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周郎二十四歲官拜大將

  第170章 周郎二十四歲官拜大將

  【興平二年,周瑜前去探望身為丹陽太守的從父周尚。,-*' ^ '~*-.,_,.-*~ ➅➈sⒽ𝐔ˣ.ςσ𝓂 ~*-.,_,.-*~' ^ '*-,

  此時孫策率軍入歷陽,將要東渡長江,於是寫信給周瑜。

  周瑜率兵迎接孫策,並帶去了船糧器杖。】

  天幕之上,雄渾的聲音傳來!

  「公瑾!」

  「伯符!」

  天幕之上,兩個年輕人熱烈的擁抱在一起,兩人難以掩飾眼神之中的興奮之色。

  「公瑾,想死我了,許久未見,你這是……」

  「伯符,我來了,節哀順變,往後,一切有我。」

  一個是少年英武,志在天下!

  一個是文採風流,溫文儒雅!

  相投的興趣讓人惺惺相惜,時常流淌在阡陌之間,結伴迎風怒月,鮮衣怒馬。

  時而對作輕彈,時而高談天下之事!

  奈何一次意外,孫策的父親孫堅被暗算身亡,十七歲的孫策只能挑起重任,不得不承襲家業與母親遷往丹陽,苦苦忍耐!

  正值危難之際,周瑜同親信攜帶錢糧物資前來投奔孫策,不遠千里!

  「孫伯符,我從廬江城就開始追你,一直追了八百里!今天總算是追上你了。」

  「哈哈哈,周公瑾,早知道你要來追我,我就再跑他八百里!」

  「哈哈哈,好兄弟!」

  「好兄弟!」

  在所有人的見證下,兩人緊緊的抱在一起。

  隨後鏡頭一轉,就是兩人在屋內談話的畫面。

  孫策詢問道:

  「公瑾,以後你打算怎麼辦?」

  周瑜一臉正色的說道,

  「伯符,我把所有的祖產和田地全部換成了錢糧,得錢五萬,前來投奔你了,我要和你實現昔日立下的誓言!

  縱橫天下,共創大業!」

  這一刻儒雅的周瑜,周公瑾爆發了無比的英氣,這沖天的豪邁,感染了惺惺相惜的孫策!

  孫策高舉酒杯,豪邁的笑道,

  「哈哈哈哈哈哈哈,好!

  太好了,我得你周公瑾相助,如同天降甘霖,孫伯符如魚得水可活也!」

  周瑜立刻將其代入了合伙人的角色,替孫策分析道,

  「袁術並非英主,伯符若是不能早早脫身,恐被其所累!」

  「公瑾,可有妙計教我?」

  「公,可用一塊破石換取四員戰將,數千精兵,錢糧無數,至此可以自立!」

  「傳國玉璽?

  換倒是可以換,可是師出無名!在下不願意擔負背主罵名。」

  「兩漢以來,唯有孝治天下,若伯符為了拯救親眷,那袁術還敢不放人?」

  「好!好!公瑾,真乃吾之子房!」

  【這一年,周瑜周公瑾十七歲,領兵出征,縱橫天下!】

  ……

  天幕之上!

  事情的發展果然如周瑜所料,孫策憑藉傳國玉璽換來了晉升之資,從袁術之處得以脫身。

  從此龍歸大海,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周瑜隨從孫策先克橫江、當利,接著揮師渡江,進攻秣陵,

  打敗了笮融、薛禮,轉而攻占湖孰、江乘,進入曲阿,逼走劉繇。

  當時孫策部眾已發展到幾萬人。

  他對周瑜說:

  「我用這支隊伍攻取吳郡、會稽郡,平定山越,已經足夠了,你回去鎮守丹陽吧。」

  於是,周瑜率部回到丹陽。

  ……

  大秦。

  秦始皇嬴政把玩著手中的傳國玉璽,上面「受命於天,即壽永昌」的八個大字顯得格外的晃眼,

  看著另一時空的傳國玉璽,秦始皇嬴政說道:

  「這是我大秦的玉,沒想到流傳到了後世,後世之國還一直在沿用,

  此玉價值連城啊,沒想到孫策和周瑜居然有如此魄力,實在是令人刮目相看!」

  公子扶蘇詫異的說道:

  「父皇,這玉不是代表著天命嗎?他們就這麼輕易拱手相讓了,卻只換來了幾千兵馬!」

  <center>

  </center>

  秦始皇嬴政眯著眼睛,用著無比豪邁的語氣說道:

  「我泱泱大秦的國運,從來不會繫於一塊破玉石之上,只是因為朕在大秦,所以天命就在大秦!

