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九三章 佛爺的鬼市

  2010年春日,華辰拍賣公司拍賣張宗憲收藏的兩晉越窯青瓷虎子,標價為八到十萬人民幣,這還算不得真正的物之所值,估低了。

  但東晉以後,虎子漸漸失卻其虎形,又演化出方形青花或粉彩虎子,最終掀去了貴族化的面紗,走向了純粹平民化扁圓形溺器的終點,今天仍然大行於世。

  虎子有其名而無其實了,成為地地道道的夜壺。

  儘管如此,戰國乃至兩漢時期的虎子仍然「物以稀為貴」,尤是貨真價實的陶瓷虎子,歷史文物價值遠在兩晉虎子之上,躋身於國家重要文物之列。

  不僅今日面世的屈指可數,縱是摩頂放踵,念茲在茲,想要再尋覓到一二,都只恐綆短汲深啊!

  張天元仔細鑑定了一下,確認這隻虎子應該是兩漢時期的。

  漢代是中國陶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彩繪陶的流行和鉛釉陶的興起交相輝映,成為漢代陶器發展的主流,為後來的唐三彩奠定了基礎。

  彩繪陶在戰國時期已經較為流行,漢代得到進一步發展,這與當時的厚葬之風有著密切關係。

  近年在中原地區出土了大量用於隨葬的漢代彩繪陶器,造型豐富,裝飾精美,色彩艷麗,題材多樣,真實地反映了這一時期的社會面貌。

  一些生活用品如虎子、燭台、油燈、水盂等,大膽使用誇張變形的動物形象,多方面體現了當時社會的審美意識,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

  如洛州洛城龍門博物館收藏的漢代彩繪陶虎子,形狀似虎,昂首匍匐,突目高鼻,尖耳豎立,張嘴大吼,口部作流,身似繭形,腰生飛翼,尾成提梁,下有四足。

  整器不求細微雕琢,而是取大勢,去繁縟,寓巧於拙,有著雄渾豪放的藝術風格。

  裝飾方法有點類似前述戰國漆器效果,周身著黑色陶衣為地,繪紅、白兩色斑紋圖案,尤其朱紅描繪口、耳、足、翼,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此件器物造型古樸大方,紋飾流暢自如,彩繪鮮艷如初,是十分難得和珍貴的。

  他琢磨了一下,這東西應該夠得上國家一級文物了,如果讓柳憐看到,那必然是會直接買下的。

  幸虧自己身邊跟著的是不怎麼了解古董的歐陽曉丹。

  最終,張天元僅僅用了兩百美金,就把這件價值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好東西給弄到手了。

  看到歐陽曉丹那嫌棄的樣子,張天元才不無感慨地說道:「所以說啊,撿漏的永遠是我,而沒有你的份兒,你還嫌棄這東西不好,但卻不知道這隻虎子價值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呢。」

  「不可能!」

  歐陽曉丹瞪大了眼睛,完全一幅不可思議的模樣。

  「所以說啊,東西也不可貌相的,別聽說他是夜壺,就嚇得不敢碰了,你這樣的人,怕是很難賺到錢的哦。」

  張天元笑著搖了搖頭,繼續帶著歐陽曉丹溜達,反正這丫頭也不可能從他手裡頭搶走寶貝,帶她見見世面也沒什麼。

  只可惜兩人又溜達了一會兒,走過了幾個攤位,然而東西基本上都是贗品仿品。

  張天元以前認識一個鬼市上擺攤的商販,後來發達了,沒事兒也到鬼市上轉轉。

  那人被同行叫佛爺,最近總是感嘆這鬼市一日不如一日了。

  以前的東西多好啊。

  如今卻是贗品仿品橫行。

  「鬼市」從來不缺關注度,它一直游離於現代商業世界的規則之外,但又與之千絲萬縷、無法分割。

  爾虞我詐時常發生,一夜暴富也並不稀奇我們能夠在江湖中看到一個剝離於價格標籤之外的世界:

  用自己的眼光,在收藏品最低階的生意中獲得利益畢竟,一眾高價收藏品都是在此出發,從民間走向廟堂。

  張天元還記得以前見到佛爺的情形。

  300斤的佛爺坐在影影綽綽的人群里,面前攤著兩平方米的文玩物品,遠看像一尊佛。

  他掃一眼來人,掂量著是閒逛的,抬手就是一口酒。

  他體格龐大,聲音洪亮,脖子上掛著雕刻名家丁國良早年製作的核桃珠串,市價10萬。

  「鬼市」的生意,41歲的佛爺已經蹲了十多年,身家可以依靠8家燒烤店和1家文玩店加持。

  再回到「鬼市」,他不過是為了找四面八方的老朋友喝酒。「我就是找點擺地攤的感覺。」

  以往的表述中,「鬼市」總被描述成一個「不見天日」又魚龍混雜的存在:

  每周三凌晨3點開市,買家手持電筒,安安靜靜地在一片五六百平方米的市場裡挑貨,遇上喜歡的就帶走,不能問價、不能還價、更不能問從哪裡來,買了吃虧自己負責,撿了便宜自己發財這多少暗合了人們對於江湖的某種想像。

  在現代商業精神無孔不入地滲透進人們生活之時,會不會有一個領地保留著古老的交易模式?

  如果契約精神不是建立在商品本身的價值上,而是建立在共同的心理認同上,市場將會演變成怎樣的狀態?

  路邊小店黃色的燈光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地上投射出細碎的光,黝黑的中年婦女將手電筒擺放在了最顯眼的位置。

  攤主們將汽車一排排摞在市場裡,車距不超過10厘米,又從後備廂中掏出寶貝,一件件碼在地上。

  佛爺所在的鬼市是在帝都,這也是為什麼張天元跟他認識的原因,畢竟張天元在帝都也住了很長一段時間了。

  在這個鬼市之中。

  除了帝都本地的「倒爺」,這裡還充斥著來自五湖四海的遊街藝人。

  他們乘坐周二晚上到帝都的火車,擺一個通宵的攤,第二天上午又趕去下一個城市的市集。

  對於他們而言,「鬼市」和其他地方的夜市並無二致。

  除了小部分現代的生活用品,「鬼市」售賣的物品主要有數碼產品、文玩古董、七八十年代的老物件,比如最老版本的諾基亞手機、80年代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小人書、文革年代的勳章以及一些真假難辨的明清字畫和器皿如果不是用來做電影道具,這些物品幾乎已經喪失了實用功能。

  但是,收藏價值不言而喻。

  帝都「鬼市」,更像是收藏品的初級買手市場:人們不會在燈火通明的年代再去在意這個煤油燈是否能照明,但會在意這個煤油燈會不會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