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章 來自老祖宗的小禮物!學習不為當大官,不如回家種粟米!
面對諸百姓大族近乎於自掘墳墓的請求,嬴成蟜只是平靜的略略頷首:「能得諸位傾力相助,本君相信長安書店定能造福更多有心向學的讀書人。」
棠珉等百姓聞言近乎於喜極而泣。
嬴成蟜自進入臨淄城至今,終於主動給他們一個正眼,對他們說一句話了!
這是不是說明,他們不用死了?
不就是藏書嗎?拿去!都拿去!
不謀現在,何以謀未來!
然而還沒等棠珉等人的喜悅湧上面頰,嬴成蟜便繼續說道:「然,長安書店並非博士館,不會不加挑選的隨意藏書。」
「諸位所獻典籍究竟是否可入長安書店,還當由本君、漆雕店令並一眾大賢加以論斷之後方才能定。」
「如《周禮》這等雜書,縱是諸位獻與長安書店,亦不會現於店中,而只會成為本君私藏,還望諸位心中有數。」
聽得田桓之言,戴禮本已激動難耐。
他終於不需要對大儒、權貴們伏低做小才能繼續看完餘下的《周禮》了!
待到各個百姓將藏書盡數獻給長安書店,他更是可以想看什麼書就看什麼書,再也不需要求人了!
但嬴成蟜的話卻如一盆冷水般潑滅了戴禮心裡的火苗。
長安君他,不願將《周禮》放入長安書店?!
戴禮忍不住拱手一禮,焦聲發問:「敢問長安君,公子桓分明已願將《周禮》並諸多典籍獻給長安書店,《周禮》為何仍不能現於長安書店!」
聽到『公子桓』這個稱呼,嬴成蟜緩緩轉頭看向田桓。
雖然嬴成蟜什麼都沒說,但那冰冷的似是在看死人一般的目光卻迫的田桓戰戰兢兢、汗出如漿!
這一刻的田桓恨不能手撕戴禮,更是立刻拋棄了遊說討好嬴成蟜的想法,只想抽身離開!
但,田假卻已悄然走到田桓身後,對田桓露出了一個溫和的笑容。
嬴成蟜這才將目光重新投向戴禮等焦急的儒生們,笑而發問:「二三子莫不是以為本君府中無《周禮》乎?」
嬴成蟜的問題誘使戴禮等儒生陷入思考。
嬴成蟜府上會沒有《周禮》嗎?
作為大秦王室公子,嬴成蟜府上不可能沒有《周禮》,《周禮》甚至可能是嬴成蟜的啟蒙用書之一。
既然嬴成蟜府上有《周禮》,嬴成蟜為何不將《周禮》放入長安書店?
嬴成蟜繼續開口:「本君府中藏書不下十萬卷,若是盡數運來臨淄,便是此地曾為故齊梧宮亦容納不下。」
「本君雖然可以再立房舍容納典籍,但繁雜之典籍會令得求學之人的注意力被無用之書分散,不利於學習。」
「是故,長安書店所藏典籍皆是本君精挑細選所得。」
「唯有本君以為適合放入長安書店的典籍,方才會入長安書店,若是本君以為無須放入長安書店的典籍,本君只會存於府中作為私藏。」
六千卷典籍的藏書量已經讓在場所有人驚掉了下巴,更對各個百姓學派的藏書量形成了碾壓性優勢。
但,不要小瞧了嬴成蟜抄家的本事啊!
被嬴成蟜抄過家的百姓、豪強、權貴數以千計,嬴成蟜本就是個愛書的人,韓、趙、魏等國的王室藏書更是會先被嬴成蟜過一遍手。
《周禮》、《儀禮》、《論語》、《墨子》等世人常見的典籍,在嬴成蟜府中堆積如山。
《韓史》、《趙史》等尋常人根本見不到的各國官史、孤本典籍、王室秘傳,亦會被嬴成蟜令府中門客抄錄一遍,將抄錄本交給博士館後,存原始本於府中。
長安君府的藏書量早已突破了四十萬卷,且還在隨時間推移而迅速增加。
但所有不符合大秦核心價值觀的書籍,皆被嬴成蟜封存於府中。
待到嬴成蟜百年之後,嬴成蟜更準備將每種藏書各挑一份帶進自己的陵墓之中,靜靜等候數千年,送給後世子孫們一份來自老祖宗的小禮物!
戴禮一時啞然,他覺得嬴成蟜這話很有道理,但對尚未讀完的《周禮》的渴望卻還是催動他反駁道:「長安君!《周禮》焉能是無用典籍?!」
嬴成蟜認真的說:「分科舉士之試並不考教《周禮》,法吏之試亦不考教《周禮》。」
「《周禮》何用之有?」
戴禮臉頰微微發紅的質問道:「長安君焉知分科舉士之試不考教《周禮》?!」
漆雕禮突然開口:「長安君乃是大秦第一次分科舉士並本次分科舉士的主考官。」
「分科舉士更是由長安君上諫之策。」
「長安君焉能不知分科舉士之試是否考教《周禮》?」
一句話,把戴禮說沉默了。
嬴成蟜還真知道分科舉士之試到底考什麼。
因為試卷就是嬴成蟜出的!答案就是嬴成蟜批的!
終日不過只是與同好們論道交流的戴禮,第一次被權力壓迫的說不出話來!
