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方瑞生在《墨海》中論及好墨的標準為:「黝如漆,輕如雲,清如水,渾如嵐。」具有「香如捷好之體」,「光如玄妻之發」。
顧鄰初的《論墨》也論及選墨的要求為:「色黑如漆,光明可鑑,質極輕清,具有自然之馨,才能入紙不沁散,筆不阻滯,暑天膠性不潤,寒天膠性不介。」
從以上的理論中我們可以得到啟示,選墨應從色、膠、質等幾個方面來鑑定。首先要色黑如漆,墨僅僅黑是不夠的,且要有光澤。「紫光為上,黑光次之,青光又次之。」
明代陳繼儒《妮古錄》論定墨的質量還要看膠的配比。墨膠過重,行筆便阻滯不暢;膠量過輕,著墨不固,裝裱時著水即滲化。此外,墨的質地細膩與否也是重要的方面,墨質細,書畫時墨韻才能充分地顯示出來。
有了選墨的標準,那就容易多了,憑著張天元那雙眼睛,絕對不會選錯的。
本來還打算挑一挑硯台和紙呢,正好杜老闆已經將其餘的東西都選好了,張天元也覺得有些累了,便直接讓杜老闆幫自己選擇硯台和紙。
杜老闆吩咐自己的夥計幫張天元將其餘東西先打包裝好,然後問道:「硯台被古人譽為『文房四寶之首』。我們這裡有最著名的是東廣肇慶的端硯、安州的歙硯、東山魯硯、西江龍尾硯、晉州澄泥硯,不知道張董事長需要哪樣的?」
「硯台怎麼個講究法?」張天元問道。
杜老闆回答道:「硯台的講究的是:質細地膩、潤澤淨純、晶瑩平滑、紋理色秀、易發墨而不吸水。有的有乳,有的有眼,有的有帶,有的有星,大約產於有山近水之地為佳。如端硯之出於斧柯,浴在江渭端溪之渚坑中。石佳還須工精,硯台的雕工製作早已形成了一門藝術,從取石、就料、開型、出槽、磨平。雕花等都可運其匠心。有的精品硯已不實用,以其名貴只能作古董觀賞、珍藏,而捨不得濡水發墨了。硯的名貴,有以石質貴者,有以製作貴者,有以名人用而貴者等等。」
「我呢就一個意見,要好用。實用,漂不漂亮倒在其次,畢竟我是買來用的,而不是欣賞的。」張天元想了想道。
「好嘞,這個沒問題了,那紙呢?」
「紙我更不懂了。這要麻煩杜老闆了,我需要的紙,一部分用來寫字,另外一部分則用來繪畫,你替我選吧。」張天元以前寫字、作畫,用的材料那都是現成的,所以他自己其實並不懂這些。
「在書法界一直有『安宣。湖筆』之說,顧名思義,就是安州的宣紙+南湖的筆,但是具體到實際書作當中,就因字體而異了,一般鋼筋有力的字需用『軟筆』如羊毫,飄逸靈動的字體用『硬筆』如狼毫。至於宣紙嗎,有生宣。熟宣,半生不熟的宣紙,區別在於吸水性上,一般『安靜的字』選用吸水一般的宣紙,『活潑的字』選用吸水性較好的熟宣,或半生不熟的宣紙!」杜老闆說道。
「那都給我選一點吧,我臨摹書法。軟硬兼施,字也時而活潑,時而安靜,如果只是一種紙。怕是不夠的,對了,如果可以的話,麻煩給我標出來,免得以後弄錯了。」張天元還真不知道,這紙裡頭居然還有這麼多學問。
「繪畫用紙呢?不會和書法一樣吧?」一旁的歐陽曉丹問道。
「寫意花鳥山水畫和工筆花鳥山水畫需要使用不同的紙張,寫意要求生宣紙,工筆要求熟宣紙,市場上生宣紙的品種多,選擇性強,而熟宣紙由於使用量較少,所以它品種少,很難找到輕薄細潤,有彈性和韌性,不能漏礬的熟宣紙。特別是現代注重肌理製作的工筆花鳥畫,對紙張就有更高的要求,市面上很少有符合要求的紙張可買,只有自己動手加工製作,才能稱心如意。」杜老闆解釋道。
「還真是挺麻煩的,就沒有什麼都能畫的紙嗎?」歐陽曉丹又問道。
「其實吧,一般的宣紙就可以作畫,不過不同的原料、不同的製作工藝和不同的產地都產生了性能各異的紙張,使用時還是應該根據習慣和需要,選擇不同的紙張,不然真就糟蹋了畫家的才能了。」杜老闆笑道。
「真麻煩!」
「這做藝術的,可不能嫌麻煩啊,說到底。現代工業發達,各種性能、質地的紙張數不勝數,但是,國畫要想保持其特有的民族個性,只有我國特有的宣紙畫絹才能充分體現。國畫的用紙畫絹品種很多,性能各異,只有充分了解了它們的品質特性,才能駕馭自如,得心應手,這個事兒還真就得麻煩很多,我想張董事長也不用一次就全買了,反正我們這店就一直在這兒,如果張董事長還需要的話,只管給我打電話,我可以派人給您免費送過去啊。」這杜老闆倒是會做生意,一看張天元那就是個不吝嗇錢的主兒,立馬就拉起了客來了。
