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學院山長。
這個位置,看似好像無足輕重,但是與大明接下來要走的路結合起來,意義自然就不一樣了。
按照李弘壁提出來的戰略計劃,鄭和下西洋只是第一步,大明王朝想要長治久安,一直昌盛下去,就必須提前做好準備,比如構建穩固的海上防線,那麼大明東海周邊的這幾個夷國,自然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如此一來,大明水師就會成為重中之重,朝廷向水師或者說海軍傾斜資源的同時,也不得不考慮水師掌控這個問題。
不同於陸戰晉升的公侯勛貴,他們大多都是追隨朱棣起步靖難打天下的生死兄弟,所以朱棣自然信得過他們。
然而這水師將領,卻是完全不同。
現如今執掌水師的兩人,一人是汝南侯梅殷,朱棣的親姐夫,李弘壁的親岳父,說得難聽一點,梅殷是靠著關係上位的,正是因為李弘壁舉薦了梅殷,所以朱棣才會命他執掌水師。
另外一人,就是鄭和了,燕王府的老人,朱棣的心腹宦官。
但是這之後呢?
水師既然在未來的大明,會承擔起主要責任,那麼這支無敵水師之後該交給何人統帥執掌?
李弘壁此刻創立的海軍學院,分明就是為了水師傳承做打算,這也就意味著一旦海軍學院走上了正軌,那麼從此地畢業的學子都會進入大明水師,成為將領率領艦隊出海。
不管如何,這都是一支龐大的力量,甚至可以說是足以威脅到皇權的力量!
還是那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兵權!
在整個大明,唯一能夠執掌兵權的人,只有大明皇帝,也只能是大明皇帝!
除了皇帝陛下之外,就連當朝太子都不行,甚至可能會因此埋下禍根!
所以李弘壁此刻提議讓皇帝做海軍學院的山長,並不是突發奇想,而是只能這麼做。
想明白了這一點,朱棣欣然點頭。
「你這小子,難得有這份心思。」
「朕心中有數了,先不要放出消息,等到學院建成那一天,朕自會親臨!」
李弘壁笑呵呵地點了點頭,總算是抹除了一個隱患。
說實話,這種大包大攬的建設學院,放到其他人眼中,就猶如那些彈劾奏章說的那樣,頗有幾分「收買人心培植黨羽」的味道。
李弘壁可不想給自己留下什麼隱患,更不想引起不必要的猜疑和忌憚,所以這海軍學院山長的位置,本身就是個燙手山芋,扔給皇帝陛下才是最好的選擇。
至於他這位一手創立海軍學院的肅王殿下,自然還是去做老本行,李大教導主任重新上線!
君臣緊接著又聊了一些話題,主要還是交趾一事。
「交趾那邊最近很太平。」
「果真如同你預料的那般,地方百姓視我大明為入侵者,尤其是那些地方權貴,各種叛亂屢禁不止,甚至還出現了公然襲殺王師將士的事情!」
「張輔在奏報裡面叫苦連天,催促朝廷派遣官員前去布政,安撫交趾子民,估摸著黃福抵達還要一段時間,朕也是沒有辦法了。」
朱棣嘆了口氣,顯得頗為無奈。
這天遠地遠地,黃福又不可能直接長翅膀飛過去。
李弘壁對此毫不意外,淡淡地開口道。
「交趾畢竟脫離中原王朝自成一國,時間長達數百年之久,地方百姓也早已經養成了獨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習慣,所以短時間內接受不了也很正常。」
「我大明要想讓安南徹底安穩下來,就必須要改變當地子民的文化習慣,讓他們從心裡認同他們是大明人,而不是看待我大明是入侵者,大明若想徹底解決安南的隱患,首先要在交趾部署大軍,隨時能夠壓制心懷不軌者,其次要在交趾推行教化,讓其忘掉自己的語言,改說我大明之語言,寫我大明之文字。」
「只要這一步做成了,那等個兩三代人過去,基本上就成了只知我大明而不知安南,到了這個時候我大明才算是真正掌控了交趾,屆時便可嘗試著將雲貴等地的將土官慢慢改成流官,改土歸流才能真正地將整個西南之地納入大明的治下,不然終歸是羈縻而已。」
朱棣聞言點了點頭。
「你舉薦的黃福,確實是個人才。」
「勤政愛民,清廉如水,他去了交趾布政,朕也放心。」
「不過朕想不明白,為何你一再反對朕派遣中官前去監察鎮守呢?萬一……」
所謂「中官」,指的就是太監閹人。
先前朱棣一直想要派遣太監閹人過去鎮守,這是朝廷對於邊遠之地的一貫做法。
李弘壁聞言嘴角一抽,不知道該怎麼說才好。
永樂皇帝信任太監,這在史書上面都是出了名的,比如赫赫有名的東廠就是他設立的。
但是,這也怪不了朱棣,因為永樂王朝的這些太監確實厲害,而且還出了不少功績卓著之人。
比如鄭和,這就不用多說了,名垂千古的傳奇航海家。
再比如王彥,大名「王狗兒」,驍勇善戰,放在一眾靖難名將裡面都是一等一的那種,所以被朱棣派遣去鎮守遼東。
而歷史上朱棣也派了太監去鎮守交趾,叫做馬琪。
這馬騏是誰?
交趾脫離大明,安南成功復國的重要推手!
人家王狗兒鎮守遼東,是憑藉自己在靖難之役中的赫赫功績與悍不畏死的勇武。
當年靖難之役中,王狗兒雖然只是太監,但與鄭和一樣,多次率軍拼殺,大破南軍敵營,立下了赫赫戰功,而後出為首任遼東鎮守太監,鎮守遼東三十年,為大明貢獻了一生。
但是這死太監馬騏可不一樣,靠的是諂媚討好,舔得皇帝陛下開心了,得以出任交趾監軍。
這混帳東西到了交趾之後,打著為朝廷採辦金銀、珠寶、香料的名義,大肆搜刮民脂民膏,還肆意凌辱投降大明的安南土官,攪得交趾百姓怨聲載道,恨不得砍了這沒卵子的貨。
黃福作為交趾布政使,正在廣施仁政,為大明獲取交趾民心,這狗東西倒好,不幫忙不說,還跟黃福對著幹,怎樣噁心人怎樣來。
黃福當然不慣著他,沒有因為他是永樂皇帝的親信宦官而屈從,多次進行堅決的抵制和鬥爭,駁了這位欽差宦官的面子。
張輔同樣如此,貌似還揍過這死太監一回。
如此一來,馬騏自然對二人懷恨在心,多次上奏皇帝陛下出言構陷。
朱棣對黃福很是了解,馬騏的陷害未能得逞,但是張輔因為武官身份又統率大軍,竟然真的被他猜忌,調離交趾,以至於未能世鎮交趾,被後世引為憾事。
馬騏最大的「功績」,就是在黃福離任後,多次羞辱安南地方官員,這其中便有後黎朝的開國太祖黎利。
黎利怨恨馬騏,遂於永樂十六年正月起兵於藍山,一時間從者甚多,聲勢浩大至極。
馬騏這死太監倒好,想要彰顯自身武略,率軍征討叛軍,打一次輸一次,親手將黎利給送了起來。
縱觀整個安南復國史,這個死太監可謂是後黎朝的重大功臣。
嗯,太監閹人嘛,身體殘缺心理變態,一般都不是什麼好東西!
這歷朝歷代的血淚教訓,看來永樂皇帝陛下還沒吸取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