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清咳一聲道,「老兄最近可好,這是什麼風吹的,想起給我來傳呼了?」
范曉建焦急說道,「老弟你現在還要古董不,我有件祖傳的東西想賣了。」
這傢伙能有好東西?
張震還在等文物總店老陳電話,興趣缺缺地說道,「先說說是什麼東西吧,你應該知道,這年頭古董大多數賣不上價!」
范曉建說道,「好東西,絕對好東西,清朝的瓷器啊,別人出兩千我都沒賣,這不想著你了嘛,咱見個面談談?」
張震簡單聽了下介紹,感覺東西價值不高,也不想為了一件不知道真假的東西浪費時間,當即給了他店裡的電話和地址,讓他自己送去店裡去鑑定。
剛掛了電話,傳呼機又響了,竟然又是本地陌生號碼。
張震皺眉回了過去,電話接通後對方是個南方口音的男子。
「張總,我叫錢涌,是香江林小姐派來的人,您現在方便來酒店一趟嗎?」
林詩瑤的美刀送到了,張震大喜,立刻問了酒店地址。
掛了電話出門叫上熊戰王猛,帶上這些天搜集的黃金出門而去,只留下王強在家裡留守。
此時張震感覺,還是人手太少了,現在各處房產都放著了不得的東西,人少了不安全啊。
回頭怎麼也得讓熊戰他們再找些人,或者儘快修好了王府,再建一座地下倉庫,把所有東西都集中在一起才放心。
交接非常順利,雙方確認過身份之後,張震收到了十隻皮箱,裡面裝著五百八十萬美刀。
這是林詩瑤想方設法幫忙搜集的,其中還有她自己的私房錢。
現在加上張震自己手裡的兩百多萬,總共有八百萬美刀了。
張震把黃金交給了錢涌,讓他們一定要小心,休息夠了儘快返程。
他們來時帶著如此多美刀,不能坐飛機火車,而是一路沒黑沒白的自駕車,而回去還得如此,相當辛苦。
臨別之際張震還給他們留了一摞華夏幣,作為路上的開銷和辛苦費。
回去的路上,槐婷婷打來電話,張震坐在副駕上,接起二哥大。
現在槐婷婷的車上,和張震的那輛車都裝了二哥大,只要是在車上二人聯繫都非常方便。
簡單說了情況,讓她直接去家裡等著。
張震車上這麼多美刀,也不敢在外面停留,更不能都放在一處。
於是先拐了個彎,到了店裡交給葉芬芬一百萬美刀,作為儲備資金。
剩下的他打算都交給槐婷婷,讓她抓緊兌換成華夏幣。
今天店裡是邵玉娉值班,她和張震閒聊幾句開始抱怨,這些天店裡生意越來越清淡了,有時候一天連一個人都沒有。
雖說古董行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生意,但也不能每天都沒客人。
這很不正常,肯定是那些島國人使得壞。
張震道,「今天我一個朋友要賣東西,他來了麼?」
邵玉娉道,「確實有你個朋友來電話,說送東西來,可現在還沒來呢,我估計又在門外讓人家截胡了。」
張震為了對付這些島國人,挖了個大坑,準備以絕後患。
但是現在也不能一點反應都沒有,否則就有點不正常了。
他站在櫥窗前,正看到一個半熟臉抱著個瓦楞紙箱走來。
細看這人正是有過一面之緣的范曉建,張震剛要開門招呼,就看到一個鬼鬼祟祟的男子冒出來,把范曉建攔住。
看架勢又要把他拉走。
這竟然明目張胆的截胡了,就算是泥人也得有點火性,何況張震不是泥捏的。
他叫過熊戰,「老熊,你看了嘛,這小子在咱店門口截胡客人,你說揍他一頓算不算缺德?」
熊戰瞪眼道,「他就夠缺德了,打死活該。」
說著就要出門,張震拉住他道,「別真打死了,照著熊貓那個標準就行,給他長長記性!」
島國人安排在精誠齋門口截胡客人的小子,剛剛和范曉建搭上話。
「哥們啊,你是去這店裡買東西啊,我給你說他們店裡都是假貨啊,上次......」
范曉建道,「不不,我是賣東西,別耽誤我功夫了。」
「哎呀,你賣東西更不能去他家了,這家黑著呢,上次一個乾隆青花瓷瓶,別處開價上萬,他們才給八百塊,你要賣東西啊,看了嗎那邊那家店,絕對場面,給的價錢還高......」
這貨正在滿口吐沫星說的正歡,突然眼前出現個彪形大漢,把他按在地上就是一頓捶。
這貨連慘叫聲都沒發出來,眼前一黑就徹底失去了意識。
熊戰拍拍手站起,沖正在發傻的范曉建道,「老闆在店裡等你呢。」
說罷也不停留,徑直出市場打了輛面的走了。
范曉建嚇得滿頭冷汗,心中暗道幸虧沒被忽悠走了,這賣古董太危險了。
他急忙跑進精誠齋,一進門就看到張震沖他呵呵直笑。
「哎呀老弟,不,張老闆,你原來幹這麼大的買賣啊,在玻璃廠都有店面,厲害、厲害,我當初看走眼咯。」
張震讓座,叫人上茶,和藹說道,「別誇獎我了,我這也是小灶初起,比不了你乾的大買賣啊,怎麼東西拿來了嗎,先給我看看。」
范曉建將紙盒打開露出只一尺多高的細頸青花瓷瓶。
張震也沒戴手套,拿起掃了一眼款識,笑道,「老哥,你先說說這瓶子怎麼來的吧,打算多少錢出手?」
范曉建品著茶道,「這可是我祖上傳下來的,聽我爹說是當年我太爺爺花上千大洋買的,那時候都上千大洋了,現在怎麼不賣個三五萬啊?」
這貨說著都有點心虛,偷看了張震一眼。
張震放下瓶子大笑道,「得了,我先給你說說哈,這瓶子你肯定找人看過了,是吧,人家給你開價不會超過五百塊,沒錯吧?」
范曉建耷拉了腦袋,低聲下氣道,「要真是才給五百塊,毛用都沒有,我還不如留著擺家裡呢。」
張震道,「你這瓶子款識上寫的是康熙年造,可它不是康熙的,而是小康的。
光緒時期,為了拉動經濟,慈禧重視出口,對瓷器尤為上心,重新派了督陶官前往景德鎮,著力發展瓷器和恢復康雍乾時期的工藝。
經過她這一折騰,光緒時期的瓷器再度上了一個台階,這時候有些瓷器模仿康熙時期風格落款也是康熙,所以被戲稱為小康。
由於這時代的產量很大,所以存世量大,小康和老康差的價格可不是一星半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