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北京。
這並不是李弘壁臨時起意,而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做出的決定。
因為大明發展至今,其實還和以前沒什麼變化。
發展也發展不起來,百姓富裕也富裕不起來,朝廷還是徵收不上賦稅。
問題關鍵就出在這徵稅之法上面!
徵稅之法,其實就是商稅。
而大明王朝現在,卻是根本沒有商稅這個概念。
太祖朱元璋立國之後,他大力發展農業,不斷鼓勵人們開墾荒地,擴大種植面積,增加糧食產量,幫助更多人脫離食不果腹的困境,成功使得大明的耕地面積擴大了上億畝,養活了更多百姓。
但是,正因為對農業的高度重視,太祖朱元璋又制定了嚴厲的重農抑商政策,限制大明商業發展,將商人限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避免商人流動性過強,為基層社會帶來不穩定因素。
甚至朱元璋實行嚴厲的海禁政策,禁止民間進行海外貿易,也就切段了大明與世界各地的聯繫,限制了工商業發展,限制商品流通,也是為了重農抑商。
在這種大背景下,大明朝的稅收主要是由農業支撐,根本沒有建立起完善的商稅體系。
或者說,沒有人重視商稅背後隱藏的巨大利益。
因為歷朝歷代都一直推行的是「重農抑商」的基本國策,所以自然視農稅為重中之重,反倒對商稅看不上眼,甚至還極力打壓商賈。
發展到現在,朝廷主要的稅收來自農稅與鹽稅,其他商稅、礦稅等雜稅只能說聊勝於無。
農稅與鹽稅,也就成了大明朝廷的主要收入來源。
但是,因為時代的局限性,包括永樂皇帝錢袋子夏元吉在內,這些人根本就不知道工商業一旦興起會有多麼龐大的力量!
別的暫且不提,一旦進出口貿易成熟,朝廷單單建設一個海關關稅,就足以養的起整個大明的全部軍隊,更何況是全國的工商業稅收!
前宋以半壁江山的歲入,那都是大明的幾倍,靠著海上貿易賺取的利潤,硬生生堅挺了上百年之久,還養活了好幾個蠻爹!
都說以史為鑑,大明的精英們不少,為何就看不到這工商業的力量呢?
或者說,他們早就看得到,也很清楚這工商業的力量,只是從來沒有當眾宣揚!
因為,他們想要獨吞這份驚天利益,而不是把這份利益交給朝廷!
每一個富商巨賈背後,都會站著一個大人物,站著一位達官顯貴,而這些商賈賺取的利潤,大頭也全都落入了他們手中。
金陵南京城如此,北京城亦是如此!
那各地州府呢?
難道就不是這樣了嗎?
官員縉紳一邊怒罵商賈追逐名利,是滿身銅臭的卑賤之人,一邊又從人家身上強取豪奪,吃了個滿嘴流油!
尤其是江南士紳!
江浙一帶是為全國生絲生產中心,蘇州「家杼軸而戶纂組」,織造花羅、素羅、緞、綢數十種,杭州成為各地「大賈不遠千里而求羅、綺、繒、帛者必走浙東」的基地,嘉興「蠶桑組繡之技衣食海內」……
毫無疑問,江南手工業極其繁榮發達,但是偏偏朝廷卻收不上來賦稅!
江南士紳,不是一個人,也不是一個士族,而是一整個群體。
這些江南的士族大族,通過科舉制度不斷將族內傑出子弟輸送到朝堂之中,讓其在朝堂之上為自己代言,而地方上則是存在著盤根錯節、猶如老樹根一般的利益輸送網絡,牢牢的控制鄉野府縣一方,猶如一顆顆吸食在這個王朝身上的毒瘤,不斷的吞噬著這個大明王朝的氣運。
他們不只是想方設法地侵占田地,更是將觸角伸向了百姓的一切,比如柴米油鹽醬醋茶等最基本的生活資料,包括吃的穿的用的這些最基本的東西,全都這些江南士紳的掌控之中。
而這一切的根源,正是來自於大明王朝對讀書人的優待,來自於朝廷給予這些讀書人的功名!
朝廷想要徵收農稅與鹽稅,甚至是商稅,這些江南士紳有的是辦法逃稅避稅不交稅!
而且倭寇之患為什麼始終伴隨大明王朝?
還是因為江南士紳,因為他們走私謀利!
