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七四章 瓷藝

  雖然對於秘色瓷非常喜歡,但是張天元卻很冷靜。

  這種東西的出現實在太過不正常,按照他之前的調查,秘色瓷一下子在大東亞博物館出現三件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

  這幫小日本,該不會整出贗品瓷器來糊弄他吧。

  這個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雖然不願意承認,可是有一個事實張天元還是無法迴避的,那就是中國的瓷器目前還沒辦法跟小日本相比。

  老祖宗引以為傲的東西,如今卻反而被小日本反超了,這怎麼想著都讓人心裡頭不爽。

  中國足球不行,可以忍,反正都已經爛透了。

  可咱們的瓷器不能也不如小日本啊。

  但事實就是如此,小日本不光生活瓷器比中國好,就連製造贗品的能力也比中國強。

  尤其是在神羅集團崛起之前,這個事實更加明顯和確實。

  關於這個事兒,張天元心裡頭非常窩火,這也是為什麼他要在津城弄那個瓷器基地的緣故。

  然而瓷器基地是搞出來了,可是畢竟時間太短,在這麼短的時間裡想要擊敗小日本的瓷器,還太難了。

  當然了,跟咱們中國的古瓷相比,小日本畢竟還是差著很大距離的。

  瓷器這東西,範圍很廣,就拿全國八大陶瓷產區的瓷城景德鎮來說,按照用途就可以粗略劃分為:日用陶瓷,藝術陶瓷,建築陶瓷,特種陶瓷等等。

  在景德鎮,每三個人就有一個和陶瓷行業有關,可以說是一個景德鎮的支柱產業。

  對比起來,當然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還是要細分一下的。

  特種瓷器:日本完爆中國。

  不好意思,但事實就是這樣,日本、美國和西歐國家,為了加速新技術革命,為新型產業的發展奠定物質基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研究開發特種陶瓷,因此特種陶瓷的發展十分迅速,在技術上也有很大突破。

  特種陶瓷在現代工業技術,特別是在高技術、新技術領域中的地位日趨重要。

  就是這些東西,看起來不難,但是這個精密度國內就是做不了。

  在我們醴陵,陶瓷廠家雖然很多,但是掌握特種陶瓷研發技術的極少,經常都是日本的客戶研發好,下單給景德鎮做,還需要簽訂各種保密協議,產品不能再其他任何地方出現。

  電瓷:日本掌握研發技術,中國提供生產能力,合作關係居多。

  好多人不知道電瓷是幹啥的,舉個例子,高壓電線桿,錯綜複雜的線需要絕緣體隔開吧?

  對了,就像手機的收線器一樣,不過這個更多是起到絕緣的作用。

  你想想世界上需要多少電力工程建設就需要多少這樣的特種陶瓷,市場很大,但是競爭也不小。

  建築瓷器:日本技術領先全球,中國產量過半,只能算是工廠而已。

  當然了,張天元畢竟不是建築瓷器行業的專家,這個數據未必准決。

  但是大體和特種陶瓷行情相似,日本高精尖陶瓷技術領先世界,中國在產量產能方面世界第一。

  藝術瓷器:藝術並無好壞之分,但張天元還是認為中國的更好。

  當然,大部分情況下,中國藝術瓷器還是在吃老本。

  現在小日本偷取中國的瓷器技術,其實就是為了全面將中國踩在腳下。

  武田晴子拿出來的這三件秘色瓷,張天元猜想多半可能都是贗品,而且是小日本通過技術研究出來的贗品。

  他沒有使用鑒字訣的情況下,完全無法分辨這東西的真假,因為模仿的實在是太好了,就連做舊也是頂尖的。

  三件東西,都是盤子,從造型和顏色上來看,都非常相似。

  這第一件張天元甚至曾經在博物館看到過。

  這東西就是五瓣葵口凹底斜腹秘色瓷碟。

  侈口平折沿,呈葵口形,5個三角形曲口下有內凸外凹線,使口沿和碟身自然形成五瓣。

  器身斜腹中間微外折,器底為凹底並有支燒痕跡。

  碟內身通體施有綠色釉,外壁留有絲綢包裹痕跡。

  高4厘米,腹深4厘米,口徑3厘米,底徑5厘米,重800克。

  釉面光滑明快,釉層均勻,釉質瑩潤,給人以高雅柔和、素潔明快的感覺。

  最令人驚嘆的是:巧妙的凹底器形設計,在光線照射下,碟內明澈清亮、玲瓏剔透,像盛著一泓清水,呈現出秘色瓷「無中生水」的視覺奇觀,令人嘆為觀止!

  五代詩人徐夤曾對秘色瓷有過這樣的描繪:「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

  呈現「無中生有,似盛有水」效果的秘色瓷還有另外兩件五瓣葵口小凹底秘色瓷盤、五瓣葵口大凹底秘色瓷盤。

  其他的秘色瓷器隱約也有水感,但相對較弱。

  通過細緻的觀察對比,發現「無中生水」的秘色瓷有一個共同特點,即器底部均為「凹底」。

  所謂「凹底」是相對於瓷器底部而言,由瓷器底部外側向內側凹進而出現一個窩狀。

  相應地從瓷器口處觀看,瓷器底部形成一個微小的弧面。

  這些碗碟最大的特點就是碗底外壁留有清晰墨跡的唐代仕女圖案。

  此圖在造型上注重寫實。

  仕女髮髻高聳,臉形圓潤飽滿,體態豐腴富態,亭亭玉立;穿著大袖紗羅衫,氣質雍容高貴,展示出盛世大唐皇家女性的華貴之美。

  手法上採用遊絲細線勾勒,均勻細膩,生動地表現出仕女所穿著綾羅綢緞服飾的飄逸風致和細膩柔軟的質感。

  同時,在其他的秘色瓷器上也發現有仕女圖,這些仕女圖案是怎樣留在上面的呢?

  這還得從發現秘色瓷現場說起。

  當時,考古工作者在地宮中室的漢白玉靈帳後面先發現了一個壼門高圈足銀香爐,下邊藏有金銀包邊的圓形檀香木盒子,裡面有一個絲綢包裹,打開之後驚奇地看到秘色瓷均被繪有仕女圖案的薄紙包裹著。

  原來,秘色瓷作為佛骨舍利的供奉品放入地宮時,為了減少瓷器之間的摩擦碰磕,用了有仕女圖墨跡的紙來包裹。

  沒想到歷經千年,紙張已成灰片,但紙張上的仕女圖案印痕卻保留下來,這不但為研究唐代繪畫提供了實物資料,還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歷史文化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