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程夫子樹立政治觀

  甘鯉雖然上課打盹,但他卻能背誦商君書的很多句子,商君書是秦國貴族...嗯,新興貴族都會去看的一本書。

  他們無比懼怕這本書,但卻又要求下一代人不斷去鑽研與琢磨。

  秦國的貴族,是不會形成世家宗族的,因為秦法中的分家制度,可以明確保證這些宗族在三代之後不會有過多的糾纏,而一代代這麼弱化下去,基本上大型的,可以對抗國君的強大勢力就基本上很難再出現了。

  孟西白三家老氏族尚且被弄得欲仙欲死,便不要說那些更小的一些的了,連嬴氏本宗的人都被整的死去活來,但同時,一種尚武,勇以公戰換取爵位,而不屑於私鬥的良好風氣,也在秦國逐漸形成了。

  甘鯉的先人是甘茂,與秦國的秦孝公時期的老氏族首領甘龍並沒有關係,所以甘茂也很痛恨這些宗族勢力,他從小被教育要以秦法為大,要以商君書為重,因為,正是因為這種秦法,才造就了他們這些人如今的地位。

  秦法是一切的根本,當然,更多的,其實不是為底層人尋找出路,尋常的庶民戰士頂了天也不過就是升到公大夫,這已經是破天荒,像是白起那種人物,也是因為當初被魏冉發現而提拔,否則他估計還要打拼很久才能冒頭。

  而秦法的晉升渠道,大部分,還是為了這種寒門弟子而敞開的。

  「先生抨擊了弱民篇,我覺得先生說的片面了,我便要講,說民篇!」

  商君書其五,說民。

  「辯慧,亂之贊也;禮樂,淫佚之徵也;慈仁,過之母也;任譽,奸之鼠也。」

  「亂有贊則行,淫佚有徵則用,過有母則***有鼠....則不止。」

  「八者有群,民勝其政;國無八者,政勝其民。民勝其政,國弱;政勝其民,兵強。故國有八者,上無以使守戰,必削至亡。國無八者,上有以使守戰,必興至王。」

  巧言善變,聰而有智,是民眾違法亂紀的幫手;儒家繁瑣的禮節,使人渙散意志的音樂,是導致民眾放蕩淫佚的原因;仁慈是犯罪的根源;擔保、舉薦,是罪惡的庇護所。

  壞事有了幫助才能四處流行,放蕩有了引導才能做起來,錯誤有了根源才能產生,罪過有了庇護的場所就無法制止。

  這八種東西結成群,民眾就會不受政府法令的限制,國家就會被削弱;反過來,政府的法令能壓制住民眾,兵力就會強大。

  所以,國家如果有這八種東西,國君就沒有辦法派遣民眾去防守和打仗,國家一定會被削弱直到滅亡。國家沒有這八種東西,國君就有辦法役使民眾去防守和打仗,國家就一定興旺,直到稱霸天下。

  「先生說,要眾生開明智,但世人愚蠢,若開明只,此八亂其一之禍將至,士尚且敢於鑽法律的空子,黎民都是貪小便宜的人,禮樂,這是無用的東西,而仁慈,就像是齊國法家一樣,以德教化民眾,但那些民眾都知道如何躲避齊法家的懲戒,我聽說,他們往往把犯罪的行為,約束在一定程度,這樣既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又能躲避法家的懲戒。」

  「前四者產生了,後四者必然產生,所以不是商君弱民!而是民本不該開智!」

  甘鯉的聲音很洪亮,那位大叔沒有動靜,他靜靜的聽著這個「貴族」的話。

  「先生所說的,商君的道理,弱民是大錯的,要使民為法而戰,而非為君而戰,此是為國非為王,但無王,又何來的國呢?」

  「用善,則民親其親;任奸,則民親其制。合而復者,善也;別而規者,奸也。章善,則過匿;任奸,則罪誅。過匿,則民勝法;罪誅,則法勝民。」

  「用所謂的善民治理民眾,那麼民眾就只愛他們的親人;用所謂的奸民治理民眾,那麼民眾就會遵守國家的法制。」

  「民眾結合起來就會互相掩蓋過失,這就是所謂的善,這是包庇;而使民眾疏遠分開,互相監督,這就是所謂的奸,但卻可以穩固社會風氣。」

  「表彰所謂的良民,民眾的罪過就會被掩蓋起來;任用所謂的奸民來治理,那麼民眾中的過錯就會受到懲罰?」

  甘鯉問道:「學生不明白,難道這也是錯的嗎?」

  「民勝法,國亂;法勝民,兵強。」

  「以良民治,必亂至削;以奸民治,必治至強?」

  「是先生的道理錯了,還是學生的理解錯了?」

  小課堂上很多人都沒有說話,之前的嘲笑聲也都消失無蹤,那些孩子們,亦或是青年人,都眼睛眨著,有些羨慕的看著甘鯉。

  這就是軍功貴族的家教,他們什麼都可以不會,但必須要會背商君書。

  而他們這些庶民呢?別說背了,連字都認不全呢!

  老先生教字很慢,而且讓人記不住,但是程夫子來了之後,大家很快就喜歡上了寫字,覺得那些飛舞的文字,是世上最美麗的圖畫。

  但要做到和甘鯉一樣出口成章,上課睡覺還能反問老師...他們是做不到的。

  「說的很好。」

  程知遠覺得,如果自己可以笑,那麼在這個時候,老師應該給學生一個鼓勵性質的微笑。

  只可惜,在自己這裡,只有鐵面老師這個稱呼。

  「商君之說民,商君之弱民,其實並不衝突,說民的問題,你聽我給你講講。」

  「隨便找一個切入點吧,民勝法,國亂,法勝民,兵強。」

  「問,民勝法,為何會國亂?」

  甘鯉一愣,理所當然道:「因為民眾愚蠢啊!」

  程知遠:「愚蠢於何處?貪小便宜?自私自利?一毛不拔?時常嫉妒旁人?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

  甘鯉道:「都有。」

  程知遠點了點頭:「我來說一句吧,也是說民篇的,你可能沒有仔細想過這句話。」

  「治明則同,治暗則異。同則行,異則止,行則治,止則亂。治則家斷,亂則君斷。治國者,貴不斷。」

  「社會政治清明,則民心齊;社會正當黑暗,則民對世事就會產生異議。」

  「民眾同君主的意見相同,國家的法令就能執行,民眾同君主政見不同,國家的法令就不能實行。」

  「國家的法令執行了,國家就能治理好。國家的法令不能實行,國家就會混亂。」

  「國家能治理好,是因為民眾在家中就能判斷對錯。國家混亂,那就要君主做決斷。治理國家最可貴的,是在民眾中作出決斷。」

  「法來自于思想,而脫胎於人民。」

  程知遠面向這些學生,帶著商君書本來講述的道理,而後,在最後加上了自己的幾句話,以此宣告此次提問的.....結束。

  「民強則國強,民開智,知法,有德,生歸屬之心,法之下,無傾側,生前事,生後事,天下事,君王事,百姓事,庶人黔首事,若皆為國事,民,便願為法而效死。」

  ————

  「治明則同,治暗則異。同則行,異則止,行則治,止則亂。治則家斷,亂則君斷。治國者貴不斷,故以十里斷者弱,以五里斷者強。家斷則有餘,故曰:日治者王。」

  ——《商君書·說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