但其他儒生卻愈發憤憤難平的質問:「即便分科舉士之試不考教《周禮》,《周禮》亦非雜書,此乃是大周天子治世之至理也!」
「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子又曰:克己復禮為仁!若不讀《周禮》,焉能為仁人?」
「吾輩讀書人難道只是為分科舉士而學乎?吾輩讀書人乃是為仁義禮智信、為天下大同而學!區區分科舉士焉能成為吾輩讀書人學習的標準和嚮導!」
儒生們感激嬴成蟜為他們提供的學習環境,但這並不影響儒生們抒發他們的思想主張,為他們心目中的聖人言、治世理搖旗吶喊。
在儒生們看來,他們對嬴成蟜的駁斥和勸諫、引導嬴成蟜走上更正確的道路的吶喊,本就是他們報答嬴成蟜恩情的一種方式!
眼見嘈雜之音愈濃,嬴成蟜雙手微微下壓,止住了嘈雜和喧譁,而後再度開口:「分科舉士並不考教《周禮》,法吏之試亦不考教《周禮》。」
所有人:???
你能不能換一句!
嬴成蟜沒讓他們失望,繼續說道:「本君建長安書店,亦有私心。」
「本君希望長安書店能助臨淄文運興盛,更希望長安書店能為大秦培養出更多可治世安民之英才!」
「然,欲治世安民,首先需要通過分科舉士和法吏之試為我大秦官吏,方才能一展所長。」
「二三子所思所望遼遠,但本君卻更希望二三子能腳踏實地,先能為我大秦官吏,有了治世安民的機會和能力之後,再去謀求大同盛世!」
一聽這話,儒生們更不滿了!
儒生荀或斷聲駁斥:「長安君此言執迷於位而輕於學,實非君子所言!」
「子曰:三年學,不至於谷,不易得也!」
「學非是為仕,學而有得亦非唯有仕於朝方才能利天下!」
「學,重於仕!」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
「長安君的進退之道,實在本末倒置矣!」
嬴成蟜略略頷首,認真的看著荀或發問:「本君實不知不仕如何能利天下。」
「比如說?」
荀或毫不猶豫道:「即便不仕亦可教導弟子、培養賢才,成為如孔聖人一般的師表!」
這是未曾出仕的大儒們最主流的立身方式,也是孔子並其弟子們在沒有官職時最常做的事。
但嬴成蟜卻搖了搖頭道:「於大秦,此違法也!」
「若見有非法吏而教弟子者,當即刻上稟衙署,衙署自會捉其論罪。」
荀或懵了。
啥?
教弟子還違法?
荀或不想偏離辯論的核心,只得轉而道:「即便不仕亦可與群賢探討治世之理,著書立說!」
嬴成蟜搖了搖頭道:「無由聚眾五人以上者,罪!」
「且未觀天下、未治萬民、不願或無能牧民之人,有何資格著書教導官吏牧民之道?」
荀或懵了。
怎麼大儒不出仕時常做的事都是違法犯罪行為啊!
荀或有些氣急的說:「此律有弊!乃是惡律!當改之!」
戴禮趕忙拽了荀或一下。
有理有據的駁斥是探討,沒有理由的駁斥那叫敵視!
你我這般窮苦儒生,有什麼資格當著長安君的面敵視大秦律法!
荀或心裡也是一慌,趕忙要拱手致歉。
但荀或萬萬沒想到,嬴成蟜沒有動怒,而是頷首道:「本君亦以為秦律有不妥之處。」
「汝欲改律乎?本君亦欲改律。」
「然,本君有資格改律卻不知何以改,汝或知何以改律卻無資格改。」
「究其原因便是汝未曾通過分科舉士、法吏之試,人微言輕無以利天下!」
「汝讀《周禮》這等雜書可能助大秦改律乎?無能也!」
「是故,汝當先通過分科舉士、法吏之試方才是正事!」
荀或:……
竟然又繞回來了!邏輯還閉環了!
思路全程被嬴成蟜帶偏的荀或心裡還有點嘀咕,卻沒了不滿,誠懇的拱手道:「長安君所言,甚是!」
「庶民荀或拜謝長安君解惑!」
放下心頭執念,荀或洒然笑道:「荀某不尋《周禮》了。」
「分科舉士在即,荀某理應先閱分科舉士要考教之典籍,便先從……」
荀或和戴禮等儒生的目光再次投向長安書店,卻見那群老兵竟是已經占據了他們方才搶占的有利地形,像是捧著敵軍的頭顱一樣小心翼翼的捧著典籍,熱切又恭敬的不斷低聲詢問:
「敢問漆雕店令,這個字念什麼?此書有利於分科舉士乎?」
「敢問公羊店丞,卑下可否將此書借回家中給犬子研讀?卑下以大夫之爵做保,絕對不會損壞此典籍哪怕分毫!」
「敢問諸位法吏何時可教導稚子識字?明日吾便將家中子弟盡數帶來此處!」
儒生們想的很多。
但老兵們可不會有那麼多想法。
有書讀就不錯了,要什麼自行車啊!
什麼?長安君說分科舉士不考《周禮》?那哪怕把《周禮》捧到吾面前,吾也不屑一顧!
學習不為當大官,不如回家種粟米!
眼瞅著長安書店裡的書都快被老兵們借完了,荀或、戴禮等人頓時就急了。
所謂禮儀姿態盡數被他們拋在腦後,撩起下裳便湧入人群,焦聲高呼:
「給吾等留幾卷書!」
「什麼都行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