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三三章 建安醫書

  「放心吧張哥,我知道了。」

  「另外,最近這雨下的實在是有點嚇人,打聽一下,看看公司還有沒有需要幫助的,全部都登記上,別人咱們顧不上,但公司員工的家屬,一定要幫忙。」

  「好的!」

  「太謝謝你了張哥。」張龍激動地說道。

  「跟我這兒還說什麼謝謝啊,趕緊去吧,早點把人接回來,以後就讓住這邊吧,你現在賺錢了,沒必要讓家裡人一直操勞了吧?」

  「嗯,張哥我明白。」

  現在很多農村人因為地裡頭莊家不值錢,所以都租出去,甚至撂荒了。

  外出打工賺的錢,真比地裡頭賺錢容易多了。

  張天元老家就那種情況,有些人種地,也純粹是自己夠吃就行,完全不是圍了賺錢的。

  「對了張哥,這本書是我老家人帶來的,也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反正知道您喜歡古玩意兒,就給你帶來了。」

  「哦,拿來我看看。」

  張天元翻開書一看,不由露出了喜悅之色:「不錯嘛,這好像是一部古代的醫書啊,而且還是手抄本,行,留下吧,我先看看,如果值錢的話,一定不會白要的。」

  「張哥你千萬別提錢的事兒了,您要是提錢,我都不好意思了。」

  張龍急忙擺手道。

  「也罷,先不提錢的事兒了,你趕緊去忙吧,這書我留著先慢慢研究。」

  「知道了。」

  展飛跟張龍離開之後,張天元突然說道:「老於掌柜,你聽說過三國時期的紙質書能保存到現在嗎?」

  「那怎麼可能啊!三國時期也算是東漢末年吧,那個時候蔡倫才剛剛改良造紙之法,就算有紙,也是極為名貴的,別說保存到現在了,就算是用來寫書,也不太可能吧?」

  老於掌柜搖了搖頭道。

  「可是這本書的確是三國時期的東西啊。」

  張天元將手中的書小心翼翼地放到了桌上說道:「我之前得到過唐代柳公權手書的三本紙質書,以為那已經足夠久遠了,可是這本書卻是三國時期的東西,比那個更加久遠,而且保存之好,比那三本還要出色。」

  「不會吧,我看這書明明很新啊,你不會是看錯了吧?」

  老於掌柜也有些吃驚。

  張天元搖了搖頭道:「不會看錯的,我仔細鑑定過了,這本書的確是蔡倫紙,而且紙質的歷史與我曾經在古墓之中發現的東漢末年的紙張非常接近,唯一的不同,就是這個保存太完整了。」

  說實話,剛剛張天元從張龍手裡頭接過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太在意。

  所以他就是隨意用鑒字訣看了一眼,結果驚訝的發現,這東西居然是三國時期成書。

  簡直無法相信,歷經如此多年,這本書居然好像沒有承受過歷史的洗禮一般。

  這種出色的品相,也是張天元一開始判斷這東西不是真品的原因。

  但鑒字訣是不會騙人的。

  地氣的龍相也不會騙人。

  這是經過無數次驗證了的東西。

  更離譜的是,這書居然還是手抄本,是有人一個字,一個字寫下來的。

  這人的毛筆字雖然不如柳公權那樣自成一派,但卻整齊,很有特點。

  像這種東西,遇到喜歡的人,估計一張賣個兩三萬元可能都不成問題。

  這本書不算太厚,一共也有五百多張,可即使如此,總價估計也上千萬了。

  書上的東西有些地方還進行過塗改,有點凌亂,但是這卻更體現出當是記錄著的用心之處了。

  這東西不是寫來給別人看的,而是自己用來保存的。

  估計是怕自己的醫術因為某種原因失傳了,才會這麼做吧。

  「這書誰寫的?」

  「華佗和董奉聯手創作,抄寫者應該是華佗。」

  張天元說道。

  「華佗!就是那個神醫華佗?」

  「對,就是他!東漢末年三大神醫之一的華佗。」

  華佗,字元化,沛國譙人。

  據考證,他約生於漢永嘉元年,卒於建安十三年。

  三國著名醫學家。

  少時曾在外遊學,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行醫足跡遍及徽州、東山、洛州、江浙等地。

  華佗一生行醫各地,聲譽頗著,在醫學上有多方面的成就。

  他精通內、外、婦、兒、針灸各科,對外科尤為擅長。

  後因不服曹操徵召被殺,所著醫書已佚。

  這個人當然很多人都熟悉。

  「不過董奉是誰?」

  老於掌柜疑惑地問道。

  「董奉這個人雖然沒有華佗出名,不過研究過古代醫學史的應該都熟悉這個人。」

  董奉,又名董平,當然不是宋朝的雙槍將董平。

  他字君異,號拔墘,候官縣董墘村人,東漢建安二十五年生。

  此人少年學醫,信奉道教。

  年青時,曾任候官縣小吏,不久歸隱,在其家村後山中,一面練功,一面行醫。

  董奉醫術高明,治病不取錢物,只要重病癒者在山中栽杏5株,輕病癒者栽杏1株。

  數年之後,有杏萬株,郁然成林。

  春天杏子熟時,董奉便在樹下建一草倉儲杏。需要杏子的人,可用穀子自行交換。再將所得之谷賑濟貧民,供給行旅。

  後世稱頌醫家「杏林春暖」之語,蓋源於此。

  董奉也出行在南方一帶行醫。

  有一次到交州,恰遇交州太守士燮病危,垂死已三日。

  董奉把三粒藥丸放入病人口中,用水灌下。

  稍後,病人手足能動,膚色逐漸轉活,半日後即能坐起,4日後能說話,不久病癒。

  由於醫術高明,人們把董奉同當時譙郡的華佗、南陽的張仲景並稱為「建安三神醫」。

  董奉住士燮府中,後士燮陰謀反叛朝廷,擔心董奉泄漏其密謀,欲害之。董奉利用氣功裝死,騙過士燮後逃走。

  晚年到豫章廬山下隱居,繼續行醫。

  吳天紀四年,董奉逝世。

  所以說,千萬別小瞧了這個董奉,他跟華佗還有張仲景那可是在當時齊名的神醫啊。

  可惜的是,他跟華佗一樣,也沒留下什麼著作。

  然而這一次,張天元得到的這本無名醫書,居然是華佗跟董奉聯手著作的。

  裡面記錄的那些東西,除了董奉的氣功學等之外,還有華佗的麻沸散等東西。

  這兩人一生的醫學精華,都是注入其中了。

  這書要是真問世,那估計驚動的可能不是歷史學界,而是醫學界啊。

  畢竟中醫可是咱們老祖宗的寶貝。

  「老闆,你真能確認這東西是真的?不是後人托他們兩個的名氣編寫的?」

  老於掌柜怎麼看都覺得這事兒不太靠譜。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