「我就是想知道,這選個紙都這麼麻煩,古人到底是怎麼作畫的啊?」歐陽曉丹最怕麻煩,所以她才不喜歡化妝,也不喜歡留長頭髮,更不喜歡穿那些很是複雜的衣服。
「宣紙是我國特有的繪畫和書法載體,它的歷史悠久。雖然史書上一直認為,漢代的蔡倫發明了造紙術,但現今的考古發現將造紙的歷史往前推了數百年。原始紙張的質地非常粗劣,使用的原料一般都是以麻、藤等為主,直到魏晉南北朝時,還基本以麻布、麻鞋、魚網等廢料經過再加工生產紙張。因為原料和製作工藝的限制,當時的紙張纖維粗、紙質厚、色黃,還不能作為繪畫的載體,所以,當時的繪畫都是描畫在絲織品上。」杜老闆解釋道:「那個時候的人畫畫不僅是麻煩,而且還非常昂貴。」
「我記得宣紙發展到唐代,雖然還較粗糙,厚薄不均,但它已採用流水漂白法將紙張上的黃色素脫掉。紙張白潔,已具備了作為繪畫載體的必要條件了吧。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就寫道:『好事家宜置宣紙百幅,用法蠟之以備摹寫』。」張天元插了一句道。
「張董事長說得沒錯,不過也夠準確。唐代紙張多數宜書能畫,但它一般以書寫為主,繪畫的主要載體還是絲織品,偶爾也有人嘗試使用紙張進行繪畫。現傳唐代《五牛圖》就是描畫在白麻紙上的作品。」杜老闆說道。
「原來如此啊,看起來古人還真是夠辛苦的,不像咱們現在,畫個畫還要挑選看看哪一種宣紙好啊,實在幸福得很呢。」張天元笑道。
「那可不是!您說的實在太對了!宋代造紙技術基本上還是沿用唐朝舊法,沒有太大的進步。所以唐代遺留下來的『澄心紙』在宋代非常珍貴,以至於幾乎和黃金等價。雖然宋代文人墨客喜歡在宣紙上筆墨遊戲,但宋代繪畫載體基本上還是保持唐朝舊習,以絲織品為主,紙張主要是用來書寫。宣紙真正被廣泛應用到繪畫中是在元朝,這與當時所流行的『文人畫」』風氣緊密相連。」杜老闆點頭道。
「我倒也想試試用絲織品來作畫啊,不知道你這裡有沒有那種材料啊?」張天元問道。
「那可對不住了。我這兒還真沒有那東西,不過張董事長要是想要的話,也簡單,我這方面朋友多,到時候為您找找也就是了。」杜老闆拍著胸脯說道。
「那就多謝了,麻煩您幫我挑點好紙和幾塊好一點的硯台吧。」
「幾塊硯台?」
「嗯,我可能會分來開用,最起碼也得選個四五塊吧。怎麼,怕吃虧了?」張天元笑著說道:「多餘的,我付錢就是了。」
「不不不,張董事長您可千萬別這麼說,這些東西滿打滿算下來也不會超過一萬塊,我要是連這點錢都捨不得,那還說什麼啊。就您給我寫那對聯。那就夠了,而且還多了呢。」杜老闆急忙擺手道。
「杜老闆不後悔?」
「後什麼悔啊,能交張董事長這個朋友,那就是三生有幸了。」杜老闆急忙搖頭道。
「那好。我就交您這個朋友了。」張天元倒也爽快,一聽東西不過一萬來塊而已,自己那副對聯拿出去賣也絕對不止這個錢,所以自己也沒占便宜,不占便宜那就不會欠人情,這就妥了。
「我得提醒張董事長一下啊。硯需常洗,不得與沾染,每發墨必須硯淨水新。墨錠則愈古舊愈好,因時間愈久其膠自然消解,但水不能儲舊,而必須加新。如恐沾油,洗時可用蓮蓬或舊茶葉刷滌。加水以微溫為好,切勿以滾水價值加之,以防爆裂。所以書家不但應懂得用硯,還應會養硯。」
「哈哈,看起來我得請個書童了,不然的話,這些事兒我可忙不過來啊。」張天元心裡頭還真有這個想法了,如果能請個在一旁伺候的書童,就像古代文人那樣寫詩作畫,那倒也是一番趣味啊。
「請個書童也不錯啊,不然您一個人真得是太累了。」杜老闆笑了笑道:「那您先休息一下,我幫您挑東西去。」
「行。」
張天元坐到了椅子上,喝起了茶。
此時朴老闆看著張天元說道:「唐代才女薛濤曾作詩《四友贊》:『磨潤色先生之腹,濡藏鋒都尉之頭,引書煤而黯黯,入文畝而休休。』詩中所歌詠的就是硯、筆、墨、紙。筆墨紙硯被稱為『文房四寶』,自古至今,一直深受文人雅士和凡夫俗子的喜愛啊。」
「沒錯,所謂『名硯清水,古墨新發,慣用之筆,陳舊之紙』,合起來是整個一套,再寫出我們國家的文字,綜合成為我們獨特的傳統書法藝術。它不但為我們自我欣賞,而是越來越得到了世界各國人們的矚目、珍愛,就比如你們韓國,說真的,你們當初放棄了漢語,那真得是太可惜嘍。」張天元笑了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