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1章 靜安寺古玩珠寶城

  就在決定開店那天后,齊鳴當晚回去,便把消息告訴了父母和妹妹。

  齊母嘴上絮絮叨叨的抱怨著又要搬家,麻煩折騰一類的,但她那輕快的語氣還是難掩她知道這消息後,心底的高興。

  而齊父雖然什麼都沒說,但是晚飯的時候還是多喝了兩杯。

  說做就做,齊鳴也不是拖泥帶水的性子,花了兩天解決些瑣事後,便和林軒坐上了那架私人飛機,直奔魔都。

  從機場出來,兩人的第一站,就是這靜安寺古玩珠寶市場。

  一到地方,林軒就開始滔滔不絕的介紹起魔都本地的古玩市場。

  按他的說法,魔都的古玩市場主要有三大去處,簡單概括,可以歸納為:一樓、一街和一城。

  這<一樓>指的就是位於魔都城隍廟景區的藏寶樓,此樓地處「魔都老街」的西段。單論規模之大,在華東地區都是排的上號的古玩舊工藝品市場。

  一條街,就是被廣大藏家,戲稱為魔都「琉璃廠」的東台路。

  200多米長的馬路旁,整齊地排列著125個各具特色的小古玩店,經營模式和風格,其實類似齊鳴去過的港島荷里活道,在售商品以「奇、特、怪、稀」聞名於世。

  東台路的歷史,雖然沒荷里活道長,但借著魔都的地利,和這幾十年內地經濟發展的東風,超越荷里活道也是指日可待了。

  而這一城,那就是靜安寺珠寶古玩城,位於寸土寸金的靜安寺邊上。

  在這兒,除了傳統的古玩珍品、瓷器雜件、玉器翡翠等等,還能見到不少歐洲古玩,以及從海外回流的高檔藏品。這在全國古玩市場,都是一大特色。

  作為魔都市中心的中高檔大型室內專業珠寶古玩交易市場,跟一般的古玩珠寶城不同,靜安寺珠寶古玩城那就是奔著高端路線去的。屬於定位高,價格高,藏品好,適合擁有一定經濟實力、追求高檔的藏家

  它的一樓是以玉器翡翠、奇石珠寶、古玩雜件等為主,二樓則分別形成了以新老玉器經營為主的「玉器一區」,以及古玩雜件經營為主的「古玩二區」;

  三樓和四樓則是以古玩雜件、書畫文房、紫砂陶藝、舊藏精品為主的古玩專營樓層。

  另外,一樓到二樓之間有一條集字畫、玉器、雜件於一體的珍品迴廊,這處迴廊算是個大雜燴,市場的管理方對售賣物品不做強制規定。

  楊朝明提供的店鋪位置,就位於迴廊的中段,算是整個古玩市場的黃金地段。

  四人一貓按圖索驥,很快就摸到了鋪面前。由於上一個租客的租期還有兩個月,所以鋪面是營業狀態。

  店鋪門外,已經掛上了租期將近,降價酬賓的大條幅。

  這家店主做瓷器雜項,屬於古玩里的大項,所以這降價的條幅一掛,吸引了不少人,有那麼點門庭若市的感覺。當然,這種熱鬧景象,對一個即將關門的店來說,用迴光返照來形容,可能更加合適。

  2個月後,這兒可就是兩人創業的起點,齊鳴和林軒對視一眼,齊齊跨進了店裡。

  「歡迎光臨,喜歡隨便看看啊!最後幾天了,價格優惠。」

  店裡忙碌的夥計看到有人進來,熱情的招呼一聲,光從語氣里,聽不出一點即將要結業關張的失落。說完這一聲,夥計隨後就開始忙著給客人打包結算,忙的不亦樂乎,壓根沒出來接待他們的意思。。

