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山間溪流,順流尋潭

  「龐局,這片連綿的山丘和林地,不是什麼特殊區域吧?」吳奪接著又提及,「當時在環水山頂,我看到了有些地方有標識牌,只是隔太遠看不清字。閱讀М」

  「噢,我還沒有詳細介紹,不是什麼特殊區域,就是常規的生態環境保護區。」龐統解釋道,「不能採伐捕獵,不定時還有巡查人員;你們進去,到時候我會打招呼的。」

  吳大志點點頭,「這說明裡頭肯定有一些能走的路徑,這倒是好事兒。」

  龐統笑了笑,「有是有,就是不多。沒路的地方,你們適當開闢一下也無妨,畢竟又不是故意採伐,而且簡單輕微。相關部門每年也會巡山考察,收集樣本。」

  吳大志看了看吳奪和葛亮,又對龐統說道,「那就事不宜遲,明天我們三個先進去探查。」

  龐統拍板,「好。明天我也安排航拍,這樣齊頭並進,效率夠高。」

  梅小梅舉手,「那我們幾個?」

  「怎麼,還不喜歡休息啊?」

  「其實也沒休息,我跟著寧霜搞古越國墓葬的資料,頭有點兒大,還想活動一下呢。」

  「有你們活動的時候,該分工就得分工。」龐統說著看了看權浩然,「是吧老權?」

  「我倒是不想活動,揚州鼎有點兒特殊,有些事情我還沒琢磨明白。」權浩然回應。

  「我也琢磨了一點兒。」龐統好似起了興致,「你說,這揚州鼎是陰火屬性,當時藏於湖底,應該就是為了壓制火性吧?它這個陰火屬性,保存起來不會更難吧?」

  「保存的難易程度和屬性關係不大,屬性的形成原因有點兒玄;而九鼎的材質配比,那是實打實的,也都是極為嚴密的,當初本就是為了永世傳承。不過,從以往的得鼎來看,陰火屬性比陽火屬性對地氣的影響可能會更大。」

  權浩然說著便看向了吳大志。

  吳大志接口道,「揚州鼎本藏於湖底,水火之間,其實還有土性間隔平衡。陰火對於地氣的影響,確實可能很大。你們看,這古鏡湖越來越小,從一個大湖逐漸變成零散的水網狀,除了現實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應該就是:火氣衍生的土氣越來越重,導致水氣減弱所致。」

  吳奪哈哈一笑,「我只盼著不要冷不伶仃冒出什麼紅色怪蛇、青色巨蠍之類的東西了······」

  「你這一說,我還得早安排布置,根據我們拍攝的各種資料,是要搞一個內部紀錄片的。」龐統揉了透太陽穴,他要考慮的事兒確實也夠多的。

  ······

  第二天,吳大志、吳奪、葛亮三人駕乘一輛越野車到了山丘林地邊緣,在一處標示牌前停車下車。

  這處標識牌的一側往裡,有一條進山的路口,延伸的小路是在兩座山丘之間,類似山谷,路很狹窄;類似山谷卻不是山谷,路是隨著兩山之間的地勢高低起伏的,最高處超過了山腰高度。

  他們沒有來太早,八點半才到,來早了霧氣太重。

  冬季在越州這地方進行野外探查,也算是好事兒,因為冬季雨水少;要是夏季,雨水密集,行動就會很受影響。

  三人踏上了蜿蜒的山路。

  這片山丘地帶,山的海拔都不高,很快便沿著山路過了兩座山之間的山口;往前變成下行,下行到一處類似山坳的地點之後,山路出現了分岔。

  分岔在一座山體的兩側,一條走低,一條斜上。

  雖然航拍圖沒有完成,但是他們之前也是掌握了一些資料的;斜上的山路繞過兩道彎之後,會到一片山腰林地;而走低的山路會和一條溪流「狹路相逢」。

  他們走的是走低的山路。

  路不寬,但好在比較實,三人魚貫而行並不艱難。

  正當他們走得有些累的時候,終於迎面遇上了橫在眼前的溪流。

  溪流之間有錯落的大石,可以借腳跨過,仍能繼續前行;同時,溪流的下游一側也有可行的小道,可以沿溪下行。

  根據之前掌握的資料,這條溪流並沒有流出這片山丘林區,最後會匯入一個水潭。

  而此間溪流的上游,人行是幾乎不可能的;因為多是峭壁,雖然不高,但溪邊也無餘處。

  三人在溪流邊稍事休息。

  「還真是生態環境保護區啊,不僅植物長得好,動物也不少。」吳奪坐在一塊青石上一邊四下打量,一邊說道。

  冬季,很多野生動物會冬眠,而還在外頭活動的,往往膘肥體壯;這裡有野兔野雞,而清澈的溪流中還能看到挺大的魚,山上林間也不時有飛鳥掠過。

  葛亮則走到不遠處的一棵野果樹下,抬手摘下了一個果子;實則也不能說是果子,因為秋季果子已經成熟,無人採摘大部分落地爛掉;而樹上不多的沒掉下的果子此時已然風乾,成了類似果脯的樣子。

  「真特麼甜!」葛亮一邊說一邊吐掉吃進嘴的「果脯」;差點兒被酸哭了,嘴上卻喊著甜,活脫脫一副翻車的帶貨主播表情。

  「這裡居然白鷳!」吳大志則仰頭指著一隻飛過的白鳥。

  吳奪順勢抬頭一看,沒太看清,只大概有紅頭白尾的印象,「和丹頂鶴有點兒像?」

  「丹頂鶴是頭頂上紅,白鷳卻是臉紅。」吳大志介紹,「這種鳥兒號稱林中飛仙,平時確實不多見,越州的這片生態環境保護區看來保護得真不錯。」

  吳奪點點頭,接著又道,「爺爺,這條溪流,和地下河的走向,好像是垂直的。」

  「嗯,地上溪流和地下河應該沒關係,不過這條溪流最終匯入的水潭,是這片山丘林地唯一的典型聚水之地,我們必須得去看看。」

  休息了約莫十分鐘,三人在溪邊順流而下,尋找水潭。

  溪邊的路並不算是路,只是能走而已,比來時的山路難行。

  吳奪走在前頭,當走到一處山壁邊上,溪流在此處形成一個水窩,斷了路;好在水窩不大,直徑也就一米半,吳奪順利跨過之後,便回過頭來等著他倆。

  吳大志年紀雖大,跨過也不難。葛亮則是最後一個過的。

  正當葛亮一躍而過的時候,吳奪忽而看到,水窩中原本沒有波瀾的水面上,突然間泛起了一片不小的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