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文試開始!狗皇帝的野心!

  李弘壁坐好之後,

  一眾勛貴子弟全部到齊。

  丘福當即命將士取來了筆墨紙硯,依次分發了下去。

  「你們都給老子聽好了!」

  「這一場文試,考的是策論,考的是你們自身才學!」

  「為將者,不能只會武功,也不能只會使一身蠻力,這樣的人不配為將!」

  「武將不僅會武還要會文,能文能武方才是國家的棟樑之材,方才會得到皇帝陛下的器重信賴!」

  丘福這番話,可謂是說出了他自己的心聲。

  他這輩子,唯一不如朱能的地方,就是年齡與文化。

  丘福年齡大了朱能整整一輪,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朱能將會接替他成為大明軍方第一戰將。

  而更致命的,卻是在文化上面。

  丘福這輩子都沒有重來讀書的機會,也註定他這輩子是沒什麼希望掛帥出征了。

  所以本著提攜後輩的心思,丘福直接把心裡話都講了出來,希冀著這些勛貴子弟能夠早日醒悟,奮發向上繼承父兄衣缽。

  「陛下已經出題!」

  「來人,把題目取過來!」

  丘福話音一落,便有一個宦官舉著牌子走到了人前。

  那牌子上面正有幾個金漆大字,赫然是「何以平北虜」!

  李弘壁一見到這個題目,頓時就笑了。

  不出意料,這很朱棣。

  歷史上永樂皇帝可是六飛五渡,打了韃靼又打瓦剌,希冀著能夠為大明徹底解決北虜之患,為後世子孫打出一個萬世太平!

  永樂皇帝,別稱「征北大將軍」。

  但很可惜的是,他這個野望並沒有實現。

  等他死後不久,他那好聖孫的兒子,就一躍成了大明戰神二代目。

  大明皇帝御駕親征,率軍北伐瓦剌,不但坑殺了大明二十萬精銳戰兵,連自己都被瓦剌給生擒了,成了喪師辱國最典型的代表人物。

  大明戰神二代目,瓦剌留學生,叫門天子……以一己之力拖垮了大明三代基業!

  一想到此獠,李弘壁臉上就嘿嘿冷笑個不停。

  估摸著,李景隆是活不到那麼久了,兩位「大明戰神」估計是沒有碰面的機會了。

  但是他李弘壁可以啊!

  養養生,跳跳舞,等到這兔崽子降世,先想辦法揍他一頓再說!

  不對,子不教,父之過也,叫門天子他爹朱瞻基也不是啥好東西,現在估摸著才五六歲,可以從他開始揍起了!

  打孩子要遲早,不然長大了就不敢打了。

  李弘壁笑得正開心,冷不丁被人一巴掌拍在了腦門上面。

  「你這混帳,笑得那麼下賤做什麼?」

  「還不快點答題!」

  丘福收回了手,然後喝道:「來人,把老夫的椅子搬過來!」

  下一刻,丘福就堂而皇之地坐在了李弘壁對面,二人大眼瞪小眼,誰也不服誰!

  眼瞅著丘福又揚起了巴掌,李弘壁頓時認慫了,乖乖低頭開始答題。

  這策論策論,說的簡單一點,就是皇帝問策,考生進言獻策,給出解決辦法。

  要是策略贏得了皇帝與文武重臣的認可,那這考生距離飛黃騰達也就不遠了。

  勛貴子弟們看到這題目,那真是個個目中放光。

  畢竟他們可都是功勳子弟,而北虜之患又是老生常談,從洪武朝到現在就一直存在的邊防隱患,甚至這些子弟裡面大部分人的父輩兄長,昔年都曾有過出塞征戰、肅清漠北的經歷。

  所以,這題目對他們而言,那簡直就是送分題啊!

  怎麼揍蒙古韃子,這……需要思考嗎?

  老子能給你寫出來上百種不一樣的姿勢來……

  於是勛貴子弟們個個面帶喜色,當即提筆研磨,興沖沖地就開始答題。

  倒是張輔一直皺眉不展,陷入了沉思之中。

  這個題目,確實很是簡單。

  但就是因為他太簡單了,所以反倒是大大提高了難度!

  你要知道,出這道題目的人,可是皇帝陛下啊!

  還有誰比皇帝陛下更了解北虜之患嗎?

