早已做好了一系列布置,只待今天這場動亂點燃引信,後續的一攬子計劃便會立刻鋪陳開來!
然而就在宋亞和邾昌以為局勢大好,開始商議事成之後的利益分配之際,一道不太自信的聲音卻突然響起:「俺也不願十月一日過臘祭。」
「然,長安君亦於十月一日祭天地啊!」
「長安君都於十月一日祭天地了,那還能有錯不成?」
一句話,讓本已快要向法吏動手的人群陡然安靜了幾分。
鄒縣是莒都的兵源地之一。
所以大半鄒縣壯丁都曾參加過莒都保衛戰,進而追隨嬴成蟜一同攻滅楚國。
少數鄒縣壯丁甚至是參與了去歲的滅趙之戰,再次追隨嬴成蟜衝鋒陷陣。
幾名青壯忍不住開口:「俺親眼看到長安君令地龍翻身,而後邯鄲城沖天而飛!能命令天神地龍之人,至少也位比臣神吧!位比臣神的長安君不比你我這些黎庶更懂得如何祭祀天地?長安君的祭祀之法肯定比你我之祭更能得天地歡心吧!」
「是啊!俺也不想在秋收之際祭祀天地,然,天地又怎會在意咱們想不想在秋收之際祭祀?咱們祭祀天地鬼神乃是求風調雨順、歲歲豐收,自然當是以天地的心意為重!」
「或許近歲我鄒縣多災,秦國卻愈發興盛,就是因為秦國於十月一日祭祀呢!」
「那依舊要於十一月一日祭祀之人,豈不是咱鄒城的罪人?!」
幾乎所有曾隨嬴成蟜出征過的青壯都忍不住認同點頭。
在嬴成蟜帳下見過了太多超自然力量的他們,哪怕是嬴成蟜親口對他們說嬴成蟜不通鬼神、不得天地恩寵,他們都根本不會相信!
嬴成蟜都於十月一日隨嬴政一起去臘祭了,那肯定是因為十月一日臘祭是對的!
對於絕大多數最底層的黎庶而言,和綿延四百餘年的習慣相比,事關生死饑飽的利益顯然更加重要。
儒生見現場氣氛開始轉變,當即再度登高而呼:「長安君不過是大巫,周天子卻為天子!」
「長安君怎會比周天子更懂天地的心意!」
「且秦王嚴刑峻法、殘暴不仁、窮兵黷武、濫用民力,絕非明君、仁君,更是令我鄒縣人民苦不堪言!」
「倒不如反了他,我等投齊去過好日子!」
十數名幫閒當即跟從鼓譟。
「不錯!秦之興盛乃是建立在我等的血肉之上!秦之興盛與我等何干?!反倒是令我等日子愈發艱苦!」
「秦王不仁,不值得追隨!我等倒不如效仿昔上黨之民,自投齊國!」
「俺們只是想好好活著!俺們有什麼錯!」
二十餘人相互配合,迅速攪亂了方才的話題,將眾人的注意力引導向大秦和嬴政的殘暴不仁。
然而方才那道不太自信的聲音再度響起:「然!」
「大王他孝啊!」
作為孟子的故鄉、曾經魯國的附庸國、齊國故地,孟氏之儒的思想在此地格外興盛,邾昌等權貴也都在不遺餘力的將愚孝推向民間。
以至於即便是不識字的鄒城黎庶也對忠孝禮制推崇備至,鄒城每年的祭祖儀式更是比祭神儀式更加恢弘!
即便是殺人犯、無賴子,只要他孝順父母,他就能得到旁人的幾分稱讚,旁人甚至會腦補此人一定是有苦衷的。
孝之一字,對鄒城人民的殺傷力屬實太大!
