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料敵,諸葛喬初用伏兵

  第74章 料敵,諸葛喬初用伏兵

  關羽年近六旬,精力早已不如壯年。♝🐜  👌🎈

  再加上尋口那一戰,關羽中了毒箭。

  雖然刮骨療毒去除了毒素,但關羽想如昔日萬軍刺死顏良那般驍勇,卻也辦不到了。

  因此。

  關羽很早就對關平寄予了厚望,希望關平能在荊州獨當一面,成為隆中對中能繼承關羽志向的上將。

  對關平的調教,關羽也是頗為上心。

  不知道是不是太苛刻的原因,關平雖然謹慎穩重,卻始終缺少上將應該有的魄力。

  對此。

  關羽也不知道該如何去糾正。

  為將者謹慎穩重是好事,但只有謹慎穩重卻少魄力,依舊不夠。

  尤其是今日關平的表現,更令關羽失望。

  關羽身在局中,忘記了雛鷹在雄鷹的羽翼下是永遠難以展翅高飛的。

  再加上關平對關羽那發自內心的敬佩,以及身為人子對父命的尊重,讓關平謹慎穩重的時候始終束手束腳不敢輕易自專。

  諸葛喬和關興不同。

  諸葛喬來荊州的時候始終抱著要逆天改命的目的,又有基於歷史的預知能力加成,因此諸葛喬雖然也會謹慎穩重,但比起關平會有更多的想法。

  關興則是渴望得到關羽的認同,哪怕這個認同需要關興披甲上陣去陷陣營當一個悍不畏死的死士!

  因此,當關興驚聞關羽中箭的時候,雖然有擔憂但更多的是憤怒。

  關平因為長久以來養成的謹慎穩重性格,會去權衡利弊。

  而關興就更像年輕時候的關羽,衝冠一怒,揮刀就砍,要麼殺了眼前的敵人,要麼就有死而已。

  身份地位不同,考慮的利益不同,自然就差異明顯了。

  諸葛喬見關平受責,剛欲開口就被關羽的目光打斷。

  顯然。

  關羽希望關平能自我去思考,去反省,而不是諸葛喬來替關平辯解。

  「平兒,你先出去。」

  「記住,莫要將關某未受傷的消息透露。」

  關平不多言,抱拳離去。

  今日的表現,令關平內心極為受挫。

  關平也需要時間去仔細的反省自思。

  待得關平離去,關羽的表情也緩和不少,看向諸葛喬的眼神多了讚許:「阿喬,今日的表現不錯。你比關某預料中的反應更迅速。」

  諸葛喬不敢居功:「是陷陣士先反應過來,若無陷陣士那一聲聲『有死無生』,小侄也難以凝聚膽氣。」

  關羽輕撫美髯:「阿喬莫要妄自菲薄,若無你及時喝令鼓手擂鼓助威,又令平兒引校刀手出陣。今日我軍,必敗無疑了。」

  諸葛喬問出了心中的疑問:「君侯,伱是說今日的勝敗影響樊城的士氣,所以才要親臨戰陣。」

  「只是君侯今日為何又佯裝中箭墜馬?那龐德又是如何出現在中軍百步內的?」

  諸葛喬心中疑惑重重,百思不得其解。

  關羽微微蹙眉,隨後又淡笑而道:「阿喬說西涼人善射,又用鳳雛和周郎舉例,讓關某心中有了詐敗的想法。」

  「龐德急於自證忠心,定會尋機在臨陣時射殺關某。」

  「然而,這世間能百步穿楊的,少之又少;以關某的能為,只要有提防,百步的箭矢都是能接住的。」

  「故而,關某故意調整了中軍的兵力部署,引龐德看出破綻。」

  諸葛喬臉色驟變:「君侯,你太冒險了!倘若龐德真有百步穿楊的能為,君侯豈不是令三軍受挫?」

  關羽的反應依舊很平靜:「關某引以為鑑,今後不會再如此犯險了。」

  諸葛喬語噎。

  瞧關羽這語氣,壓根就沒將這當回事。

  「君侯——」

  諸葛喬正欲再勸,關羽卻是揮了揮手,打斷了諸葛喬的勸諫:

  「阿喬,你不是武將,所以不知道真正的詐敗是如何誘敵的;若是不能讓對手相信關某是真的中箭了,又如何能詐敗誘敵?」

  「關某今日此舉,除了想試探你和平兒的臨陣反應外,也是要告訴你這軍中文武想法的不同。」

  「謀士定計,往往張口就來,給武將一句詐敗誘敵就自以為勝券在握。」

  「可對於武將而言,詐敗就等於是冒著生命的危險誘敵,誘敵失敗了還會受到軍法處置。」

  「除了久經戰陣又自恃武勇的武將,想不引起對手懷疑的詐敗其是很難的。」

  諸葛喬默然。

  關羽的話洞察人性,在諸葛喬的印象中,詐敗誘敵的確就是武將引軍去虛晃一槍就潰敗而走。

  然而,這臨陣交戰,哪有說潰敗就潰敗的?

  表現太假,對手不會信;表現太真,假敗就可能變成真敗。

  「小侄謹記君侯教誨。」

  諸葛喬抱拳而道,關羽都說道這個份上了,若還要勸諫就顯得諸葛喬不知好歹了。

  關羽暗暗點頭,又道:「今夜龐德極有可能來劫營,阿喬可願替關某來部署伏兵?」

  諸葛喬微凜,知道關羽這是有意在培養自己。

  略微思索一陣,諸葛喬心中有了部署:「君侯雖然佯裝中箭墜馬,但我軍今日並未慌亂,龐德心中想必也有懷疑。」

  「龐德若要來劫營,必會另設一軍在外策應,用以提防君侯的伏兵。」

  「若要部署伏兵,就要將策應龐德的兵力考慮進去。」

  諸葛喬取來地圖,開始陳述計劃。

  「策應龐德的兵馬有兩處,一處是平魯城的胡修,一處是樊城的曹仁。」

  「胡修隔得遠,三十里的距離即便到了也會疲敝,故而只需留有少量兵力在西十里處布防,胡修就不敢再進兵。」

  「曹仁離得近,龐德要劫營,只要聽見營中戰聲起,曹仁就能迅速出城接應。」

  「可引一萬軍乘船至樊城東面,在五里外的四冢登陸,約期攻樊城東門。」

  「再引走四冢分兵繞道,一路去樊城北五里的圍頭,約期攻樊城北門;一路去北十里搶占郾城,提防宛城的徐晃。」

  「曹仁若知樊城受到襲擊,必會慌而回城。」

  「君侯則親帥主力伏擊龐德,將龐德跟樊城隔絕。」

  「事若順利,則君侯擒殺龐德兵圍樊城;事若不濟,龐德回不了樊城,又回不了郾城,就只能往西走平魯城。」

  「君侯依舊可以兵圍樊城。」

  關羽:問那麼多幹嘛,難道要告訴你我是中箭虎?

  (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