  兩人也不介意,自顧自的巡視店內的布局,裝修。

  「裝修其實不錯,看著挺新的。回頭你讓師傅跟店家打個招呼,看看撤場的時候,能不能把裝修留下。」

  齊鳴簡單轉了一圈,這間店,其實是兩個鋪面打通後的成果。粗略估計,得有200平。這麼大的地方光是裝修,就是筆不小的費用。更重要的是,花時間,浪費精力。

  「呦,齊老闆,這就開始發號施令了啊。」

  林軒接過話茬,笑著開起了玩笑。

  不過玩笑歸玩笑,齊鳴的提議,林軒現場看過後也是認同的,他很爽快的應道:「回頭讓我爸去打聲招呼,他面子大。不過成不成,就不好說。」

  齊鳴也知道這要求有難處,這年頭整個社會都好像戾氣很重的樣子,不給你添堵,就算不錯了,沒人會白白便宜你。

  「這樣,咱們可以適當給點補償。都是成年人,又是做生意的,總不能為了置氣,錢都不要,非要砸掉吧。」

  林軒聽著點了點頭,要是願意給點補償,那想來也應該沒什麼問題。。

  兩人在店裡轉了一圈,這家店的東西嚴格來說跟古玩也沾不上邊,算是工藝品和高仿品居多,所以簡單巡視一圈就空著手出了門。

  來都來了,不逛逛說不過去,不衝著撿漏淘寶,兩人也要考察一下周圍商戶,看看哪些是他們日後的競爭對手。畢竟老祖宗說的好,知彼知己,才能百戰百勝。

  而且,港島的荷里活道不算的話,這其實也是齊鳴第一次在潘家園以外的地方逛古玩街,所以興頭很足。

  幾家店掃過去,齊鳴被一家舊書店吸引。這家店不大,40多個平方,店裡除了一個一米多的櫃檯,其他地方塞滿了顏色發黃的舊報紙和舊書。

  這兩年舊書舊報紙還挺熱門,像是《人民日報》的創刊號,以及刊登了重要歷史事件的報紙,當時可能就幾分錢一份,現在市場上已經炒到了兩三萬,都還是有價無市。

  潘家園裡,齊鳴偶爾見過有地攤賣這個,但還沒遇上專門做這個的。

  他帶著好奇走了進去,進去後才發現裡頭的東西還都挺雜,老掛曆、六七年代的小人書,還有老信札、老明信片什麼的,東西挺雜,但擺的雜而不亂。

  這會兒店裡也沒什麼人,一個頭髮花白的老頭,坐在玻璃櫃檯後,正和另一個老人下著象棋,這會兒抓耳撓腮的,似乎遇上了難題。

  他一門心思都在面前的棋上,以至於齊鳴他們進來的時候,頭都沒抬一下。

  門口還有個穿著綠色圍裙的小哥,由於店內空間有限,小哥將一捆捆用繩子綑紮整齊的書和報紙往走道上搬,這些應該都是新收上來的,走近就能看到破損和污漬。

  想要擺上貨架,還要經過分揀,除塵等等步驟。小哥正忙,也壓根沒有要招呼的心思。

  甚至齊鳴走過他身邊時,這小哥正好拿起本舊書,一抖手一片灰塵揚起,原本站在他肩頭上的小紫,嫌棄的揮了揮爪子,然後躲進了齊鳴口袋裡。

  「嚯!齊哥。我是不是眼花了?這上頭,少寫了幾個零?」

  一進店裡張奧就指向了牆上的一幅《毛主席全身像》印刷畫。這畫不小,掛在了店裡正中最顯眼的位置,不過比畫更顯眼的,是下頭的貼著的一張大號價簽:300000!

  「齊哥,這是印刷畫吧。」

  走近後,張奧就更加覺得匪夷所思了。他老家是安徽的農村,小時候村里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貼偉人畫像的,村里一些個老頭老太,現在還保留著這傳統。

  一到過年,就會買上一張,貼在家裡最亮堂,最顯眼的位置。

  「是印刷畫,但不是一般的印刷畫。」齊鳴走上前,仔細看了看,這才解釋道:「首先,這是偉人全身像。你自己想想,你見過的是不是都是以半身像或者是頭像為主。」

  張奧回憶了下,好像還真是這樣。

  「而且,你也別光看價格,也看看人家作者。」齊鳴指了指價格下方的一排小字,只有一句:原畫作者董希文,1953年初版。

  「天安門上的掛的主席頭像,從建國到現在,一共換過8幅,其中第一第二幅的作者都是這位。那幅油畫《開國大典》就是他畫的。算是咱們國家最成功的紅色畫家。

  只不過,這位不算長壽,作品不多。而像這種全身像,那個年代印出來,也不是給普通老百姓的。一般是掛在政府辦公樓,學校等公辦單位,刊印數量不多,所以即便是印刷品,價格也是不菲。

  我記得,幾年前有過這東西的拍賣記錄。當時是22萬成交的,老闆這幅的品相開價30萬,也不算誇張。」

  「嘖嘖,那我可要拍個照。」張奧對齊鳴的話,自然是深信不疑,說著就掏出了相機,對著畫框就是咔咔一頓拍,邊拍還邊解釋道:「等下次回老家,我就去那些老房子裡轉轉,要是能碰上一幅,那就賺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