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先考試,後圍剿(第一更)

  康熙皇帝的「火雷政策」和朱和墭的「糖藥路線」倒是有點不謀而合,都是儘可能的搞壟斷......這可是國之利器,必須牢牢掌握!

  而且還得瞞著洋鬼子,就讓那個什麼羅馬鎮魔司的法師去好好研究吧!

  想到這裡,康熙皇帝又對圖海道:「朕記得尚之節遞上來的題本上提過一個什麼龍虎山的張真人,好像挺會忽悠人的。閱讀」

  圖海道:「是有這麼一個人,好像名叫張洪天,道號啟靈,現在好像在惠州府呆著。」

  康熙道:「給劉秉權明發上諭,就說這個張真人通曉火雷之法,乃是得道高人,讓他把此人小心護送來京......這朝廷的火雷,在明面上就得從他身上來了!

  等回頭西夷的法師來了咱這兒,也叫這個張真人去對付。」

  「嗻!」

  圖海應了一聲,然後又提醒道:「皇上,配置這個火雷藥需用大量白糖,而白糖多產自廣東、福建......朝廷是不是應該下令兩省收購民間白糖以充軍用?」

  「不可。」康熙道,「這命令一下,要麼白糖漲天上去,要麼就是地方官滋擾糖農,搞得下面不敢種甘蔗、制白糖了......施琅,你是福建人,你說這事兒該怎麼辦?」

  「皇上,」施琅回答道,「這白糖在北京不過賣一百文一斤......在福建、廣東那邊更便宜,算不了什麼。只要派些得力的奴才,暗中收購,就足以應付軍用了,不必大張旗鼓的搞。」

  「好啊,」康熙笑著對施琅道,「朕就把採買白糖的差事交給你家了,你是福建人,家裡又營過商,一定能辦好的。需要多少銀子儘管給朕上摺子,朕就信你一個!」

  「奴才謝主隆恩!」

  施琅趕緊叩頭,他心裡那叫一個感動啊,康熙皇帝這是把朝廷最重要的一筆「軍工訂單」發給他家了!

  雖然施琅也不敢把康熙當冤大頭坑,但是合理的利潤還是要賺的......而且康熙還說了「就信他一個」,意思很明白了,就是在告訴安親王岳樂和大學士圖海,誰都不許在採買白糖的問題上找施琅的麻煩!

  如果有人不開眼一定要插手,那他們一個宗室老長輩,一個首席大學士就去那人給剷平了,不許往上捅。

  岳樂和圖海都是聰明人,當然知道康熙的意思。康熙也就不再提買糖的事兒了,而是話鋒一轉,又說到廣東鄉試上了。

  「薛章給朕遞了摺子,問已經淪陷的廣東州縣的秀才能不能來韶州科舉?安親王、圖海,你們怎麼看?」

  「皇上,」安親王岳樂道,「這秀才又無守土之責,地盤淪陷了也不能拿他們問罪啊!奴才以為,該讓他們來考。」

  圖海皺眉道:「皇上,奴才也以為該讓他們考,只是這辮子......」

  辮子沒了!

  薛章的摺子問的其實也是這個,留著辮子的廣東秀才當然可以考鄉試,可朱和墭是不允許在轄區內落籍的成年男子留辮子的。

  「讓他們考!」康熙笑道,「辮子和頭顱相比,總還是頭顱要緊......朕不能不近人情啊!

  再說了,頭都沒有了,還哪來的辮子?還考什麼科舉?還怎麼為朕效命?朕雖然容不得那些真正從賊的奸人,但是為了保住頭顱而剪掉辮子的不算真從賊。

  明發上諭,告訴廣東的秀才、舉子,不管他們有沒有辮子,都可以去韶州考鄉試,來北京考會試,朕一視同仁,不會因為他們的辮子讓人剪了就怪罪他們。」

  康熙命薛章大搞廣東鄉試,目的就是挖朱和墭的牆角,同時鞏固自己的陣營。哪能因為秀才沒辮子就不給考?這不等於在替朱和墭穩住陣營了?