  陛下還未即位稱帝前,一直就在鎮守北平,戍守邊疆,還曾多次率軍出塞肅清沙漠!

  要是真說起來,還真沒有幾個人,比得了陛下,更加了解北虜!

  是以尋常那些老生常談的辦法,在這兒根本就上不得台面!

  皇帝陛下想要的,不是一次兩次地擊敗蒙古韃子,他想要的是永絕北虜之患!

  不得不承認,張輔確實是天生將種,很快就揣摩到了永樂皇帝出這道題目的深意。

  但難就難在這個地方,如何才能永絕北虜之患?

  哪怕以張輔的軍事戰略眼光,他都很難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因為,這個問題,不可能會有答案!

  為什麼?

  因為不是只有大明才有北虜之患!

  歷代中原王朝,都曾面臨過同樣的問題!

  霸秦,強漢,盛唐……歷代中原王朝,都不能徹底解決來自遊牧部族的威脅!

  而他張輔現在唯一能夠想到的,就是從大明實際情況出發,首先要做的並非是發起戰爭,而是重鑄北疆防線!

  圍繞著這個核心思想,張輔也開始動筆了。

  丘福環顧全場,最後驚訝地發現,只有眼前的李弘壁還在沉思,始終沒有動筆。

  這個混帳小子,他想做什麼?

  難道他真想交白卷不成?

  這可是皇帝陛下親自出題啊!

  你丫敢交白卷,那就是不尊皇上藐視皇上,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一想到這兒,丘福就忍不住輕咳了兩聲,想要提醒一下李弘壁別犯渾,老老實實地趕緊答題。

  然而丘福接連咳嗽了好幾聲,李弘壁卻都是置若罔聞。

  甚至他還注意到,李弘壁此刻的臉色很是異樣。

  沒有平日裡的那等輕浮懶散,也沒有以往掛著的下賤笑容。

  他好像在做什麼很艱難的決定似的,正陷入了痛苦的掙扎與糾結之中!

  其實,丘福猜得沒錯,李弘壁現在確實非常糾結,或者說正在猶豫要不要認真作答。

  隨便寫寫,糊弄一下,既不用出風頭,也不會搶了張輔的第一,可謂是兩全其美的好事。

  但問題在於,李弘壁想這樣做,他的良心好像不答應啊!

  北虜之患,始終伴隨著大明王朝。

  拋開先前的太祖朱元璋八次北伐不提,拋開以後的大明戰神朱祁鎮喪師辱國不談,僅僅只是在永樂年間,狗皇帝朱棣就先後五次親征,北伐蒙古。

  朱棣作為大明狗皇帝,一國至尊,能夠躬親行陣,為消除邊患,先後五次親征,這在歷史上,實屬少見。

  而他這五次北伐也取得了不錯戰果,進一步削弱了蒙古勢力,但也僅此而已罷了。

  因為狗皇帝沒有擒殺賊首,比如韃靼的阿魯台,比如瓦剌的馬哈木。

  又或者說,即便他擒殺了這二人,也沒有什麼意義,即便他屠光了韃靼部落與瓦剌部落,意義也不大。

  你現在打跑了一批蠻夷,要不了多久就會再有另外一批蠻夷出現,占據漠北草原。

  而整個永樂年間,歷史就是如此。

  朱棣先打韃靼,打殘了韃靼後,瓦剌趁勢崛起,他又出兵攻打瓦剌,瓦剌慫了後,韃靼又跳起來了……如此循環往復,打了整整二十多年。

  以致於朱棣也多了個戲稱——征北大將軍!

  要知道明軍出塞北伐,本就是勞師遠征,每一次都要耗費海量的錢糧輜重,都要動用數十萬乃至上百萬的民夫青壯。

  付出這麼慘痛的代價,只是為了打服韃靼與瓦剌,只是為了取得一時安寧,李弘壁認為這樣做很不值得!

  得不償失啊!

  至少,就目前大明局勢而言,絕不可再出塞北伐!

  眼下狗皇帝需要做的事情,可還有很多啊!

  李弘壁長嘆了口氣,在丘福的注視之下,終於提筆了!

  只見他一揮而就,洋洋灑灑地寫了好幾大篇文字,看得丘福眼睛都瞪圓了。

  最後李弘壁投筆於案,起身瀟灑離去。

  該說的都說了。

  希望狗皇帝能聽進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