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地位再高,燕北也有王法,咱們王上也是講理的!」
魏老夫人氣得提高了聲音,「我的人說拿就拿,到底有個什麼理由?你說犯了軍規,到底犯了哪一條?」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對方提高了聲音,反而更顯心虛。閱讀
這說明,魏老夫人知道此事不能善了,只是想搶占個道德制高地或者憑著聲音大,能把她嚇唬住是最好的。
氣勢很重要!
再或者是詐詐她,賭她沒有拿到確實的證據。
她這邊行動迅速,信息隱瞞得又好,老郭奉了她的命到王府里封院拿人的時候,相信魏老夫人和小魏氏都會慌亂失措,不知道她們策劃的這件事兒到底出了什麼岔子。
魏老夫人能擺出這個架勢,已經算是反應快的了。
「您非讓我在眾目睽睽之下明說嗎?尊老愛幼本是美德,但如果您不愛用幼,又怎麼讓幼去尊老呢?」肖絳挑了挑眉,氣勢這一塊兒也拿的死死的,「聖人道理是不容置疑的,可也分人分事。假如您還有基本的尊嚴,還是顧些臉面吧。」
這話已經非常不客氣,氣得魏老夫人差點把扶手椅拍斷。
肖絳卻對老郭所在的方向丟了個眼色。
老郭沒動,他身後那個好像和走廊柱子已經融為一體的、丟在人群中絕對不會讓人看第二眼的男人卻動了。
手裡提著個布袋子,也沒見多快,幾步就來到肖絳面前。
萬三沉默的奉上布袋,阿離接過。
另一邊阿泠則捧出一個草編的盒子。
肖絳相向魏老夫人的方向揚揚下巴,「阿泠阿離,你們拿過去給魏老夫人過過眼。」
兩個丫頭沉默地躬了躬身,而後走到魏老夫人跟前兒。
阿泠打開盒子,裡面正是那個泥腳印的倒模。而阿離則打開布袋,取出了一雙鞋子。
女鞋,樸素而結實的那種,一看就不是夫人小姐穿的。鞋子尺碼偏大,鞋底納的厚厚的,有一側已經磨的略平,顯然經常走路。
魏老夫人登時瞳孔微縮。
這雙鞋她認得出,正是阿春時常穿的。辦了那件事回來,阿春給她匯報一切正常又順利。
她心裡自然是高興的,可是卻總覺得有點心驚肉跳,好像有什麼不踏實。她還勸自己,人做了虧心事就是這樣,好歹是損了德的。只不過為了女兒和一雙孫外孫,她也是迫不得已。
翻來覆去的睡不著,好不容易半夜有了點睡意了,那個姓郭的假和尚就帶了人來,圍了慈竹長青和桑扈居。
搞得人影重重,燈火通明,好像要拿賊。
可第一個拿下的人就是阿春!
這裡可是燕北王府!
她是燕北國最高等級的誥命夫人!
王上拿她當成義母一樣對待,就連那個囂張不懂規矩的王妃,雖然不是個軟性子任人拿捏的,表面上對她也是客客氣氣的。
這個假和尚是怎麼敢?!除非她他要造反!
直到那個假和尚說是奉了王妃的命,她心裡才咯噔一下子,仿佛有什麼重物落在心裡,一直沉到最深的地方去。
那件事搞砸了!一定是!
不管在什麼地方,必是出了岔子!
所以才搞出這麼大的動靜,直接撕破了臉。
但她一直以為,這件事做得如此隱秘,對方是拿不到什麼把柄的,不過是推測到她身上,畢竟她們之前才談過王上子嗣的問題。
沒有證據就好!只要沒有證據,就算王上回來了,也不會胡亂判罪。
但是那女人到底有沒有喝過藥呢?到底有沒有徹底斬斷子嗣的機會?都到了這步田地,如果連個好的結果也沒有……
她心裡七上八下的,完全不知道情況。
急了,也有點慌了。
疏雲還說安排的妥妥噹噹,如果出了狀況會有人來報信。
可是,根本沒有!
她現在就像個瞎子聾子一樣,完全看不清局勢,也判斷不出結果。
那個女人倒是穩當,沒有連夜趕來,而是拖到第二天中午才慢悠悠出現。
這是胸有成竹嗎?這是不把她放在眼裡嗎?
做晚,她曾試圖以身份地位和威風來壓住那個假和尚,可那假和尚根本不聽那一套,嘴裡客客氣氣的,手上卻不含糊,實際上相當於把他們都軟禁了。
這種情況下,難不成讓她親手動武嗎?
這可是王府!
她是滿門忠烈的魏家人,如果動了武,特別在網上不在的時候,相當於謀逆!
她還以為,那假和尚的人直接先拿了阿春,還翻騰了她的屋子,是因為阿春是她身邊武功最好的,是為了防止她的人反抗。因為她態度極端強硬,才把阿春又放回到他她身邊。
現在看來,根本是為了要搜證據,而且也拿到了證據。
但那是什麼?就憑一雙鞋嗎?
正想著,就聽到肖絳的聲音悠然響起,「我去莊子上那天半夜下了一陣雨,並不大,雲彩雨而已,但仍然濕了泥土。所以一個人如果身量大,在某個地方站的久了,就會留下腳印。」
阿泠很配合的把盒子裡的泥模拿出來,給魏老夫人看。
「這雙鞋是從春媽媽的屋子裡搜出來的,還好時間湊巧,顯然還沒有來得及洗刷。看著鞋底上,正好沾著與這模具同樣的泥土。」肖絳繼續說。
阿離也很配合的把那雙鞋翻過來,給魏老夫人看鞋底。
然後兩個丫頭合作,把鞋子放入泥質模具中。
剛剛好!
灰姑娘的水晶鞋都沒有那麼嚴絲合縫。
看到這一幕,站在魏老夫人身後的春媽媽,臉上都失了血色。還好,到底是根魏老夫人見過大場面的,夠定力,沒有當場出聲反駁,或者轉身就跑。
更有定力得是魏老夫人,她冷哼了一聲,「這又能說明什麼呢?天底下得泥土地多了!大手大腳的女人也多了!難不成,我的人還不能在王府里走走了。」
意思就是:那雙鞋是在王府沾了泥,那個泥膜上的腳印是別人的。
「您急什麼呢?」肖絳笑笑,根本不覺得這反駁有什麼力度,「這不過是旁證,還有其他更多的證據。如果有一處,可以說是巧合,如果處處都有著某些人的影子呢?就算拿到官府,各位大人也知道該怎麼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