於人群面面相覷之際,又有幾道聲音接連出現。
「是啊,俺聽說王太后極其暴虐殘忍,研究出了諸多酷刑,甚至還曾起兵作亂,欲殺大王,大王不得不囚王太后五載便難忍相思之苦,前些時候大王非但迎回了王太后,甚至還讓王太后一同參與了祭祀呢!」
「俺實話實說,要是家母如王太后一般殘忍,俺都生不出孝心,俺可是十里八鄉出了名的孝子啊!對大王,俺就只有一個服字,大王比俺孝順多了!俺不相信大王這般孝子果真會殘暴不仁,大王一定是有苦衷的!」
「面對那般暴虐的王太后都能格外孝順,這般大王怎麼可能不是仁君!反倒是齊王,俺反正從來沒聽說過齊王的孝名!」
「嘶~俺也聽說過那傳言,那傳言是真的?」
「自是真的!只是朝中為尊者諱,不願明言而已,俺跟你說啊……」
籠罩在人群頭頂的憤怒和暴虐漸漸消散。
雖然朝廷強令他們在十月一日臘祭。
但長安君都認可了,說明十月一日臘祭才能得天地鬼神青睞。
雖然大秦嚴刑峻法、大王有種種不對。
但大王他孝啊!
所以大王肯定是有苦衷的!
自幼接受的教育讓原本憤怒的人們很快就給嬴政這位『孝子』找出了種種理由。
動亂的苗頭悄然熄滅,取而代之的是八卦之情。
幾乎所有黔首都一臉好奇的看著方才說話那幾人。
造反什麼的不著急。
快說說王太后她究竟都幹了些啥,大王又是怎麼孝順王太后的?
馬車內,宋亞緩緩挺直腰背,看向人群的目光滿是震驚和無措:「動亂,止乎?!」
無論是戰爭還是造反,講究的都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一旦那股上頭的熱血散了,智商就該占領高地了。
黎庶們便不會再被激情裹挾衝撞縣衙,而是會冷靜下來權衡利弊,進而放棄造反,繼續苟且度日!
宋亞能看到那幾名儒生和一眾幫閒還在努力的挑撥矛盾。
但宋亞卻也明白,此次動亂已經可以宣告失敗!
邾昌聽著人群中的嘈雜和分享,慨然而嘆:「王太后做出那般惡事之後,秦王竟還能如此孝順王太后!」
「原是邾某錯看了秦王,未曾想秦王竟是如此純孝純善之人!」
「若有能言善辯之士入秦遊說秦王,或許便能勸諫秦王停歇顛覆天下之心啊!」
這句話對宋亞造成的震撼比動亂悄然平息更大!
驚的宋亞直接站起身來!
「嘭!」
頭頂磕到了車板,宋亞卻無視了疼痛,眼中儘是不敢置信的看向邾昌:「邾兄亦以為秦王是個孝子,是個純善之人?」
「甚至以為能通過勸諫令秦王休止顛覆天下之心?!」
邾昌誠懇的看著宋亞道:「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秦王親近王太后,敬重華陽太后,可見秦王本心仁義。」
「仁義之人自然能納良諫!」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
「秦王……」
不等邾昌說完,宋亞就粗暴的一揮手:「莫要再言了!」
「邾兄所言,邾兄自己相信乎?!」
邾昌不解的看向宋亞發問:「此乃世之至理,為何不信?」
宋亞徹底無語了。
這特麼是馭民之術!
是你們管理黎庶的工具!
結果你們用著用著怎麼反倒是讓這工具把你們也給管理了?!
宋亞深深的吸了口氣,斷絕了和邾昌深入交流的心思,沉聲道:「臘祭方才結束一個月而已。」
「咸陽臘祭的詳情便是你我都只是有所耳聞,而不曾探的清楚。」
「那些黎庶是如何能得知咸陽臘祭詳情的?!」
好在邾昌只是深受孟氏之儒的薰陶,智商並無問題,當即便臉色大變:「那幾個人是秦國的候者!」
宋亞緩緩頷首,聲音愈發沉凝:「你我恐已被秦國候者盯上了。」
「而這場動亂便足以令秦國判處你我死刑!」
「邾兄,不能再耽擱了。」
「你我務必速速逃離此地!」
邾昌毫不猶豫的撩開車簾,低聲喝令:「速速出城!」
御者揚鞭,馬車向鄒城南城門疾馳而去。
把守這座城門的人乃是邾昌族弟,即便果真有亂,邾昌也相信自己能逃出生天!
然而邾昌不知道的是,他的族弟此刻雖然身在南城門,卻只能躬身陪侍。
而在此人面前,大秦候者莊賈端坐於城門樓內,遙望已然平息的動亂和三三兩兩匯聚吃瓜的人群,眉頭微皺,目光頗為疑惑:「這就結束了?」
莊某親自坐鎮指揮,派出了數十名候者編織囚籠,三千兵馬在二十里外枕戈待旦。
結果,就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