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強大的大漢朝(五)

  坤寧宮,後殿內。▲𝐺𝑜𝑜𝑔𝑙𝑒搜索𝑠𝑡𝑜520.𝑐𝑜𝑚▲

  柳香正在吃銀耳蓮子羹,聽聞兒子來了,連忙放下碗筷,讓人把兒子請進來。

  「兒臣給母后請安。」吳彧自外走了進來,彎腰行禮道。

  「說了多少次了。咱是母子,這麼多規矩做什麼。」柳香嗔怪道,然後笑呵呵道「你這孩子。除了早晚過來給我請安,其他時間卻很少來見我。」 .🅆.

  「是不是有事?」

  吳彧微微頷首,說道「母后明察。兒臣是有事情,要與母后商量。」

  「說吧。」柳香擺了擺手。

  吳彧一臉嚴肅的把陝西的事情,告訴了柳香。柳香皺起眉頭,嘆道「我以前也是個耕田的,知道水旱無情。陝西今年旱情這麼嚴重的嗎?農民要遭罪了。」

  然後,她抬起頭來,疑惑道「兒子。我是個婦道人家,你找我做什麼?你應該去與宰相商議吧。」

  「劉相爺幹練沉穩,是股肱之臣,沒什麼好擔心的。兒臣來找母后,是因為有些事情,只有母后能辦。」

  吳彧彎下腰,道明來意道「兒臣想請母后下令,削減宮中用度。令諸王進獻米糧。」

  外朝的事情,劉知行做主就行了。但內朝也可以支援陝西。皇宮、諸王府、公主府,人口至少五萬。

  每日裡省下一些口糧,積少成多,也不是小數目。

  大漢朝的國力確實強盛,但陝西的情況目前還不是十分清楚。多做準備,不是壞事。

  「我明白了。」柳香微微頷首,轉頭看向身旁侍立的宮女,說道「小雲。按照太子說的,傳我旨意。」

  「是。」宮女應了一聲,躬身一禮後,又對吳彧一禮,轉身走向大門。

  「兒子

  。陪我一起喝蓮子羹。」柳香雖說憂心陝西的情況,但看到兒子實在開心,連忙招呼道。

  「是。」吳彧應了一聲。

  柳香立刻眉開眼笑,叫人又弄了一碗銀耳蓮子羹。

  外朝有劉知行坐鎮,內朝也有柳香削減花銷。大漢天子的私人小金庫,內帑也全面發力。

  金子、銀子往外搬,購買糧食。

  朝廷內外,勛貴大臣,也紛紛慷慨解囊。把自己家多餘的糧食拿出來,辦大事。

  有的人是一心為公,比如劉知行,比如李勇。

  有的人則是嗅到了政治味道,投上所好。

  無論如何。

  大漢朝的朝野,除了扶桑地遠在海外之外,幾乎全部動員了起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遼東、三漢、山西、北直隸等等。由工部建造的水泥路,宛如蜘蛛網一般,以都城為中心散開。

  在這些平整的水泥路上,無數的民壯押運糧草,海納百川一般,匯聚向山西,渡過黃河,到達陝西。

  水泥路又平整,又寬闊,運糧很快。人畜在路上的吃用減少了,損耗就少了。

  而且因為路況好,死在運糧路上的民夫就少了。只要不是運氣太差,民夫都能回去。

  對百姓來說,這是天大的好事。

  大基建帶來的效果,顯露無疑。

  當這些糧食到達陝西的時候。陝西境內,正在熱火朝天的干。

  興修水利,移山開路,修葺水泥路,修葺道路等等,以工代賑,乾的熱火朝天。

  整個陝西,都在大基建。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一輛輛的糧食,沿著大道往長安而去。車馬接著車馬,隊伍排成長龍。

  這極大的鼓舞了陝西百姓的士氣。

  百姓們奔走相告。

  朝廷有糧。朝廷是有糧食的。

  大漢朝不是楚國,是不會放著災情不管,放任百姓死在田野的。

  大漢朝既救了災,也使得自身的威望,到達了高不可攀的高度。陝西百姓對大漢朝的歸屬感,堅如磐石。

  別說現在楚國沒有能力反攻,哪怕有能力反攻了。那陝西的百姓,也一定站在大漢朝的一邊,幫大漢朝趕走楚軍。

  大漢朝好啊,楚國算個什麼。

  就在這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盛況之下。吳年率領漢軍,回到了長安城。

  他沒有讓陝西巡撫張嚴才出城迎接,而是讓其在行宮門口候著。

  鑾駕到達行宮門口。今年四十二歲,還算年富力強的張嚴才孤零零的站在大門前,對吳年行禮道「陛下。」

  「裡邊來。」吳年微微頷首,大踏步的進入了行宮。張嚴才與隨駕的近臣一起,緊隨其後。

  來到了大堂後,吳年先讓人去沏茶,然後才抬頭對張嚴才笑著說道「張卿。陝西的事情你辦的不錯。雷厲風行。」

  「陛下過譽了。臣做的事情,實在是微不足道。都是大漢朝的官兒好,府、縣一起出力,才有現在的成績。」張嚴才很謙虛道。

  >  「謙虛是美德,但過分謙虛就不是了。張卿啊。是你的功勞就是你的功勞。」吳年擺了擺手道。

  張嚴才不再說話,彎腰低頭。

  就在這時,茶盞上來了。吳年端著茶盞喝了半盞茶,等他放下茶盞後。張嚴才稟報導「陛下。以山西例子,陝西也應該退耕還林。但目前陝北的人口實在是多。臣建議,陸續發百萬人前往三漢,戍邊屯田。」

  吳年目中精芒一閃而逝。治理黃土高原,就是恢復生態。

  就是黃土高原,承載了它承載不起的人口。山西那邊,移民往三漢的事情,正在一步步的走。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他有了新的想法。

  「退耕還林還是要退的,黃河也是要治的。但是暫時不必遷走百萬人。」

  「嗯。你遷個二十萬人,來長安。」

  吳年說道。

  張嚴才十分驚訝,皺著眉頭說道「陛下。恕臣愚鈍,這是為什麼?雖然有很多關中百姓,逃往巴蜀。但是以目前情況來說,遷徙二十萬人來長安。無法安置,也會引起混亂。」

  「去辦吧。寡人自有主張。」吳年笑了笑,說道。

  「是。」張嚴才雖然疑惑,但沒有敢再說什麼。咱大漢朝這位皇帝,是個仁義明君。

  他這麼做一定有理由。

  張嚴才走後,吳年端起茶盞,把剩下半盞茶喝完了。臉上露出微笑,說道「陝西乾旱,四周的鄰居應該都在蠢蠢欲動。」

  「但是寡人辦的還算不錯,沒有露出破綻。」

  「現在他們應該是很不爽吧。」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