既然倭寇都能夠乘著他們那小破爛船來到大明沿海地區劫掠襲擾,那大明寬大而且可以逆風而行的戰船,為什麼不可以去往這些倭寇的老巢呢?
因為海禁,因為大明戰船不得出海!
倭患如同頑疾,貫穿於大明王朝的始終,甚至一度被拔高到了與「北虜」齊名的地步,不過明初的倭寇,還不是嘉靖朝那些什麼「嘉靖大倭寇」,劫掠的也是山東遼東等地,而不是大明中後期的浙江、福建、廣東諸省等沿岸地帶。
這是一直到了嘉靖年間,因為備倭都司日益糜爛,加上倭國進入那勞什子戰國時代,幕府將軍的勢力式微,各地大名混戰不休,大量戰敗武士和奴隸主選擇逃亡到海上,劫掠朝鮮中國的沿海百姓。
因此倭寇日益猖獗,他們多以倭國九州等地為大本營,在中國沿海進行劫掠和走私貿易,尤其是浙江、福建、廣東諸省的沿岸地帶,受害尤為嚴重。
明初的倭寇,還是那群朝鮮冠名的「三島倭寇」,其背後就是倭國的松浦氏!
在倭國九州島北部的長崎這一塊,有一個小的令制國叫肥前國,肥前國有一個松浦郡,住著一個松浦氏。
到了鎌倉時代,松浦氏已經成為了割據倭國北九州肥前國的龐大倭國武士集團,麾下擁有很強大的水軍部隊。
此時松浦黨還只是肥前國的一支豪族,還不是統領肥前國的國主,但是歷任松浦黨的家主發現,長崎附近島嶼眾多,又距離朝鮮和中國大陸很近,便大力發展水軍,很快便打造了一支強大的海上力量。
然後這群雜碎就開始行動了,當時正值倭國南北朝時期,北朝受足利幕府管制,而南朝奉後醍醐天皇為正統。
倭國幕府對地方的管制力減弱,松浦黨乘勢興起,四處出海劫掠,由於其根據地為對馬島、壹岐島、平戶島三個島嶼,故被朝鮮人稱為「三島倭寇」,此時的松浦黨是倭寇的絕對主力。
松浦黨每次出海掠奪,都是有數百名重裝武士率領的精銳部隊為主,率領大量破產農民和浪人出擊,其武器裝備精良程度同當時室町幕府最精銳的部隊不相上下,這些倭寇不僅在朝鮮半島掠奪,更是竄擾遼寧、山東等沿海各省。
後永樂皇帝派遣鄭和下東洋,開著大明無敵水師抵達倭國門前,足利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被嚇壞了,立刻做出了明智的選擇,接受永樂皇帝的冊封為倭國國王,然後同大明王朝建立了勘合貿易,即官方允許的通商貿易。
此時足利義滿響應永樂皇帝的要求,下令各地搜剿海盜流寇,甚至由於松浦黨的猖獗,倭國國內把所有海盜統稱為松浦黨,可見當時幕府對松浦黨的怨恨,畢竟松浦黨這是在破壞幕府的財路啊,那可是等同於殺人父母的血海深仇!
因為足利幕府的嚴厲打擊,松浦黨的海盜行為陷入了低谷。
不久倭國境內現在亂象橫生,幕府統治力下降,各地大名蠢蠢欲動,只怕就要進入那什麼狗屁「戰國時代」了,松浦黨這個時候也已經死灰復燃,再加上一些眼紅勘合貿易巨大利潤的地方大名也紛紛加入其中,這倭寇也就日益猖獗了。
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江南沿海豪族、官員和商人相互勾結,逐漸演變成規模龐大的走私集團,這就是赫赫有名的「嘉靖大倭寇」!
據說還出了一個什麼大明版本的「海賊王」,做了大明王朝的海上皇帝!
最後被蒙在鼓裡的,反倒是老朱家,反倒是皇帝太子!
士紳縉紳掌控了田地,又掌控了商業,這個時代一切產出全都落入了他們手中,百姓還怎麼富裕,朝廷又怎麼富裕?
所以,這種畸形的社會形態,必須要進行改變!
工商業利益,不能再讓士紳縉紳掌控,否則大明永遠富不起來!
工商業的發展,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
只有工商業發展起來了,大明才能真正走上工業化強國之路!
北平,只是一個試點,李弘壁選中的試點!
他要用這個試點,撬動整個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