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九七章 舶來品

  張天元很清楚,不同的生長環境,導致紫檀樹品質的巨大差異,如果土質、陽光、水分都比較適宜,紫檀樹的高度可以超過十米,胸徑也能達到50公分以上。

  但是,這樣的環境實在太少了,更多的紫檀樹身材不高,形態扭曲,樹心中空。

  也正是因為環境及歲月的磨礪,才成就了紫檀堅硬的木質,多變的木紋,充足的油性。

  在阿三國,紫檀被視為聖木,屬於國家所有,私人是不允許砍伐、加工、交易的。

  1973年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簽署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將其列入第一批世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加以保護。

  在熱帶雨林深處,電動工具無法運達,紫檀的砍伐過程需要人工完成。

  紫檀樹木質非常堅硬,伐木常用的工具——鋸,在這裡已經失去了作用。

  正確的辦法是一斧一斧地用力砍。

  每一斧砍下去只能在樹身留下一道淺淺的痕跡。

  一棵成材紫檀樹的砍伐過程,最少也要持續十數個小時。

  紫檀樹被砍倒後,常會有一些樹枝刮落。

  這時,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奇異的現象:剛才還韌如柳條的紫檀樹枝,從樹身脫落後不到10分鐘便堅硬如鐵了。

  把紫檀樹從茂密的熱帶雨林運出來不是件容易事。

  伐木工人要對砍倒的紫檀樹進行「整形手術」。

  整形後,紫檀樹變成了紫檀原木。

  出了熱帶雨林,這些紫檀原木被直接運到政府指定倉庫。

  其後,不論是加工還是交易,動用這些紫檀都需要阿三國政府的批准。

  這個批准手續非常複雜,即使在阿三國,紫檀也不是隨處可以見到的。

  聖木的地位可是僅次於神牛的,弄點數根也就罷了,可是真得去伐木,那一定會挑起阿三國政府的怒火的。

  聽了張天元的一番勸說,村子裡的人也是放棄了去砍樹的想法。

  一來砍樹過程及其麻煩。

  二來自然是不敢違法。

  他們準備放棄狩獵的原因就是政府禁止了這種行為。

  接下來自然不敢冒險。

  「村民們,我是來自中國的商人,我們很喜歡這種用來製作美麗家具的木料。

  如果你們可以找到,有多少,我就要多少,當然,價格一如既往,每一百斤一千盧比!」

  這樣低廉的價格,也就騙騙這些落後的村民了。

  不過張天元心裡頭並沒有什麼負罪感。

  他如果不來,這裡的人恐怕連活下去都難。

  可是有了他,這些人有了真正讓自己富裕起來的營生。

  在曾經瘋狂採伐樹木的那個年代,大量的紫檀木被砍伐,相信山裡頭的樹墩最起碼也夠這個村子的人砍伐幾個月時間了。

  到了那個時候,村子富裕了,有了錢了,就可以想辦法去做別的事情了。

  村子裡再度歡呼了起來,雖然五萬盧比如果平分給全部村民,其實一個人分不了多少。

  所以村長決定用這些錢來購買一些生活必須品。

  尤其是食物。

  他們現在連吃穿住都成問題,多餘的就不去想了。

  看著歡天喜地的人們,張天元覺得自己或許真得做了一件善事兒。

  雖然只是一如既往的奸商行為,但是卻幫了整個村子。

  黑夜已經降臨。

  村子外的廣場上,卻點燃了篝火,男女老幼除了一些警戒的士兵之外,都在這裡狂歡,跳著阿三國傳統的舞蹈。

  那種興奮勁兒,簡直好像過節一般。

  各家各戶都將最好的食材拿了出來,最美味的東西全部給了張天元、聶震和柳若寒。

  不過張天元可吃不了那麼多,要了一些之後,就把其餘的分給村民了。

  他則和柳若寒、聶震、帕梅拉、艾西瓦婭一起聊著天,欣賞著篝火之下的盛會。

  「真是熱情的人啊,這些肉食,平日裡他們恐怕都捨不得吃吧?」

  張天元嘗了嘗那些烤肉,味道很是鮮美,雖然沒有太多的佐料。

  可是天然的香味,依然讓張天元非常滿意。

  「對啊,這些獵物,他們平常都要送去四百公里之外的邁索爾販賣的。

  而且價格不會太高,還要偷偷摸摸地賣。

  因為他們是達利特人,不被允許經商,只能幹別人不乾的髒活。」

  帕梅拉嘆了口氣道。

  「這就難怪了,五萬盧比都可以讓他們如此狂歡,這真得是奇蹟啊。」

  要知道,五萬盧比也就是五千塊錢人民幣,這在中國,也就是部分人一個月的工資而已。

  「那可不是嘛,這裡很多人,一年都賺不到一萬盧比,五萬盧比得賺五年,這還得什麼都不買。」

  柳若寒吃了口肉,嘆了口氣道。

  「對了姐夫,紫檀難道不是中國的嗎?怎麼阿三國還有這麼好的檀香紫檀?」

  吃飯的時候,也是閒聊的時候,柳若寒實在不想聽阿三國農民的辛酸史,所以就問起了有關紫檀的事兒。

  張天元笑道:「紫檀樹雖然出身海外,卻很早就來到了中國,只是最早進入中國的紫檀並非來自阿三國而是來自中南半島。」

  「中南半島?」

  「對,讓我們把時間追溯到十八個世紀前的公元三世紀,當時立國於中南半島的扶南古國,在晉武帝司馬炎登基後遣使貢獻,帶來了紫檀這一珍貴木材。

  晉代崔豹《古今注》下卷草木第六記載:『紫栴木,出扶南,色紫,亦謂之紫檀。』

  這是目前發現的對紫檀木最早的文字記載。」

  張天元笑了笑道:「紫檀雖然很早就來到中國,但當時它的用途還只是提取香料,用於器物則是四百年後的盛唐。

  唐代大詩人孟浩然在《涼州詞》中寫道:『渾成紫檀今屑文,作得琵琶聲入雲』,就是形容以紫檀木為槽做成的琵琶,音色清冽、悠遠,直入雲霄。

  此後數百年,紫檀的用途沒有發生大的改變,直至元代。

  生活於元末明初的史學家陶宗儀在記載元朝史事的札記《輟耕錄》中,對元大都延春閣內的家具配置有過這樣的描述:『寢殿楠木御榻,東夾紫檀御榻。』」

  「不對啊,難道紫檀不是隨著鄭和下西洋的船隊帶回中國的?」

  一旁的聶震忍不住問道。

  張天元搖了搖頭道:「在歷史上,讓紫檀大量進入中國的確實另有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