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軟萌可愛的小兔子……兕子

  「小阿叔,你去揚州任職時,有那裡的士族和豪族支持,推行政令,發布文書,徵收賦稅徭役才會事半功倍。【無錯章節小說閱讀,google搜尋】」李治乖巧溫順地輕聲提醒道。揚州如今為長安之外第一繁華地,洛陽都略有不如,哪裡有利益,哪裡就會有明爭暗鬥。若不是他們鬧得越來越難看,阿耶也不會想著讓阿叔去攪局。

  只是誰都沒想到,小阿叔直接開啟遠程火炮模式……等到他去揚州,大概率會被孤立

  ……吧?

  「為善,你要記住我們的出身,我們是大唐親王,手下最不缺的就是屬官。」李元嘉放下酒杯,傲然笑道。「你所說的那些事情,他們只敢用拖字訣,還不敢拖太久。不論我們用什麼手段,只要不出人命,頂多就是換個地方繼續當刺史,或者直接回封地去做閒散王爺,最多兩三年,又會被安排到新的州府任職。」

  那些不勤於事的人就沒那麼幸運了,輕則嶺南拓荒,中則西域戍邊,重則回家吃老米飯,從此再無出仕之望,還會連累後代,至少三代別想能做到六品官。

  李治:「……」

  十一叔的話與政事堂諸公所說的理念,截然不同,某該相信誰呢?

  「雉奴,我們要做的事情,和朝堂諸公不同,也與別的刺史和都督不同。」虢王李元寶拿起酒壺來,邊倒酒邊為從子解惑道。「他們需要政績需要名望,才能繼續升官。我們是親王,與陛下休戚與共,我們需要做的是盯住那些世家大族,防止有人想做司馬宣王,或者以文亂法,又或者兼併土地太過,激起民亂。」

  房玄齡和長孫無忌他們為何反對世襲刺史制?因為他們知道,離開長安很容易,想要再回去,呵呵,子孫成器大不易。二兄所謂的世襲,不是周朝八百諸侯那種世襲,而是為了分化世家大族,想要收回分封,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他們手裡王府官和親事府、帳內府,只有朝廷委派的屬官,不反對才是腦子有病呢!蕭瑀的想法是不錯,只可惜,與他同朝為官的人比他更加睿智。

  李治看向李元嬰,只見他微微頷首,漫不經心地說道:「雉奴,我們一筆寫不出兩個李字來。你想想漢末三國兩晉的混亂歷史,再想想南北十六國與衣冠南渡,還有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權力的爭奪,永遠是最殘酷的爭鬥。千乘萬騎走北邙,還有那群雞蛋從不放在一個籃子裡的世家大族們……當雪山崩塌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李治:「……」

  乖巧地啃著團圓餅的晉陽公主,大眼睛忽閃了一下,依然是軟萌可愛的小兔子……兕子。

  ……

  七珍島的第一場雪比長安早很多,雪停之後,捕蟹船離開港口,波濤洶湧的海面上,風刺骨般寒冷,海水落在船板上,很快便結成厚厚的冰層,重達七八百斤的百鍊鋼所製成的捕蟹籠里,放著螃蟹們愛吃的海螺肉和八爪魚的大長腿,在和族人的指揮下被毛人放入海中。

  「你們動作利落些,若不是大都護想出此種辦法,你們就要跳入海水中捕撈,一群不知道感恩的傢伙,天照大人不會庇護你們的!」副船長蘇我連子揮舞著手裡的竹笏,大聲訓斥道。

  此番出海,大都護特意叮囑過,以五天時間為限,不論收穫如何,第四天傍晚收完蟹籠,必須返航,安全第一……話雖如此,若真無功而返,豈不辜負了大都護的信任?

  海浪拍過來,捕蟹船如同一片落葉,在海浪中載浮載沉,有三位毛人和一位負責監督的和人剛放完蟹籠,沒抓穩護欄,被海浪捲走。又一個浪頭卷過來,沒有給船上的人任何施救的機會,消失在海浪中……

  「想想那一塊二十兩的金餅!」蘇我連子臉色不變地大聲喊道,「哪份工能五天時間能掙到一塊金餅?那代表著你們全家都能過上好日子!也代表著你們可以娶最少三房小妾,讓祖墳冒回青煙!」

  唐律疏議確實規定了納妾的品階和數量,可那是國家承認的貴妾,比如五品,媵三人,視從八品。凡置媵,上其數,補以告身。普通人所納的妾室,只是為了美貌和生子,有錢足矣……錦帛動人心,大都護很懂人心。

  蟹籠都被放到海里後,除了幾個巡視的人,其餘人都躲進船艙里取暖,等到下午五點鐘左右,再出來準備收蟹籠,那也是驗證收穫的時候。雖然大都護說不論收穫多少,金餅都會給予,可大家也都是要臉的人,沒有收穫哪裡有臉要金子?

  銅鍋里沸騰的紅湯,花椒和蔥段、蒜瓣浮浮沉沉,竟然難得的很穩當,紅湯沒有隨著海浪潑灑出來。各色貝殼、小魚還有豆腐被放進鍋里,鮮香麻辣的味道,讓緊繃的精神放鬆下來。

  「吃飽後再去清理船板的冰層,按照排班,輪換著清理。」船長鄭玄成端著碗酒,坐在銅鍋旁頗為豪邁地說道。捕蟹船雖然是由淘汰的蒸汽船改造而成,造價同樣不菲,速度與原來的艨艟相比,那也是如同稚子與成人般的差距,必然要派人跟隨出海。滎陽鄭氏確實與范陽盧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並稱為四姓,可是身為旁支的旁支,想要搏個出身,遠沒有外人想像的那麼簡單。

  不可否認,有旁支轉主支的特例,遠的不說,鄭廣父子,因為參與晉陽元謀,又是跟隨還是秦王的陛下,哪個還敢說他們是旁支?某如今掛名在滕王帳內府,只要不犯大的失誤,五年流轉的時候,就會派去別的將軍麾下效力,立功的機會會比別處的侍衛多,也許,某也能得到轉支的機會。

  至少,不會連去祖宅參與祭祀的機會都沒有。

  「鄭郎君,你真是太仁慈了。」蘇我連子將身體鞠躬成九十度,語氣特別真誠地說道。唐人有種不諳世事的天真與仁慈,他們竟然會相信所謂的以德服人,認為只要給的足夠多,就能換到別人的忠誠和感激。

  ……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