  大秦的國運和天命從來不是什麼破石頭賦予的,而是奮我大秦六世之餘威,才成就了天下不可阻擋的湟湟大勢!」

  ……

  大唐。

  大唐距離漢朝的時代並不遙遠,唐玄宗李隆基看著天幕之上的傳國玉璽,

  在看著英姿勃發的孫策孫伯伯符和儒雅隨和的周瑜周公瑾。

  不由得回想起往昔的崢嶸歲月,李隆基高舉手中的夜光杯說道:

  「哈哈哈,好一個孫伯符,好一個美周郎,朕當年,亦是如此意氣風發,積極進取啊!

  這才看上了我大唐的盛世,這才有了開元之治,天下太平!」

  「陛下當年不容易啊!」

  「也幸虧陛下披荊斬棘,才有了如今大好局面!」

  ……

  恭維的聲音不絕於耳,李太白覺得甚是喧囂吵鬧,但看到天幕上的兩人,不由得想起之前自己所做的詩,忍不住開口吟道,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伯符,周公瑾,好好好,妙哉妙哉。」

  ……

  東吳。

  這一刻,周瑜和孫策面面相覷,東吳的將士們也愣住了,

  天幕之上赫然是在播放主公和周將軍的事,這也太神奇了吧!

  周公瑾忍俊不禁的笑道:

  「伯符,這是上天在播放你我的往事呢,當真有趣!」

  孫策的眼眶也有些濕潤,強忍著淚水說道:

  「公瑾,當初幸得你來投靠相助,否則今日孫伯符,不知是何等場面。」

  「伯符,不必如此,你我兄弟二人,還說這麼見外的話?」

  「哈哈哈,倒是我著相了,只是這天幕來的蹊蹺,咱們該怎麼處置?」

  「先靜待其變吧,後發制人,先看看再說!」

  周瑜胸有成竹的說道,孫策只能點頭陪著他一起觀看天幕。

  ……

  天幕之上時間流逝!

  不久,袁術派其堂弟袁胤取代周尚任丹陽太守,周瑜隨周尚來到壽春!

  建安三年,袁術賞識周瑜的才幹,想任命他擔任手下的將領。

  周瑜看出袁術最終不會有什麼成就,所以只請求做居巢縣長,欲藉機回江東,袁術同意了周瑜的請求。

  周瑜在做居巢縣長時認識了魯肅,認為他非同尋常,主動與他相交,

  兩人建立了如同春秋時公孫僑和季札那樣牢不可破的友情。

  這一年,周瑜和魯肅一同從居巢回到吳郡,

  (三國演義有不同程度的抹黑周瑜和魯肅的嫌疑,但是周瑜和魯肅的關係真的很好,而且魯肅也不是什麼陰謀家)

  周瑜和魯肅死之前,可沒有人敢說江東鼠輩這一稱謂。

  ……

  終於,周瑜高調歸來江東,孫策聞周瑜歸來,親自出迎!

  授周瑜建威中郎將,調撥給他士兵兩千人,戰騎五十匹。

  此外,孫策還賜給周瑜鼓吹樂隊,替周瑜修建住所,賞賜之厚,無人能與之相比。

  就當著三軍將士的面,孫策對著眾人高聲說道:

  「周公瑾雄姿英發,才能絕倫,和我有總角之好,骨肉之情。

  在丹陽時,他率領兵眾,調發船糧相助於我,使我能成就大事,論功酬德,

  我的賞賜還遠不能回報他在關鍵時刻給予我的支持呢!」

  【這一年,周瑜24歲!官拜建威中郎將!】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