  「皇上聖明!」

  對於康熙的決定,岳樂、圖海當然一塊兒喊「聖明」。

  其實這也沒多聖名,這只是知道常識而已。康熙雖不是聖君,但也不是那種高高在上但不知人間煙火的君王。

  而且滿清的那些祖宗家法,大多出自康熙......有些是康熙在世時定下,有些是康熙死後雍正總結出來的,這些祖宗家法當然不可能用來約束康熙本人了。

  ......

  「安親王、圖海,那耿精忠大老遠的跑來北京到底想幹什麼?你們問了沒有?」

  從紫竹院回城的途中,心情看上去相當不錯的康熙皇帝又問起了耿精忠上京的事兒。

  耿精忠是五月份離開福州的,花了兩個月時間慢悠悠的北上,終於在一天前抵達了北京城。

  康熙讓岳樂和圖海前去迎接,順便問問他跑來北京想幹什麼?

  「回稟皇上,」圖海回答道,「靖南王是來要權的。」

  「要權?要什麼權?」康熙又問。

  「皇上,」岳樂接過問題,「靖南王說他名大權小,雖然掛著靖南王的名義,但是實際上卻連福州一府之地都管不了,真正歸他管轄的只有幾十個藩壯莊,十五個佐領的旗軍和六千綠營兵。他覺得靠這點實力打不過偽朱三太子和海賊鄭世子,如果不能多拿點兵權事權,等那兩家打上門來,那他就得和尚可喜一樣了。」

  「和尚可喜一樣?」康熙皺著眉頭,「朕沒給尚可喜大權嗎?尚可喜在廣州那麼多年,光是香山—澳門的貿易就撈了幾百上千萬......可他不照樣給姓朱的打成那樣了?」

  康熙的語氣中對於香山—澳門貿易的事兒頗有不滿,是因為羅東尼、桑保羅這些澳門葡人已經到了北京,都當上了光榮的鑲黃旗奴才。

  康熙皇帝還親自召見了他們,不僅問了朱和墭攻占澳門的事兒,還仔細詢問了澳門的貿易情況。得知尚可喜每年至少可以從香山—澳門貿易中撈到一百萬兩銀子,就很有點不滿。

  不是因為底下人撈銀子不滿,而是因為尚可喜只知道撈銀子和生孩子,把打仗的事兒都忘記了而不滿。

  而且這些銀子最後也沒花出去,大多都歸了朱三太子、朱三太孫!

  你說康熙皇帝能不生氣嗎?

  「皇上,」岳樂看著康熙一臉不高興,於是就試探道,「要不您就撤了耿精忠的藩吧,讓他回北京當個閒散王爺算了。」

  「撤藩?」康熙一愣,「耿精忠肯嗎?」

  「肯啊!」岳樂說,「他昨兒就和奴才說了,如果沒有大權,那是絕對打不過偽朱三太子和偽鄭世子的......與其誤了皇上您的大事,自己也落個兵敗身死,不如早早的把權交了,回北京當個富家翁。這樣皇上也好派大員去福建執掌軍政大權,免得朝廷大員和藩王互相掣肘,最後壞了大事。」

  「大員和藩王互相掣肘?」康熙一聽這話,眉頭深皺,已經明白耿精忠的意思了......福建那邊兵沒多少,卻有一個藩王,一個鎮守公爵,一個總督,一個欽差大臣。

  這都能湊一桌麻將了!

  四個老大各有各的路子,下面的人根本不知道該聽誰的?這仗打得好才怪。

  而且廣東的情況也和福建差不多,甚至更亂!現在有一個總督,一個藩王,一個公爵,一個定南將軍,還有一定南格格......五個老大,到底該聽誰的?

  想到這裡,康熙皇帝低聲道:「也是這個理兒啊......好吧,回頭讓耿精忠到南書房見朕,朕要當面問話。」