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六一章 別被撿漏坑了

  「大叔你這是要去哪兒啊?」

  「上廁所!」

  其實張天元是想找個隱蔽的地方把東西放進影子屋裡面去,不然這瓷器老拿在手裡可是很容易弄壞的。? ?

  破損越嚴重,修復起來自然就越困難。

  他的補字訣是很厲害,可也不是絕對萬能的,還是小心點好。

  「正好我也想去。」

  跳蚤市場的廁所可沒有大城市裡的廁所那麼乾淨整潔。

  張天元來美國以前,以為這裡的廁所都跟中國大城市的廁所那麼乾淨呢,誰知道今天算是見識到了,這些廁所跟一些貧困地區農村的廁所基本上差不多。

  不過好歹比在露天好一點。

  將東西放進影子屋之後,張天元找了個地方洗了把手,就又重新回到了跳蚤市場。

  「大叔你東西呢?」

  隨後過來的溫蒂訝然地看著兩手空空的張天元問道。

  「還真是麻煩。」

  張天元心中苦笑,以後絕對不帶著旁人一起逛街了,這多麻煩啊,每次東西沒了都得解釋一下。

  「讓熟人捎走了。」

  不解釋還不行,張天元乾脆隨便找了個藉口。

  「哦。」溫蒂還算知趣,沒有再問什麼,大概她也知道自己認識的這位大叔是個神秘的傢伙,總是能搞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來。

  問了也是白問。

  「去那邊看看吧,好像是出售金銀器的。」

  張天元算是撿漏上癮了,今天不多弄幾件好東西回去,他這心裡頭還真是覺得不甘心啊。

  不過剛走了兩步,還沒到金銀器的攤位上,柳憐就來了彩信。

  照片上是一件青銅器皿,但是跟傳統的中國青銅器有一些區別,所以柳憐不是很確定這東西的真偽,就讓張天元給看看。

  「多幾張照片,要全方位的,不要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張天元現這件青銅器還真不好判定,他不敢貿然給出答案,所以又讓柳憐多拍了幾張照片。

  經過一番仔細的鑑定之後,他送了結果「應該是商代的青銅器皿,不過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這種青銅器皿應該是出土於雪原地區,造型有些古怪,但可以確認是真東西。」

  「那可太好了,我剛剛跟網上的資料對比了一下,還查找了很多相關的網站,結果都不踏實。」

  柳憐不簡訊了,直接用電話跟張天元說。

  「雖然書本上和網上的一些資料可以當做參照,但是千萬別死搬硬套啊。」

  張天元提醒道:「唯書本至上,照貓畫虎,按圖索驥,這可是搞古玩收藏的一個誤區啊。

  搞古玩收藏的人,一般不離開書本,特別是工具書,隨時隨地都要翻閱查考。

  歷代年號,名人堂號室名,印章題款等等,都需要資料的幫助。

  據說明清兩代光瓷器的齋名、人名和吉語款達千種之多,古代錢幣更是名目繁多。

  古代、近現代書畫名家分門別類,都是一本厚厚的大典。

  人們渴求知識,『書到用時方恨少』,從讀書中享受化情趣,從讀書中學到了鑑別真贗的理論知識,抑或查到了自己所需資料,樂趣是無盡的。

  然而,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由於古玩收藏行業近年來巨額利潤的扶搖直上,在市場經濟大氣候大環境下,一些地下出版社、印刷所應運而生,他們急功近利,粗製濫造。

  那些高仿之作和許多贗品也居然堂而皇之地上了圖錄。

  而那些使人心靈震顫、垂涎三尺的天文數字價位足以使那些紙上談兵的書痴們利令智昏,陷泥潭而不能自拔。

  痴迷於書本知識的玩家也是一個相當大的群體。

  他們喜愛民族的傳統文化,醉生夢死地搞收藏,見著和書本上或圖錄上一樣的『玩物』便傾囊收購,期望有一天升值回報,結果卻大失所望。

  搞錢幣的玩家都知道,聲音、銅質、鏽色、文字、形狀大小等都是鑑定要領,缺一即要否定。

  而圖錄上只能看其大小和形狀,銅質和聲音是看不到和聽不到的。

  看書只能是參考,決不能按書上的『馬樣』到市場上去購『好馬』。」

  「知道了!」

  柳憐之前其實是不想跟張天元分開來買東西的,主要就是因為跟著張天元不僅可以不用愁買到贗品,而且還能學到不少的東西。

  只可惜張天元先提出來分開行動,她總不能拒絕吧。

  現在看來,真應該堅持才對,那樣的話,好歹不用像現在這麼麻煩了,遇到不懂的還得通過手機交流,好麻煩的。

  「還有別的問題嗎?」

  張天元問道。

  「有!」

  電話那頭,說話的變成了歐陽曉丹。

  「你能有什麼問題啊,說吧說吧。」

  張天元不是不想回答,實在是他覺得歐陽曉丹就是個古董外行,雖然做的是這方面的事情,但畢竟跟專業人士還是相差太遠了。

  「我們轉悠了大半天了,感覺很多東西都價格太高了啊,就算是真品,買回來也不划算啊,你到底是怎麼撿漏的啊?」

  歐陽曉丹這個話,只怕是很多跟張天元在一起的人都想問的。

  「撿漏?你要是唯撿漏至上,心存僥倖,自以為是,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張天元沒好氣道。

  「怎麼就錯了嘛。」

  歐陽曉丹不解地問道。

  「『撿漏』這個詞大概是古玩收藏界創造並專用的名詞。

  最近雖然有些人也在別的行當裡面用,反正就是撿到好東西的意思。

  我通過長期的市場觀察和自己的實戰經驗,覺得『漏』總是有的。

  因為古玩收藏本身並沒有標準的或法定的價格,賣家賺取的多少和買家花費的多少有其多種因素,均屬正常的交易,叫『撿漏』或『賣漏』未嘗不可。

  有些人不去下功夫學習和研究鑑定真偽的本領,更不願白耗時間和精力學習歷史文化知識,他們總是覺得那稀世珍寶的『大漏』『天漏』能夠唾手可得。

  總覺得擺地攤的商販或農村山溝里的『鄉下佬』們不知『寶』為何物,若以低價購入為我所得,豈不美哉!

  我就認識一個玩家,玩了二十多年古錢幣。

  幾年前的一天,他手舞足蹈地說走鴻運了,接連在某舊貨市場撿了三十多枚大珍品的漏。

  後來幾年過去了,他已貧困潦倒,聽別人說他折了,折在這批錢幣的『大漏』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